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朝會的風波
因為第二天還有大朝會,李秀寧也得進宮給李淵請安。
所以除夕這一天,姜家的三位主人都早早回房休息了。
當晚,姜睿以守歲之名,終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被同眠。
姜睿愜意地躺在柔軟的床上,左邊是溫婉可人的李秀寧,右邊是嬌俏動人的宋蓮兒,姜睿感覺此時自己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到了第二天,幸福過頭的姜睿,像一條死狗似得,被人架上了馬車。
元日大朝會,如此重要的日子,李秀寧是不允許姜睿請假的…
這是大業十四年的第一次朝會,在這一天,文武百官會穿戴禮服,根據官職品級高低,從宮殿外依次排列進入大興殿,給皇帝拜年。
然後便是總結上一年的功過得失,制定本年的執政計劃……
在進宮的路上,姜睿只覺得自己的腳步有點虛浮,每走一步,膝蓋都好似在微微打顫。
昨晚先是喝了不少酒,又和兩個老婆折騰到天明,還要走這麼長的路,此時的姜睿自殺的心都有了。
見姜睿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在他身後的段綸和殷開山二人,便一人一隻胳膊駕著他往前走!
禮官剛想過來斥責,見是姜睿,便立刻閉口不言了。
姜睿可是連他們的老大唐儉都敢打的主,他們也沒必要自討苦吃。
段綸齜牙咧嘴的問道:「姐夫,你昨晚是幹什麼去了?」
姜睿沒有理會段綸的廢話,繼續閉目養神,這個時候他連一根手指都不想動。
好不容易到了大興殿,姜睿隨便找了根大柱子,往上面一靠,便準備混過去。
就在這時,只見唐儉匆匆而來道:「這是你站的地方麼?你可是朝廷冊封的正牌兵部尚書,位高權重,能隨便躲起來麼?」
在唐儉的罵罵咧咧中,姜睿又被推到了前面。
多虧身後還要殷開山支撐著,要不然搖搖欲墜的姜睿就要出醜了。
因為元日大朝會的意義重大,所以義寧帝也被李淵從深宮裡提溜出來了。
好幾個月沒見小皇帝,姜睿感覺小皇帝身上多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
雖然一臉嚴肅,但還是能看出他身上所壓抑的憤懣之情。
相比小皇帝,李淵則變得更有威嚴了,往那裡一站,朝臣們連大氣都不敢出。
大朝會開始後,隨著禮官的拜賀聲,眾臣分別對小皇帝和李淵行禮。
眾臣行完禮後,高文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小皇帝,朗聲說道:「義寧元年,大丞相唐王李淵除叛逆、保社稷,扶幼主,功高震世,陛下為酬其辛勞,特賜其九錫之禮,以彰其勛。」
「老臣拜謝陛下。」李淵隨意的拱了拱手道。
義寧帝強擠出一絲笑容道:「唐王自興義兵以來,一路披荊斬棘,護持大隋正統。
此等功績,莫說是這九錫之禮,便是再高規格的賞賜,朕亦覺得難以酬謝其萬一。」
「陛下過譽了,老臣愧不敢當。」
九錫之禮,本是周天子賞賜諸侯王的最高禮儀,但自從兩漢以來,便變了味,這成為了權臣的標配,因為九錫之禮包含了許多原本只有帝王才能擁有的權力和特權,也往往被視為權臣走向篡位的前奏。
接著,李淵又接連頒布了兩道聖旨,其一便是拜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令他出巡巴蜀等地。
至此李唐開啟了南征的腳步。
第二道聖旨則是在朝中重設三省六部,唐王世子李建成兼任中書令,主管中書省;秦國公李世民兼任尚書令,主管尚書省;魏國公裴寂兼任侍中,主管門下省。
六部尚書除了姜睿這位兵部尚書外,其餘五部尚書分別由李綱、唐儉、蕭瑀、王珪、李神通擔任。
而對於姜睿來說,也有個好消息,那就是他的爵位又回來了。
姜睿歷任兵部尚書以來,主要就做了兩件事,其一便是大大提高了犧牲將士和傷殘士兵們的福利待遇。
其二則是收回了統兵大將的一部分權力,主要還是後勤管理權,現在後勤物資這一塊,兵部卡的很死。
除了作戰部隊外,留守京城的大軍,營內的後勤物資不得超過一個月的份額。
這兩條措施大大加強了朝廷的權威,也是深得李淵讚賞…
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傻子,通過李淵的這一系列人事調整,大家也都明白了,那就是李淵篡位的步伐越來越快了。
義寧帝悲憤的看向那些朝中老臣,但卻未見一人敢站出來表示反對。
就連自己最信任的蕭瑀,也是閉口不言。
這一刻,義寧帝只感覺一股徹骨的寒意從心底湧起,迅速蔓延至全身,那是一種被眾人背叛的絕望,是眼睜睜看著大隋江山一步步走向深淵卻無能為力的悲哀。
此時的姜睿自然是沒興趣去管義寧帝的死活?他只在乎何時能散朝?
可天不遂人願,義寧帝突然說道:「姜尚書乃國之良才,又擅做詩賦,寧陽大長公主頗為欣賞,不知姜尚書可有時間進宮為長公主講學?」
聽了這話,姜睿那困意頓時就不見了,這小子也太陰了吧,這是明擺的告訴滿朝文武,自己和寧陽公主有姦情啊。
姜睿偷偷瞧向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果不其然,這父子二人也是臉色鐵青。
尤其是李世民,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憤怒,緊抿著的嘴唇微微泛白,仿佛是在極力克制著自己,不讓那即將噴涌而出的情緒爆發出。
「陛下,清者自清,臣和寧陽公主並無任何私交,倒是陛下,雖年少,也該知禮了。
身為一國之君,每一句話皆有著千鈞之重,關乎著朝廷的體面、臣下的聲譽,還請陛下慎言。」姜睿不卑不亢的回道。
「哼,朕不用你教。」義寧帝冷哼一聲道。
李淵看了一眼義寧帝,緩緩說道:「姜睿所言有理,陛下雖說天資聰慧,但畢竟年少,還需有德高望重之臣悉心教導啊。」
「唐王莫惱,朕剛才不過是給姜尚書開了一個玩笑。
朕若有事,只需請教唐王即可,勿需他人。」義寧帝乾笑兩聲道。
「陛下,老臣愚鈍,不敢當天子師,長孫順德。」
「臣在。」
「日後就由你來護衛陛下吧,若讓孤再聽到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孤定不饒你。」
「臣謹遵唐王之令。」
長孫順德何人啊?他是李淵起兵時的元老,也是長孫皇后的堂叔,可想而知,由他來監視小皇帝,小皇帝往後的日子會更難熬。
所以除夕這一天,姜家的三位主人都早早回房休息了。
當晚,姜睿以守歲之名,終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被同眠。
姜睿愜意地躺在柔軟的床上,左邊是溫婉可人的李秀寧,右邊是嬌俏動人的宋蓮兒,姜睿感覺此時自己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到了第二天,幸福過頭的姜睿,像一條死狗似得,被人架上了馬車。
元日大朝會,如此重要的日子,李秀寧是不允許姜睿請假的…
這是大業十四年的第一次朝會,在這一天,文武百官會穿戴禮服,根據官職品級高低,從宮殿外依次排列進入大興殿,給皇帝拜年。
然後便是總結上一年的功過得失,制定本年的執政計劃……
在進宮的路上,姜睿只覺得自己的腳步有點虛浮,每走一步,膝蓋都好似在微微打顫。
昨晚先是喝了不少酒,又和兩個老婆折騰到天明,還要走這麼長的路,此時的姜睿自殺的心都有了。
見姜睿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在他身後的段綸和殷開山二人,便一人一隻胳膊駕著他往前走!
禮官剛想過來斥責,見是姜睿,便立刻閉口不言了。
姜睿可是連他們的老大唐儉都敢打的主,他們也沒必要自討苦吃。
段綸齜牙咧嘴的問道:「姐夫,你昨晚是幹什麼去了?」
姜睿沒有理會段綸的廢話,繼續閉目養神,這個時候他連一根手指都不想動。
好不容易到了大興殿,姜睿隨便找了根大柱子,往上面一靠,便準備混過去。
就在這時,只見唐儉匆匆而來道:「這是你站的地方麼?你可是朝廷冊封的正牌兵部尚書,位高權重,能隨便躲起來麼?」
在唐儉的罵罵咧咧中,姜睿又被推到了前面。
多虧身後還要殷開山支撐著,要不然搖搖欲墜的姜睿就要出醜了。
因為元日大朝會的意義重大,所以義寧帝也被李淵從深宮裡提溜出來了。
好幾個月沒見小皇帝,姜睿感覺小皇帝身上多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
雖然一臉嚴肅,但還是能看出他身上所壓抑的憤懣之情。
相比小皇帝,李淵則變得更有威嚴了,往那裡一站,朝臣們連大氣都不敢出。
大朝會開始後,隨著禮官的拜賀聲,眾臣分別對小皇帝和李淵行禮。
眾臣行完禮後,高文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小皇帝,朗聲說道:「義寧元年,大丞相唐王李淵除叛逆、保社稷,扶幼主,功高震世,陛下為酬其辛勞,特賜其九錫之禮,以彰其勛。」
「老臣拜謝陛下。」李淵隨意的拱了拱手道。
義寧帝強擠出一絲笑容道:「唐王自興義兵以來,一路披荊斬棘,護持大隋正統。
此等功績,莫說是這九錫之禮,便是再高規格的賞賜,朕亦覺得難以酬謝其萬一。」
「陛下過譽了,老臣愧不敢當。」
九錫之禮,本是周天子賞賜諸侯王的最高禮儀,但自從兩漢以來,便變了味,這成為了權臣的標配,因為九錫之禮包含了許多原本只有帝王才能擁有的權力和特權,也往往被視為權臣走向篡位的前奏。
接著,李淵又接連頒布了兩道聖旨,其一便是拜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令他出巡巴蜀等地。
至此李唐開啟了南征的腳步。
第二道聖旨則是在朝中重設三省六部,唐王世子李建成兼任中書令,主管中書省;秦國公李世民兼任尚書令,主管尚書省;魏國公裴寂兼任侍中,主管門下省。
六部尚書除了姜睿這位兵部尚書外,其餘五部尚書分別由李綱、唐儉、蕭瑀、王珪、李神通擔任。
而對於姜睿來說,也有個好消息,那就是他的爵位又回來了。
姜睿歷任兵部尚書以來,主要就做了兩件事,其一便是大大提高了犧牲將士和傷殘士兵們的福利待遇。
其二則是收回了統兵大將的一部分權力,主要還是後勤管理權,現在後勤物資這一塊,兵部卡的很死。
除了作戰部隊外,留守京城的大軍,營內的後勤物資不得超過一個月的份額。
這兩條措施大大加強了朝廷的權威,也是深得李淵讚賞…
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傻子,通過李淵的這一系列人事調整,大家也都明白了,那就是李淵篡位的步伐越來越快了。
義寧帝悲憤的看向那些朝中老臣,但卻未見一人敢站出來表示反對。
就連自己最信任的蕭瑀,也是閉口不言。
這一刻,義寧帝只感覺一股徹骨的寒意從心底湧起,迅速蔓延至全身,那是一種被眾人背叛的絕望,是眼睜睜看著大隋江山一步步走向深淵卻無能為力的悲哀。
此時的姜睿自然是沒興趣去管義寧帝的死活?他只在乎何時能散朝?
可天不遂人願,義寧帝突然說道:「姜尚書乃國之良才,又擅做詩賦,寧陽大長公主頗為欣賞,不知姜尚書可有時間進宮為長公主講學?」
聽了這話,姜睿那困意頓時就不見了,這小子也太陰了吧,這是明擺的告訴滿朝文武,自己和寧陽公主有姦情啊。
姜睿偷偷瞧向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果不其然,這父子二人也是臉色鐵青。
尤其是李世民,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憤怒,緊抿著的嘴唇微微泛白,仿佛是在極力克制著自己,不讓那即將噴涌而出的情緒爆發出。
「陛下,清者自清,臣和寧陽公主並無任何私交,倒是陛下,雖年少,也該知禮了。
身為一國之君,每一句話皆有著千鈞之重,關乎著朝廷的體面、臣下的聲譽,還請陛下慎言。」姜睿不卑不亢的回道。
「哼,朕不用你教。」義寧帝冷哼一聲道。
李淵看了一眼義寧帝,緩緩說道:「姜睿所言有理,陛下雖說天資聰慧,但畢竟年少,還需有德高望重之臣悉心教導啊。」
「唐王莫惱,朕剛才不過是給姜尚書開了一個玩笑。
朕若有事,只需請教唐王即可,勿需他人。」義寧帝乾笑兩聲道。
「陛下,老臣愚鈍,不敢當天子師,長孫順德。」
「臣在。」
「日後就由你來護衛陛下吧,若讓孤再聽到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孤定不饒你。」
「臣謹遵唐王之令。」
長孫順德何人啊?他是李淵起兵時的元老,也是長孫皇后的堂叔,可想而知,由他來監視小皇帝,小皇帝往後的日子會更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