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第二十一章,捐建完全,熱烈歡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功德無量王錦輝,

  中國最牛助學人。

  捐款完全心愿滿,

  一生慈善美名揚。

  六年級的時候,校長在外開廠的兒子祁彬請來了,香港金城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錦輝慈善教育基金會主席,捐建我們家鄉小學!

  他說:在他有生之年要捐建一百所學校!當時我們學校就是他80歲時捐建的第一百所學校。

  現在好像都有一百一十多所了,敬愛的王爺爺和葉奶奶提前完成了捐建心愿,所以在老師安排大家熱烈歡迎的儀式後,取名叫做金城完全希望小學。

  新學校的場地定下來後,王爺爺和葉奶奶要過來參觀,那年學校買了好多花和紅旗,從學校一直延伸到九九水庫邊,老師早就訓練大家歡迎儀式。

  並安排了兩個男同學和兩個女同學去給王爺爺葉奶奶夫婦獻花與佩戴紅領巾。

  【我當時好羨慕那個可以送花和帶紅領巾的同學,那是一種榮譽感,也很期待以後自己長大了、掙錢了、也能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當時老師說有可能初中也會建,所以大家特別用心的訓練,到了參觀的那天,天氣明媚,一大早,一年級到九年級所有的師生全部井井有序的排在馬路兩邊,期待王爺爺、葉奶奶早點到來!

  太陽越升越高,同學們的額角蒙上了一層蒙蒙細汗,終於在十一點左右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王爺爺、葉奶奶。

  同學們手拿花束向車隊招手致敬異口同聲的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在剪彩後,男女各兩個同學上台給王爺爺葉奶奶獻花和佩戴紅領巾,王爺爺、葉奶奶和校長老師還有政府部門手拿鐵鏟在記者的拍攝下完成了豐碑儀式。

  這個時候附近的鄉民們也都聚集過來,下午請了戲子在唱花鼓戲。

  可能從奶奶回來後,日子都比較平穩,所以五六年級的事已經全部記不清楚。

  唯有這麼一個短暫而唯美的片段,震撼人心、不管怎樣依然記憶猶新,伴隨著這難忘的情景我們畢業了。

  雖然我們讀初中後,新小學才建好,第二年課本桌椅全部截然一新,比起我們至少給後來的學弟與學妹們營造了美好的學習環境。

  現在回想起來這段美好的記憶,寫這一部分時已經是晚上,回憶起這一幕幕,我的心、我的神、我的靈、瞬間是輕鬆的、愜意的、享受的。

  可是快樂、歡笑、美好、幸福、對抑鬱症的人來說只是那麼一瞬間,若夜空煙花般稍縱即逝!

  (每天下午隨著太陽落幕時分,我的身、我的心、我的魂、就會全體進入焦慮緊崩階段,印堂之間和左邊腦袋隱隱作痛,時而還會耳鳴。)

  這種軀體反應從下午四五點左右一直伴我入睡入夢,有人曾把抑鬱症當做一條黑狗,那麼每天下午,這隻黑狗就會悄悄的跑進我的身子、占據我的身心、控制我的靈魂、與我如影相隨,嚇不跑、趕不掉、驅不走!

  【下面補點抑鬱知識,如果您身邊有抑鬱患者請您一定要知道】

  1、抑鬱症的對面不只是「快樂」那麼簡單,

  就像我並沒有不快樂。

  抑鬱症的對面更多的是「活力」,

  是身體被病困住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乾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

  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2、因為第一條,所以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鬱不抑鬱,這兩者之間無法劃上等號。

  「你整天那麼逗逼,怎麼會抑鬱呢」,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抑鬱症是一種病,不是一種悲觀失落的心情、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是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失衡。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有啥可抑鬱的,我還抑鬱呢!」

  這種話,就好象你不會對一個癌症患者說:「你有啥可乏力難過的,我還乏力難過呢!」抑鬱症是一種疾病,而不只是一種心情。

  4、抑鬱症是一種病,是病就要吃藥。確實有人有輕度抑鬱症自己熬著熬著就熬過去了,但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來說,扛不是一個辦法,這不是一個用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


  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通過影響三種化學性神經傳導素來發揮療效: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千萬不要抗拒治療和吃藥,

  是否吃藥不是衡量人生是否健康的標準,健康的人生的應該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問題,即便是藉助藥物的手段。

  5、抑鬱症的外部表現非常複雜,悲觀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種症狀,但更多時候還會通過肢體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頭昏、乏力等。

  所以千萬不要以沒有心理症狀而只有生理症狀,來否定一個人抑鬱症的可能性。

  6、不要問抑鬱症患者:「你為什麼要抑鬱?「很多人的抑鬱症是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一樣。

  7、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

  8、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好到處說的……」這種話!

  抑鬱症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這沒什麼見不得人,「訴說」會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壓力。就好象我終日以一種逗逼式的口吻調侃自己的抑鬱症,一方面是在排解自己的壓力。一方面我也希望通過我的調侃,讓大家知道抑鬱症是一種病,不要對它有任何的偏見。我很慶幸,在我的不停訴說中,我周圍人都對抑鬱症有了基本的了解,從朋友到同事到家人都只是把我當作一個普通的病人,而不帶任何的偏見。

  9、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社交活動會有壓力,比如與不熟悉的人的聚會,他人的過度關注會有壓力,

  比如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生活的突然變化會有壓力、比如工作的變動。這些壓力對於尋常人而言不過爾爾。

  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我的藥物失控就是因為作息陡然間紊亂而導致的。

  10、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與抑鬱症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持與鼓勵,再簡單一點,就是理解與關心。

  如《走出抑鬱》一書中寫道:「多人問我如何對待身患憂鬱症的朋友與家人,我的回答其實很簡單。

  減少他們的孤立感。幫忙泡杯茶,促膝長談,或是相鄰而坐,保持沉默,或是其他適合當時狀況的方法。但你一定要做些什麼,而且要發自內心地樂意去做……

  對了,請不要用有色的眼睛看待身邊的抑鬱患者,你沒經過他的經歷,你就永遠無法感同深受。

  今天是上班第二十五天,在新來的同事們知道我有抑鬱症時她們總是不相信,是那麼的驚訝!

  她們說:「咦?花花,你怎麼有抑鬱症,你每天看起來比我們還開心還開朗,不可能得抑鬱症。」

  她們說:「是阿,你搞錯了吧?你會有抑鬱症?」

  這樣類似的話其實無疑就好像是朝抑鬱症的胸口開槍,不過,貌似我的運氣很好,同事艷每天開車送我一起上下班,同事龍龍姐她真的很好很好很暖很暖,坐我旁邊同事小燕總是會提醒我工作上的小小失誤並告訴我該怎么正確對待。

  還有姚姐的關心,敏敏的一個餵食的動作,和君姐的話語,和曲的友好和用心,張經理和兩個組長之間的責任……

  雖然這些有的都是很輕很微的某些個舉動,可是對于敏感的抑鬱患者來說你的有意你的真誠都是那麼的溫暖……

  感恩的心,感謝與你們相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