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喘息之機
司馬睿現在真正領教了江南豪門的實力,江東大族自東吳孫權時代起就形成了家族擁有武裝和部曲的傳統,司馬睿執掌江南後也只能繼續維持這一局面。但從內心來講,沒有哪一個君主願意下屬擁有類似私人武裝性質的團體,一旦產生矛盾和糾紛,作為君主的安全感何在?沒想到這幫南方『貉子』實在厲害,不出手時誰也不能把他們怎樣,一出手時就能讓局面反轉。『貉子』是晉國時期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蔑稱,貉子是一種棲息於山林湖澤,好吃魚蝦蟹螺、鼠兔野果的雜食動物,就很像南方人的飲食習慣。而南方人則稱北方人『傖(cāng)子』,意思是粗鄙之人。總之,南人、北人在語言和生活習慣上因為存在差異,互相排斥古已有之。雖然司馬睿為周玘請功的同時,心中難免有所忌憚,但籠絡南方士族仍然是司馬氏統治江南的最佳選擇。
晉國最大的麻煩還是在中原。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劉漢帝國又一次捲土重來,劉淵派出楚王劉聰、始安王劉曜領兵會合馳騁中原的鎮東大將軍石勒以及安北大將軍趙固,幾支人馬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開始圍攻河內太守裴整。裴整應該和裴憲、裴純同族,但卻不似兩位同族那般膽小怯懦。面對強大的劉漢軍團,裴整堅守河內,同時向朝廷求援。司馬越也知道河內不得有失,於是命征虜將軍宋抽率軍前往懷縣救援。宋抽在劉聰第一次南下攻擊中原時,曾跟隨平北將軍曹武共同抵禦敵軍,結果就是共同被擊敗。這次宋抽領兵來援,卻在半路遭到石勒和劉漢平北將軍王桑的截擊,宋抽再次大敗,甚至還搭上了性命。史料中記載的宋抽好像就沒打過勝仗,也不知朝廷是怎麼任命他為征虜將軍的,的確有點兒送給人家找抽的意味。河內士民一看救兵無望,眼前面對的不是茹毛飲血的匈奴士兵,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悍匪魔王,算了吧,這個大晉朝恐怕也沒幾天蹦頭了。於是,河內人樂仰找個機會帶人將太守裴整抓捕,將其獻給劉漢軍隊後表示投降。不過,裴整沒死,劉淵見裴整忠義,便任命其為劉漢帝國尚書左丞。雖然裴整被擄至劉漢,但河內郡並非支離破碎。原裴整手下部將郭默收拾河內殘餘部眾,設立塢堡抵禦劉漢的軍隊,並投靠到了北面并州刺史劉琨的麾下。由河內郡向南渡過黃河就是洛陽,河內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如圖),劉琨便表奏郭默繼任河內太守一職,繼續抵抗劉漢的進攻。
就在劉漢各路人馬準備突破河內,進逼洛陽時,大後方平陽忽然傳出消息,劉淵病重,已臥床不起。劉漢攻擊晉國的腳步不得不停了下來,各主要宗室、將領均趕回平陽,聽候劉淵交代後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十六日,劉淵宣劉歡樂等宗室大臣進宮,任命陳留王劉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劉延年為太保,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四人同時參與錄尚書事,也就是相當於輔政大臣了。劉淵還在平陽以西為劉聰設立了單于台,這是劉漢帝國實行胡漢分治的重要標誌,劉淵的目的是自己身後要保證匈奴貴族在劉漢政權中絕對的主導地位。再命,齊王劉裕任大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北海王劉乂為撫軍大將軍兼司隸校尉,始安王劉曜為征討大都督兼單于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單于右輔,光祿大夫劉殷為左僕射,王育為右僕射,任顗(yǐ)為吏部尚書,朱紀為中書監,護軍馬景領左衛將軍,永安王劉安國領右衛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西陽王劉璿(xuán)均為武衛將軍,分別統領禁軍。劉淵臨終前的這套人事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其中以宗室親王為主要輔政,分別擔任三公的職位,同時還有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監等參與政務,也就是說未來帝國的事務不能由一人專斷,而應該是宗室與諸公合議協商。劉淵如此安排既可以維持匈奴各部與各部族胡人之間勢力上的平衡,也是對勛戚重臣在權利上的一種制約。兩天後,劉淵病逝,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享年五十八歲。劉淵崛起於西晉末年的動盪之中,以內遷匈奴貴族的身份統一匈奴各部及周邊胡人部族,如果從劉淵稱王建漢開始,劉漢政權是在晉國的版圖內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甚至早於益州的成漢。劉淵具有相當的政治頭腦,且具備文武才幹,懂得用賢納諫,愛惜民生,是少數部族中漢化水平很高的一位君主,不過劉淵所為也向中原王朝很好得詮釋了,什麼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劉漢政權自建立之日起便以推翻晉國為己任,劉淵未完成的事業現在要交給後人們去完成了。有兩個人似乎被劉淵忽視了,王彌、石勒。兩人隸屬劉漢,兵力強大,一直為劉漢征戰在外,但在劉淵臨終前的人事安排上並沒有看到兩人的身影。誰也不會想到,劉淵剛剛去世,劉漢政權內部就發生了一場動亂。
劉淵去世後,太子劉和繼位,劉和是劉淵與呼延皇后的嫡生長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但劉和為人猜忌少恩,對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一直有所提防。劉和的舅父呼延攸任職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外戚事務,在政治上沒什麼權力。劉淵生前認為呼延攸素無才行,並不因為呼延攸是自己的小舅子就對其遷就,所以呼延攸的職務一直得不到升遷,地位十分的邊緣化。衛尉、西昌王劉銳是皇室遠支,因為沒有受到劉淵臨終時顧命所託,內心感到羞恥和不滿。侍中劉乘一向與楚王劉聰交惡,但劉聰是劉淵的兒子,劉乘始終無可奈何。現在劉淵去世,幾個對前朝不滿之人湊到了一起,私下慫恿劉和說:「先帝不考慮輕重,使三王在內統兵(指齊王劉裕、魯王劉隆、北海王劉乂,三王都是劉淵的兒子),而大司馬劉聰又擁兵十萬屯於近郊,陛下不過寄居皇位,應早作打算啊。」不要以為只有腐敗的晉國處處是小人,人性都是相通的,胡人部族也一樣。劉和聽了舅舅的話後深信不疑,於是召來禁軍首領劉盛、劉欽、馬景等人,將這一情況通報給了眾人,那意思就是大家要有所防範。安昌王劉盛就進言說:「先帝尚未入土為安,四位王(三王加楚王劉聰)沒有任何違逆行徑,一旦自相魚肉,天下會怎樣看我們漢國,又怎樣看陛下呢?現在滅晉大業未成,請陛下不要聽信奸佞之人的讒言而懷疑骨肉兄弟。如果連兄弟都不相信,還有誰是可以信任的呢?!」一旁的呼延攸、劉銳聽聞此言怒道:「今日之議,沒有其它道理可講,將軍何出此言?」說完,兩人指使左右將劉盛斬殺,顯然,這是劉和默許的。劉盛當場被殺,嚇得劉欽、馬景等人只得表示服從皇帝的旨意,眾人於是結盟準備攻殺四王並進行了詳細分工。次日,劉銳率領馬景攻打平陽郊外單于台的楚王劉聰,呼延攸率領永安王劉安國攻打齊王劉裕的司徒府,劉乘率領安邑王劉欽攻打魯王劉隆,尚書田密及武衛將軍劉璿攻打北海王劉乂。沒想到,田密、劉璿不是去攻打劉乂,反而帶著劉乂衝過關卡跑到了劉聰那裡,向劉聰通報了情況,劉聰命將士們披甲執杖準備迎敵。負責攻打劉聰的衛尉劉銳此時正向劉聰的單于台殺來,忽聞田密、劉璿叛變,劉聰已有準備,劉銳連忙掉頭返回平陽,與呼延攸、劉乘一道開始攻打魯王劉隆和齊王劉裕。呼延攸見永安王劉安國、安邑王劉欽在行動中並不積極,懷疑兩人可能存有二心,於是乾脆先將兩王斬殺。之後,幾位叛亂者合力又將劉裕、劉隆分別擊殺。看似叛亂就要取得成功了,但真正有實力的楚王劉聰已經率領大軍殺了過來。劉聰領兵首先攻克了西明門,這裡的西明門是平陽城劉漢皇宮的西明門,劉漢一切規制仿照中原王朝,所以皇宮也設有西明門。劉銳見狀只得逃入南宮,餘眾皆尾隨其後。劉聰順勢殺進皇宮,在光極殿西室正遇上皇帝劉和。劉聰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劉和在作祟,於是不由分說將其斬殺。然後,劉聰的甲士在皇宮中四處搜捕,將劉銳、呼延攸等全部抓獲,劉聰便在城內大道上將一伙人統統梟首示眾。這很像是一場劉漢版的八王之亂,但僅僅三天,這場主要針對劉聰的事變遂告平定,劉和繼位的第六天便身首異處了。幾位叛亂者妄想攻擊擁兵十萬的楚王劉聰實在是打錯了算盤,劉聰現在無疑成了真正的王者。
眾人一致推舉劉聰接掌皇位,但劉聰覺得自己是先帝庶出,而北海王劉乂的母親單氏被封為皇后,皇位應該由劉乂來繼承。這時候的劉聰還懂得禮義廉恥、尊卑有序的道理,但以劉聰的功績、威望以及強大的實力,又有誰敢與其爭鋒呢?劉乂同樣明白這層道理,哭泣著一再堅持請劉聰繼位。劉聰考慮了很久,在眾人的反覆勸說下還是同意了,並說:「北海王與諸公之意我都明白,國家多難,我不過年長一些。為國家事業計,我不敢推辭。等到北海王年長時,我會將社稷大業歸還。」史料中沒有記錄劉聰、劉乂的確切年齡,但劉乂的母親單氏是劉淵後娶的年輕皇后,劉乂的年齡應該不大,與劉聰的年齡差距應該較大。就這樣,劉聰繼皇帝位,成為劉漢政權的第三位君主。雖然劉聰同父異母的兄長劉和只做了短短六天的皇帝,也算在劉漢的皇族體系中留下了一絲痕跡。劉聰繼位後宣布大赦,改年號光興,尊單氏為皇太后,尊劉聰自己的親生母親張氏為帝太后,以異母弟劉乂為皇太弟,任大單于、大司徒。劉聰立自己的妻子呼延氏為皇后,這個呼延氏正是劉淵呼延皇后的堂妹,現在成了又一個呼延皇后。劉聰封四個兒子:劉粲(càn)為河內王,劉易為河間王,劉翼為彭城王,劉悝(kuī)為高平王。特別任命劉粲為撫軍大將軍,總督中外軍事。劉聰又任命石勒為并州刺史,汲郡公,而王彌此前在劉淵時就已受封東萊公。同時受封的還有略陽郡(今甘肅秦安縣)的氐人酋長蒲洪,又名苻洪,劉聰任命苻洪為平遠將軍,苻洪不接受,卻自封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整得新皇帝劉聰一點脾氣沒有。苻洪勇猛威武,機變有謀略,隴右的氐人對其都十分敬服。
劉淵去世之前,益州刺史羅尚在巴郡(今四川重慶地區)病逝。自從氐人李雄在益州建立成漢政權後,羅尚多次嘗試攻打李雄,收復益州。無奈,羅尚實力不濟,朝廷又無瑕顧及益州,無法提供有力支援,羅尚以一郡之力對抗成漢帝國實在是力不從心啊。但羅尚這些年始終堅持對成漢實施襲擾,不斷派兵攻掠蜀中,曾俘獲成漢太傅李驤的妻子昝(zǎn)氏和兒子李壽。羅尚襲擾成漢的同時,還成功策反了不少成漢的將佐官吏。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十月,天水郡人訇(hōng)琦聯絡成漢太尉李離手下將領羅羕、張金苟將李離殺害,李離正駐守梓潼郡(今四川綿陽梓潼縣),結果訇琦等人將梓潼獻予羅尚,表示投降。一同被殺的還有成漢重要的謀臣,時任尚書令的閻式。閻式從李特時起就作為謀主為流民軍出謀劃策,後協助李雄建立大成,即成漢政權。成漢皇帝李雄聽說後憤怒至極,立即派出太傅李驤、司徒李雲、司空李璜領軍攻打梓潼,但訇琦等人在羅尚的支持下頑強抵抗,成漢竟沒有攻下梓潼,反而李雲、李璜還戰死了。一時間,成漢李氏遭受重創。
當初,西蜀名臣譙周病逝於洛陽,但他的子孫們一直留在蜀中。李特、李雄占據蜀地後,譙周的故鄉巴西郡同樣淪陷,譙周的兒子譙賢也被成漢巴西太守馬脫殺害。譙周的孫子、譙賢之子譙登憤然東行至荊州,向當時的荊州刺史劉弘請兵,要為父報仇。但因中原大亂,劉弘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支持譙登。劉弘只是向朝廷表奏,任命譙登為揚烈將軍、梓潼內史,可自行招募義軍。譙登在苦苦等待中先後招募了二千巴蜀流亡人士組成義軍,然後又向退守巴郡的羅尚請求援兵,然而,同樣沒有得到羅尚的支持,羅尚手裡也是兵少糧寡呀。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譙登終於等到了機會,借著去年梓潼全郡歸降羅尚,成漢內部發生動盪之際,譙登率兵向巴西郡宕渠(今四川達州渠縣)發起攻擊。懷揣滿腔仇恨的譙登一舉將成漢巴西太守馬脫斬殺,之後便向羅尚請求增兵攻打李雄。羅尚手下的參謀大多以為出兵不利,羅尚也很猶豫。譙登十分憤怒,甚至指責羅尚及其手下。於是,譙登自顧自進兵至涪城(今四川綿陽)駐紮下來(如圖)。
馬脫被殺後,成漢又命太宰李國鎮守巴西。李國是李特妹夫李含的兒子,和皇帝李雄是表兄弟關係。沒想到,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初,李國手下將領文碩又將李國殺掉,舉郡投降了羅尚。李雄親自領兵攻打涪城(綿陽)的譙登,卻戰敗而還。成漢內部一系列的反叛事件應該和羅尚的秘密策反工作不無關係,通過努力,羅尚幾乎收回了益州一半的土地。丟失了梓潼和巴西兩郡,成漢的壓力陡然劇增。面對四處叛亂的局面,李雄將計就計,對手下部將張寶說:「你如能攻下梓潼,李離太尉的官職就賞給你了。」李雄之所以一定要收回梓潼,是因為梓潼的地理位置正位於成都正北方(如圖),對成都有泰山壓頂之勢,且距離成都近在咫尺的涪城又被譙登占據,成漢帝國必須解決來自北面的威脅。張寶依計先是在成漢內部殺了人,然後假裝避禍逃到了梓潼投奔訇琦等人,訇琦對此信以為真。恰好有羅尚派出的使者前來聯絡訇琦,等使者離開時,訇琦等主要人員都出城拜送使者。張寶趁機將城門關閉,宣布回歸成漢,梓潼城內的兵民大多是以前流民軍的成員,所以張寶此舉得到了支持。訇琦等人突然就回不了城了,眼下這些人也不可能發起攻城,訇琦等只得投到了巴西郡。李雄收回梓潼,真的就任命張寶為太尉。益州的情況經過一連串的變化,似乎形勢對晉國有所好轉,可惜,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羅尚去世,朝廷詔令長沙太守皮素接替羅尚的職務。那麼,皮素擔任益州刺史後,蜀地的形勢又將如何變化呢?
(未完待續)
晉國最大的麻煩還是在中原。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劉漢帝國又一次捲土重來,劉淵派出楚王劉聰、始安王劉曜領兵會合馳騁中原的鎮東大將軍石勒以及安北大將軍趙固,幾支人馬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開始圍攻河內太守裴整。裴整應該和裴憲、裴純同族,但卻不似兩位同族那般膽小怯懦。面對強大的劉漢軍團,裴整堅守河內,同時向朝廷求援。司馬越也知道河內不得有失,於是命征虜將軍宋抽率軍前往懷縣救援。宋抽在劉聰第一次南下攻擊中原時,曾跟隨平北將軍曹武共同抵禦敵軍,結果就是共同被擊敗。這次宋抽領兵來援,卻在半路遭到石勒和劉漢平北將軍王桑的截擊,宋抽再次大敗,甚至還搭上了性命。史料中記載的宋抽好像就沒打過勝仗,也不知朝廷是怎麼任命他為征虜將軍的,的確有點兒送給人家找抽的意味。河內士民一看救兵無望,眼前面對的不是茹毛飲血的匈奴士兵,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悍匪魔王,算了吧,這個大晉朝恐怕也沒幾天蹦頭了。於是,河內人樂仰找個機會帶人將太守裴整抓捕,將其獻給劉漢軍隊後表示投降。不過,裴整沒死,劉淵見裴整忠義,便任命其為劉漢帝國尚書左丞。雖然裴整被擄至劉漢,但河內郡並非支離破碎。原裴整手下部將郭默收拾河內殘餘部眾,設立塢堡抵禦劉漢的軍隊,並投靠到了北面并州刺史劉琨的麾下。由河內郡向南渡過黃河就是洛陽,河內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如圖),劉琨便表奏郭默繼任河內太守一職,繼續抵抗劉漢的進攻。
就在劉漢各路人馬準備突破河內,進逼洛陽時,大後方平陽忽然傳出消息,劉淵病重,已臥床不起。劉漢攻擊晉國的腳步不得不停了下來,各主要宗室、將領均趕回平陽,聽候劉淵交代後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十六日,劉淵宣劉歡樂等宗室大臣進宮,任命陳留王劉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劉延年為太保,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四人同時參與錄尚書事,也就是相當於輔政大臣了。劉淵還在平陽以西為劉聰設立了單于台,這是劉漢帝國實行胡漢分治的重要標誌,劉淵的目的是自己身後要保證匈奴貴族在劉漢政權中絕對的主導地位。再命,齊王劉裕任大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北海王劉乂為撫軍大將軍兼司隸校尉,始安王劉曜為征討大都督兼單于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單于右輔,光祿大夫劉殷為左僕射,王育為右僕射,任顗(yǐ)為吏部尚書,朱紀為中書監,護軍馬景領左衛將軍,永安王劉安國領右衛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西陽王劉璿(xuán)均為武衛將軍,分別統領禁軍。劉淵臨終前的這套人事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其中以宗室親王為主要輔政,分別擔任三公的職位,同時還有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監等參與政務,也就是說未來帝國的事務不能由一人專斷,而應該是宗室與諸公合議協商。劉淵如此安排既可以維持匈奴各部與各部族胡人之間勢力上的平衡,也是對勛戚重臣在權利上的一種制約。兩天後,劉淵病逝,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享年五十八歲。劉淵崛起於西晉末年的動盪之中,以內遷匈奴貴族的身份統一匈奴各部及周邊胡人部族,如果從劉淵稱王建漢開始,劉漢政權是在晉國的版圖內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甚至早於益州的成漢。劉淵具有相當的政治頭腦,且具備文武才幹,懂得用賢納諫,愛惜民生,是少數部族中漢化水平很高的一位君主,不過劉淵所為也向中原王朝很好得詮釋了,什麼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劉漢政權自建立之日起便以推翻晉國為己任,劉淵未完成的事業現在要交給後人們去完成了。有兩個人似乎被劉淵忽視了,王彌、石勒。兩人隸屬劉漢,兵力強大,一直為劉漢征戰在外,但在劉淵臨終前的人事安排上並沒有看到兩人的身影。誰也不會想到,劉淵剛剛去世,劉漢政權內部就發生了一場動亂。
劉淵去世後,太子劉和繼位,劉和是劉淵與呼延皇后的嫡生長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但劉和為人猜忌少恩,對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一直有所提防。劉和的舅父呼延攸任職宗正,負責管理皇族、外戚事務,在政治上沒什麼權力。劉淵生前認為呼延攸素無才行,並不因為呼延攸是自己的小舅子就對其遷就,所以呼延攸的職務一直得不到升遷,地位十分的邊緣化。衛尉、西昌王劉銳是皇室遠支,因為沒有受到劉淵臨終時顧命所託,內心感到羞恥和不滿。侍中劉乘一向與楚王劉聰交惡,但劉聰是劉淵的兒子,劉乘始終無可奈何。現在劉淵去世,幾個對前朝不滿之人湊到了一起,私下慫恿劉和說:「先帝不考慮輕重,使三王在內統兵(指齊王劉裕、魯王劉隆、北海王劉乂,三王都是劉淵的兒子),而大司馬劉聰又擁兵十萬屯於近郊,陛下不過寄居皇位,應早作打算啊。」不要以為只有腐敗的晉國處處是小人,人性都是相通的,胡人部族也一樣。劉和聽了舅舅的話後深信不疑,於是召來禁軍首領劉盛、劉欽、馬景等人,將這一情況通報給了眾人,那意思就是大家要有所防範。安昌王劉盛就進言說:「先帝尚未入土為安,四位王(三王加楚王劉聰)沒有任何違逆行徑,一旦自相魚肉,天下會怎樣看我們漢國,又怎樣看陛下呢?現在滅晉大業未成,請陛下不要聽信奸佞之人的讒言而懷疑骨肉兄弟。如果連兄弟都不相信,還有誰是可以信任的呢?!」一旁的呼延攸、劉銳聽聞此言怒道:「今日之議,沒有其它道理可講,將軍何出此言?」說完,兩人指使左右將劉盛斬殺,顯然,這是劉和默許的。劉盛當場被殺,嚇得劉欽、馬景等人只得表示服從皇帝的旨意,眾人於是結盟準備攻殺四王並進行了詳細分工。次日,劉銳率領馬景攻打平陽郊外單于台的楚王劉聰,呼延攸率領永安王劉安國攻打齊王劉裕的司徒府,劉乘率領安邑王劉欽攻打魯王劉隆,尚書田密及武衛將軍劉璿攻打北海王劉乂。沒想到,田密、劉璿不是去攻打劉乂,反而帶著劉乂衝過關卡跑到了劉聰那裡,向劉聰通報了情況,劉聰命將士們披甲執杖準備迎敵。負責攻打劉聰的衛尉劉銳此時正向劉聰的單于台殺來,忽聞田密、劉璿叛變,劉聰已有準備,劉銳連忙掉頭返回平陽,與呼延攸、劉乘一道開始攻打魯王劉隆和齊王劉裕。呼延攸見永安王劉安國、安邑王劉欽在行動中並不積極,懷疑兩人可能存有二心,於是乾脆先將兩王斬殺。之後,幾位叛亂者合力又將劉裕、劉隆分別擊殺。看似叛亂就要取得成功了,但真正有實力的楚王劉聰已經率領大軍殺了過來。劉聰領兵首先攻克了西明門,這裡的西明門是平陽城劉漢皇宮的西明門,劉漢一切規制仿照中原王朝,所以皇宮也設有西明門。劉銳見狀只得逃入南宮,餘眾皆尾隨其後。劉聰順勢殺進皇宮,在光極殿西室正遇上皇帝劉和。劉聰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劉和在作祟,於是不由分說將其斬殺。然後,劉聰的甲士在皇宮中四處搜捕,將劉銳、呼延攸等全部抓獲,劉聰便在城內大道上將一伙人統統梟首示眾。這很像是一場劉漢版的八王之亂,但僅僅三天,這場主要針對劉聰的事變遂告平定,劉和繼位的第六天便身首異處了。幾位叛亂者妄想攻擊擁兵十萬的楚王劉聰實在是打錯了算盤,劉聰現在無疑成了真正的王者。
眾人一致推舉劉聰接掌皇位,但劉聰覺得自己是先帝庶出,而北海王劉乂的母親單氏被封為皇后,皇位應該由劉乂來繼承。這時候的劉聰還懂得禮義廉恥、尊卑有序的道理,但以劉聰的功績、威望以及強大的實力,又有誰敢與其爭鋒呢?劉乂同樣明白這層道理,哭泣著一再堅持請劉聰繼位。劉聰考慮了很久,在眾人的反覆勸說下還是同意了,並說:「北海王與諸公之意我都明白,國家多難,我不過年長一些。為國家事業計,我不敢推辭。等到北海王年長時,我會將社稷大業歸還。」史料中沒有記錄劉聰、劉乂的確切年齡,但劉乂的母親單氏是劉淵後娶的年輕皇后,劉乂的年齡應該不大,與劉聰的年齡差距應該較大。就這樣,劉聰繼皇帝位,成為劉漢政權的第三位君主。雖然劉聰同父異母的兄長劉和只做了短短六天的皇帝,也算在劉漢的皇族體系中留下了一絲痕跡。劉聰繼位後宣布大赦,改年號光興,尊單氏為皇太后,尊劉聰自己的親生母親張氏為帝太后,以異母弟劉乂為皇太弟,任大單于、大司徒。劉聰立自己的妻子呼延氏為皇后,這個呼延氏正是劉淵呼延皇后的堂妹,現在成了又一個呼延皇后。劉聰封四個兒子:劉粲(càn)為河內王,劉易為河間王,劉翼為彭城王,劉悝(kuī)為高平王。特別任命劉粲為撫軍大將軍,總督中外軍事。劉聰又任命石勒為并州刺史,汲郡公,而王彌此前在劉淵時就已受封東萊公。同時受封的還有略陽郡(今甘肅秦安縣)的氐人酋長蒲洪,又名苻洪,劉聰任命苻洪為平遠將軍,苻洪不接受,卻自封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整得新皇帝劉聰一點脾氣沒有。苻洪勇猛威武,機變有謀略,隴右的氐人對其都十分敬服。
劉淵去世之前,益州刺史羅尚在巴郡(今四川重慶地區)病逝。自從氐人李雄在益州建立成漢政權後,羅尚多次嘗試攻打李雄,收復益州。無奈,羅尚實力不濟,朝廷又無瑕顧及益州,無法提供有力支援,羅尚以一郡之力對抗成漢帝國實在是力不從心啊。但羅尚這些年始終堅持對成漢實施襲擾,不斷派兵攻掠蜀中,曾俘獲成漢太傅李驤的妻子昝(zǎn)氏和兒子李壽。羅尚襲擾成漢的同時,還成功策反了不少成漢的將佐官吏。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十月,天水郡人訇(hōng)琦聯絡成漢太尉李離手下將領羅羕、張金苟將李離殺害,李離正駐守梓潼郡(今四川綿陽梓潼縣),結果訇琦等人將梓潼獻予羅尚,表示投降。一同被殺的還有成漢重要的謀臣,時任尚書令的閻式。閻式從李特時起就作為謀主為流民軍出謀劃策,後協助李雄建立大成,即成漢政權。成漢皇帝李雄聽說後憤怒至極,立即派出太傅李驤、司徒李雲、司空李璜領軍攻打梓潼,但訇琦等人在羅尚的支持下頑強抵抗,成漢竟沒有攻下梓潼,反而李雲、李璜還戰死了。一時間,成漢李氏遭受重創。
當初,西蜀名臣譙周病逝於洛陽,但他的子孫們一直留在蜀中。李特、李雄占據蜀地後,譙周的故鄉巴西郡同樣淪陷,譙周的兒子譙賢也被成漢巴西太守馬脫殺害。譙周的孫子、譙賢之子譙登憤然東行至荊州,向當時的荊州刺史劉弘請兵,要為父報仇。但因中原大亂,劉弘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支持譙登。劉弘只是向朝廷表奏,任命譙登為揚烈將軍、梓潼內史,可自行招募義軍。譙登在苦苦等待中先後招募了二千巴蜀流亡人士組成義軍,然後又向退守巴郡的羅尚請求援兵,然而,同樣沒有得到羅尚的支持,羅尚手裡也是兵少糧寡呀。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譙登終於等到了機會,借著去年梓潼全郡歸降羅尚,成漢內部發生動盪之際,譙登率兵向巴西郡宕渠(今四川達州渠縣)發起攻擊。懷揣滿腔仇恨的譙登一舉將成漢巴西太守馬脫斬殺,之後便向羅尚請求增兵攻打李雄。羅尚手下的參謀大多以為出兵不利,羅尚也很猶豫。譙登十分憤怒,甚至指責羅尚及其手下。於是,譙登自顧自進兵至涪城(今四川綿陽)駐紮下來(如圖)。
馬脫被殺後,成漢又命太宰李國鎮守巴西。李國是李特妹夫李含的兒子,和皇帝李雄是表兄弟關係。沒想到,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初,李國手下將領文碩又將李國殺掉,舉郡投降了羅尚。李雄親自領兵攻打涪城(綿陽)的譙登,卻戰敗而還。成漢內部一系列的反叛事件應該和羅尚的秘密策反工作不無關係,通過努力,羅尚幾乎收回了益州一半的土地。丟失了梓潼和巴西兩郡,成漢的壓力陡然劇增。面對四處叛亂的局面,李雄將計就計,對手下部將張寶說:「你如能攻下梓潼,李離太尉的官職就賞給你了。」李雄之所以一定要收回梓潼,是因為梓潼的地理位置正位於成都正北方(如圖),對成都有泰山壓頂之勢,且距離成都近在咫尺的涪城又被譙登占據,成漢帝國必須解決來自北面的威脅。張寶依計先是在成漢內部殺了人,然後假裝避禍逃到了梓潼投奔訇琦等人,訇琦對此信以為真。恰好有羅尚派出的使者前來聯絡訇琦,等使者離開時,訇琦等主要人員都出城拜送使者。張寶趁機將城門關閉,宣布回歸成漢,梓潼城內的兵民大多是以前流民軍的成員,所以張寶此舉得到了支持。訇琦等人突然就回不了城了,眼下這些人也不可能發起攻城,訇琦等只得投到了巴西郡。李雄收回梓潼,真的就任命張寶為太尉。益州的情況經過一連串的變化,似乎形勢對晉國有所好轉,可惜,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羅尚去世,朝廷詔令長沙太守皮素接替羅尚的職務。那麼,皮素擔任益州刺史後,蜀地的形勢又將如何變化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