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爭吵
於是,宗澤被趙構,汪伯彥等人請入府中,其餘將領,包括劉岩,跟隨進入。
劉岩的官職最小,按理沒資格和這些大佬一起議事。
但他是趙構親自提拔的偏將,又是直屬元帥府殿前護衛,有這層身份,參與議事合情合理。
當然,他有自知之明,打定主意不說話,全程聽就是了。
就算說話也影響不了什麼,結局無法改變。
趙構和汪伯彥心裡打的什麼主意,通過後世記載,劉岩一清二楚。
宗澤一心南下,解東京被困之危,趙構和汪伯彥卻打算擁兵自重,甚至暗地裡計劃稱帝,雙方能聊到一起才怪!
證據?
要什麼證據?
未來發生的事情,會充分證明這一切!
但劉岩無法說出來,沒人信。
正如前朝尚方寶劍無法斬當朝貪官一樣,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不可能作為當前證據。
再說,就算真有人信,劉岩還不稀罕說呢!
說出來幹嘛?
拯救大宋?
拉倒吧。
沒這義務!
眾人來到元帥府議事廳,趙構在上方高位落座,其餘人分別以汪伯彥和宗澤為首,分作兩旁。
劉岩有些尷尬,因為他現在已經不是相州軍的人了,去那邊坐都不合適。
看了看趙構,想了想,最後,在汪伯彥那邊,末尾座位坐了下來。
坐下不久,宗澤再次發言,老調重彈,述說黃河渡口李固渡的關鍵戰略位置,火速發兵,截斷金兵後路及後勤補給的重要性。
言辭誠懇,情真意切,理由充分。
然後……
無論是趙構還是汪伯彥,都不為所動。
當然,表面上還是要照顧宗澤情緒,所以,汪伯彥說道:
「汝霖,汝之所言,吾何嘗不知?康王殿下英明,自然也清楚,然而……」
「元帥府初立,兵力缺乏,現只有相州和汝霖的磁州兩軍可用,就算南下,也有心無力啊!」
「汝霖須知,自從元帥府建立以來,金人已將我視若眼中釘、肉中刺!」
「前日來報,大興府增派數萬金兵南下,目的不明,大概率是衝著元帥府而來,不得不防!」
「南下自然勢在必行,卻需審時度勢,汝霖不妨稍待些許日子,待各地義軍前來相州匯合後,再出兵不遲!」
「你這是什麼話?」
聞言,宗澤怒了,拍案道:
「帥府組建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匯聚天下義士,共同抗金,抵擋金虜,救援東京,挽大廈於既倒嗎?」
「廷俊,你怎可本末倒置,將元帥府至於東京安危之上?若止步不前,東京之危何時能解?」
「此言差矣!」
汪伯彥搖頭,說道:
「凡事量力而行,元帥府當下將寡兵微,如何抵擋金人?老夫從沒說不出兵,只是時機未到罷了!」
「荒謬!」
宗澤斥道:
「各地抗金義士正蜂擁而至,元帥府當前將寡兵微之局,只是暫時罷了,一邊南下一邊收集各方義軍就是?」
「何況,我等也用不著和金人主力正面抗衡,只需攻下黃河渡口,截斷金人後路即可,何來時機未到?」
「不然!」
汪伯彥擺手說道:
「李固渡乃金人後路,我等知道,難道金人不知?老夫敢斷言,李固渡此刻必定重兵把守,肯定不是我們這點兵力就能攻下來的!」
「正是因為如此,才要兵貴神速,趕在金人增兵前攻下李固渡!」
宗澤反駁道:
「戰場瞬息萬變,豈可樣樣事先預知?廷俊之言大謬也,無論金人作何布置,兵家要地都必須寸步不讓!」
「殿下!」
看向上首趙構,宗澤拱手,面色急切,苦求道:
「戰機轉瞬即逝,李固渡關係重大,無論如何都要出兵攻下來,請殿下即刻出兵,萬不可耽誤啊!」
「這……」
趙構面現難色,眉頭皺的老深,目光在汪伯彥和宗澤身上來回遊走,沉吟不定。
「汝霖,你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不待趙構說話,汪伯彥再次將話頭攬了過去,滔滔不絕的述說元帥府目前艱難的境況,兵力如何寡微,如何心有餘力不足,如何時機不到,云云。
坐在議事廳末尾的劉岩,和其餘諸將一樣,安然穩坐,面無表情的聽著宗澤和汪伯彥的討論,心中卻在不斷冷笑。
宗澤的一腔熱血,純屬熱臉貼冷屁股,自找不自在。
趙構的心思,壓根不在救援東京上。
從個人私怨來講,二次被逼著去金國當人質,趙構怕是早就不在意趙桓和趙佶的生死和東京安危了。
趙桓和趙佶死就死吧,關我屁事。
東京被困就被困吧,最好城破,這樣我才能順理成章稱帝。
從大宋存亡角度來講,只要我能稱帝,大宋不照樣在?最多給金人割點地,賠些錢財,算的了什麼?
從真宗時期的檀淵之盟開始,大宋不都這麼過來的麼?
這大概就是趙構的心理寫照。
至於汪伯彥,心裡想的肯定是擁立趙構為帝,以從龍之功成為大宋首輔,從而青史留名。
至於大宋存亡,等老夫成了大宋首輔,再來考慮這個問題也不遲。
議和就是了。
不就是割地賠款嗎?
這個老夫擅長!
大宋會滅,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開什麼玩笑?
大宋有黃河之險……
算了,大宋有長江之險,只要遷往南方,依仗長江之險,金人鐵蹄又算的了什麼?
大宋富裕著呢,老夫也不是不懂軍事的人,有長江之險,又有充足錢財,以老夫之才,定能保大宋不失。
汪伯彥是不是這麼想的?
不知道。
不重要。
從後世歷史記載上看,這貨大概率這麼想的。
倒是李固渡,唉!
思緒間,劉岩不再聽宗澤和汪伯彥的激烈討論,轉而想起歷史上關於李固渡之爭。
李固渡位於滑州南部,是黃河中下流最大的渡口之一。
扼守東京和河北咽喉要道,金人只需占據李固渡,就不虞後勤有缺,可源源不斷獲得後方支持。
反之,若宋軍奪下李固渡,金人想要得到兵力和後勤補充,需要繞一個大彎,轉折上千里才行,陷入後續無援的境地。
所以,宗澤才會說李固渡乃兵家必爭之地,不可不爭。
劉岩的官職最小,按理沒資格和這些大佬一起議事。
但他是趙構親自提拔的偏將,又是直屬元帥府殿前護衛,有這層身份,參與議事合情合理。
當然,他有自知之明,打定主意不說話,全程聽就是了。
就算說話也影響不了什麼,結局無法改變。
趙構和汪伯彥心裡打的什麼主意,通過後世記載,劉岩一清二楚。
宗澤一心南下,解東京被困之危,趙構和汪伯彥卻打算擁兵自重,甚至暗地裡計劃稱帝,雙方能聊到一起才怪!
證據?
要什麼證據?
未來發生的事情,會充分證明這一切!
但劉岩無法說出來,沒人信。
正如前朝尚方寶劍無法斬當朝貪官一樣,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不可能作為當前證據。
再說,就算真有人信,劉岩還不稀罕說呢!
說出來幹嘛?
拯救大宋?
拉倒吧。
沒這義務!
眾人來到元帥府議事廳,趙構在上方高位落座,其餘人分別以汪伯彥和宗澤為首,分作兩旁。
劉岩有些尷尬,因為他現在已經不是相州軍的人了,去那邊坐都不合適。
看了看趙構,想了想,最後,在汪伯彥那邊,末尾座位坐了下來。
坐下不久,宗澤再次發言,老調重彈,述說黃河渡口李固渡的關鍵戰略位置,火速發兵,截斷金兵後路及後勤補給的重要性。
言辭誠懇,情真意切,理由充分。
然後……
無論是趙構還是汪伯彥,都不為所動。
當然,表面上還是要照顧宗澤情緒,所以,汪伯彥說道:
「汝霖,汝之所言,吾何嘗不知?康王殿下英明,自然也清楚,然而……」
「元帥府初立,兵力缺乏,現只有相州和汝霖的磁州兩軍可用,就算南下,也有心無力啊!」
「汝霖須知,自從元帥府建立以來,金人已將我視若眼中釘、肉中刺!」
「前日來報,大興府增派數萬金兵南下,目的不明,大概率是衝著元帥府而來,不得不防!」
「南下自然勢在必行,卻需審時度勢,汝霖不妨稍待些許日子,待各地義軍前來相州匯合後,再出兵不遲!」
「你這是什麼話?」
聞言,宗澤怒了,拍案道:
「帥府組建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匯聚天下義士,共同抗金,抵擋金虜,救援東京,挽大廈於既倒嗎?」
「廷俊,你怎可本末倒置,將元帥府至於東京安危之上?若止步不前,東京之危何時能解?」
「此言差矣!」
汪伯彥搖頭,說道:
「凡事量力而行,元帥府當下將寡兵微,如何抵擋金人?老夫從沒說不出兵,只是時機未到罷了!」
「荒謬!」
宗澤斥道:
「各地抗金義士正蜂擁而至,元帥府當前將寡兵微之局,只是暫時罷了,一邊南下一邊收集各方義軍就是?」
「何況,我等也用不著和金人主力正面抗衡,只需攻下黃河渡口,截斷金人後路即可,何來時機未到?」
「不然!」
汪伯彥擺手說道:
「李固渡乃金人後路,我等知道,難道金人不知?老夫敢斷言,李固渡此刻必定重兵把守,肯定不是我們這點兵力就能攻下來的!」
「正是因為如此,才要兵貴神速,趕在金人增兵前攻下李固渡!」
宗澤反駁道:
「戰場瞬息萬變,豈可樣樣事先預知?廷俊之言大謬也,無論金人作何布置,兵家要地都必須寸步不讓!」
「殿下!」
看向上首趙構,宗澤拱手,面色急切,苦求道:
「戰機轉瞬即逝,李固渡關係重大,無論如何都要出兵攻下來,請殿下即刻出兵,萬不可耽誤啊!」
「這……」
趙構面現難色,眉頭皺的老深,目光在汪伯彥和宗澤身上來回遊走,沉吟不定。
「汝霖,你怎麼就聽不進去呢?」
不待趙構說話,汪伯彥再次將話頭攬了過去,滔滔不絕的述說元帥府目前艱難的境況,兵力如何寡微,如何心有餘力不足,如何時機不到,云云。
坐在議事廳末尾的劉岩,和其餘諸將一樣,安然穩坐,面無表情的聽著宗澤和汪伯彥的討論,心中卻在不斷冷笑。
宗澤的一腔熱血,純屬熱臉貼冷屁股,自找不自在。
趙構的心思,壓根不在救援東京上。
從個人私怨來講,二次被逼著去金國當人質,趙構怕是早就不在意趙桓和趙佶的生死和東京安危了。
趙桓和趙佶死就死吧,關我屁事。
東京被困就被困吧,最好城破,這樣我才能順理成章稱帝。
從大宋存亡角度來講,只要我能稱帝,大宋不照樣在?最多給金人割點地,賠些錢財,算的了什麼?
從真宗時期的檀淵之盟開始,大宋不都這麼過來的麼?
這大概就是趙構的心理寫照。
至於汪伯彥,心裡想的肯定是擁立趙構為帝,以從龍之功成為大宋首輔,從而青史留名。
至於大宋存亡,等老夫成了大宋首輔,再來考慮這個問題也不遲。
議和就是了。
不就是割地賠款嗎?
這個老夫擅長!
大宋會滅,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開什麼玩笑?
大宋有黃河之險……
算了,大宋有長江之險,只要遷往南方,依仗長江之險,金人鐵蹄又算的了什麼?
大宋富裕著呢,老夫也不是不懂軍事的人,有長江之險,又有充足錢財,以老夫之才,定能保大宋不失。
汪伯彥是不是這麼想的?
不知道。
不重要。
從後世歷史記載上看,這貨大概率這麼想的。
倒是李固渡,唉!
思緒間,劉岩不再聽宗澤和汪伯彥的激烈討論,轉而想起歷史上關於李固渡之爭。
李固渡位於滑州南部,是黃河中下流最大的渡口之一。
扼守東京和河北咽喉要道,金人只需占據李固渡,就不虞後勤有缺,可源源不斷獲得後方支持。
反之,若宋軍奪下李固渡,金人想要得到兵力和後勤補充,需要繞一個大彎,轉折上千里才行,陷入後續無援的境地。
所以,宗澤才會說李固渡乃兵家必爭之地,不可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