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招募偽軍
播州軍勞師遠征,兵部尚書石星那個老不死的還不發軍餉,不靠自己打點秋風,估計得餓死在路上。
而且就在剛剛,他腦海里就浮現出一個念頭,原本對朝鮮百姓他是有寬仁之心的。
只可惜有句詩說的好,叫做「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既然朝鮮人如此不識好歹。
那他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辦事了,都是這群吃打不吃記的人自己挑的!
念及此處楊可棟面色微微一沉,接著便開口詢問道:
「那個北道兵的游擊將軍金大銘呢?死沒死,沒死就把他帶過來。」
眾人都有些不解,不過既然楊可棟已經開口吩咐,很快於宸就押著嘴唇發白的金大銘走了進來。
甫一見到楊可棟,金大銘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說話的語氣有些惶恐。
「罪將金大銘,拜見將軍。」
「很好,你還知道你有罪,說明心中還殘留著些廉恥。」
楊可棟的話字字誅心,金大銘瞬間感覺羞愧難當。
從守將鞠景仁向加藤清正開城投降以後,會寧城的守軍又反覆橫跳了兩次。
三姓家奴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了,此等行徑已經成四姓家犬了。
金大銘算是朝鮮軍中比較有骨氣的將領,被羞辱一番的他頭差點埋進了褲襠。
「罪將惶恐,請將軍治罪……」
眼看此人還算有些禮義廉恥,楊可棟冷哼一聲的繼續說道:
「治罪就免了,畢竟你不是本使部下,不過倒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協助。」
聽聞這話金大銘心裡頓時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他還是立刻恭聲回道:
「請將軍吩咐,末將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竭力為將軍……」
「哈哈……好笑至極。」
「可笑,區區逃兵,大言不慚。」
沒想到他話剛說完,就被陣陣嘲笑聲打斷。
大庭中站著的播州軍眾將紛紛哈哈大笑了起來,屋子裡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金大銘小心翼翼的抬頭,正對上楊可棟不苟言笑的臉。
周圍播州軍眾將笑也都笑眯眯的盯著跪在地上的他,金大銘覺得自己入狼窩了。
可如今他為魚肉,楊可棟是刀俎,想跑是不可能的,如今在這咸鏡道北部。
眼前的播州軍是勢力最大的一股,朝鮮軍幾乎已經形同虛設,加藤清正又大敗而去。
不聽命於他只有死路一條,金大銘不蠢,自然知道該如何抉擇。
所以此刻即便是被人嘲諷,他依舊不卑不亢的跪在原地,就等著楊可棟說話。
而這時候沉默了片刻的楊可棟終於開始把話題引入正軌。
「金將軍,你的忠誠本使明白,不過赴湯蹈火說的太過了,本使只是想讓你募集兵丁隨我出征罷了。」
這話如同一記重錘一般砸在了金大銘的胸口上,讓他悶的說不出話來。
果不其然明軍跟日軍沒什麼區別,都是拿他朝鮮百姓當炮灰用。
而目睹他表情變化的楊可棟有些不悅,見他許久沒出聲。
楊可棟不耐煩的敲了敲桌案,隨後不滿的繼續說道:
「怎麼了,剛剛不是還說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才過去多久,這就變卦了?」
面對赤裸裸的嘲諷,金大銘苦笑一聲,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回將軍的話,末將願為募兵陪同出征,只是需要些時日,畢竟募兵不是小事。」
「時間本使有的是,給你五日時間,本使要見到5000兵丁。」
見他應允了下來,楊可棟大手一揮開口就要5000人,金大銘不敢推辭,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末將盡力而為……」
「嗯,下去吧,五日以後若是募不到5000兵丁,提頭來見吧。」
「……」
等到金大銘神情恍惚的退走以後,楊可棟才揮手吩咐眾將回去休整。
實際上他心中比誰都清楚,讓金大銘強征五千民夫就是強人所難。
兀良哈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苦寒之地,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這麼冷的地方沒多少人願意待。
因此會寧城雖說是朝鮮國咸鏡道第一重鎮,可在此地生活的百姓並不多。
整座會寧城並城邊的農戶估計就10萬人不到,這個水平也就跟江浙地區的縣城差不多。
不過在朝鮮來算人口算是不少了,要從10萬人中抓出5000壯丁出來,難度可不小。
不過楊可棟可不管這些,他要的是結果,如今經過與加藤清正軍團的碰撞。
播州軍連番大戰下來也損失不小。
如今還在中朝邊境,若是光這樣打進平壤,估計還要再折損個2000人。
而這個損失對於楊可棟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此這個時候招募偽軍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事情。
按照楊可棟的估算,如今四大營唯獨騎兵左右營損失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兩大步兵營原先8000人的編制大概只剩下7000人左右,其中傷卒1000多人。
整體來說大約去除掉傷兵能戰之人有還剩9000人,其中騎兵2000人,步兵7000人。
而接下來楊可棟要做的,就是儘量保留實力,猛打猛衝固然有數不盡的戰功。
可真等到分桃子的時候,你手上沒兵沒糧,誰會把桃子分給你?
因此楊可棟才準備收攏偽軍,反正給他們一口糧食就好了,軍餉這些想都不用想。
武器裝備也好說,從加藤清正軍團繳獲的鎧甲戰刀足夠裝備這5000人了。
至於火繩槍與火炮這樣的火器,朝鮮人想都不要想,炮灰不用管這麼多。
四日之後。
會寧城中一片鬼哭狼嚎,家家戶戶都緊閉大門,生怕明軍來敲門。
原因很簡單,城中的百姓都知道天殺的明軍在到處抓壯丁,可他們沒辦法。
平頭百姓在亂世中就是耗材,楊可棟站在城樓上俯瞰全城,寒風吹的他發梢都凍結了起來。
「呼……」
重重的喘了一口粗氣後,楊可棟對著侍候在身邊的金大銘問道:
「怎麼樣了,抓了多少人了?前日聽說才3000人不到,兩日過去了,進展如何?」
「回將軍,已經募集了4600多人,到明日應該可以完成將軍的軍令。」
而且就在剛剛,他腦海里就浮現出一個念頭,原本對朝鮮百姓他是有寬仁之心的。
只可惜有句詩說的好,叫做「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既然朝鮮人如此不識好歹。
那他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辦事了,都是這群吃打不吃記的人自己挑的!
念及此處楊可棟面色微微一沉,接著便開口詢問道:
「那個北道兵的游擊將軍金大銘呢?死沒死,沒死就把他帶過來。」
眾人都有些不解,不過既然楊可棟已經開口吩咐,很快於宸就押著嘴唇發白的金大銘走了進來。
甫一見到楊可棟,金大銘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說話的語氣有些惶恐。
「罪將金大銘,拜見將軍。」
「很好,你還知道你有罪,說明心中還殘留著些廉恥。」
楊可棟的話字字誅心,金大銘瞬間感覺羞愧難當。
從守將鞠景仁向加藤清正開城投降以後,會寧城的守軍又反覆橫跳了兩次。
三姓家奴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了,此等行徑已經成四姓家犬了。
金大銘算是朝鮮軍中比較有骨氣的將領,被羞辱一番的他頭差點埋進了褲襠。
「罪將惶恐,請將軍治罪……」
眼看此人還算有些禮義廉恥,楊可棟冷哼一聲的繼續說道:
「治罪就免了,畢竟你不是本使部下,不過倒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協助。」
聽聞這話金大銘心裡頓時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他還是立刻恭聲回道:
「請將軍吩咐,末將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竭力為將軍……」
「哈哈……好笑至極。」
「可笑,區區逃兵,大言不慚。」
沒想到他話剛說完,就被陣陣嘲笑聲打斷。
大庭中站著的播州軍眾將紛紛哈哈大笑了起來,屋子裡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金大銘小心翼翼的抬頭,正對上楊可棟不苟言笑的臉。
周圍播州軍眾將笑也都笑眯眯的盯著跪在地上的他,金大銘覺得自己入狼窩了。
可如今他為魚肉,楊可棟是刀俎,想跑是不可能的,如今在這咸鏡道北部。
眼前的播州軍是勢力最大的一股,朝鮮軍幾乎已經形同虛設,加藤清正又大敗而去。
不聽命於他只有死路一條,金大銘不蠢,自然知道該如何抉擇。
所以此刻即便是被人嘲諷,他依舊不卑不亢的跪在原地,就等著楊可棟說話。
而這時候沉默了片刻的楊可棟終於開始把話題引入正軌。
「金將軍,你的忠誠本使明白,不過赴湯蹈火說的太過了,本使只是想讓你募集兵丁隨我出征罷了。」
這話如同一記重錘一般砸在了金大銘的胸口上,讓他悶的說不出話來。
果不其然明軍跟日軍沒什麼區別,都是拿他朝鮮百姓當炮灰用。
而目睹他表情變化的楊可棟有些不悅,見他許久沒出聲。
楊可棟不耐煩的敲了敲桌案,隨後不滿的繼續說道:
「怎麼了,剛剛不是還說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才過去多久,這就變卦了?」
面對赤裸裸的嘲諷,金大銘苦笑一聲,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回將軍的話,末將願為募兵陪同出征,只是需要些時日,畢竟募兵不是小事。」
「時間本使有的是,給你五日時間,本使要見到5000兵丁。」
見他應允了下來,楊可棟大手一揮開口就要5000人,金大銘不敢推辭,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末將盡力而為……」
「嗯,下去吧,五日以後若是募不到5000兵丁,提頭來見吧。」
「……」
等到金大銘神情恍惚的退走以後,楊可棟才揮手吩咐眾將回去休整。
實際上他心中比誰都清楚,讓金大銘強征五千民夫就是強人所難。
兀良哈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苦寒之地,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這麼冷的地方沒多少人願意待。
因此會寧城雖說是朝鮮國咸鏡道第一重鎮,可在此地生活的百姓並不多。
整座會寧城並城邊的農戶估計就10萬人不到,這個水平也就跟江浙地區的縣城差不多。
不過在朝鮮來算人口算是不少了,要從10萬人中抓出5000壯丁出來,難度可不小。
不過楊可棟可不管這些,他要的是結果,如今經過與加藤清正軍團的碰撞。
播州軍連番大戰下來也損失不小。
如今還在中朝邊境,若是光這樣打進平壤,估計還要再折損個2000人。
而這個損失對於楊可棟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此這個時候招募偽軍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事情。
按照楊可棟的估算,如今四大營唯獨騎兵左右營損失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兩大步兵營原先8000人的編制大概只剩下7000人左右,其中傷卒1000多人。
整體來說大約去除掉傷兵能戰之人有還剩9000人,其中騎兵2000人,步兵7000人。
而接下來楊可棟要做的,就是儘量保留實力,猛打猛衝固然有數不盡的戰功。
可真等到分桃子的時候,你手上沒兵沒糧,誰會把桃子分給你?
因此楊可棟才準備收攏偽軍,反正給他們一口糧食就好了,軍餉這些想都不用想。
武器裝備也好說,從加藤清正軍團繳獲的鎧甲戰刀足夠裝備這5000人了。
至於火繩槍與火炮這樣的火器,朝鮮人想都不要想,炮灰不用管這麼多。
四日之後。
會寧城中一片鬼哭狼嚎,家家戶戶都緊閉大門,生怕明軍來敲門。
原因很簡單,城中的百姓都知道天殺的明軍在到處抓壯丁,可他們沒辦法。
平頭百姓在亂世中就是耗材,楊可棟站在城樓上俯瞰全城,寒風吹的他發梢都凍結了起來。
「呼……」
重重的喘了一口粗氣後,楊可棟對著侍候在身邊的金大銘問道:
「怎麼樣了,抓了多少人了?前日聽說才3000人不到,兩日過去了,進展如何?」
「回將軍,已經募集了4600多人,到明日應該可以完成將軍的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