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真正意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東萊賊不僅不殺、不抓他們,而且還勸他們回鄉里。

  真乃怪事!

  看來東岸的那些傳聞是真的。

  這部分人大著膽子,回到各自家中,發現家中錢財、物什皆在。

  就連牆角下的老狗都在!

  這哪裡是賊軍?分明是義軍啊!

  ……

  這是太史慈投入乞活軍後參加的第二仗,依舊是攻城戰,和攻壯武的時候一樣的結果:

  勝!

  就在那日定計後。

  陳烈先是從黔陬、即墨調集民夫北上與壯武之兵合,造成大軍進攻即墨的假象。

  同時偷偷派遣另一路偏師從皋虞出兵,沿五龍水北上奇襲挺縣。

  而這一計劃正如戰前所料,周邊諸城都被乞活軍大舉進攻即墨的舉動所吸引。

  因而進行的相當順利,挺縣中人根本沒有料到會有敵軍進攻他們。

  這路偏師的主將正是閻勃,此前陳烈將他和太史慈急召至壯武,正是想以其統兵。

  徐岡其實也是能行的,但其本就在即墨前線統兵,況且前營士卒廝殺多日,不適合再從前線調回長途奔襲。

  故此,陳烈以閻勃為主將,曹大為副將,太史慈為參軍。

  率在壯武休整已久的戰兵中營、右營、親衛甲士一屯、五十騎卒以及輔兵右營。

  其中,戰兵右營只有七屯士卒,因是此前攻壯武時損失了一些士卒,目前還未補足。

  而孫鸛兒所屬率輔兵左營原本駐守西鄉津,其位置重要,因此陳烈調駐守壯武北鄉邑的鄧甲輔兵右營轉駐。

  一屯親衛甲士則是陳烈專門讓車越統其隨軍的。五十騎卒則交由太史慈督領。

  然後再在不其匯合編練的十三屯新卒。這些新卒主要是負糧。

  由於太史慈走過這一條道,相對比較熟悉,偏師三千餘人殺至挺縣時,其毫無準備,不到半日便攻下了。

  挺縣城本身不大,東西三里,南北約莫二里。其東便是漩水,但並未直接引其為護城河。

  漩水南流便直接匯入五龍水的幹流了。

  拿下挺縣便已基本達成了此次的戰略目的。

  雖然之前軍議說是說的是三縣,但挺縣的戰略價值在目前來說更大。

  挺縣向西便是沽水的上游,加上下游的壯武,便有收尾相顧,乞活軍舟船將自由縱橫。

  拿下挺縣後,閻勃也長舒一口氣,「給虎帥的捷報發出沒有?」

  「已經發出了,閻公。」太史慈急忙答道。

  閻勃微微頷首。

  虎帥那邊一旦得到消息,便可以撤軍了。

  這個時節天氣太熱,其實是有悖用兵之法的。不過好在的是奇襲拿下了此地。

  閻勃又多看了太史慈兩眼,「子義此番功勞,我已如實寫在戰報中了。」

  太史慈拱了拱手道:「多謝閻公,慈只是運氣好而已。」

  閻勃曉得他是謙虛之辭,擺擺手,也沒再說什麼。

  其實,這次能一舉奪得挺縣,太史慈立有首功。

  原先挺縣在得知東萊郡兵大敗後,已進入全城戒嚴狀態,生怕乞活軍乘勝追擊來攻打他們縣。

  但隨後得知乞活軍心思根本沒在他們縣上,而是一心撲在壯武、即墨等富庶之地。

  全城上下頓時鬆了一口氣。

  其後還是保持了一段時間高度警惕的狀態。但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縣中不少人又如從前懶散、懈怠起來。

  此番閻勃率偏師到達挺縣南時已近暮時,他都正準備找合適位置安營了,卻有快騎來報,說太史參軍率騎卒已攻進了挺縣西門,請閻公速發援軍。

  閻勃聞此,大喜過望,當即令曹大率軍前去支援,他領餘眾繼之。

  而太史慈之所以能直接攻進城門,還真如他自己所說,有運氣的成分。

  本來他只是打算探一探的,不想正好遇見一輛裝飾奢華的馬車從縣西回城中。

  那輛馬車也看見了太史慈等騎,於是開始往城中狂奔。


  也不知是馬夫緊張還是馬受了驚,在過吊橋時,車輪直接撞在了橋兩側的立柱上,整個馬車頓時側翻在橋上。

  太史慈見此,當即率騎卒涌了上去,城頭的守卒根本就沒法將吊橋拉起。

  而更滑稽的是,門卒第一反應不是關閉城門,而是跑出門去救馬車中的人。

  於是太史慈很快便率騎卒殺至橋外,然後迅速下馬步戰,搶占了城門。

  他後來才得知,那馬車內是挺縣一個富商家的,在縣中實力強盛,那些門卒不敢不救。

  隨後,曹大率步卒及時趕到。挺縣就此陷落。

  ……

  曹大將城防布置完畢後,來到縣寺,「閻公,何時出兵長廣?」

  閻勃並未立即回答,而是招曹大近前,指著與圖道:「曹營將請看,長廣其城依昌水而建,三面環水,從此去看著不遠,只六七十里,但據子義說,實際要走上百里。」

  「為何?」曹大面露不解之色。

  「子義,你來說說。」閻勃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走過來,指著挺縣和長廣之間的區域,說道:「曹營將請看,此片區域溝壑縱橫,皆是些小道,根本不利於大軍通行。」

  「便於我軍走的路,只有兩條。一條北線,先沿著清水一線往東,然後在此附近渡過昌水,再折道向南。」

  太史慈在圖上點了一個位置,然後繼續說:「昌水有二源,其一便是此,而長廣城卻在南源南岸,因此我們若走北線,雖然路程近些,但還得二渡昌水。」

  曹大不斷點頭,看了太史慈一眼,「走南線又如何?」

  「走南線則沿著昌水幹流往東行,就是行程較遠。」

  太史慈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當初他就是隨東萊太守沿昌水而下五龍水的。

  說完,閻勃、曹大皆沉默不語。

  太史慈見此,又起身說道:「二位將軍,我們何不攻觀陽?」

  嗯???

  閻、曹二人皆看向他。

  太史慈微微一笑,「觀陽距此也在百里上下,但路好走多了,也是沿清水一線向東。」

  「觀陽因觀水而得名,其城大小與挺相若。但其地理位置極佳,可控通往牟平的孔道。我軍若據此,以後可由此東進攻東萊東岸沿海之地。」

  「當初東萊太守率兵便是由此道來的。」

  太史慈倒沒因身份轉變而避之不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