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會寧城下
「速速派遣斥候,注意隱蔽,莫要被交戰雙方發現,將敵軍交戰雙方探查清楚!」
楊可棟沉著臉迅速下發了一道軍令,同時吩咐各營進入警戒狀態。
不過在這白皚皚的雪地上,想要隱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到如今只想走一步看一步,按照他的推想,如今在這兀良哈地區。
能打起來的只有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和加藤清正的第二軍團了。
天空中又開始隱隱飄起風雪,視線受阻的大軍呈防禦姿態朝著前方慢慢推進。
大約向前摸索了半個時辰以後。
前去探查的斥候陸續歸隊,同時也帶回了極為重要的信息,甚至還抓了一名受傷的女真騎兵!
將各隊斥候信息匯總的陸光廷騎著馬快速的從騎兵左營中向楊可棟趕來。
「副宣慰使大人!您果然料事如神,前方的確是日軍和建州女真,已經在廝殺了!剛剛斥候還抓了一名韃子。」
交戰雙方是誰對楊可棟來說並不稀奇,不過抓到個舌頭倒是出乎楊可棟的意料。
他面露喜色的對陸光廷吩咐道:
「速速去將那名韃子帶過來,本使有要緊的話要與他說。」
「遵命,副宣慰使大人!」
很快返程的陸光廷馬背上便拖著一名渾身裹著獸皮的韃子,此人渾身是血。
似乎受了不輕的傷,嘴角額頭上正不斷的滴著血,凝結成一顆顆的血珠。
「副宣慰使大人,人帶到了,好像快要不行了。」
等陸光廷將人扔在楊可棟身前之時,眾人才發現此人身上全是彈孔,顯然是被火繩槍擊中受了重傷。
而在這苦寒的兀良哈地區,受了如此重的傷,即便是長年累月受苦的女真韃子也抗不過去。
時間緊迫,楊可棟沒有多說廢話。
如今建州女真還屬明廷管轄,所以他決定扯虎皮做大旗一回。
直接將懸掛在腰間的牙牌扔在了那名韃子的面前,隨後沉聲說道:
「本使乃是朝廷敕封的征朝先鋒,播州副宣慰使楊可棟,奉命前來尋找指揮使大人,你可是他的部眾?」
原本那韃子見到播州軍的穿戴便有些鬆懈下來,又聽到楊可棟說是來找努爾哈赤的。
心中的警惕性瞬間降了下來,掙扎著用半死不活的音調說道:
「我的確是指揮使大人的部下,如今我部正與倭寇廝殺,還請大人速速發兵支援。」
呵呵……
果然上當了,楊可棟當然不會救女真韃子,不過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他仍舊是裝模作樣的說道:
「我與指揮使大人同朝為官,肯定會發兵支援,只不過本使有些迷路了,不知道如今身在何處,你可知此地距離會寧城有多遠?」
那韃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聽到楊可棟的話後點了點頭道:
「此地距離會寧城大約二十多里,從此地順著前方那座土坡往右走便到了。」
「哈哈!好,你是有功之人,本使記住你了!」
得到會寧城準確坐標的楊可棟振奮至極,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現如今加藤清正與努爾哈赤正狗咬狗一嘴毛,斗的不亦樂乎。
此時進攻會寧城,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齊聚!
直到這時候,渾身是傷的韃子還不知道楊可棟笑什麼,用迷茫的目光盯著他。
「大……大人,請你速速發兵,援……援救指揮使大人……」
「好!本使會救的,不過在此之前,本使要好好獎賞與你,賞你個什麼呢……」
楊可棟故意作出思考的模樣,那女真韃子見狀連忙拱手道:
「小的不求獎賞,只求……」
只可惜他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楊可棟粗暴的打斷。
「哼!本使要賞要罰豈容你推脫,既然你如此不情願,那麼本使就賞你個全屍吧!」
話音一落,面色陰沉的楊可棟便驟然抽出腰刀將這名韃子抹了脖子。
鮮血登時從脖子大動脈處噴涌而出,如此喜怒無常的舉動嚇得身邊的侍衛都傻了眼。
「你……」
被抹了脖子的韃子聲音沙啞嘲哳,不過只輕哼了一聲後失去生機的身體便倒在了雪地中。
用袖口將腰刀上的鮮血擦拭乾淨以後,楊可棟揮手招來圍在身邊的侍從。
這其中就包括滿眼震驚到現在還沒回過來的陸光廷,隨後淡淡的說道:
「傳令下去,全軍調轉方向,全速奔襲會寧城,務必在倭寇回防之時拿下城池,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人群爆發出一陣中氣十足的應答聲,隨後便各自去傳達了軍令。
很快原本還筆直行軍的播州軍,便調轉方向朝著會寧城的方向極速行軍。
三個時辰以後。
天色已經逐漸變晚,周圍一片漆黑,只剩下遠處城牆上還亮著點點篝火。
朝鮮八道之一的咸鏡道重鎮會寧城,終於讓楊可棟找到了!
此時的他正啃著梆硬的餅子,在雪地上抓一把白雪塞進嘴裡咀嚼。
「稟告副宣慰使大人,前方便是會寧城了,是否準備攻擊!」
「把大將軍炮抬出來28門,虎蹲炮全部布置起來,即刻準備攻城,對了,傳令下去,先登城牆者,賞50金,官升一級!」
兵法有雲兵貴神速,如今兀良哈地區的情況誰也摸不清楚。
即便是楊可棟,也不確定努爾哈赤與加藤清正會打多久。
所以若是貽誤戰機,到時候損失將成倍的增長,須知攻城戰自古以來便是傷亡極大的。
從播州帶來的就這12000人的老底子,死一個少一個,先前經過數個月的行軍。
已經損失了五六百人,都是因為傷病以及意外死掉的,這都是他的本錢。
如果現在不保存實力,等正式進了朝鮮戰場,壓根就不會有人看得起他。
更別談賺取軍功這種天方夜譚的事情,楊可棟可不傻。
不過經過幾個時辰的急行軍,播州軍的士氣的確受到了一些打擊。
看起來有些萎靡不振的模樣,這也不怪他們,如此大凍的天氣,能走到這裡還沒累倒的,都已經算是精銳的士卒了。
楊可棟沉著臉迅速下發了一道軍令,同時吩咐各營進入警戒狀態。
不過在這白皚皚的雪地上,想要隱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到如今只想走一步看一步,按照他的推想,如今在這兀良哈地區。
能打起來的只有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和加藤清正的第二軍團了。
天空中又開始隱隱飄起風雪,視線受阻的大軍呈防禦姿態朝著前方慢慢推進。
大約向前摸索了半個時辰以後。
前去探查的斥候陸續歸隊,同時也帶回了極為重要的信息,甚至還抓了一名受傷的女真騎兵!
將各隊斥候信息匯總的陸光廷騎著馬快速的從騎兵左營中向楊可棟趕來。
「副宣慰使大人!您果然料事如神,前方的確是日軍和建州女真,已經在廝殺了!剛剛斥候還抓了一名韃子。」
交戰雙方是誰對楊可棟來說並不稀奇,不過抓到個舌頭倒是出乎楊可棟的意料。
他面露喜色的對陸光廷吩咐道:
「速速去將那名韃子帶過來,本使有要緊的話要與他說。」
「遵命,副宣慰使大人!」
很快返程的陸光廷馬背上便拖著一名渾身裹著獸皮的韃子,此人渾身是血。
似乎受了不輕的傷,嘴角額頭上正不斷的滴著血,凝結成一顆顆的血珠。
「副宣慰使大人,人帶到了,好像快要不行了。」
等陸光廷將人扔在楊可棟身前之時,眾人才發現此人身上全是彈孔,顯然是被火繩槍擊中受了重傷。
而在這苦寒的兀良哈地區,受了如此重的傷,即便是長年累月受苦的女真韃子也抗不過去。
時間緊迫,楊可棟沒有多說廢話。
如今建州女真還屬明廷管轄,所以他決定扯虎皮做大旗一回。
直接將懸掛在腰間的牙牌扔在了那名韃子的面前,隨後沉聲說道:
「本使乃是朝廷敕封的征朝先鋒,播州副宣慰使楊可棟,奉命前來尋找指揮使大人,你可是他的部眾?」
原本那韃子見到播州軍的穿戴便有些鬆懈下來,又聽到楊可棟說是來找努爾哈赤的。
心中的警惕性瞬間降了下來,掙扎著用半死不活的音調說道:
「我的確是指揮使大人的部下,如今我部正與倭寇廝殺,還請大人速速發兵支援。」
呵呵……
果然上當了,楊可棟當然不會救女真韃子,不過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他仍舊是裝模作樣的說道:
「我與指揮使大人同朝為官,肯定會發兵支援,只不過本使有些迷路了,不知道如今身在何處,你可知此地距離會寧城有多遠?」
那韃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聽到楊可棟的話後點了點頭道:
「此地距離會寧城大約二十多里,從此地順著前方那座土坡往右走便到了。」
「哈哈!好,你是有功之人,本使記住你了!」
得到會寧城準確坐標的楊可棟振奮至極,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現如今加藤清正與努爾哈赤正狗咬狗一嘴毛,斗的不亦樂乎。
此時進攻會寧城,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齊聚!
直到這時候,渾身是傷的韃子還不知道楊可棟笑什麼,用迷茫的目光盯著他。
「大……大人,請你速速發兵,援……援救指揮使大人……」
「好!本使會救的,不過在此之前,本使要好好獎賞與你,賞你個什麼呢……」
楊可棟故意作出思考的模樣,那女真韃子見狀連忙拱手道:
「小的不求獎賞,只求……」
只可惜他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楊可棟粗暴的打斷。
「哼!本使要賞要罰豈容你推脫,既然你如此不情願,那麼本使就賞你個全屍吧!」
話音一落,面色陰沉的楊可棟便驟然抽出腰刀將這名韃子抹了脖子。
鮮血登時從脖子大動脈處噴涌而出,如此喜怒無常的舉動嚇得身邊的侍衛都傻了眼。
「你……」
被抹了脖子的韃子聲音沙啞嘲哳,不過只輕哼了一聲後失去生機的身體便倒在了雪地中。
用袖口將腰刀上的鮮血擦拭乾淨以後,楊可棟揮手招來圍在身邊的侍從。
這其中就包括滿眼震驚到現在還沒回過來的陸光廷,隨後淡淡的說道:
「傳令下去,全軍調轉方向,全速奔襲會寧城,務必在倭寇回防之時拿下城池,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人群爆發出一陣中氣十足的應答聲,隨後便各自去傳達了軍令。
很快原本還筆直行軍的播州軍,便調轉方向朝著會寧城的方向極速行軍。
三個時辰以後。
天色已經逐漸變晚,周圍一片漆黑,只剩下遠處城牆上還亮著點點篝火。
朝鮮八道之一的咸鏡道重鎮會寧城,終於讓楊可棟找到了!
此時的他正啃著梆硬的餅子,在雪地上抓一把白雪塞進嘴裡咀嚼。
「稟告副宣慰使大人,前方便是會寧城了,是否準備攻擊!」
「把大將軍炮抬出來28門,虎蹲炮全部布置起來,即刻準備攻城,對了,傳令下去,先登城牆者,賞50金,官升一級!」
兵法有雲兵貴神速,如今兀良哈地區的情況誰也摸不清楚。
即便是楊可棟,也不確定努爾哈赤與加藤清正會打多久。
所以若是貽誤戰機,到時候損失將成倍的增長,須知攻城戰自古以來便是傷亡極大的。
從播州帶來的就這12000人的老底子,死一個少一個,先前經過數個月的行軍。
已經損失了五六百人,都是因為傷病以及意外死掉的,這都是他的本錢。
如果現在不保存實力,等正式進了朝鮮戰場,壓根就不會有人看得起他。
更別談賺取軍功這種天方夜譚的事情,楊可棟可不傻。
不過經過幾個時辰的急行軍,播州軍的士氣的確受到了一些打擊。
看起來有些萎靡不振的模樣,這也不怪他們,如此大凍的天氣,能走到這裡還沒累倒的,都已經算是精銳的士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