第2064章 TS模式
「所以我們的系統,不但要實現這些功能,還需要給員工解負,將他們從之前繁瑣的文案工作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感受不到工作量的增加才行。」
說道這裡周至笑道:「不過這個問題在基地應該不存在,因為我猜測啊,要是基地引入這套系統的話,不敢說讓同志們比兩年前的工作狀態輕鬆,但最起碼會大大緩解現在承受著的工作壓力。」
火箭從運到基地,裝卸檢測調試組裝再到最後發射成功,這個工程的複雜程度絕對不會亞於一場大型軟體系統的開發,都是抓過大項目的人,周至當然知道基地要在沒有系統幫助的情況下完成類似系統的功能,保障發射任務的安全,需要給基地上下全體同志增加多少工作量,也就是中國軍人善於打硬仗,擁有鋼鐵般的意志,硬是用人力將之硬扛了下來。
想到這裡周至都不由得感動,下了決定:「軍民一家親,如果基地需要這套系統的話,我們可以無償捐贈給基地。」
「是嗎?這太好了!」張偉超不由得大喜,他完全沒有想到周至會這麼大方,之前他們是從秦海峰和盧輝那裡聽到對周至的推崇,想要跟周至探討一下工程管理上的實際問題,沒想到這娃肚子裡頭真的有東西,現在還如此無私地願意將自己的管理系統貢獻出來。
不過李維剛卻遠沒有張偉超這麼高興,苦笑道:「這套系統什麼樣子我們大致還是知道的,藍天陽光以前也算和我們單位關係密切,搞雷達和通信的嘛,據他們介紹,你這套系統對硬體的配置要求可也不低啊?就算小周你願意,也不知道基地有沒有可能申請到足夠配套的信息設備,來配套你這套系統啊。」
這還真是個問題,把周至都給問啞了,系統是要在信息設備上跑的,現在的電腦是什麼價?一台起碼六七千,而要讓每一個流程都在系統里實現,就意味著基地每一個工作小組都必須配備起碼一台設備,最好當然是人手一台,方才可以讓系統靈活高效地運轉起來。
軍方從大裁軍以來直到現在都還在過緊日子,就算火箭發射部隊待遇遠比一般軍隊要好得多,但是一下子要配備這麼多的設備,那也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
「可不可以採用TS模式?」麥小苗一直乖乖地坐在周至的身邊,現在突然開口。
「TS?」
「Terminal Services,終端服務模式。」麥小苗進一步解釋道:「四葉草的算力卡不是已經研發出來了嗎?稍加改造,就可以開發成算力終端。只需要再部署一台伺服器,將算力終端都通過網絡交換機聯接到伺服器上,這樣就可以取消四葉草集團QPM系統中的本地存儲,從伺服器進行數據讀取,是不是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
這樣的問題麥小苗在以前是從來不考慮的,國際上知名的IT企業,哪一家不是身家豐厚動則幾十億上百億的砸研發,砸智慧財產權併購收購,砸設備,砸系統?
哪怕是四葉草集團,同樣也是走的這條路子,錢都沒有,設備都買不起,還想要干信息技術革命,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但是這種想法現在在麥小苗這裡也漸漸開始轉變,隨著周至到處跑的這些日子裡,她漸漸深刻意識到,這個國家像四葉草這般財大氣粗的信息技術集團才是異類,絕大多數的高技術企業,並沒有多少資本的底子來扶持,等米下鍋甚至寅吃卯糧,才是「正常」狀態。
意識到這種情況後,讓麥小苗對於周至能夠讓四葉草在這片土地上崛起,成為本土盈利性最強的高新技術企業而深感佩服,同時也讓她換了一個視角,去重新看待中國人艱苦奮鬥的作風和傳統。
這片土地上有很多人很多事都讓她由衷感動,她也打心眼裡想要為這片土地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算力終端啊……」周至仔細想了想,這還真是一條路子。
其實這樣的終端並非沒有,比如幾大銀行的電算化,目前全部都是採用的終端模式。
終端其實就是一種輸入輸出設備,相對於計算機主機而言屬於外設,本身並不提供運算處理功能。
伺服器可以理解為一台電腦,它往往安放在企業的機房裡,然後通過通訊線路連接到樓上樓下,甚至數公里外的辦事處。
辦事處里有一台設備,它有一個顯示器做為輸出設備,有一個鍵盤作為輸入設備,再有一個信號處理的設備和通訊設備,就構成了一台終端。
要是更加方便理解的話,就好比家裡的電腦放在客廳,但是顯示器和鍵盤卻放到了臥室,可以在臥室里操作客廳的電腦,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終端的出現比個人電腦早得多,最早是用來作為代替伺服器、大型計算機等設備輸入輸出用的穿孔卡片而誕生的。
早期的計算機終端一般是機電的電傳打字機,但是對於大多數應用來說它們太慢了,因此從七十年代初,許多電腦公司認識到電視輸入終端比穿孔卡片要好得多,而且可以使得計算機更加容易與用戶互動,產生新的應用。
早期的終端造價也非常昂貴,動輒一兩萬美元,而且還只是簡單的文字處理終端,它們屏幕文字一般是綠色或者橙色,使用自己的系統網絡體系結構協議通過同軸電纜來與大型計算機相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全世界發展出了十幾個終端生產商,他們的指令還各不相同,最終發展出了所謂的的智能終端,最為國人廣泛使用和熟悉的就是VT100。
VT100是數字設備公司(DEC)於1978年推出的一款終端。它的設計目的是與該公司的PDP-11和VAX小型機兼容。憑藉其經濟性、可靠性和易用性,VT100迅速成為終端的行業標準。其基於 ASCII的顯示和簡單的命令結構使其成為程式設計師和計算機愛好者的流行選擇。
大多數的大型計算機都運行著UNIX系統,這個系統是多用戶系統,它允許許多人一起共用一台設備,因此一台大型機往往可以連接幾十上百台的終端設備,給大家一起使用。
雖然周至讓四葉草研發的算力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研發出終端,但是它完全可以勝任這樣的功能。
甚至因為其自身帶有自己的處理器,只要再配套一個小存儲,它能夠實現的功能,會比普通終端要強大得多。
差不多就能夠當做一台非圖形界面的小電腦來使用。(本章完)
說道這裡周至笑道:「不過這個問題在基地應該不存在,因為我猜測啊,要是基地引入這套系統的話,不敢說讓同志們比兩年前的工作狀態輕鬆,但最起碼會大大緩解現在承受著的工作壓力。」
火箭從運到基地,裝卸檢測調試組裝再到最後發射成功,這個工程的複雜程度絕對不會亞於一場大型軟體系統的開發,都是抓過大項目的人,周至當然知道基地要在沒有系統幫助的情況下完成類似系統的功能,保障發射任務的安全,需要給基地上下全體同志增加多少工作量,也就是中國軍人善於打硬仗,擁有鋼鐵般的意志,硬是用人力將之硬扛了下來。
想到這裡周至都不由得感動,下了決定:「軍民一家親,如果基地需要這套系統的話,我們可以無償捐贈給基地。」
「是嗎?這太好了!」張偉超不由得大喜,他完全沒有想到周至會這麼大方,之前他們是從秦海峰和盧輝那裡聽到對周至的推崇,想要跟周至探討一下工程管理上的實際問題,沒想到這娃肚子裡頭真的有東西,現在還如此無私地願意將自己的管理系統貢獻出來。
不過李維剛卻遠沒有張偉超這麼高興,苦笑道:「這套系統什麼樣子我們大致還是知道的,藍天陽光以前也算和我們單位關係密切,搞雷達和通信的嘛,據他們介紹,你這套系統對硬體的配置要求可也不低啊?就算小周你願意,也不知道基地有沒有可能申請到足夠配套的信息設備,來配套你這套系統啊。」
這還真是個問題,把周至都給問啞了,系統是要在信息設備上跑的,現在的電腦是什麼價?一台起碼六七千,而要讓每一個流程都在系統里實現,就意味著基地每一個工作小組都必須配備起碼一台設備,最好當然是人手一台,方才可以讓系統靈活高效地運轉起來。
軍方從大裁軍以來直到現在都還在過緊日子,就算火箭發射部隊待遇遠比一般軍隊要好得多,但是一下子要配備這麼多的設備,那也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
「可不可以採用TS模式?」麥小苗一直乖乖地坐在周至的身邊,現在突然開口。
「TS?」
「Terminal Services,終端服務模式。」麥小苗進一步解釋道:「四葉草的算力卡不是已經研發出來了嗎?稍加改造,就可以開發成算力終端。只需要再部署一台伺服器,將算力終端都通過網絡交換機聯接到伺服器上,這樣就可以取消四葉草集團QPM系統中的本地存儲,從伺服器進行數據讀取,是不是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
這樣的問題麥小苗在以前是從來不考慮的,國際上知名的IT企業,哪一家不是身家豐厚動則幾十億上百億的砸研發,砸智慧財產權併購收購,砸設備,砸系統?
哪怕是四葉草集團,同樣也是走的這條路子,錢都沒有,設備都買不起,還想要干信息技術革命,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但是這種想法現在在麥小苗這裡也漸漸開始轉變,隨著周至到處跑的這些日子裡,她漸漸深刻意識到,這個國家像四葉草這般財大氣粗的信息技術集團才是異類,絕大多數的高技術企業,並沒有多少資本的底子來扶持,等米下鍋甚至寅吃卯糧,才是「正常」狀態。
意識到這種情況後,讓麥小苗對於周至能夠讓四葉草在這片土地上崛起,成為本土盈利性最強的高新技術企業而深感佩服,同時也讓她換了一個視角,去重新看待中國人艱苦奮鬥的作風和傳統。
這片土地上有很多人很多事都讓她由衷感動,她也打心眼裡想要為這片土地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算力終端啊……」周至仔細想了想,這還真是一條路子。
其實這樣的終端並非沒有,比如幾大銀行的電算化,目前全部都是採用的終端模式。
終端其實就是一種輸入輸出設備,相對於計算機主機而言屬於外設,本身並不提供運算處理功能。
伺服器可以理解為一台電腦,它往往安放在企業的機房裡,然後通過通訊線路連接到樓上樓下,甚至數公里外的辦事處。
辦事處里有一台設備,它有一個顯示器做為輸出設備,有一個鍵盤作為輸入設備,再有一個信號處理的設備和通訊設備,就構成了一台終端。
要是更加方便理解的話,就好比家裡的電腦放在客廳,但是顯示器和鍵盤卻放到了臥室,可以在臥室里操作客廳的電腦,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終端的出現比個人電腦早得多,最早是用來作為代替伺服器、大型計算機等設備輸入輸出用的穿孔卡片而誕生的。
早期的計算機終端一般是機電的電傳打字機,但是對於大多數應用來說它們太慢了,因此從七十年代初,許多電腦公司認識到電視輸入終端比穿孔卡片要好得多,而且可以使得計算機更加容易與用戶互動,產生新的應用。
早期的終端造價也非常昂貴,動輒一兩萬美元,而且還只是簡單的文字處理終端,它們屏幕文字一般是綠色或者橙色,使用自己的系統網絡體系結構協議通過同軸電纜來與大型計算機相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全世界發展出了十幾個終端生產商,他們的指令還各不相同,最終發展出了所謂的的智能終端,最為國人廣泛使用和熟悉的就是VT100。
VT100是數字設備公司(DEC)於1978年推出的一款終端。它的設計目的是與該公司的PDP-11和VAX小型機兼容。憑藉其經濟性、可靠性和易用性,VT100迅速成為終端的行業標準。其基於 ASCII的顯示和簡單的命令結構使其成為程式設計師和計算機愛好者的流行選擇。
大多數的大型計算機都運行著UNIX系統,這個系統是多用戶系統,它允許許多人一起共用一台設備,因此一台大型機往往可以連接幾十上百台的終端設備,給大家一起使用。
雖然周至讓四葉草研發的算力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研發出終端,但是它完全可以勝任這樣的功能。
甚至因為其自身帶有自己的處理器,只要再配套一個小存儲,它能夠實現的功能,會比普通終端要強大得多。
差不多就能夠當做一台非圖形界面的小電腦來使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