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潛流涌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傳庭帥帳內,一場風暴似乎正在醞釀。

  鄭嘉棟正一五一十地匯報此次夜襲的過程,說了好一陣才說完,期間幾次被孫傳庭打斷,為的是獲得更多的戰鬥細節。

  末了,孫傳庭才意味深長地笑道:「那高傑、賀人龍就沒有分你點銀子?」

  鄭嘉棟嚇了一跳,臉上一紅,很不自然地說道:「那賀瘋子給了末將一串珠寶,大約值個100多兩,不過被末將給推掉了」

  孫傳庭苦笑著搖了搖頭,「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呀,這賀瘋子發了財,本督估計給你的只是極小部分,他這人一向對外人摳唆,你再去他那邊走一遭,跟他講講道理,就說大家集體出戰,要的就是一個公平,不能你在前面把肉吃了,後面的人一點湯水就給打發了,這樣長久不了。

  本督治軍雖然嚴厲,可是本督的屬下也不能因此而吃虧吶,暗示他一番,出戰的那1000個撫標營的兄弟,每人必須得到至少一兩銀子的戰利品」

  鄭嘉棟大喜:「多謝大人,末將也代出戰的那1000個兄弟謝過平西伯」

  孫傳庭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這是各位兄弟們賣命換來的,也是他們應得的,不能因為我治軍嚴,好臉面,就讓大家少了這份隱藏的福利,東西雖不多,可蠅子腿也是肉嘛。

  本督不是那張福臻,厚彼而薄己,搞得部下人心不服而離散。你作為標營主將,要注意為大家爭取這些利益,不能因為我的緣故,不但讓大家沾不上光,反而還要損失利益,這是絕對不行的」

  這話說得十分敞亮,鄭嘉棟不禁心悅誠服,使勁地點了點頭。

  要說這能臣也並不是百分百完美的,那張福臻以前做過延綏巡撫,也是殺伐一方、戰功赫赫,可他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對待那些投降過來的流寇過於寬厚,給他們的待遇超過自己原來的屬下,惹的這些士兵大怒,叫囂讓張巡撫跟那些流寇們一起過吧。此事流傳開來,把這張巡撫鬧的顏面大失,現在他出任宣大總督不知會不會重蹈覆轍。

  孫傳庭也有類似的糗事,他軍法嚴明,對待士卒較為嚴苛,那些往日「自由自在」慣了的軍人,一旦受其節制往往忍不了,為此還鬧出藍田兵變這樣的大事,惹來許多御史的參劾。

  但是作為孫傳庭一手提拔的將領,鄭嘉棟卻是知道這平西伯雖然治軍嚴厲,可是也很會安撫,該說好話時也很會說話,做人也挺大方。

  更關鍵的是,在他嚴厲治軍之後則是勝利和加官進爵。

  就像這大城奇襲戰一樣,此戰過後,朝廷的賞銀至少也有25000兩,官升三級、二級和一級的人加起來恐怕就要上千,等到全部兌現,全軍的士氣將大幅上揚,凝聚力也會大大提升,主帥的威望更是再上一層樓。

  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閉環,良性的循環,否則一味的嚴厲根本沒有用。

  說到底,對軍隊來說,勝利才是根本,嚴厲治軍只是達成勝利的一條捷徑罷了。

  賀人龍營中,此時一場私下的小型慶功宴正在舉行。

  賀人龍狠狠咬了一口肉,吧唧吧唧的吃完之後,也不擦掉嘴上的油,喝了一口監軍曹化淳特意賞賜下來的慶功酒,對著高傑、高汝利、賀勇、董學禮等一干人說道:「你們有些人吶就是鼠目寸光,太沒有遠見,往昔你們只覺得種莊稼辛苦,沒有活路,所以才當了賊寇,可這當了賊寇又有什麼好處呢?不過是快活一日是一日,早晚逃不脫被朝廷剿滅的命運。

  可做了官軍就不一樣,既可以像賊寇一樣打家劫舍,作威作福,又不受官軍的絞殺,還有軍餉可領,如果碰到了機會,捨命一搏也能博個高官厚祿、封妻蔭子,就像這次一樣,大家少說也能官升一級,即便碰見實在打不過的敵人,想不打直接找個理由跑路就是了。

  像現在這樣你看多好?」

  這賀人龍的部下有太多投降而來的農民軍,所以趁著此次勝利他就開始做起思想工作了,可這話實在不像一個大將該說的,卻正中這些人的心思——他們好多人真就是這麼想的。

  眾人聽罷紛紛讚賞:

  「大帥英明」

  「大帥高見」

  「大帥愛兵如子,我就知道當初跟著大帥是對的,那混天星郭汝磐、黃巢武大定不聽我話,非要跟著那孫傳庭混,整天被管的死死的,還要天天操練個不停,哪有咱們快活?」

  賀人龍畢竟還沒有全醉,一聽這話就笑罵:「你娘的,快活是快活,該操練還是得操練,該打還是得打,咱們還是得定期立些功勞,殺一些賊寇,即便沒有殺掉真的,也得弄幾個假的去文官那邊充一充,不要讓他們覺得咱們徹底失控了,這才是長久之計。


  像這次大戰,各鎮都來了,咱們就不能不來,而且還要立個蓋世之功,升官發財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立下咱們的字號,從此即便犯點小過朝廷也就不會太較真了,否則你們當那孫督臣的尚方寶劍是泥做的?

  記住:該老實就老實,該囂張就囂張,該拼命就得拼死了命地去打,像高傑,這次立下大功,那也是朝野聞名,武英殿掛號了……」

  之前,明軍剿匪,陝西流賊投降的時候,眾人首選投降對象就是這賀人龍。

  原因很簡單,一是鄉情,畢竟他跟大家一樣也是陝北人,賀家還是米脂縣望族,二是這人講義氣,甚至不惜觸犯軍法也要維護大家的利益,打仗的時候也不會偷奸耍滑,能力過硬,可以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當代董卓。

  而那孫傳庭雖然打仗著實厲害,可他本質上是個文官,註定干不長的。所以,雖有一些義軍將領跟著他,可在這些賊寇看來,首選還得是這賀瘋子。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義軍將領現在越來越成為一個大員的「硬實力」來源,君不見那左良玉之所以威震天下除了他本鎮的實力之外,他身邊的劉國能也是一個重要加成。

  連孫傳庭都類似,除了撫標的5000人之外,郭汝磐、武大定這些賊寇出身的將領也是他個人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人確實挺能打,尤其是高傑的此次先鋒之旅,著實令人刮目相看,以前這廝頭上總有著一抹桃色標籤,經此一戰,算是淡多了。

  但並不是誰都能駕馭得了他們的,收降他們的大員稍有失算恐怕就會陰溝翻船,被朝廷治罪,這也是賀人龍不斷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的原因。

  除了孫傳庭、賀人龍,明軍其他各處也是各類潛流涌動,畢竟一場勝仗下來,其影響往往就是通過這種潛流來影響深遠的。

  當然,對秦軍這個團體來說,最重要的事大家都沒敢提——戰後誰留誰走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