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東安奇襲(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且說清軍這邊,多爾袞要派人通知右路軍,可明顯已經來不及了。

  杜度的右路軍也遭到了偷襲,時間比左路軍還早了一點。

  右路軍人少好行軍,此時已經到了東安,離北京只有一百多里地。

  此地地形十分奇特,位於永定河與龍河之間,整體上永定河在南,龍河在北,但這兩條河因為奇葩的流向,導致東安縣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幾乎都有河水。而這東安縣城也在河水的「包圍」中,越建越高。

  這樣一個地方,易守難攻,天然適合用兵,所以宣大總督張福臻、三邊總督鄭崇儉選擇了它,準備由此展開對東虜的偷襲行動。

  為什麼偷襲的時間這麼近似?

  孫傳庭和北路的三支剿兵並沒有在這種細節上有太多溝通,之所以「不約而同」,原因既無奈又現實,那就是——糧餉到了。

  錢,終於是到位了。

  大戰之際,錢就是士氣,錢就是膽魄。

  思想工作當然可以做,當然也有效用,但如果有了錢,他們的效應立馬可以翻上幾倍。

  所以,這明軍的統帥和主要將領們收到了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趕緊趁著士氣正旺的時候對敵人發動襲擊。

  而北路宣大軍諸位將領,因為是在生死線上掙扎,自然更加的積極,一刻都不願意再等。

  就在多爾袞派人去通知的前三天,大同總兵王朴就已經開始著手組訓精銳部隊準備發動對敵人的偷襲行動了,一有空就對士卒們發表慷慨激昂的講話,各種封官許願不斷。

  他幾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底——3000家丁外加3000精銳營兵。

  「各位兄弟,現在外面紛紛謠傳,說我王朴是個逃跑將軍,盧督臣正是由於我的避戰和逃跑才戰死的,正準備在戰後對我進行清算,甚至要奪職殺頭」

  訓練場上,王朴憤慨的聲音激發著現場的每一個人,「我榆林王氏一門從我父親王威開始,為大明東征西討、南征北戰50年吶,諸位有不少人從父祖開始,就跟著我王家征戰,是我家的忠勇家丁。更有不少選鋒的兄弟,跟著我從山西打到河南,從河南打到北直隸,才打出這個總兵職位,現在我遭了難,只能仰仗各位兄弟了。

  此次大戰,我王朴鄭重承諾:各位家丁和選鋒的安家費在朝廷的基礎上再加一倍,戰後的撫恤也加倍,首級賞銀每一顆再加20兩,這些加的錢都由我王家一力承擔,此戰我軍必勝!」

  這榆林王氏一門世襲綏德衛千戶,從王朴的父親王威開始發達,號稱「九佩將印,提鎮五十年」,屢立戰功,官至左都督、柱國、太師,一手將王家推上頂峰,而王朴作為家族的重點培養對象,起點高,資源多,沒幾年就成了大同總兵。

  這也是當下大明的現狀,各地的衛所屯田兵們一個個猶如乞丐,窮得叮噹響,而各級世襲的衛所將官們,卻一個個富的流油,形成了大量的世代將門集團,每一個世襲將門都占有大量的衛所田地,豢養著眾多的精銳家丁。

  這王家顯赫一個甲子之久,家中的財富自然是數不勝數。

  如果不是明朝軍功封爵之門事實上被封禁,這王家估計也是侯門之家呢。

  這3000家丁完全是王家的私人武力,十分精銳,裡面有大量的蒙古人,騎射功夫頗為了得。

  宣大軍的大營之內,楊國柱和虎大威也在進行著類似的戰前鼓動活動。

  最終,王朴選了6000精銳,楊國柱選了3000精銳,虎大威也選了3000精銳,一共12000精銳兵力,準備夜襲東虜。

  不得不說,當這些邊將們真的拿出全部的實力,去和敵人拼殺的時候,還是非常可怕的。

  這些人的實力當真是深不可測,歷史上那孫傳庭的部下左勷,與敵接戰時率先潰退,要被孫傳庭軍法處置,其父左光先就出錢贖罪,他出的不是銀子,而是直接拿出了2000匹戰馬——如此贖罪法連孫傳庭也無法抵擋,直接就同意了。

  這楊國柱、虎大威都是在宣大地區深耕多年的人,家底自然非同一般。雖說前面損失不小,可是只要一聲招呼,下定決心,後方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兵力的。

  那祖大壽前腳剛喪失1萬多精銳,只剩26個親兵,可幾乎一夜之間就重建前鋒鎮,朝臣們直呼怪哉,但對這些邊地將門來說,這就是小兒科。

  和應詔、周遇吉、曹變蛟三部也要求參加行動,幾番求戰,意願非常高,但都被三邊總督鄭崇儉拒絕。

  這鄭崇儉是山西鄉寧人,其仕途從開封府推官干起,一路上做的都是文官中的武官,從兵備副使到兵備道,再到巡撫、總督,深諳這些武將們的性情,很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激發他們的鬥志,用兵持重,在西北戰功也不少,威望著實不低,也因為這樣,連周遇吉也願意聽從他的指揮。

  「三位的意思我明白」這鄭大人眯著眼睛看了一眼三人,慢條斯理道,「但是夜戰人太多也不好,搞不好會弄成咱們自己人殺自己人,這事又不是沒有過先例,所以夜戰出擊主要用的宣大兵,畢竟大家相對熟悉點。

  而且,三位勇則勇矣,可對上那東虜的岳托、杜度、費揚武等人,恐怕也沒什麼勝算吧?」

  岳托、瑪占兩兄弟都已經死了,但清軍封鎖消息,連鄭崇儉也不知道。

  這費揚武是鑲藍旗的小旗主,在旗內的地位僅次於旗主濟爾哈朗,此次大戰,濟爾哈朗因為要和皇太極留守,鑲藍旗的主力便是由他率領,跟隨岳托作戰,只是此人一向不善言辭,只知道聽從命令埋頭殺敵,倒是頗有幾分濟爾哈朗的智慧。

  周遇吉忍不住了:「督憲大人這話在下不敢苟同,那岳托又不是鐵做的,之前不過仗著伏擊才對宣大軍造成傷害,現在這東安縣附近除了宣大軍、秦軍之外,可還有天津兵、通州兵、薊州兵,連猛如虎將軍都在,還怕東虜伏擊咱們?」

  和應詔也有點不滿:「督憲淨滅自己威風,末將實在不服」

  曹變蛟到底知道一些這鄭總督的底細,知道這人「胃口」不小,恐怕是別有計較,便問道:「大人可是另有設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