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呀,又到一年清明時。天陰沉沉的,快到晌午時,昌國和欣巧就從地里回來。掀開自家的小門,昌國從照壁子旁操起掃帚掃起小院,欣巧進廚房開始做飯。
他家的樣子和別人差不多,剛進門是一個照壁子,壁子的中央有一個龕,龕里都有一個香爐,這是用來祭祀天地祈福保佑的。拐過壁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旁邊的幾孔小窯洞,最近的小窯洞是敞開的,可以看見牛槽。轉過身就看見正面的兩孔大窯。大窯的右面是一個不大的廚房。
沒過多長時間,一碟油潑辣子,一碟辣子炒洋芋,一碟涼拌洋蔥,一碟水煮白蘿蔔,每人一碗雞蛋沫糊,一盤熱氣騰騰的大圓饃。一頓簡約不簡單的早飯就成了。扯過兩個凳子,兩人就開始吃飯。昌國一邊大口的夾菜吃饃一邊說。
「一時下些綠掛麵,我先到溝里去。回來後咱一起去西王。哎,又過去幾年了,不知不覺。」昌國有些感慨。
「好吧!你抽兩根竹子條條,我剪些紙紮也一起送去。」她喝著沫糊。
「一時你提醒提醒我,千萬別忘了給酒壺添滿水。」
「媽呀!男人的事情,你自己要記下,一天天事太多,我女人的事,我一時都差點糊塗。」
趕快吃完飯,昌國提了籃子到小窯,找見白紙和酒壺。坐在院子,先把一摞一摞四方形狀的白紙用手劃成圓扇形,然後對角折起來。到了廚房,先把欣巧剛剛下的掛麵撈到兩個碗裡,又給潑些菜油,用塑膠袋裝好。在筷子筒里抽出兩雙筷子,給酒壺灌滿水。出來後,先把白紙放在籃子裡,再放掛麵和酒壺。最後取了一個刀子和欣巧放在窗台的紙紮,他把紙紮展開,又在竹子條條一端的中間用刀輕輕一砍,一手掰開一手把紙紮的夾在裡面。一個完整的紙紮就出現了。他拿起來看看。
「好了,我先去溝里了。」朝廚房裡洗碗涮鍋的欣巧說了一聲。
「好,慢慢的。別忘了折柏樹枝。」
昌國一手提了籃子一手拿著紙紮埋葬了他爺他奶他爸他媽的溝里走去。快五十的人了,在這個時節,卻像一個孩子,帶了一種迷途知返的神聖。
「叔,你幹什麼去?」路旁的一個孩子一手拿著一個鐵環一手塞進嘴巴驚異的看著他手裡的白色紙紮。
昌國迷茫的抬起頭,看看孩子,看看手中的紙紮。
「去看幾個熟人,好久沒有見他們,我總是想念他們,可惜他們卻不來看我,也不來我的夢裡。」
「你可以經常去看看他們呀。」孩子稚嫩的眼睛充滿童真。「我如果想爸爸媽媽了,他們就出現了,做好多好多吃的讓我高高興興。」說完就滾著鐵環跑了。
昌國怎麼也想不起這是誰家的孩子,搖搖頭繼續走。下溝的時候就看見一畔畔的麥地里升著一縷縷的青煙,隱隱約約的都是說話聲和哭泣聲。在這兒似乎有了清明的哀傷。站在溝上面,望著枯黃的蒼茫深溝,滄桑的感覺油然而生。一步一步的挪著,一邊是長滿淒淒荒草的黃土崖,一邊是一小畔一小畔的莊稼地,有種小麥,有種土豆,有栽著棉花。農家人把能種的土地,甚至邊邊角角總是想方設法的種上各種各樣的莊稼,總是希望能有所收穫。
昌國沒有心思去看,只是小心的在羊腸小道上走著。看見了,終於看見了自家的兩座墳墓,內心一片寧靜。墳墓坐東朝西,背後聳立著高高的土崖,正前方遠遠的有幾條河流。他默默地用手仔細的輕輕的清理著墳墓周圍的雜草,摸了摸去年和兒子栽的柏樹。先在每一墳頭上插上紙紮,又把潑過菜油的掛麵細心的擺好,放上筷子。突然就一下子就跪在墳前,拿出白紙一邊燒一邊嘴裡念叨著。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到清明了,我看你們來了,你們在這兒還好不?現在咱家的日子好多了,再也不缺衣少食了。你們在那邊別捨不得花錢,我給你們多送些錢。缺了什麼就給我說,不論怎樣,我都給你們送來。還有欣巧剛剛煮的掛麵,我潑了好多好多的油。你們多吃些。你們也保佑咱幾個孩子出出息息,讓他們給咱老張家爭口氣。」
一縷縷清煙升起,捲起的紙灰不停地向昌國拂去。
昌國看著漸漸消失的白紙和拂來的紙灰。
「你們也想我們了?幾個娃娃都去上學了,沒有放假。他們,正月十五不是剛來過嗎?爸媽你忘了沒?」
青煙裊裊,紙灰輕輕。
昌國久久的看著,最後拿起酒壺在紙灰的周圍倒了一圈水。慢慢的磕了一個響頭站起來,又下跪磕了一個,磕了三個後,站起來把面撒在墳頭的四圈。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飯了!有時間我就來看你們。」聲音蒼涼的在溝里迴蕩。他站了一時,收拾了碗筷一步一回頭的爬溝了。在溝里的小路邊折了幾把柏樹枝枝就回家了。路上上墳的絡繹不絕,互相問著「上墳沒上」、「你上墳上的真早」。語氣里滿滿的是真誠。
剛到家門口,先把柏樹枝枝插在門環上。推開窯門,欣巧正在收拾著去西王需要的白紙和紙紮,少了一把酒壺多了幾個蘋果。昌國騎上車子帶上欣巧匆匆趕往西王。只是上墳的主角成了欣巧。上墳時,欣巧不免的一陣問候和家長里短。回到家已經是傍晚,不知道怎麼的,倆人都有些沉默,似乎沉湎在遙遠的回憶里。
三月初十,這是莊村一年一度的集會,集會裡最讓人著迷期待的是唱戲。從改革開放那年開始,隨著經濟條件的轉變,各村也恢復了集會的習俗,莊村的集會在周圍村鎮算的上頂呱呱。主要是莊村能請來大的劇院來唱戲。
快三月初十了,大隊的幹部早早就四處聯繫,找資金找劇團布置劇院。終於有消息傳出,今年三月初十和往年一樣要唱大戲,而且邀請的是省劇團。省劇團,那忒有名聲呀!
有人問是不是平時只有在電視機里才能看到的秦腔名角可以在咱這劇場親眼看一看?大隊書記驕傲的唾沫星星四處亂濺,熱情洋溢的宣布那是必須的,而且是連續三天的大戲。村里一陣驚訝和歡呼。大家馬上騎上三八大槓去七大姑八大姨報信邀請了。
咱農家人從年頭忙到年尾,除了下雨就沒閒過更別說娛樂了。除了過年和婚嫁娶喪的走動,親戚間是很少有時間聚一聚的。看看戲,拉拉家常,喝些小酒,給孩子媳婦老人買個這買個那,聽著老人的誇獎孩子的笑聲媳婦的羞澀,這人活的才是有滋有味,再苦再累也有個奔頭。
三月初十的早晨,昌國欣巧依舊到地里疏花了。今年的蘋果花特別茂盛,開始用剪樹刀小心地疏花,半早晨兩人才疏完三個樹。丟了剪刀,馬上開始用手掐。左右手雙管齊下。一下子速度就快了許多。
疏花就是把看起來比較小有些缺陷或者成色不好的花骨朵掐掉,每簇蘋果花就只留三兩朵最健康最強壯的花朵,等花結出果子後,再根據果子情況決定疏果的多少。一棵樹必須保證有三四百個蘋果就好。說起來也很容易,這兩個活也不是什麼體力活,但耗的是時間和耐力。如果疏花疏果遲了就浪費了樹的營養,早了卻分不清花果的情況,也許會把好的強壯的花果疏掉留下不好的花果,那就影響產量和質量。所有的蘋果人爭分奪秒不停的勞作,即使是熱鬧的集會。
疏了大約七八棵樹,昌國騎著自行車,帶著欣巧飛快往家趕。昨天他就讓佳敏在從縣城回家時順路到王莊把他三舅媽帶來,估計差不多這個時間就該來了。顧不上和周圍人打招呼,只是看向家門口。
每一個人都有美好的一段回憶。昌國小時候家裡實在太窮,每到過年時就去躲生,實際是家裡沒糧了,在親戚家吃住一段時間。古人說富在深山有親戚,窮在鬧市無人問,的確如此呀。昌國家的親戚雖多,但大多不願接濟。只有這個舅媽接受他,即使有困難,也沒讓昌國受飢挨餓。更讓昌國難忘的是許多好的沒見過的吃食,例如油條、滷肉、燴菜等,都是在舅媽那兒品嘗和開眼界的。但是隨著他舅的去世,家裡一天不如一天。舅媽的三個兒子也是混蛋,為了爭奪家產一個個反目成仇。到底沒人願意贍養三舅媽。她只好一個人在老宅子做飯生活,有時,女兒接過去住上一段時間,七十多的老人但幸好身體和精神都非常好。因此不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家裡有稀罕的好吃的東西,他總是牽掛著三舅媽。
遠遠的看見一個矮小的身影坐在門口的石頭上。昌國騎得更快了,到了門口果然是自己的三舅媽。老人穿著老人們喜歡的黑綢子做的大襟棉襖,戴著黑色的棉帽子,圓圓的慈祥的臉龐。
「妗子,你可來了。」昌國趕快支好自行車去開門。
「你來就叫人到地頭捎個話,我們就回來了嘛。讓你在門口呆著,實在不像話。」欣巧趕快攙著老人說。
「哈哈,沒事!剛才茹茹叫我到她家裡等你們,我在門口等一等不礙事。我說你兩幹活也要注意身體。你看,你和昌國沒日沒夜的幹活,是不是臉都有些廋了。」老人拍著欣巧的手心疼的左右端詳。
「好妗子哩,沒事,這幾天不是要過會嘛!我和昌國心想趕快多疏些蘋果花,騰出時間好好陪你多逛逛街多看看戲。」欣巧攙著老人往裡走。
「妗子,你先坐,喝口熱水。咱馬上吃飯。今早走時都把飯做好了,昨天昌國專門讓我包了你最愛吃的大肉包子,一時,咱蘸上辣子醋水水,一定美美的多吃一點。」欣巧拉過一個棉凳子攙著老人坐下。
老人一邊坐一邊掏出手帕擦眼淚。昌國端著一碗水遞給老人。
「妗子,咱不想那些不高興的事兒,這幾天咱好好吃好好喝,更重要的是好好看戲。你身體好多活幾年就是我們的福分。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伺候你。」
「我不是傷心,是高興。看著你兩我就高興。」
「咱吃完飯就去上街,想吃什麼想要什麼千萬要說。一時我西王村叔也要來,你兩在一塊多聊聊。」欣巧布置好菜和飯,把一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吹了幾口就遞給老人。桌上五碟菜:中間是一碗土豆蒸大肉,金黃的肥廋相間的大肉片子蓋在香糯軟和的土豆上,顯得特別誘人。一碟炒雞蛋,一碟香椿,一碟涼拌小白菜,一碟油潑辣子。桌邊一大盤包子,三碗熬得濃稠香甜的小米粥。三人邊說邊吃,不時有笑聲傳出。
門慢慢被推開,一個高大魁梧的老人慢慢走進,後面一個國字臉的中年人輕輕跟著。欣巧驚喜的連忙站起來。昌國回頭一看也快步向前攙扶老人。欣巧攙扶另一邊。
「怎麼現在才來呀?不是說好了,讓您先過來吃飯嘛?」
老人一陣爽朗的大笑,手裡的拐杖揚了揚,濃眉一展。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看。
「他妗子你來的早?」老人打著招呼,昌國和欣巧攙著老人坐在桌旁。
「他舅,快坐。我收拾一下,咱先吃飯。」昌國回手拉住中年人把他推到桌邊。「娃他媽,你先陪叔和金子說話,我給咱端菜上酒。」
「好了好了,別折騰。」老人揮揮手。
「哥,就是,聽爸的,我們吃飯才動身的。」
「給你怎麼說的?讓老人家在這兒吃!」欣巧問弟弟党進軍。
「我說的,不想麻煩你們。」老人笑笑。
「呦,說的是什麼話!我和欣巧盼著你們多麻煩我們,沒有你們哪裡還有我兩呀?」昌國又端出一碗滷肉和一碟油炸花生米,手裡又取來一瓶西鳳酒和幾個酒杯。輕輕地給所有人斟滿酒,欣巧給自家叔和兄弟放好筷子和小麥粥。
「老叔,妗子,看到你們身體健康,我和欣巧就非常高興,只要有你們在,我們這些晚輩再苦再累也有奔頭。是不是,進軍?我先敬你兩長輩,請喝!」昌國雙手端起酒杯向兩位老人。
「哈哈哈,我的這點愛好你還是記著,他妗子,來,喝!娃娃的心意娃娃的臉咱要拾咱要給。」老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叔哩,先吃些再喝酒。昌國你急的幹什麼?也不知讓慢慢喝。叔,妗子,進軍,快吃菜。叔,這個滷肉你嘗嘗,我跟國潮學了好幾回,就等你了。」欣巧指著菜餚說。
「好,這個必須嘗嘗,是不是這幾天忙?讓進軍過來幫個忙?」
「沒事,咱吃完就上街。叔,妗子,今年是省劇團的戲,中午暖和,演的是《火焰駒》,咱也過過戲癮。」昌國倒滿酒端給老人,「多喝點,暖和暖和。」
「好,吃好喝好,咱看李彥貴。」老人高興的夾起一顆花生米笑了。
老人只是欣巧的自家叔,她自小就失去父母雙親無依無靠,所有親戚都遠離這掃把星,只有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叔叔把她接到家。叔叔不管家裡多麼難,也沒缺過欣巧吃的穿的。老人告訴進軍,你姐是個恓惶人,咱千萬要照顧她,都是人間過路客,能積點陰德就積點吧!欣巧的出嫁坐月子都是老人一手安排。但不准她喊爹叫達。只因老人相信人活著總要做些什麼留些什麼,不要斤斤計較鼠目寸光。
老人是見過大世面的,早年和同村幾個人被抓了壯丁當了兵,只是有幾個逃回了家,有些竟然反反覆覆幾次,還把這當做成一種職業,靠這個養活了一家人。但老人當兵一直到了解放,老人有次喝酒喝多了就打開了話匣子,永豐戰役他整整丟了三天三夜的手榴彈,那個慘烈!老人的淚水不停地流,眼神望著遠方。那時的老人就像鋼鐵鑄就。
吃完飯,昌國在架子車上綁好兩個小靠背椅子,車轅上放了兩個條凳,招呼兩位老人坐小背椅子,「不用呀,走著就好了。」老人一步一步就向街道移動。進軍和欣巧趕快一人攙扶一個。昌國拉著架子車在後面跟著。一路上人來人往,拿凳子的、騎自行車的、跑這的,個個興高采烈。不斷的有人停下和老人們寒暄。老人微笑著一一點頭。
遠遠的就聽見一浪一浪的叫賣聲。只走一二步,「油糕油糕」、「油條油條」、「煎餅煎餅」的聲音匯成的潮水撲面而來。轉過村頭就看見了整個街道人頭攢動,聲音卻消失了。
昌國伸長胳膊在前面開著路,進軍和欣巧小心的攙扶著東看看西瞧瞧的兩位老人向前挪著。
街道兩旁的幾段土牆已經用布遮蓋,上面高高懸掛著各個攤位鮮亮的名號和特色。每個攤位的主人一邊手底下忙著或炸或煎或撈的工作一邊嘴裡大聲吆喝,甚至還有編著小曲婉轉的唱的,食物撲鼻的香味一陣陣的,讓人揮之不去。孩子們有的拉著大人的衣角抿著嘴撒著嬌,有的拿著吃的喝的玩的在人群里撒歡,清脆的笑聲不住的撲進耳朵。媳婦姑娘們在衣服首飾的攤位有羞澀的比劃的有高聲的呼朋喚友的。小伙子們在氣槍打氣球的攤位旁從踟躕徘徊到你爭我搶。有個攤位卻最是奇特,一個個顧客有站著的有蹲著有坐著的甚至還有趴著的,有年長有年幼的有時髦披著捲髮的姑娘有卷著褲腿滿身泥漬的莊稼漢,這兒靜悄悄的似乎自成一個世界。昌國止不住好奇也伸長了脖子。呦!是個書攤!一本本圖文並茂小人書,一本本趣味盎然的雜誌,一部部引人入勝的書籍。
突然一陣鑼鼓敲起,老人也止不住轉頭去看,嗨!耍猴的。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一波一波的喝彩聲和掌聲傳出起。老人也禁不住挺身探頭,可能是裡面猴子頑皮,老人回頭止不住哈哈大笑。他回頭給老太太說些什麼,也引得三人笑開了花。昌國撓撓頭,看著他們也笑了,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走近劇院,大門兩旁是鮮紅的對聯,上聯「省劇院唱念做打演世間悲歡離合。」下聯「莊村人勤儉孝悌鑄桑梓和順喜樂。」昌國找好位置迅速放好凳子請老人坐下。抬頭看去,舞台兩旁也有一副對聯,上聯「好政策接地氣干群齊心協力振興鄉村發展。」下聯「大秦腔新篇目鄰里載歌載舞砥礪三農興盛。」老人拍著大腿盛讚這對聯好,提氣有力。
再看四周,一排排觀眾嚴肅認真井然有序,。孩子們也好奇的盯著緊拉的戲幕。昌國看見了許多熟人,有陪著老爸老媽一邊罵孩子一邊塞江米條給父母孩子的大力士王進才,有和媳婦一起啃著甘蔗說的眉飛色舞的有壽,有磕著瓜子給親戚介紹說的天花亂墜的羊司令黨金葵。但最另類的一定是海老大。他在劇院的西北角,不知道拉來那個老人的搖搖椅,正坐在搖搖椅上,翹著二郎腿,手裡捏著一個小小的茶壺,眯著眼睛一邊喝一邊晃著二郎腿。媳婦秋葉拿個小板凳坐的端端正正。周圍來往的沒有一個不盯著看,昌國不由的拍拍腦袋。
就在大家呼朋喚友嘈嘈雜雜的時刻,一串串清越熱烈的快板宛如一隻老鷹掠過劇場的天空,觀眾的思緒不由自主的跟隨這快板直飛雲霄。「噔」的一聲,短暫的安靜後,一陣陣的動天驚地鼓聲仿佛攜帶著九天雷電一樣在劇場炸起,觀眾在這一剎那間失去所有的思考,只是看見了感覺了驚懼了這天地的威嚴。不知不覺,一縷二胡悄然在心頭流淌,撫平所有的生活的皺紋和創傷,似乎春天來了,花兒嬌媚的綻放,縷縷清香沁人心脾。然後那鑼聲、鼓聲、笛聲、鐃聲、二胡聲齊奏,戲幕也徐徐拉開,如夢初醒的觀眾回神了,把目光聚集在舞台。只見兩排的武將背著長纓拿著彎刀半抱著手臂威武雁行而來,這馬上迎來小孩子和男人的陣陣掌聲和歡呼。緊跟著一個醜陋白臉搖著馬鞭踱著方步邊走邊吼,台下頓時響起一片片的掌聲。熟稔秦腔的觀眾早已經眯著眼睛搖頭晃腦,右手跟著樂隊板鼓聲一腔一調的打著節拍。漸漸地,隨著生旦淨末丑的一一上台,觀眾早已沉醉在哀婉輾轉的情節中,一時因為馬蹄帶來的團團火焰而驚呼,一時因為公子蒙難賣水而流淚,一時因為小姐的不改痴情而激動。舞台上演繹的人生百態引得觀眾牽腸掛肚如痴如醉,直到謝幕才如夢初醒。
回來的時候,幾個人吃了熱氣騰騰的水煎餅,喝了幾碗加了枸杞的醪糟,嘗了幾口油糕。老人扶著肚子笑哈哈的說不能再吃了。昌國手裡還端著一碟甑糕,欣巧拉著妗子要嘗一嘗肉夾饃。進軍摸著肚子也是一絲笑容。回到家老人也沒有多留,拉著欣巧的手告訴他兩。
「女子呀,昌國呀,這幾天把你妗子照顧好,你和昌國也趁這唱戲的時間多休息休息,別把弦拉得太緊。日子是一天天干出來的,日常月累的,把自己的身體當一回事。」
昌國欣巧一再挽留。「好叔哩。歇幾天,唱三天戲哩。哪兒有看了半天戲就回去?讓我們也行行幾天孝。」
「哈哈,只有二里路,屋裡事還有好多,也不能耽擱,都是忙人。你兩人隔三差四就來,來了不是拿這就是拿那個,村里村外誰不知?都是好娃,回去還是要回去,他妗子有空來轉一轉。」
昌國欣巧見老人一再堅持,趕快把買的油糕、油條、甑糕、瓜子包好放到拉拉車。給老人把位置收拾的更加舒適,貼心的拿來一個枕頭讓老人在路上靠著。眼裡滿是不舍。
老人再一次告辭昌國的妗子揮揮手就坐著進軍的拉拉車緩緩離開。欣巧昌國看著他們走進夕陽,慢慢的一點點在視野里消失。隱隱約約的一種傷感瀰漫。
天邊的夕陽漸漸單薄,欣巧就忙裡忙外。一會兒拉出大紅綢子的棉被,一會兒找出能灌熱水的暖袋,一會兒又提著滿滿一籠的麥草急急忙忙的燒炕,她只擔心夜裡會把老人冷著凍著。老人坐在小凳子上看著欣巧過來了過去了,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好欣巧哩!哪裡就把我冷著了?再別忙了,看你都出汗了。」
「好妗子哩。你一個人在王莊怎麼樣,我實在說不上什麼也幫不上什麼,你在咱家,我就要把你伺候的明明白白,昌國不停的給我說過去,我也不能做讓昌國埋汰我的事。這幾天,好妗子哩,什麼也不管,什麼也別操心,好好吃好好喝,暖暖和和舒舒服服過幾天好日子。」欣巧一邊鋪炕一邊說。
「昌國說他到地里疏一時時花,差不多快回來了。妗子,咱不行穿的暖暖和和到劇院轉一轉?」
「算了算了,你兩忙了一天,也好好歇歇,明中午太陽暖和我一個人去就成了。」
「千萬別!人太多了,磕著了碰著了怎麼了得?我必須陪著,嘿嘿,我也好長時間沒看戲了,西王我娘家過會的時候,牛生病沒有去;你王莊過會,昌國忙村裡的事我也沒去。家裡的活多事多,趁著陪你我也過過戲癮,怎麼樣?」兩人都笑了。
一鉤月掛起,門外響起清脆的自行車鈴聲。
「昌國回來了,走,妗子,我剛才窩了幾個荷包蛋,你嘗嘗我調味調的行不行?」邊說邊攙著老人往廚房走,嘴裡喊著。
「昌國,昌國,回來了?快來。」
「哦,是我。」伴隨著車子的聲音傳來。
夜是如此甜蜜,三月的夢裡有春的花香,更有夏的努力和秋的收穫冬的積貯。
三天的集會,欣巧陪著妗子、幾個出嫁的姑子美美的過了秦腔的癮,昌國偶爾陪了一兩次就去了果園疏花疏果。回來時卻也耐心和好奇的聽著欣巧興奮激動的聊著戲劇、演員和劇場的所見所聞。
春天的光陰總是容易消逝。農家的辛苦生活更需要耐心細心,然後就把一切交給時間和大自然。莊村所有的蘋果人都忙碌的疏花疏果,這的確不是體力,似乎還有些浪漫,朵朵清香滿樹繽紛一園春色。但是單調重複的勞動實在讓人無聊和乏味。疏花疏果就是抬手,然後大拇指和食指一個小小的一瞬間的接觸,這個動作用不了兩三秒,只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重複。半天時間胳膊就剩下了一種酸痛的感覺,手只是麻木、僵硬。欣巧和昌國的手在長年的鐵杴、鋤頭、犁耬間已經是滿是老繭,但是疏花疏果更是給久經考驗的手添上嶄新的膠布,他們不知道也可能是不需要抹什麼油搽什麼霜,只知道是風把手吹了一個口子,貼個膠布!風把手吹出了幾個口子,還是貼膠布吧!然後繼續,然後繼續疏花疏果,然後繼續在地里除草施肥,然後繼續掄起鐵杴和鋤頭。膠布灰了、黑了、髒了,哦!撕掉,沒事,再貼一張膠布!這就是我美麗骯髒的鄉村!這就是我可憐可恨可愛可敬的親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呀,又到一年清明時。天陰沉沉的,快到晌午時,昌國和欣巧就從地里回來。掀開自家的小門,昌國從照壁子旁操起掃帚掃起小院,欣巧進廚房開始做飯。
他家的樣子和別人差不多,剛進門是一個照壁子,壁子的中央有一個龕,龕里都有一個香爐,這是用來祭祀天地祈福保佑的。拐過壁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旁邊的幾孔小窯洞,最近的小窯洞是敞開的,可以看見牛槽。轉過身就看見正面的兩孔大窯。大窯的右面是一個不大的廚房。
沒過多長時間,一碟油潑辣子,一碟辣子炒洋芋,一碟涼拌洋蔥,一碟水煮白蘿蔔,每人一碗雞蛋沫糊,一盤熱氣騰騰的大圓饃。一頓簡約不簡單的早飯就成了。扯過兩個凳子,兩人就開始吃飯。昌國一邊大口的夾菜吃饃一邊說。
「一時下些綠掛麵,我先到溝里去。回來後咱一起去西王。哎,又過去幾年了,不知不覺。」昌國有些感慨。
「好吧!你抽兩根竹子條條,我剪些紙紮也一起送去。」她喝著沫糊。
「一時你提醒提醒我,千萬別忘了給酒壺添滿水。」
「媽呀!男人的事情,你自己要記下,一天天事太多,我女人的事,我一時都差點糊塗。」
趕快吃完飯,昌國提了籃子到小窯,找見白紙和酒壺。坐在院子,先把一摞一摞四方形狀的白紙用手劃成圓扇形,然後對角折起來。到了廚房,先把欣巧剛剛下的掛麵撈到兩個碗裡,又給潑些菜油,用塑膠袋裝好。在筷子筒里抽出兩雙筷子,給酒壺灌滿水。出來後,先把白紙放在籃子裡,再放掛麵和酒壺。最後取了一個刀子和欣巧放在窗台的紙紮,他把紙紮展開,又在竹子條條一端的中間用刀輕輕一砍,一手掰開一手把紙紮的夾在裡面。一個完整的紙紮就出現了。他拿起來看看。
「好了,我先去溝里了。」朝廚房裡洗碗涮鍋的欣巧說了一聲。
「好,慢慢的。別忘了折柏樹枝。」
昌國一手提了籃子一手拿著紙紮埋葬了他爺他奶他爸他媽的溝里走去。快五十的人了,在這個時節,卻像一個孩子,帶了一種迷途知返的神聖。
「叔,你幹什麼去?」路旁的一個孩子一手拿著一個鐵環一手塞進嘴巴驚異的看著他手裡的白色紙紮。
昌國迷茫的抬起頭,看看孩子,看看手中的紙紮。
「去看幾個熟人,好久沒有見他們,我總是想念他們,可惜他們卻不來看我,也不來我的夢裡。」
「你可以經常去看看他們呀。」孩子稚嫩的眼睛充滿童真。「我如果想爸爸媽媽了,他們就出現了,做好多好多吃的讓我高高興興。」說完就滾著鐵環跑了。
昌國怎麼也想不起這是誰家的孩子,搖搖頭繼續走。下溝的時候就看見一畔畔的麥地里升著一縷縷的青煙,隱隱約約的都是說話聲和哭泣聲。在這兒似乎有了清明的哀傷。站在溝上面,望著枯黃的蒼茫深溝,滄桑的感覺油然而生。一步一步的挪著,一邊是長滿淒淒荒草的黃土崖,一邊是一小畔一小畔的莊稼地,有種小麥,有種土豆,有栽著棉花。農家人把能種的土地,甚至邊邊角角總是想方設法的種上各種各樣的莊稼,總是希望能有所收穫。
昌國沒有心思去看,只是小心的在羊腸小道上走著。看見了,終於看見了自家的兩座墳墓,內心一片寧靜。墳墓坐東朝西,背後聳立著高高的土崖,正前方遠遠的有幾條河流。他默默地用手仔細的輕輕的清理著墳墓周圍的雜草,摸了摸去年和兒子栽的柏樹。先在每一墳頭上插上紙紮,又把潑過菜油的掛麵細心的擺好,放上筷子。突然就一下子就跪在墳前,拿出白紙一邊燒一邊嘴裡念叨著。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到清明了,我看你們來了,你們在這兒還好不?現在咱家的日子好多了,再也不缺衣少食了。你們在那邊別捨不得花錢,我給你們多送些錢。缺了什麼就給我說,不論怎樣,我都給你們送來。還有欣巧剛剛煮的掛麵,我潑了好多好多的油。你們多吃些。你們也保佑咱幾個孩子出出息息,讓他們給咱老張家爭口氣。」
一縷縷清煙升起,捲起的紙灰不停地向昌國拂去。
昌國看著漸漸消失的白紙和拂來的紙灰。
「你們也想我們了?幾個娃娃都去上學了,沒有放假。他們,正月十五不是剛來過嗎?爸媽你忘了沒?」
青煙裊裊,紙灰輕輕。
昌國久久的看著,最後拿起酒壺在紙灰的周圍倒了一圈水。慢慢的磕了一個響頭站起來,又下跪磕了一個,磕了三個後,站起來把面撒在墳頭的四圈。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飯了!有時間我就來看你們。」聲音蒼涼的在溝里迴蕩。他站了一時,收拾了碗筷一步一回頭的爬溝了。在溝里的小路邊折了幾把柏樹枝枝就回家了。路上上墳的絡繹不絕,互相問著「上墳沒上」、「你上墳上的真早」。語氣里滿滿的是真誠。
剛到家門口,先把柏樹枝枝插在門環上。推開窯門,欣巧正在收拾著去西王需要的白紙和紙紮,少了一把酒壺多了幾個蘋果。昌國騎上車子帶上欣巧匆匆趕往西王。只是上墳的主角成了欣巧。上墳時,欣巧不免的一陣問候和家長里短。回到家已經是傍晚,不知道怎麼的,倆人都有些沉默,似乎沉湎在遙遠的回憶里。
三月初十,這是莊村一年一度的集會,集會裡最讓人著迷期待的是唱戲。從改革開放那年開始,隨著經濟條件的轉變,各村也恢復了集會的習俗,莊村的集會在周圍村鎮算的上頂呱呱。主要是莊村能請來大的劇院來唱戲。
快三月初十了,大隊的幹部早早就四處聯繫,找資金找劇團布置劇院。終於有消息傳出,今年三月初十和往年一樣要唱大戲,而且邀請的是省劇團。省劇團,那忒有名聲呀!
有人問是不是平時只有在電視機里才能看到的秦腔名角可以在咱這劇場親眼看一看?大隊書記驕傲的唾沫星星四處亂濺,熱情洋溢的宣布那是必須的,而且是連續三天的大戲。村里一陣驚訝和歡呼。大家馬上騎上三八大槓去七大姑八大姨報信邀請了。
咱農家人從年頭忙到年尾,除了下雨就沒閒過更別說娛樂了。除了過年和婚嫁娶喪的走動,親戚間是很少有時間聚一聚的。看看戲,拉拉家常,喝些小酒,給孩子媳婦老人買個這買個那,聽著老人的誇獎孩子的笑聲媳婦的羞澀,這人活的才是有滋有味,再苦再累也有個奔頭。
三月初十的早晨,昌國欣巧依舊到地里疏花了。今年的蘋果花特別茂盛,開始用剪樹刀小心地疏花,半早晨兩人才疏完三個樹。丟了剪刀,馬上開始用手掐。左右手雙管齊下。一下子速度就快了許多。
疏花就是把看起來比較小有些缺陷或者成色不好的花骨朵掐掉,每簇蘋果花就只留三兩朵最健康最強壯的花朵,等花結出果子後,再根據果子情況決定疏果的多少。一棵樹必須保證有三四百個蘋果就好。說起來也很容易,這兩個活也不是什麼體力活,但耗的是時間和耐力。如果疏花疏果遲了就浪費了樹的營養,早了卻分不清花果的情況,也許會把好的強壯的花果疏掉留下不好的花果,那就影響產量和質量。所有的蘋果人爭分奪秒不停的勞作,即使是熱鬧的集會。
疏了大約七八棵樹,昌國騎著自行車,帶著欣巧飛快往家趕。昨天他就讓佳敏在從縣城回家時順路到王莊把他三舅媽帶來,估計差不多這個時間就該來了。顧不上和周圍人打招呼,只是看向家門口。
每一個人都有美好的一段回憶。昌國小時候家裡實在太窮,每到過年時就去躲生,實際是家裡沒糧了,在親戚家吃住一段時間。古人說富在深山有親戚,窮在鬧市無人問,的確如此呀。昌國家的親戚雖多,但大多不願接濟。只有這個舅媽接受他,即使有困難,也沒讓昌國受飢挨餓。更讓昌國難忘的是許多好的沒見過的吃食,例如油條、滷肉、燴菜等,都是在舅媽那兒品嘗和開眼界的。但是隨著他舅的去世,家裡一天不如一天。舅媽的三個兒子也是混蛋,為了爭奪家產一個個反目成仇。到底沒人願意贍養三舅媽。她只好一個人在老宅子做飯生活,有時,女兒接過去住上一段時間,七十多的老人但幸好身體和精神都非常好。因此不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家裡有稀罕的好吃的東西,他總是牽掛著三舅媽。
遠遠的看見一個矮小的身影坐在門口的石頭上。昌國騎得更快了,到了門口果然是自己的三舅媽。老人穿著老人們喜歡的黑綢子做的大襟棉襖,戴著黑色的棉帽子,圓圓的慈祥的臉龐。
「妗子,你可來了。」昌國趕快支好自行車去開門。
「你來就叫人到地頭捎個話,我們就回來了嘛。讓你在門口呆著,實在不像話。」欣巧趕快攙著老人說。
「哈哈,沒事!剛才茹茹叫我到她家裡等你們,我在門口等一等不礙事。我說你兩幹活也要注意身體。你看,你和昌國沒日沒夜的幹活,是不是臉都有些廋了。」老人拍著欣巧的手心疼的左右端詳。
「好妗子哩,沒事,這幾天不是要過會嘛!我和昌國心想趕快多疏些蘋果花,騰出時間好好陪你多逛逛街多看看戲。」欣巧攙著老人往裡走。
「妗子,你先坐,喝口熱水。咱馬上吃飯。今早走時都把飯做好了,昨天昌國專門讓我包了你最愛吃的大肉包子,一時,咱蘸上辣子醋水水,一定美美的多吃一點。」欣巧拉過一個棉凳子攙著老人坐下。
老人一邊坐一邊掏出手帕擦眼淚。昌國端著一碗水遞給老人。
「妗子,咱不想那些不高興的事兒,這幾天咱好好吃好好喝,更重要的是好好看戲。你身體好多活幾年就是我們的福分。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伺候你。」
「我不是傷心,是高興。看著你兩我就高興。」
「咱吃完飯就去上街,想吃什麼想要什麼千萬要說。一時我西王村叔也要來,你兩在一塊多聊聊。」欣巧布置好菜和飯,把一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吹了幾口就遞給老人。桌上五碟菜:中間是一碗土豆蒸大肉,金黃的肥廋相間的大肉片子蓋在香糯軟和的土豆上,顯得特別誘人。一碟炒雞蛋,一碟香椿,一碟涼拌小白菜,一碟油潑辣子。桌邊一大盤包子,三碗熬得濃稠香甜的小米粥。三人邊說邊吃,不時有笑聲傳出。
門慢慢被推開,一個高大魁梧的老人慢慢走進,後面一個國字臉的中年人輕輕跟著。欣巧驚喜的連忙站起來。昌國回頭一看也快步向前攙扶老人。欣巧攙扶另一邊。
「怎麼現在才來呀?不是說好了,讓您先過來吃飯嘛?」
老人一陣爽朗的大笑,手裡的拐杖揚了揚,濃眉一展。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看。
「他妗子你來的早?」老人打著招呼,昌國和欣巧攙著老人坐在桌旁。
「他舅,快坐。我收拾一下,咱先吃飯。」昌國回手拉住中年人把他推到桌邊。「娃他媽,你先陪叔和金子說話,我給咱端菜上酒。」
「好了好了,別折騰。」老人揮揮手。
「哥,就是,聽爸的,我們吃飯才動身的。」
「給你怎麼說的?讓老人家在這兒吃!」欣巧問弟弟党進軍。
「我說的,不想麻煩你們。」老人笑笑。
「呦,說的是什麼話!我和欣巧盼著你們多麻煩我們,沒有你們哪裡還有我兩呀?」昌國又端出一碗滷肉和一碟油炸花生米,手裡又取來一瓶西鳳酒和幾個酒杯。輕輕地給所有人斟滿酒,欣巧給自家叔和兄弟放好筷子和小麥粥。
「老叔,妗子,看到你們身體健康,我和欣巧就非常高興,只要有你們在,我們這些晚輩再苦再累也有奔頭。是不是,進軍?我先敬你兩長輩,請喝!」昌國雙手端起酒杯向兩位老人。
「哈哈哈,我的這點愛好你還是記著,他妗子,來,喝!娃娃的心意娃娃的臉咱要拾咱要給。」老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叔哩,先吃些再喝酒。昌國你急的幹什麼?也不知讓慢慢喝。叔,妗子,進軍,快吃菜。叔,這個滷肉你嘗嘗,我跟國潮學了好幾回,就等你了。」欣巧指著菜餚說。
「好,這個必須嘗嘗,是不是這幾天忙?讓進軍過來幫個忙?」
「沒事,咱吃完就上街。叔,妗子,今年是省劇團的戲,中午暖和,演的是《火焰駒》,咱也過過戲癮。」昌國倒滿酒端給老人,「多喝點,暖和暖和。」
「好,吃好喝好,咱看李彥貴。」老人高興的夾起一顆花生米笑了。
老人只是欣巧的自家叔,她自小就失去父母雙親無依無靠,所有親戚都遠離這掃把星,只有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叔叔把她接到家。叔叔不管家裡多麼難,也沒缺過欣巧吃的穿的。老人告訴進軍,你姐是個恓惶人,咱千萬要照顧她,都是人間過路客,能積點陰德就積點吧!欣巧的出嫁坐月子都是老人一手安排。但不准她喊爹叫達。只因老人相信人活著總要做些什麼留些什麼,不要斤斤計較鼠目寸光。
老人是見過大世面的,早年和同村幾個人被抓了壯丁當了兵,只是有幾個逃回了家,有些竟然反反覆覆幾次,還把這當做成一種職業,靠這個養活了一家人。但老人當兵一直到了解放,老人有次喝酒喝多了就打開了話匣子,永豐戰役他整整丟了三天三夜的手榴彈,那個慘烈!老人的淚水不停地流,眼神望著遠方。那時的老人就像鋼鐵鑄就。
吃完飯,昌國在架子車上綁好兩個小靠背椅子,車轅上放了兩個條凳,招呼兩位老人坐小背椅子,「不用呀,走著就好了。」老人一步一步就向街道移動。進軍和欣巧趕快一人攙扶一個。昌國拉著架子車在後面跟著。一路上人來人往,拿凳子的、騎自行車的、跑這的,個個興高采烈。不斷的有人停下和老人們寒暄。老人微笑著一一點頭。
遠遠的就聽見一浪一浪的叫賣聲。只走一二步,「油糕油糕」、「油條油條」、「煎餅煎餅」的聲音匯成的潮水撲面而來。轉過村頭就看見了整個街道人頭攢動,聲音卻消失了。
昌國伸長胳膊在前面開著路,進軍和欣巧小心的攙扶著東看看西瞧瞧的兩位老人向前挪著。
街道兩旁的幾段土牆已經用布遮蓋,上面高高懸掛著各個攤位鮮亮的名號和特色。每個攤位的主人一邊手底下忙著或炸或煎或撈的工作一邊嘴裡大聲吆喝,甚至還有編著小曲婉轉的唱的,食物撲鼻的香味一陣陣的,讓人揮之不去。孩子們有的拉著大人的衣角抿著嘴撒著嬌,有的拿著吃的喝的玩的在人群里撒歡,清脆的笑聲不住的撲進耳朵。媳婦姑娘們在衣服首飾的攤位有羞澀的比劃的有高聲的呼朋喚友的。小伙子們在氣槍打氣球的攤位旁從踟躕徘徊到你爭我搶。有個攤位卻最是奇特,一個個顧客有站著的有蹲著有坐著的甚至還有趴著的,有年長有年幼的有時髦披著捲髮的姑娘有卷著褲腿滿身泥漬的莊稼漢,這兒靜悄悄的似乎自成一個世界。昌國止不住好奇也伸長了脖子。呦!是個書攤!一本本圖文並茂小人書,一本本趣味盎然的雜誌,一部部引人入勝的書籍。
突然一陣鑼鼓敲起,老人也止不住轉頭去看,嗨!耍猴的。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一波一波的喝彩聲和掌聲傳出起。老人也禁不住挺身探頭,可能是裡面猴子頑皮,老人回頭止不住哈哈大笑。他回頭給老太太說些什麼,也引得三人笑開了花。昌國撓撓頭,看著他們也笑了,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走近劇院,大門兩旁是鮮紅的對聯,上聯「省劇院唱念做打演世間悲歡離合。」下聯「莊村人勤儉孝悌鑄桑梓和順喜樂。」昌國找好位置迅速放好凳子請老人坐下。抬頭看去,舞台兩旁也有一副對聯,上聯「好政策接地氣干群齊心協力振興鄉村發展。」下聯「大秦腔新篇目鄰里載歌載舞砥礪三農興盛。」老人拍著大腿盛讚這對聯好,提氣有力。
再看四周,一排排觀眾嚴肅認真井然有序,。孩子們也好奇的盯著緊拉的戲幕。昌國看見了許多熟人,有陪著老爸老媽一邊罵孩子一邊塞江米條給父母孩子的大力士王進才,有和媳婦一起啃著甘蔗說的眉飛色舞的有壽,有磕著瓜子給親戚介紹說的天花亂墜的羊司令黨金葵。但最另類的一定是海老大。他在劇院的西北角,不知道拉來那個老人的搖搖椅,正坐在搖搖椅上,翹著二郎腿,手裡捏著一個小小的茶壺,眯著眼睛一邊喝一邊晃著二郎腿。媳婦秋葉拿個小板凳坐的端端正正。周圍來往的沒有一個不盯著看,昌國不由的拍拍腦袋。
就在大家呼朋喚友嘈嘈雜雜的時刻,一串串清越熱烈的快板宛如一隻老鷹掠過劇場的天空,觀眾的思緒不由自主的跟隨這快板直飛雲霄。「噔」的一聲,短暫的安靜後,一陣陣的動天驚地鼓聲仿佛攜帶著九天雷電一樣在劇場炸起,觀眾在這一剎那間失去所有的思考,只是看見了感覺了驚懼了這天地的威嚴。不知不覺,一縷二胡悄然在心頭流淌,撫平所有的生活的皺紋和創傷,似乎春天來了,花兒嬌媚的綻放,縷縷清香沁人心脾。然後那鑼聲、鼓聲、笛聲、鐃聲、二胡聲齊奏,戲幕也徐徐拉開,如夢初醒的觀眾回神了,把目光聚集在舞台。只見兩排的武將背著長纓拿著彎刀半抱著手臂威武雁行而來,這馬上迎來小孩子和男人的陣陣掌聲和歡呼。緊跟著一個醜陋白臉搖著馬鞭踱著方步邊走邊吼,台下頓時響起一片片的掌聲。熟稔秦腔的觀眾早已經眯著眼睛搖頭晃腦,右手跟著樂隊板鼓聲一腔一調的打著節拍。漸漸地,隨著生旦淨末丑的一一上台,觀眾早已沉醉在哀婉輾轉的情節中,一時因為馬蹄帶來的團團火焰而驚呼,一時因為公子蒙難賣水而流淚,一時因為小姐的不改痴情而激動。舞台上演繹的人生百態引得觀眾牽腸掛肚如痴如醉,直到謝幕才如夢初醒。
回來的時候,幾個人吃了熱氣騰騰的水煎餅,喝了幾碗加了枸杞的醪糟,嘗了幾口油糕。老人扶著肚子笑哈哈的說不能再吃了。昌國手裡還端著一碟甑糕,欣巧拉著妗子要嘗一嘗肉夾饃。進軍摸著肚子也是一絲笑容。回到家老人也沒有多留,拉著欣巧的手告訴他兩。
「女子呀,昌國呀,這幾天把你妗子照顧好,你和昌國也趁這唱戲的時間多休息休息,別把弦拉得太緊。日子是一天天干出來的,日常月累的,把自己的身體當一回事。」
昌國欣巧一再挽留。「好叔哩。歇幾天,唱三天戲哩。哪兒有看了半天戲就回去?讓我們也行行幾天孝。」
「哈哈,只有二里路,屋裡事還有好多,也不能耽擱,都是忙人。你兩人隔三差四就來,來了不是拿這就是拿那個,村里村外誰不知?都是好娃,回去還是要回去,他妗子有空來轉一轉。」
昌國欣巧見老人一再堅持,趕快把買的油糕、油條、甑糕、瓜子包好放到拉拉車。給老人把位置收拾的更加舒適,貼心的拿來一個枕頭讓老人在路上靠著。眼裡滿是不舍。
老人再一次告辭昌國的妗子揮揮手就坐著進軍的拉拉車緩緩離開。欣巧昌國看著他們走進夕陽,慢慢的一點點在視野里消失。隱隱約約的一種傷感瀰漫。
天邊的夕陽漸漸單薄,欣巧就忙裡忙外。一會兒拉出大紅綢子的棉被,一會兒找出能灌熱水的暖袋,一會兒又提著滿滿一籠的麥草急急忙忙的燒炕,她只擔心夜裡會把老人冷著凍著。老人坐在小凳子上看著欣巧過來了過去了,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好欣巧哩!哪裡就把我冷著了?再別忙了,看你都出汗了。」
「好妗子哩。你一個人在王莊怎麼樣,我實在說不上什麼也幫不上什麼,你在咱家,我就要把你伺候的明明白白,昌國不停的給我說過去,我也不能做讓昌國埋汰我的事。這幾天,好妗子哩,什麼也不管,什麼也別操心,好好吃好好喝,暖暖和和舒舒服服過幾天好日子。」欣巧一邊鋪炕一邊說。
「昌國說他到地里疏一時時花,差不多快回來了。妗子,咱不行穿的暖暖和和到劇院轉一轉?」
「算了算了,你兩忙了一天,也好好歇歇,明中午太陽暖和我一個人去就成了。」
「千萬別!人太多了,磕著了碰著了怎麼了得?我必須陪著,嘿嘿,我也好長時間沒看戲了,西王我娘家過會的時候,牛生病沒有去;你王莊過會,昌國忙村裡的事我也沒去。家裡的活多事多,趁著陪你我也過過戲癮,怎麼樣?」兩人都笑了。
一鉤月掛起,門外響起清脆的自行車鈴聲。
「昌國回來了,走,妗子,我剛才窩了幾個荷包蛋,你嘗嘗我調味調的行不行?」邊說邊攙著老人往廚房走,嘴裡喊著。
「昌國,昌國,回來了?快來。」
「哦,是我。」伴隨著車子的聲音傳來。
夜是如此甜蜜,三月的夢裡有春的花香,更有夏的努力和秋的收穫冬的積貯。
三天的集會,欣巧陪著妗子、幾個出嫁的姑子美美的過了秦腔的癮,昌國偶爾陪了一兩次就去了果園疏花疏果。回來時卻也耐心和好奇的聽著欣巧興奮激動的聊著戲劇、演員和劇場的所見所聞。
春天的光陰總是容易消逝。農家的辛苦生活更需要耐心細心,然後就把一切交給時間和大自然。莊村所有的蘋果人都忙碌的疏花疏果,這的確不是體力,似乎還有些浪漫,朵朵清香滿樹繽紛一園春色。但是單調重複的勞動實在讓人無聊和乏味。疏花疏果就是抬手,然後大拇指和食指一個小小的一瞬間的接觸,這個動作用不了兩三秒,只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重複。半天時間胳膊就剩下了一種酸痛的感覺,手只是麻木、僵硬。欣巧和昌國的手在長年的鐵杴、鋤頭、犁耬間已經是滿是老繭,但是疏花疏果更是給久經考驗的手添上嶄新的膠布,他們不知道也可能是不需要抹什麼油搽什麼霜,只知道是風把手吹了一個口子,貼個膠布!風把手吹出了幾個口子,還是貼膠布吧!然後繼續,然後繼續疏花疏果,然後繼續在地里除草施肥,然後繼續掄起鐵杴和鋤頭。膠布灰了、黑了、髒了,哦!撕掉,沒事,再貼一張膠布!這就是我美麗骯髒的鄉村!這就是我可憐可恨可愛可敬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