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這世道要變了(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張四維說道:

  「不僅僅是我,這滿朝臣公大多都是這個看法。陛下想要做的太多,又是推行新政、又是要整治內廷貪墨,又要整頓京營。

  所謂事緩則圓,事急則廢,陛下自八月從西苑回宮以來,屢發詔令,雖然都是利國利民之舉,可也太急躁了。

  不然內廷為何會動亂,那李文進可是國舅,太后的胞弟,居然都敢逼迫陛下,這絕對是被陛下逼上了絕路才會如此的。」

  張四維越說越激動,正如他所言那般,現在朝廷中跟他一樣想法的人太多了。

  都覺得皇帝做的太過了。

  因此這段時間他們不斷向皇帝上書,可奏疏進了內閣後,大多留中不發。

  他們也多次去找高拱、張居正、楊博、呂調陽等內閣輔臣,想要讓他們勸說陛下。

  可不知為何,他們卻如同著魔一般,對他們的提議置若罔聞。

  哪怕楊博也是如此。

  要知道楊博在進入內閣之前,屢次跟他溝通機要,覺得皇帝做事太過,需要徐徐圖之。

  可一進入內閣,經歷里草欄場之亂後,就仿佛變了個人一樣,根本說不通,反而胡言亂語起來。

  這讓張四維著實沒有辦法,他只能寄希望於即將上任的舅舅王崇古了。

  畢竟整理京營戎政,可不是整頓內廷貪墨那麼簡單。

  京營盤根錯節,積弊已久,他舅舅在大同再厲害,可到了京營,勛貴們可不吃他那一套。

  因此今日他收到楊博傳信後,便立刻跟隨他來此,目的就是想要勸一勸他舅舅。

  目前看來,他舅舅跟他的想法是一樣的,這讓他不由十分振奮。

  他繼續說道:

  「舅舅,京營中勛貴盤根錯節,從英宗開始,朝廷整頓京營了多少次,可最後結果還不是不了了之。

  如今陛下想要下猛藥,試問那些勛貴怎能如意。我已經聽聞原任總督京營戎政的臨淮侯李庭,已經暗中勾連勛貴數十人,想要將你驅趕出京營。

  甚至京城有賭坊已經開了盤口,賭你什麼時候被陛下罷黜!試問京營勛貴如此囂張,肯定是有所依仗,還請舅舅慎之又慎啊。」

  張四維的話言辭懇切,聽得王崇古心思沉重。

  他既覺得張四維的話說的有道理,自己確實不應該蹚這一趟渾水。

  可又聽說居然還有人開盤口賭自己什麼時候滾蛋,真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人也太囂張了吧。

  可饒是如此,他也一時說不出氣來。

  沒辦法,擺明就是一個死局,他去了是絕對幹不成的。

  想到這裡,他不禁望向旁邊一直沉默不言的楊博。

  張四維說的再好,他也畢竟是侍郎,而楊博可是內閣輔臣。

  他跟內閣的意見更為重要。

  「惟約(楊博的字),你覺得如何?」

  楊博聞言沒有急著回答,反而望向張四維冷麵道:

  「看來我說多少遍都沒有用,先勸說我不成,現在反倒是勸說起你舅舅來了。」

  此言一出,王崇古不禁一愣,暗道楊博不是支持他不理京營之事嘛,怎麼會說出這一番話。

  不過還不等他言語,就見張四維居然絲毫不懼楊博,而是緩緩起身望向楊博,正色道:

  「為臣子當為君直言,為國用事。如今國事如此,如果我等還曲意逢迎,那便是置朝廷、置天下於不顧!」

  「呵呵,你們倒是有理,為朝廷,為天下,是忠臣!直臣!內閣就是奸賊,就是亂黨」

  「卑職不敢,只不過如果還有人為了奉迎陛下,導致京城大亂,那說不準就是奸賊!」

  楊博一聽這話,頓時被氣的渾身發抖,猛拍桌子,望向張四維道:「好好好!反了,反了!」

  一旁的王崇古當即起身,雖然他們之間都是同鄉、又有姻親關係。

  可再怎麼說楊博是長輩,是內閣輔臣,張四維則能這樣說。

  「張四維,你住嘴,還不坐下!」

  見王崇古開口,張四維也不想再說什麼了。

  類似的話他跟楊博說了很多次,吵架也吵了許多次,可每次都是不歡而散。


  因此他對於楊博心中越發不滿,這次要不是他舅舅在,他還不想來呢。

  現在他給王崇古的話,該說的也說了,因此一刻也不想待了。

  當即對二人躬身一拜,便轉身退下。

  「你!」王崇古見狀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要呵斥。

  可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楊博攔住。後者望向楊俊民道:「你也下去吧,我跟你岳丈說幾句體己的話。」

  楊俊民點點頭,隨即也躬身而去,只留下楊、王二人在這書房之中。

  「咯吱」房門閉合,王崇古望向楊博:

  「許久不見,張四維怎麼變成這個樣子,惟約可莫要氣惱他。」

  楊博聞言笑了笑,擺手道:

  「唉,自從陛下從西苑回宮這一個多月來,莫說是他,就連我也變了,甚至高拱、張居正、呂調陽等人都變得跟以往不一樣了,到時候你見了就知道了。」

  王崇古聞言頷首,卻還是沒有聽懂楊博的話,只是點頭道:

  「也是,陛下繼位以後,勵精圖治,因此遭遇非議甚多,你們作為內閣輔臣,定也殫心竭慮,怎能不變。」

  聽他這麼一說,楊博當即搖搖頭:「非也!非也!」

  他說著就望向王崇古,一本正經道:

  「我告訴你,大明變天了!這天下甚至這世道都要變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可笑的是許多人還不明白,笑我等是奸臣、佞臣,豈不知大禍將至,死到臨頭了。」

  王崇古聞言頓時愣住了,死死盯著楊博,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最後只是訥訥道:「此話何解?」

  「你可知上月內廷變亂之事?」

  「此事人盡皆知!」

  「那你肯定知道李文進等人是被誰誅殺吧。」

  王崇古不明所以,可還是如實答道:

  「此事邸報有載,是陛下誅殺。真乃果決,如果不是陛下提前知道此事,下令將這些人捉拿處死,內廷不知道要生出什麼大亂子來。」

  楊博原本還甚是期翼,以為王崇古知道實情,可聽他後半句,連聲頓時露出失望之色。

  「錯!不是陛下帶人將這些人擒拿,就是字面意思。是皇帝出手,一人將二十餘人盡數斬殺於里草欄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