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縱兵劫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老頭用朝鮮語嘰咕了幾句,楊可棟聽不懂他們說些什麼。

  很快幾個人的聲音就停了下來,只見為首的崔兆慶滿臉諂媚的說道:

  「回副宣慰使大人的話,不是我等不願意出錢出糧,只是前番倭寇進城,城中軍民拼死抵抗,破城後倭寇劫掠甚多,城中百姓也無甚餘糧了。」

  這個老東西當真是不要臉,楊可棟面無表情的看著他表演。

  朝鮮人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如此浮誇,明明是開城投降的。

  卻又要將自己說的如此形象高大,差點沒讓楊可棟笑出了聲。

  「好,家中無餘糧了是吧?那本使也就不再為難爾等了。」

  翻譯將這話傳給幾人聽了以後,他們臉上的表情瞬間舒緩了下來。

  特別是為首的崔兆慶,額頭上的皺紋都展開了,心中竊竊自喜不已。

  「我代替這會寧城的全城百姓,感謝副宣慰使大人的大恩大德了。」

  老頭假模假樣的拱手作了個揖,實際上楊可棟明白他心中打的算盤。

  此番明軍雖然攻下了會寧城,可在這些朝鮮人眼中,不過是占著天時地利偷襲得手的。

  日軍第二軍團的主力尚在外面,若是加藤清正回防再打進來就遭了。

  因此在赴宴之前,會寧城中有頭有腦的豪族已經暗地裡通過氣。

  此番赴宴以拖為主,堅決不給明軍任何好處,等過幾日確定明軍真的打退日軍以後。

  到時候再各家出些錢糧打發一下,因此楊可棟如此好說話,讓崔兆慶的心中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沒成想就在他放鬆之時,楊可棟卻發出一陣哈哈大笑的聲音。

  「哈哈,好一個崔家!好一個會寧城!好一個朝鮮國!當真讓本使長了見識。」

  話音剛落他就對著站在台階下的陸光廷與羅耀等人吩咐道:

  「來人吶,傳令下去,全軍解除禁令,劫掠一日!補齊大軍損耗的軍糧。」

  面對這群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賤骨頭,楊可棟心中壓根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這些朝鮮人本就是異族,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敲打一番怎麼會變成乖奴才。

  況且播州軍跟隨他長途跋涉數千里,勞師遠征吃盡了苦頭。

  若是這時候都一點甜頭都不給,日後誰敢替他楊可棟賣命。

  而得到軍令的羅耀與陸光廷等人則是十分振奮,迅速下去傳達軍令。

  此時坐在那裡的幾個老滑頭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只能看到翻譯的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

  崔兆慶作為帶頭之人,趕緊小聲的用朝鮮語對著翻譯問道:

  「怎麼了,那明軍說了什麼,為何你臉上表情如此畏懼?」

  只可惜如今那翻譯已經失了魂魄,任憑崔兆慶如何問他都沒有作聲。

  直到崔兆慶氣急敗壞的走到他身邊推搡了一下他,如夢初醒的翻譯才回過頭膽怯的說道:

  「崔老爺,剛剛那明將說,要縱兵劫掠一日……」

  「什麼!你是不是昏了頭了,怎麼可能……」

  「縱兵劫掠一日?他不怕明朝皇帝怪罪嘛!」

  坐在原地的幾人瞬間大驚失色,因為他們這些豪紳比誰都清楚。

  真要是縱兵劫掠起來,城中的平頭百姓反倒是不會損失什麼,他們家中也沒幾斗餘糧。

  真正會蒙受損失的,只會是他們這些高門大戶!

  想到此處崔姓老頭昏了頭,竟然對著楊可棟大義凜然的指責道:

  「你好大膽,在我朝鮮國內竟然敢如此行事,不怕我家王治你的罪嘛!」

  崔兆慶嘰里呱啦的說了一頓,只可惜聽在楊可棟耳朵里就是一通鳥語。

  他扭過頭對著下方傻眼了的翻譯輕聲說道:

  「告訴本使,崔老先生如此激動,到底在說些什麼?」

  翻譯身子猛的一震,面對楊可棟如鷹隼般的眼神,他居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旁邊的崔兆慶看他半天不說話,也氣急敗壞的催促道:

  「快跟他說,他是不是想讓王治罪於他!他區區一個先鋒,怎敢如此行事!」


  這邊楊可棟眼看他愛當啞巴,伸手就從桌子邊上拿起一副弓箭。

  隨後面帶笑容的張弓搭箭,箭頭所指處正是那翻譯的狗腦袋!

  「本使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說還是不說,選擇權在你手中。」

  直到此刻,翻譯終於像是被卸去了全身的氣力一般,用顫抖的聲線回道:

  「稟告副宣慰使大人,崔兆慶說,你如此行事,難道就不怕我們的王怪罪嘛……」

  「哈哈,這是本使自打入朝以來,聽過的最好笑的笑話,你們的王?怪罪?」

  楊可棟狂笑不止,果然這朝鮮國甭管是什麼時候,都是最看不清自身的可憐國家。

  就憑如今朝鮮王的處境,真遇到楊可棟說不定會感激涕零的抱著他的大腿。

  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崔兆慶當真可憐至極,居然會天真的認為。

  說出那句「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日本同是外國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的李昖會怪罪他。

  這位把朝鮮比喻成大明朝的孝子,把日本比作逆子的朝鮮宣祖。

  如果會為了區區一座會寧城中的百姓如此有骨氣的話,那他也不會棄國而逃了。

  狂笑了一陣的楊可棟沒有絲毫猶豫,原本對著翻譯的箭頭直接對準了崔兆慶。

  隨後在一聲「咻」的破空聲以後,鋒利的箭頭直接射在了崔兆慶的腦袋上。

  「會寧城崔氏,勾結倭寇殘害百姓,今日本使將他就地正法,爾等有何話說?」

  待到崔兆慶的身子直直的倒下,剩下七名豪紳老爺才反應過來。

  倭寇進城都沒有殺了他們,可這位天朝的年輕將軍卻將他們當成豬狗一般屠殺。

  眾人此時敢怒不敢言,為了保住一條狗命,紛紛跪伏在地上表示願意出錢糧。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落井下石了起來,也算是世態炎涼。

  「崔兆慶死有餘辜,就是他提議向倭寇投降的,害苦了城中的百姓……」

  「是啊,副宣慰使大人,全都是此賊過錯,與我等無關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