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何為黨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兄,青山壁那邊又升起了狼煙。」

  張武立於陳烈身側,遙指遠方。

  陳烈微微點頭,他早看見了。

  是一道煙,表明又將東萊兵擊退了,壁牆還在乞活軍手中。

  青山壁已經遭受了敵軍三日輪番進攻,依舊屹立不倒。

  這鄧甲能耐真不錯!

  但目前還未曾向中軍請求過一兵一卒的援軍,不愧得閻勃看重。

  從這也能看出,東萊兵戰力也不怎樣。

  這樣耗下去,其士氣必然慢慢消磨殆盡,而己方主力以逸待勞,屆時攻守之勢異也。

  加上暑日漸至,其士卒更無戰心。到那時,乞活軍以猛虎出籠之勢,給予其雷霆一擊。

  可就在陳烈默推一番形勢之時,從山下跑來一信使,氣喘吁吁,神情焦急。

  陳烈見此,心裡咯噔一聲,難道後方出事了?

  陳烈從其手中接過信件,打開一目十行。

  呼……

  好在不是猜想的那樣,但屬實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說的是黃巾軍的動向。

  河北張角、張寶、張梁等黃巾軍主力不敵北中郎將盧植軍,退守廣宗、下曲陽等地。

  而豫州穎川波才打敗於長社。而且還詳細記錄了其經過:

  起先漢室派皇甫嵩、朱儁各統一軍,合將四萬餘人,共討潁黃巾。

  朱儁先與黃巾軍波才戰,由於輕敵冒進,被波才擊敗,還是得皇甫嵩接應才退至長社。

  於是波才圍皇甫嵩、朱儁於長社。

  但他犯了一個兵家大忌,波才依草結營。

  這個時節,天干氣躁,在一日正逢大風,皇甫嵩約令士卒皆束苣,又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攻之。

  皇甫嵩則從城中率主力鼓譟而出,奔擊波才營壁,波才麾下黃巾卒驚亂奔走。

  恰好騎都尉沛國曹操將兵適至。

  五月初,皇甫嵩、曹操與朱儁合軍,再與波才部戰,大破之,斬首數萬級。

  對於斬首數萬級這個說法,陳烈是嗤之以鼻的。

  斬俘數萬他是信的。

  而信中提到了曹操。

  這還是他此世第一次聽到有關「曹老闆」的消息。

  但也沒讓他多吃驚。

  他現在琢磨更多的是信上說的黃巾軍消息。

  一直以來,他都極其重視黃巾軍方面的情報,用後世的一個詞——風向標。他是將黃巾軍的成敗作為風向標來看的。

  看來黃巾軍開始走下坡路了啊!

  看來要儘快解決眼前的東萊郡兵了!

  「狗兒,去喚王伯升來。」陳烈想了想,還是得有點動作了。

  ……

  東萊太守中軍大帳。

  各物件擺放頗為講究。他人也頗為講究。此刻正有兩名奴僕一左一右正給他打扇。

  氣氛有些壓抑,眾郡吏按尊卑老少分列而坐。

  神色各異。

  沒有人說話,大多細細啄著湯水,一副漠然的表情。

  當然,有些人嘴角一咧,譏諷之意壓都壓不住。

  這肯定不是對上首的太守的,再說也沒那膽。

  至於針對何人,帳中人心中明鏡得很!

  上首的東萊太守臉色有些難看,一言不發,板著臉。

  與他平素禮賢下士姿態截然有別。

  己方萬人打對面數百人的小壁,打了三日,硬是沒打下來。

  臉面何存?!

  最好的戰績也只是攻上了壁牆。

  「府君。」一個身著儒服的文吏見帳中氣氛,他猶豫之後,還是出聲道:「仆以為,我大軍不可再在此處虛耗了。」

  「噢,是子平啊……」東萊太守見是郡中功曹王安,臉色溫和了起來。

  這王安王子平也是郡中大姓,乃是曲成縣王氏,名動天下。

  至於為何天下皆知曲成王氏,實乃族中出了一人物——王章。

  其人是「八廚」之人。

  何為八廚?

  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

  而八廚說的是並稱的八人,即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

  這些人被太學生和天下士人標榜為清流士人,敢與宦官作鬥爭。

  當然,除了八廚,還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

  一世之所宗為君,竇武、劉淑、陳蕃並為「三君」。

  能以德行引人者為顧,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陟並為「八顧」。

  其能導人追宗者為及,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八及」。

  而此些人,論議時政,互引聲援,被宦官忌憚,皇帝厭惡。

  故被漢桓帝以「黨人」罪名禁錮終身,不得出仕為官。

  黨錮之禍真正的導火索是在河南尹李膺處死了一個宦官黨羽張成的兒子,因為這個人故意殺人,想要借著大赦逃脫懲罰,最終李膺沒有讓其得逞。

  宦官為了報復,就誣陷李膺「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

  這讓漢桓帝十分生氣,昭告天下,緝拿士大夫。因此當時的不少名士包括陳寔、范滂等人紛紛下獄。

  為了讓罪名成立,宦官對這些士大夫實施各種酷刑,但沒有獲得供詞。

  這件事一直持續到當年的年底,當朝外戚竇武因為同情士大夫,為他們求情。而宦官在經過幾個月的報復後,也出了一口氣,因此不再對士大夫施展酷刑。

  永康元年,漢桓帝改元,大赦天下,這些士大夫也獲得釋放,但是被終生罷黜。至此,第一次黨錮之禍結束。

  公元一六八年,在第一次黨錮之禍剛剛結束一年,漢桓帝駕崩,當今天子繼位。

  朝政掌握在大將軍竇武手中,因此開始重新起用當年被罷黜的士大夫。可是宦官不會坐看此事發生,因此不斷慫恿當朝太后干涉朝政。

  竇武等人打算剷除宦官,重整朝綱。不料此事被宦官得知,先一步對竇武動手。他們偽造詔令,追捕竇武、陳蕃。

  竇武只能帶兵反抗,宦官拿他不得。當時護匈奴中郎將張奐剛好班師回朝,並不了解局勢,在見到詔令後,還以為是外戚作亂,於是進攻竇武。竇武走投無路,只能自殺。

  士人的首領竇武和陳蕃死在這一次混亂當中,李膺等士大夫再一次被罷官。

  而黨錮得解,「得虧了」這次黃巾之亂。

  但也正因為如此,天下士人無不以此數十人為領袖。

  所以,曲成王氏在地方卻有極大聲望。

  這東萊太守到任便任其為功曹,倚為左右臂。

  因為他自己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巨鹿鄐(chu)氏。

  是以邑為姓,春秋晉國有鄐邑,其祖上有多人官至兩千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