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諸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月初,氣溫再次升高,但也還是能接受。

  陳烈從一院中出來,此院,是一大姓的

  但此家已被清洗掉了。此宅院當然就被充了公。

  「大兄,那人還是不願降麼?你這是跑第二回了。」張武見陳烈獨自一人出來,上前問道。

  陳烈只是搖了搖頭,便招呼他往縣寺中走。

  陳烈倒沒有什麼,因為此行的結果在他意料之中。

  那只有先好吃好喝「供」著唄!

  當初閻勃也是不降,但現在其已為軍中大將。

  慢慢來!誰讓自己是「賊」呢!

  那宅院離縣寺不遠,所以一行人很快便至。

  等他到時,已有不少人早早便等著了。

  一看,皆是乞活軍中重要人物。

  左手邊第一位是閻勃,其後是曹大、賈巳、魏仲、王仲、孫鸛兒等人。

  右手邊首位是徐岡,而後是王斗、終利俊、王瑾、劉井、柳三等人。

  鄧甲、田獷二人首次參加這等會議,自覺位在他人之後,故坐在末席。

  其實,按這個時代朝堂的席位,左為尊,基本是以文官居左,武官居右。

  但乞活軍起家便是以武人為主,終利俊、王瑾等人「入伙」時間晚。

  所以,就潛移默化形成了如今這種局面,陳烈沒有去刻意的干擾、安排。

  左首位是徐岡以閻勃年長,主動相讓的結果。

  而他自站在右首位。

  田二按刀立於陳烈身後左側。而張武、徐廣在陳烈右側負責記錄。

  車越依舊披鎧持戟立於堂下。

  眾人已猜到將會有大動作,不然為何駐防黔陬的魏仲、皋虞的王仲都被召回了。

  果然,陳烈剛坐下,便說道:「諸位,想必你們已猜到我招諸位於不其的目的了吧?」

  眾人皆微微點頭。

  「不錯,正是為了壯武和即墨。」陳烈自問自答道,只聽他繼續說:「此前我軍本想出兵壯武,怎奈黔陬、皋虞之事發。」

  「今,將士得賞,器械得補,趁現在還不是最炎熱之時,當抓緊攻占壯武、即墨。」

  「這樣便可依託此二城和沽水構建北面防線。」

  他看了看眾人,語氣又緩和了一些說道:「即墨乃堅城,拔之不易,可作為次要目標。但壯武必須要打下來。不然……」

  他走到與圖側,用手指從西北到西南畫了一個箭頭,然後點在標著「不其」的地方。

  說道:「不然漢室大軍一來,便可直搗不其城下。」

  眾人對不其周邊地理自是熟絡,聞此,深以為然。

  不其之北最近的便是壯武縣,二縣縣界便也是北海國與東萊郡的一段郡界。

  壯武再沿著沽水而上邊是即墨。

  即墨早在春秋戰國之時便是天下名城,齊國「五都」之一。

  當年燕將樂毅伐齊,下七十餘城,便是打到即墨打不動了。其後才有田單火牛陣大破燕軍。

  在正面戰場擊敗過成建制的東萊兵,是以眾人聽他說漢室之兵並沒表現出異色。

  嗯。眾將沒有表現出絲毫怯意,這也讓他信心倍增。

  「敢問虎帥,不知何時出兵?大多士卒現還在家中。」曹大隻關心多久開始打。

  「十日後。」陳列斬釘截鐵道。

  「出兵之前還有幾事需要儘快完成。」

  「請虎帥示下。」眾人齊聲道。

  「其一,請軍師會議結束後與魏大兄一道回黔陬一趟。

  軍師黔陬人,自是熟悉縣中人物,可物色人手暫行文事。若有大才,可舉薦於我。」

  終利俊回應後,陳烈又對魏仲說道:「黔陬新得,尚未施行分田之策,我軍在此地群眾基礎差,乃需要眾將坐鎮。」

  他們這虎帥時不時冒出一些新詞,這「群眾基礎」魏仲此前專門聽其解釋過,自是懂得其意。

  隨後,陳烈又來到王仲面前:「王大兄依舊督皋虞,前番東萊兵遭我軍重創。暫時應該不會再來,但不可不防。」


  「因此,青山壁、別營依舊各駐一屯,皋虞城留三屯。前崮山上也要設烽火卒。」

  「之前輔兵前營不少士卒被拔至戰兵,若士不足,可就地徵募,補足我上述便可。」

  「諾!」王仲知此番出征依舊無他,但他並無絲毫怨言,反而是被信任的體現。

  黔陬、皋虞如乞活軍所控之地的左右二臂。

  何其重要!

  陳烈說完便來到案前,灌了大口涼湯,然後回身繼續道:「其二,便是學校培訓之事。」

  「分兩個方面。」陳烈高舉兩根手指:「一方面是軍吏,此番戰兵擴編不少,升任的都伯也不在少數。

  因此,除黔陬、皋虞二地外,其餘無論戰營還是輔營,都伯以上者又無當值者,皆集訓八日。教習由我和閻公擔任。」

  十日後出兵,主要是要留二日給各軍吏整兵。此番陳烈再次將戰兵每營增至八屯。親衛營為三屯。

  「另一方面便是治吏,主要是為其所學增設一科農學。在各里田吏中選拔三人,擔任此科教習。此事由子玉去做。」

  眾人只聽他繼續道:「離出征只有十日,立即召回戰兵集中訓練,以訓練攻城為主。此事由曹大兄負責。」

  「諾!」曹大挺著胸膛接令。

  「孫鸛兒、鄧甲、趙季!」陳烈突然喊道。

  孫、鄧、趙二人趕緊出列:「末將在!」

  「你三人帶人至各鄉里徵募選拔十六屯輔兵。組建完畢後,同樣抓緊時間訓練。」

  「諾!」

  最後,陳烈走到劉井、柳三二人面前,說道:「劉大兄、柳大兄,器械、糧草依舊由你們二人負責。」

  「遵命!」

  會議畢,每人自去忙碌各自負責的事項。

  不其城令騎四出,乞活軍這頭野獸又緩緩張開了獠牙。

  時間由不得陳烈再拖延,從中原各地傳回的消息來看,各地的義軍在中央軍的攻勢下,開始漸漸走下坡路了。

  最近的便是圍攻北海國郡治的管亥開始退往濰水一線。

  至於具體原因,還在打探中。

  而稍微遠一點的兗州卜巳,據說轉戰多城,皆攻不下。

  陳烈立於不其西牆重樓,望著遠處的夕陽,心中莫名其妙的緊迫起來。

  這條路,難啊!

  但亦無回頭路。

  就在陳烈感嘆之時,張武蹭蹭跑上來,稟道:「大兄,那人母親被接過來了。」

  陳烈聞此,一掃先前陰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