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所謂父子
此時的黎國公正站在祭壇之上,就和黎燁出生那一天一樣。他看著疲憊的巫祝最後一次擲出預示著黎燁命運的獸齒,心中不由得緊縮了一下。雖然前兩次的結果都是齒刃相交的中卦,可他還是十分緊張。
巫祝低頭看了看銅盤中的獸齒,面無表情地跪了下來,緩緩退到一邊。黎胥皺著眉,緩步走了過去,看著銅盤中凌亂的獸齒,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他沒有說話,只是轉身走下祭壇,朝黎陽宮正殿走去。
黎軻、黎玄帶著黎燁和吳盈來到郭外東北角的一排瓦屋前,身旁站著黎陽郡府戶丞。
戶丞開口道:「這幾間瓦屋是前一陣子剛空出來的,很是結實,無需修葺。這間房主本是軍中伍長,他們伍中有一人臨陣而逃,他因此連坐,舉家做了官奴。」
黎燁和吳盈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一旁的黎軻說道:「好,我們進去看看吧。」
一行人走進院子,這是個七丈寬,十丈長的院子。周圍的籬笆都是精心挑選的竹子,看得出來,原來的主人十分用心,只是院裡沒有井,只有兩口四尺多高的大水缸,還有一張石桌和四個石凳。屋子是六間瓦房,里里外外收拾得十分乾淨,床榻、案幾、椅凳、箱櫃、灶台一應俱全。家具不僅完好無損,而且不顯陳舊。
屋子後面還有一間小馬廄,幾個雞籠,和一個竹馬。如果沒有受到罪人牽連,這家主人一定生活得十分富足。想到這,吳盈心中不禁有一絲愧疚,她看了看黎燁,黎燁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憐憫和不忍。
「這裡怎麼樣?還合適嗎?」黎軻笑著問道,對於尋常百姓來講,戶丞選的這間房子簡直無可挑剔。
「多謝公子操勞,此地甚好,就這裡吧!」吳盈擠出一個笑容,回答說。
「好,那就此地。」黎軻說著,轉頭對戶丞說,「派人來這裡打掃一下,送些柴禾、餐食來。」
「諾。」戶丞答道。
「吳姑娘,你和家僮先在這裡休息,我帶黎燁回宮,拜見父親,明日再來看望你。如有什麼需要,直接與他說。」黎軻指著戶丞對吳盈說。
「小人就在此處,隨時聽候差遣。」戶丞朝吳盈行了個禮。
「不敢勞煩大人,小女無甚需要。大人公務繁忙,還請回府領事。」吳盈趕緊回禮道。
「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吧。」黎軻吩咐道,又對吳盈說:「吳姑娘留步,我兄弟三人,先行告辭了。」
因為黎軻和黎玄在,黎燁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暗暗朝吳盈點了點頭,便隨兩位哥哥上馬回宮去了。兄弟三人一路有說有笑,回憶起黎燁小時候在宮裡的種種趣事。
「那時候的老四多清秀啊,瞧瞧現在,虎背熊腰,眼似銅鈴,儼然一個惡漢。這些年吃了黑熊膽了?生得這麼黑。」黎玄取笑著黎燁。
聽了這話,黎軻和黎燁也都開懷大笑。
「我每日在院中舞劍開弓,挑水劈柴,烈日灼曬,如何不黑。若像二哥一樣居於深宮之內,想來也是個玉面郎君。」黎燁笑著說。
「哼,聽見了嗎,大哥,這小子嘲弄咱們呢!」黎玄聽出話中玄機,想把黎軻拉進來。
「四弟說得沒錯,就你一人深居宮內,面容白皙,休要拉上我。」黎軻不上他的當。
「呵,大哥。你也是去年才搬到宮外的吧?這就把我撇下了?你雖談不上玉面白膚,但也不像四弟,黑的跟個燒火棍似的,跟宮內不宮內有何關係。」
「大哥不在宮內住了?」黎燁問。
「那是自然,大哥束髮加冠之後,便封邑於廬陵縣,食邑千戶。又做了太倉令,秩俸六百石。現住在黎城中道的高宅之內,好不快活。」黎玄說著,臉上寫滿了羨慕。
黎軻轉頭看了看黎玄,笑而不語。
「二哥,我沒記錯的話,明年你也該加冠了,不知你受收封於何處?」黎燁好奇地問。
「唉,不管何處,也比不上人家長公子啊!食邑千戶,每月坐收四萬錢。不行,大哥,待我加冠之後,你得給我置一處好宅子,也得在中道之上。」
「好說,好說。快些趕路吧。一會兒父親該用膳了。」黎軻說著,催馬疾行,黎玄和黎燁也跟了上去。
兄弟三人快步走向華昭宮,大監告訴他們,黎國公正在那裡與丞相皇甫碩商討國事。三人來到殿外,正碰見丞相昂首而出。皇甫碩高七尺有餘,鬚髮皆白,精神矍鑠,面容嚴峻,眉目之間浩氣凜然。一見到他們三人,便作揖行禮,兄弟三人連忙回禮。皇甫碩直起身來,一言不發,揚長而去。黎軻和黎玄望著他的背影,相視一笑。黎燁卻感覺到,就在剛才短短的一瞬間,他和皇甫碩的眼神有過短暫的碰撞。而那時皇甫碩的眼中,有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詭秘。黎燁來不及多想,黎軻和黎玄便招呼他,卸下佩劍,趕緊進去。
黎燁隨著兩人走進殿內,他的心跳劇烈地加速著,好像已經頂到喉嚨處,正呼之欲出。他對自己的父親,黎國的國君沒有絲毫了解,甚至沒有說過話。在他的記憶里,只有父親冰冷的眼神和厭棄的表情。而有關父親的記憶如此之少,連這兩樣東西都顯得彌足珍貴。此時的黎燁忍不住渾身發抖,好像有一顆巨石壓在胸口,又像是被按在冰水之中難以逃脫,那種窒息感是從內向外的,好像有什麼卡在喉嚨里,也許就是他顆正在劇烈顫抖的心臟吧。就在他恍惚間跟著兄長來到黎國公面前時,他才發覺,自己的背已經濕透了。
「兒臣拜見父親。」黎軻和黎玄齊聲說道。黎燁隨二人一同行跪拜禮,卻沒有說話。
「起身。」黎燁耳邊傳來黎國公雄渾的聲音。
黎燁機械地站起身,咬緊牙關抬頭看向父親。一瞬間,他感受到了黎胥凌厲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劍將黎燁開膛破肚,看了個仔仔細細,清清楚楚。黎胥依然像從前那樣冰冷,但是目光中卻少了幾分厭惡。
「回來了?」黎胥問道。
見黎燁沒有反應,黎軻在一旁碰了碰他。「啊?哦,是。今日剛到的黎城。」黎燁反應過來,慌忙答道。
「你母親說吳盈隨你一同回來的?」
「是。」黎燁喘著粗氣答道,額頭上已滿是汗珠。
「吳姑娘已經被母親安置在郭外。」黎軻見黎燁如此拘謹,便替他回答。
「哦?我記得你母親說在城內尋了間宅子,就是大鴻臚家老二原來住的那間。怎麼又跑去郭外了?」黎胥又問。
「吳姑娘說她住不慣城內,自言想在郭外居住,母親便順了她的意。」黎軻又說。
「嗯,也好。軻兒,你要命人多加關照,讓吳姑娘安居於此,生活富足,切勿怠慢。」黎胥說。
「諾,兒臣定不負父親所命,必派人照顧好吳姑娘。」黎軻回答。
聽到黎胥對吳盈如此關心,黎燁的緊張稍微緩和了幾分。對父親冰冷的表情和言語,也適應了不少。
「燁兒。」這兩字一出,黎胥和黎燁都不禁心中一抖。在兩人記憶里,黎胥從沒有這樣叫過黎燁,更準確的說,黎胥從來沒有叫過黎燁,甚至從沒有和黎燁說過話。這樣一個簡單而親切的稱呼,在這父子之間,竟是第一次。黎胥頓了頓,平復心情,繼續說道:「你師從吳夫子多年,可有何受益?」
「孩兒隨夫子,每日勤學苦讀,不敢怠慢。對天下之勢,治國之道,治軍用兵,六藝之法,皆小有所成。」黎燁答道,驕傲之情溢於言表。他說的絕不是大話,這八年來,黎燁雖然只是隨夫子閉門自學,未曾將兵治事。但是博覽古今,熟讀兵法,若只是坐而論道,黎燁自信不輸他人。
「嗯,看來你確是學有所成。這樣,近些日子,你先隨你二哥熟悉宮中府中諸多事務。過一陣子,再為你謀個合適的差事。」
「謝君上。」黎燁再次行禮。黎軻和黎玄聽了,愣在一旁。這內宮之中,黎燁竟然稱呼父親為君上,實在是讓人想不明白。
黎胥聽了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甘池宮已為你收拾妥當,今後你就在那裡安歇吧。」
黎燁聽了,心裡不由得一顫。甘池宮在整個黎陽宮的東南角,是黎燁自幼居住的宮殿。他對那裡已經沒有多少記憶了,但是聽到這個名字,他還是感到渾身發冷,仿佛墜入了一個無盡黑暗的冰窟之中。就在黎燁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黎軻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黎燁回過神來,低頭答道:「諾。」
兄弟三人離開正殿,內官便端著膳食走了進去。黎玄輕撫著黎燁的背說:「怎麼樣,餓了嗎?咱們去膳房弄點東西吃。」
「你們去吧,我先回府了,你們嫂嫂定是在等我用飯。黎燁,若是有事需要大哥,便來府中找我,我也會常來看你。近來公務有些繁忙,待有閒暇,為兄把你請到府上,為你接風洗塵。」
黎軻走後,黎玄拉著黎燁來到膳房。太官令明軒正在此處忙碌,剛剛給國君送過御膳,現在正忙著夫人、美人和公子們的餐食。見黎玄和黎燁進來,慌忙過來拜見。
「二位公子,膳食已經備好,請用膳。」明軒笑臉相迎,把兩人請到堂內。
黎燁看著明軒,他對這個人沒有任何記憶,對膳房也沒有任何印象。在他的記憶里,他一直是獨自一人在甘池宮裡吃飯。
「二公子今日為何沒在蘭羽宮內等候,親自來膳房用膳?」明軒一邊將兩人安置在一個案几旁,一邊問。
「今日是我四弟回家的大日子,我想吃的豐盛一些。不知四弟有何喜好,你把各樣菜餚,都端上來些。」黎玄高興地說,「宮內非宴禁飲,否則,今日定當與四弟一醉方休。」
「來日方長,你我兄弟定有暢飲之時。到時二哥可敢與我比比酒力?」黎燁笑著說道,方才見黎國公的緊張和拘謹已經完全拋在腦後了。
「哼,還怕你不成!」黎玄不服氣地說。
二人說話間,各色菜餚已經紛紛上案。有烤鹿肉,烤牛肉,烤羊肉,烤雞肉,牛肉醬,豬肉醬,黃豆醬,葵菜烤餅,羊肉韭菜湯,鮮茶肉脯羹,還有各樣醃菜。黎燁在盧國八年,雖然每日都有肉食,不曾虧待。但是烹飪技巧,食材質量、種類卻是與此相去甚遠。今日,黎燁才知道什麼叫珍饈佳肴,什麼是富貴人家。那鹿肉外焦里嫩,表面泛起薄薄一層油脂,抹上一層兔肉醬放入口中咀嚼,肉汁噴涌而出,香氣四溢,待吞入腹中,亦是唇齒留香,綿延不絕。黎燁臉上滿足的表情讓黎玄甚是難受,想起自己的親弟弟在外漂泊八年,連自己平常都能享用的餐食都讓他如此受用,可見黎燁的生活是何模樣。
看著黎玄出神地看著自己,黎燁不禁問道:「二哥,你怎麼不吃啊?」
「啊?」黎玄回過神來,笑了笑,說道:「二哥不甚飢餓,待會兒再吃。」
黎燁也不謙讓,低下頭開始大快朵頤,足足一刻之後,方才慢下來。見黎燁速度放緩,黎玄趁機開了個話茬:「四弟,你在盧國生活可好?」
「好啊,吳夫子和盈兒待我如親人,盧國公也常派人來探望,衣食用度,皆有餘富。」黎燁放下筷子,輕聲回答。
「四弟隨夫子八年,對這天下大勢,可有耳聞?」
黎燁一聽黎玄這話,便認真答道:「如今天下,群雄並起。徐、申兩強,分立東西;裴、江聯盟,固若金湯;梁國變法強軍,聲勢大振;唯有盧國,地處北境,寒天凍土,異族壓境,日趨羸弱,難有起色。」
黎玄聽了,揚起嘴角笑了笑,又問「天子之城如何?」
「武京乃中原腹地,沃野千里,山川錦繡。西有龍脊天險,南有楚河為固。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恩澤四海,天下共心,實乃百年罕見之盛世也。」
黎玄聽了,眉開眼笑,舉杯道:「四弟所言極是,來,你我二人以茶代酒,為當今天子,為天下盛世,共飲此杯!」
黎燁端起茶杯,兩人一飲而盡。隨後,聊起了往事,對天下之勢,不再提起。頃刻之後,兩人已將案上的餐食吃個精光。此時明軒走過來問,是否還需要再上一些,黎玄看向黎燁,黎燁摸摸肚子,搖了搖頭。黎玄便擺擺手道:「不必了,你備些蜜糕和桃李,送到我宮中去,我要和四弟繼續暢談。」說完,拉起黎燁的手,起身朝蘭羽宮走去。
路上,黎燁忍不住問黎玄:「二哥,我知道阿姊已經嫁於沈國二公子為妻。可是三哥和小妹身在何處,為何不見?」
黎玄回過頭,驚訝地看著黎燁,隨即露出悲傷的表情,「半月前,北狄十萬大軍入侵盧國,盧國公遣使來我黎國求助。父親派洪世緒將軍率五千鐵騎北上援盧,抵禦外侮,三弟隨軍出征,尚未回歸。至於瀾兒......」說到這,黎玄悲傷更甚,「你當時年幼,隨夫子在盧國生活,母親沒有差人告知與你。瀾兒因痘瘡,五年前夭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黎燁猶如五雷轟頂。不知為何,這個在記憶中面容模糊的妹妹的死訊會給他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他的內心的悲痛如同噴發的火山,滾燙地翻攪著,一寸一寸地流滿了整個心田。也許,這就是血濃於水吧。
見黎燁如此痛苦,黎玄輕輕地撫摸著他的背,安慰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黎燁抬起頭看了看黎玄,此時他的臉上已滿是淚痕。黎燁輕輕點了點頭,用衣袖拭去淚水,長嘆一聲,隨黎玄繼續向前走著。
天色已然昏暗,只在天邊留下一抹殘紅,證明那耀眼的紅日,曾經划過天空。一隻家雀鳴叫著飛過二人的頭頂,黎燁的腦海中突然迴蕩起一個稚嫩的聲音,「四哥,打雀。」
巫祝低頭看了看銅盤中的獸齒,面無表情地跪了下來,緩緩退到一邊。黎胥皺著眉,緩步走了過去,看著銅盤中凌亂的獸齒,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他沒有說話,只是轉身走下祭壇,朝黎陽宮正殿走去。
黎軻、黎玄帶著黎燁和吳盈來到郭外東北角的一排瓦屋前,身旁站著黎陽郡府戶丞。
戶丞開口道:「這幾間瓦屋是前一陣子剛空出來的,很是結實,無需修葺。這間房主本是軍中伍長,他們伍中有一人臨陣而逃,他因此連坐,舉家做了官奴。」
黎燁和吳盈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一旁的黎軻說道:「好,我們進去看看吧。」
一行人走進院子,這是個七丈寬,十丈長的院子。周圍的籬笆都是精心挑選的竹子,看得出來,原來的主人十分用心,只是院裡沒有井,只有兩口四尺多高的大水缸,還有一張石桌和四個石凳。屋子是六間瓦房,里里外外收拾得十分乾淨,床榻、案幾、椅凳、箱櫃、灶台一應俱全。家具不僅完好無損,而且不顯陳舊。
屋子後面還有一間小馬廄,幾個雞籠,和一個竹馬。如果沒有受到罪人牽連,這家主人一定生活得十分富足。想到這,吳盈心中不禁有一絲愧疚,她看了看黎燁,黎燁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憐憫和不忍。
「這裡怎麼樣?還合適嗎?」黎軻笑著問道,對於尋常百姓來講,戶丞選的這間房子簡直無可挑剔。
「多謝公子操勞,此地甚好,就這裡吧!」吳盈擠出一個笑容,回答說。
「好,那就此地。」黎軻說著,轉頭對戶丞說,「派人來這裡打掃一下,送些柴禾、餐食來。」
「諾。」戶丞答道。
「吳姑娘,你和家僮先在這裡休息,我帶黎燁回宮,拜見父親,明日再來看望你。如有什麼需要,直接與他說。」黎軻指著戶丞對吳盈說。
「小人就在此處,隨時聽候差遣。」戶丞朝吳盈行了個禮。
「不敢勞煩大人,小女無甚需要。大人公務繁忙,還請回府領事。」吳盈趕緊回禮道。
「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吧。」黎軻吩咐道,又對吳盈說:「吳姑娘留步,我兄弟三人,先行告辭了。」
因為黎軻和黎玄在,黎燁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暗暗朝吳盈點了點頭,便隨兩位哥哥上馬回宮去了。兄弟三人一路有說有笑,回憶起黎燁小時候在宮裡的種種趣事。
「那時候的老四多清秀啊,瞧瞧現在,虎背熊腰,眼似銅鈴,儼然一個惡漢。這些年吃了黑熊膽了?生得這麼黑。」黎玄取笑著黎燁。
聽了這話,黎軻和黎燁也都開懷大笑。
「我每日在院中舞劍開弓,挑水劈柴,烈日灼曬,如何不黑。若像二哥一樣居於深宮之內,想來也是個玉面郎君。」黎燁笑著說。
「哼,聽見了嗎,大哥,這小子嘲弄咱們呢!」黎玄聽出話中玄機,想把黎軻拉進來。
「四弟說得沒錯,就你一人深居宮內,面容白皙,休要拉上我。」黎軻不上他的當。
「呵,大哥。你也是去年才搬到宮外的吧?這就把我撇下了?你雖談不上玉面白膚,但也不像四弟,黑的跟個燒火棍似的,跟宮內不宮內有何關係。」
「大哥不在宮內住了?」黎燁問。
「那是自然,大哥束髮加冠之後,便封邑於廬陵縣,食邑千戶。又做了太倉令,秩俸六百石。現住在黎城中道的高宅之內,好不快活。」黎玄說著,臉上寫滿了羨慕。
黎軻轉頭看了看黎玄,笑而不語。
「二哥,我沒記錯的話,明年你也該加冠了,不知你受收封於何處?」黎燁好奇地問。
「唉,不管何處,也比不上人家長公子啊!食邑千戶,每月坐收四萬錢。不行,大哥,待我加冠之後,你得給我置一處好宅子,也得在中道之上。」
「好說,好說。快些趕路吧。一會兒父親該用膳了。」黎軻說著,催馬疾行,黎玄和黎燁也跟了上去。
兄弟三人快步走向華昭宮,大監告訴他們,黎國公正在那裡與丞相皇甫碩商討國事。三人來到殿外,正碰見丞相昂首而出。皇甫碩高七尺有餘,鬚髮皆白,精神矍鑠,面容嚴峻,眉目之間浩氣凜然。一見到他們三人,便作揖行禮,兄弟三人連忙回禮。皇甫碩直起身來,一言不發,揚長而去。黎軻和黎玄望著他的背影,相視一笑。黎燁卻感覺到,就在剛才短短的一瞬間,他和皇甫碩的眼神有過短暫的碰撞。而那時皇甫碩的眼中,有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詭秘。黎燁來不及多想,黎軻和黎玄便招呼他,卸下佩劍,趕緊進去。
黎燁隨著兩人走進殿內,他的心跳劇烈地加速著,好像已經頂到喉嚨處,正呼之欲出。他對自己的父親,黎國的國君沒有絲毫了解,甚至沒有說過話。在他的記憶里,只有父親冰冷的眼神和厭棄的表情。而有關父親的記憶如此之少,連這兩樣東西都顯得彌足珍貴。此時的黎燁忍不住渾身發抖,好像有一顆巨石壓在胸口,又像是被按在冰水之中難以逃脫,那種窒息感是從內向外的,好像有什麼卡在喉嚨里,也許就是他顆正在劇烈顫抖的心臟吧。就在他恍惚間跟著兄長來到黎國公面前時,他才發覺,自己的背已經濕透了。
「兒臣拜見父親。」黎軻和黎玄齊聲說道。黎燁隨二人一同行跪拜禮,卻沒有說話。
「起身。」黎燁耳邊傳來黎國公雄渾的聲音。
黎燁機械地站起身,咬緊牙關抬頭看向父親。一瞬間,他感受到了黎胥凌厲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劍將黎燁開膛破肚,看了個仔仔細細,清清楚楚。黎胥依然像從前那樣冰冷,但是目光中卻少了幾分厭惡。
「回來了?」黎胥問道。
見黎燁沒有反應,黎軻在一旁碰了碰他。「啊?哦,是。今日剛到的黎城。」黎燁反應過來,慌忙答道。
「你母親說吳盈隨你一同回來的?」
「是。」黎燁喘著粗氣答道,額頭上已滿是汗珠。
「吳姑娘已經被母親安置在郭外。」黎軻見黎燁如此拘謹,便替他回答。
「哦?我記得你母親說在城內尋了間宅子,就是大鴻臚家老二原來住的那間。怎麼又跑去郭外了?」黎胥又問。
「吳姑娘說她住不慣城內,自言想在郭外居住,母親便順了她的意。」黎軻又說。
「嗯,也好。軻兒,你要命人多加關照,讓吳姑娘安居於此,生活富足,切勿怠慢。」黎胥說。
「諾,兒臣定不負父親所命,必派人照顧好吳姑娘。」黎軻回答。
聽到黎胥對吳盈如此關心,黎燁的緊張稍微緩和了幾分。對父親冰冷的表情和言語,也適應了不少。
「燁兒。」這兩字一出,黎胥和黎燁都不禁心中一抖。在兩人記憶里,黎胥從沒有這樣叫過黎燁,更準確的說,黎胥從來沒有叫過黎燁,甚至從沒有和黎燁說過話。這樣一個簡單而親切的稱呼,在這父子之間,竟是第一次。黎胥頓了頓,平復心情,繼續說道:「你師從吳夫子多年,可有何受益?」
「孩兒隨夫子,每日勤學苦讀,不敢怠慢。對天下之勢,治國之道,治軍用兵,六藝之法,皆小有所成。」黎燁答道,驕傲之情溢於言表。他說的絕不是大話,這八年來,黎燁雖然只是隨夫子閉門自學,未曾將兵治事。但是博覽古今,熟讀兵法,若只是坐而論道,黎燁自信不輸他人。
「嗯,看來你確是學有所成。這樣,近些日子,你先隨你二哥熟悉宮中府中諸多事務。過一陣子,再為你謀個合適的差事。」
「謝君上。」黎燁再次行禮。黎軻和黎玄聽了,愣在一旁。這內宮之中,黎燁竟然稱呼父親為君上,實在是讓人想不明白。
黎胥聽了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甘池宮已為你收拾妥當,今後你就在那裡安歇吧。」
黎燁聽了,心裡不由得一顫。甘池宮在整個黎陽宮的東南角,是黎燁自幼居住的宮殿。他對那裡已經沒有多少記憶了,但是聽到這個名字,他還是感到渾身發冷,仿佛墜入了一個無盡黑暗的冰窟之中。就在黎燁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黎軻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黎燁回過神來,低頭答道:「諾。」
兄弟三人離開正殿,內官便端著膳食走了進去。黎玄輕撫著黎燁的背說:「怎麼樣,餓了嗎?咱們去膳房弄點東西吃。」
「你們去吧,我先回府了,你們嫂嫂定是在等我用飯。黎燁,若是有事需要大哥,便來府中找我,我也會常來看你。近來公務有些繁忙,待有閒暇,為兄把你請到府上,為你接風洗塵。」
黎軻走後,黎玄拉著黎燁來到膳房。太官令明軒正在此處忙碌,剛剛給國君送過御膳,現在正忙著夫人、美人和公子們的餐食。見黎玄和黎燁進來,慌忙過來拜見。
「二位公子,膳食已經備好,請用膳。」明軒笑臉相迎,把兩人請到堂內。
黎燁看著明軒,他對這個人沒有任何記憶,對膳房也沒有任何印象。在他的記憶里,他一直是獨自一人在甘池宮裡吃飯。
「二公子今日為何沒在蘭羽宮內等候,親自來膳房用膳?」明軒一邊將兩人安置在一個案几旁,一邊問。
「今日是我四弟回家的大日子,我想吃的豐盛一些。不知四弟有何喜好,你把各樣菜餚,都端上來些。」黎玄高興地說,「宮內非宴禁飲,否則,今日定當與四弟一醉方休。」
「來日方長,你我兄弟定有暢飲之時。到時二哥可敢與我比比酒力?」黎燁笑著說道,方才見黎國公的緊張和拘謹已經完全拋在腦後了。
「哼,還怕你不成!」黎玄不服氣地說。
二人說話間,各色菜餚已經紛紛上案。有烤鹿肉,烤牛肉,烤羊肉,烤雞肉,牛肉醬,豬肉醬,黃豆醬,葵菜烤餅,羊肉韭菜湯,鮮茶肉脯羹,還有各樣醃菜。黎燁在盧國八年,雖然每日都有肉食,不曾虧待。但是烹飪技巧,食材質量、種類卻是與此相去甚遠。今日,黎燁才知道什麼叫珍饈佳肴,什麼是富貴人家。那鹿肉外焦里嫩,表面泛起薄薄一層油脂,抹上一層兔肉醬放入口中咀嚼,肉汁噴涌而出,香氣四溢,待吞入腹中,亦是唇齒留香,綿延不絕。黎燁臉上滿足的表情讓黎玄甚是難受,想起自己的親弟弟在外漂泊八年,連自己平常都能享用的餐食都讓他如此受用,可見黎燁的生活是何模樣。
看著黎玄出神地看著自己,黎燁不禁問道:「二哥,你怎麼不吃啊?」
「啊?」黎玄回過神來,笑了笑,說道:「二哥不甚飢餓,待會兒再吃。」
黎燁也不謙讓,低下頭開始大快朵頤,足足一刻之後,方才慢下來。見黎燁速度放緩,黎玄趁機開了個話茬:「四弟,你在盧國生活可好?」
「好啊,吳夫子和盈兒待我如親人,盧國公也常派人來探望,衣食用度,皆有餘富。」黎燁放下筷子,輕聲回答。
「四弟隨夫子八年,對這天下大勢,可有耳聞?」
黎燁一聽黎玄這話,便認真答道:「如今天下,群雄並起。徐、申兩強,分立東西;裴、江聯盟,固若金湯;梁國變法強軍,聲勢大振;唯有盧國,地處北境,寒天凍土,異族壓境,日趨羸弱,難有起色。」
黎玄聽了,揚起嘴角笑了笑,又問「天子之城如何?」
「武京乃中原腹地,沃野千里,山川錦繡。西有龍脊天險,南有楚河為固。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恩澤四海,天下共心,實乃百年罕見之盛世也。」
黎玄聽了,眉開眼笑,舉杯道:「四弟所言極是,來,你我二人以茶代酒,為當今天子,為天下盛世,共飲此杯!」
黎燁端起茶杯,兩人一飲而盡。隨後,聊起了往事,對天下之勢,不再提起。頃刻之後,兩人已將案上的餐食吃個精光。此時明軒走過來問,是否還需要再上一些,黎玄看向黎燁,黎燁摸摸肚子,搖了搖頭。黎玄便擺擺手道:「不必了,你備些蜜糕和桃李,送到我宮中去,我要和四弟繼續暢談。」說完,拉起黎燁的手,起身朝蘭羽宮走去。
路上,黎燁忍不住問黎玄:「二哥,我知道阿姊已經嫁於沈國二公子為妻。可是三哥和小妹身在何處,為何不見?」
黎玄回過頭,驚訝地看著黎燁,隨即露出悲傷的表情,「半月前,北狄十萬大軍入侵盧國,盧國公遣使來我黎國求助。父親派洪世緒將軍率五千鐵騎北上援盧,抵禦外侮,三弟隨軍出征,尚未回歸。至於瀾兒......」說到這,黎玄悲傷更甚,「你當時年幼,隨夫子在盧國生活,母親沒有差人告知與你。瀾兒因痘瘡,五年前夭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黎燁猶如五雷轟頂。不知為何,這個在記憶中面容模糊的妹妹的死訊會給他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他的內心的悲痛如同噴發的火山,滾燙地翻攪著,一寸一寸地流滿了整個心田。也許,這就是血濃於水吧。
見黎燁如此痛苦,黎玄輕輕地撫摸著他的背,安慰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黎燁抬起頭看了看黎玄,此時他的臉上已滿是淚痕。黎燁輕輕點了點頭,用衣袖拭去淚水,長嘆一聲,隨黎玄繼續向前走著。
天色已然昏暗,只在天邊留下一抹殘紅,證明那耀眼的紅日,曾經划過天空。一隻家雀鳴叫著飛過二人的頭頂,黎燁的腦海中突然迴蕩起一個稚嫩的聲音,「四哥,打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