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迎捷師軍前證謠言
隨便又客套了幾句之後,劉禪便找個理由把馬良支去城門,只留馬秉在家中。
他身著帝服,居高臨下地望著馬秉。
「你現在是什麼感受?」
「……陛下聖明。」
馬秉沉默許久,憋出四個字。
非常經典的轉移話題。他知道劉禪問他的不是這個感受,但他偏偏只回答這個。
「朕並非完全不懂政事,朕也有心思做個明君!只是如平常人那般結交幾個朋友,紓解一下心中苦悶,為何就不能如願?」
劉禪一拳敲在石桌上,敲得自己的手生疼。
幾個太監連忙跑過來查看,讓他揮袖揮退。
「你不是要和你爹一樣為漢室效力嗎?朕給你機會。朕現在辟你為黃門侍郎,即日起便入宮,與董允等人一同負責朕的學習起居。」
「鄙人才疏學淺,難以擔此大任,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你……哼!」
劉禪憤怒地一揮袖子,然後在一眾太監的簇擁之下離開了馬宅。
馬秉一個人望著空蕩蕩的家人,心中有許多說不出的痛苦。
他的確想如同父親那般出人頭地,建功立業;可如今入宮的機會就在眼前,他為何拒絕的如此直接呢?
剛剛脫口而出的時候,他甚至都沒有猶豫。
現在想來,在他心裡劉禪並非是一個完全的皇帝,也間雜了許多朋友的成分吧。
他上前幾步,默默地將大門關閉。
城樓之上,身著火紅錦絲的馬良腰佩組綬,頭頂進賢,顯得整個人十分精神。
他已經闊別這身官服許久了。
「馬侍中,今天是什麼好日子?能讓你將上朝所用的朝服都穿出朝外?」
「回劉將軍話,今日我軍凱旋,按律當行獻捷祭祀與慶功宴。將軍用此事來苛責我那大可不必。」
「好啊。」
劉琰笑笑。
「看來今日是侍中的得意之日啊!那我便不搶侍中的風頭。先告辭了。」
劉琰慢悠悠地走下城樓。
「剛剛威碩來過了?」
劉琰離開不久,諸葛亮便走上城樓。
「是。」
「他來做什麼?」
「回丞相,不知。」
「也罷。祭祀典儀你可還記得?」
「自然是不會忘記。」
「那就好。季常啊,最近你可是受苦了。但還容我多說幾句:季常行事若是仍舊如此冒失,那恐怕日後類似的事情,只多不少。」
「屬下已經從中學到教訓。」
「那就好。」
閒聊著,軍隊便遠遠地露出影子。
以諸葛亮為首的一行官員打開城門站在城門口,隊伍為首的楊儀王平二人瞧見了,便一前一後下馬來。
「末將參見丞相。」
「快快請起。」
一番簡單的客套話之後,王平便命人將朱褒帶上前來。
等到朱褒被推搡到隊伍前方,王平一腳將他踹翻在地:
「罪人朱褒已被我等生擒。敢問丞相,如何處置?」
「呸!」
沉寂了一路的朱褒一抬頭看見衣著光鮮的馬良站在他對面,頓時怒火中燒,險些掙脫束縛來。
「你這狗賊!」
「狗何謂?賊又何謂?」
馬良笑著走上前去。
「你……你……」
朱褒剛想罵些髒的,轉頭便又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一個有可能能救他的好點子。
「你不是前去替我向吳王請援,為何與這幫人重新混在一起?」
此言一出,周圍人一片譁然。
之前被馬良放走的那個小兵早就把馬良沒去吳地回了成都的事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給了朱褒,否則他也不可能為了退敵散布流言;
只是眼下眾人對峙,無論哪一句話都是以當前表述為準。
王平聽了一半立即奪步向前:
「朱褒!你再敢口出狂言!丞相,我請按照《蜀科》,將此人就地正法。」
楊儀卻是將他攔住。
他本就對牂牁破城前傳出的那些謠言頗感興趣,此時事情走到尾聲,還有這麼一出大戲,那他自然是要聽的。
若是真能從中揣度出馬良的一些把柄,之後藉此上位也未嘗不可:
「不急。且聽聽朱郡丞想說些什麼,再行律法不遲。我漢朝行律雖嚴,但也最是淨明。若有內情,自當令其陳之。」
「威公說的不錯。且讓他先說來聽聽不遲。」
馬良出人意料的不急不惱,反倒是眯起個眼興沖沖地等待朱褒說他壞話。
諸葛亮見他這般坦率,便索性順了他的意:
「朱褒,你還有什麼內情,一併招來。」
「丞相!丞相!」
朱褒用腿和膝蓋移動,一點一點蹭到諸葛亮面前:
「褒自知是無能之輩,但受陛下和您聖恩,自不敢動任何謀逆邪念!是他!」
朱褒想伸手指馬良,結果那束他的繩子實在捆的嚴實,讓他的臂膀動彈不得。
在如此情況下,他便只好揚了揚下巴以作示意:
「就是這賊人馬良,他先是潛入我牂牁城,以朝中三品官員的身份欺辱我將士,隨後又用花言巧語和重金誘惑小人,方才一時糊塗,信了他的鬼話!」
「哦,原來如此。在幾個月前,我的確曾路過牂牁一趟。」
馬良恍然大悟般笑笑:
「敢問朱郡丞,我這朝中三品官員的身份,是何時恢復的?」
「這我哪知道!」
「您不知道就對了。因為我也是從武陵流亡回成都之後,才受陛下和丞相恩典,准許我官復原職。
當時為了趕回成都,我的確曾借道牂牁,但那時我並不曾有一官半職——朝中只錄我死於夷陵戰火,這倒是蜀地人盡皆知的事。敢問郡丞所謂我以『三品官員欺壓將士』之言,從何而來?」
「那……那就是我被你唬住了!」
「那縣丞阿諛諂媚之色便昭然若揭了。」
馬良嘖了嘖舌。
「縣丞是如此奉承之徒,又如何稱我用花言巧語誘惑您?反倒是在牂牁的賭場,縣丞借著威風多言對陛下不敬之詞,想來也是不忍重現。」
你造謠,我也造謠。
反正現在城破人亡,我就不相信你這罪魁禍首的賭場,能倖存下來一塊磚一片瓦:
「那時我多有勸誡,縣丞卻說:『待到吳王援兵至此,我與那南中雍……』」
雍凱的雍字一出,朱褒立刻掙扎地打斷他說話:
「馬良小兒,休得造謠!」
馬良立刻明白了朱褒是有什麼把柄拿在雍闓手裡,以至於他寧可如今不辯解受刑,也不願供出這個名字。
如此一來,他便先將話收回,換個話題:
「我從牂牁回京時身無分文,只是車馬差旅,尚需丞相和舍弟支援,方才抵達;郡丞剛剛說我用重金誘惑您,那我當真是慷慨之人,即便是風餐露宿,也要將隨身財物交予郡丞成所謂『大事』。」
此話一出,周圍有許多憋不住的小兵便跟著樂起來。
「哼。」
王平向後瞪了一眼,便沒人再敢出聲。
但是馬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停頓片刻後,他站直了腰板。
「郡丞可還有別的話說?諸位將士可聽的真切呢。」
有了剛剛那句說了一半的話做威脅,任由他現在如何油嘴滑舌,朱褒也不敢再抬槓了。
「既然郡丞沒有怨言,餘下的便交由丞相處置了。毀謗詆毀朝中官員之事,我且不與你計較。」
馬良沖朱褒淡淡一笑,笑得他毛骨悚然。
他轉過身,向諸葛亮建議:
「此人於任職地作亂,又有外結孫吳之嫌,自然不會是單獨作亂。如今兩國修好,正需剷除挑撥教唆之勢力。可藉此機會用他之口,供出賊人。」
「侍中所言極是。照《蜀科》論,當梟首懸城門三日以示眾。但多方考慮,先將此人押入大牢審訊,配合招供則從寬處置。」
諸葛亮揮揮手,幾個士兵便將朱褒連拖帶拽地扯入城中。
待到朱褒的哀嚎聲再也聽不見,諸葛亮整理衣衫:
「禮官備禮!為參軍楊儀、偏將軍王平二將及凱旋將士設宴慶功。」
他身著帝服,居高臨下地望著馬秉。
「你現在是什麼感受?」
「……陛下聖明。」
馬秉沉默許久,憋出四個字。
非常經典的轉移話題。他知道劉禪問他的不是這個感受,但他偏偏只回答這個。
「朕並非完全不懂政事,朕也有心思做個明君!只是如平常人那般結交幾個朋友,紓解一下心中苦悶,為何就不能如願?」
劉禪一拳敲在石桌上,敲得自己的手生疼。
幾個太監連忙跑過來查看,讓他揮袖揮退。
「你不是要和你爹一樣為漢室效力嗎?朕給你機會。朕現在辟你為黃門侍郎,即日起便入宮,與董允等人一同負責朕的學習起居。」
「鄙人才疏學淺,難以擔此大任,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你……哼!」
劉禪憤怒地一揮袖子,然後在一眾太監的簇擁之下離開了馬宅。
馬秉一個人望著空蕩蕩的家人,心中有許多說不出的痛苦。
他的確想如同父親那般出人頭地,建功立業;可如今入宮的機會就在眼前,他為何拒絕的如此直接呢?
剛剛脫口而出的時候,他甚至都沒有猶豫。
現在想來,在他心裡劉禪並非是一個完全的皇帝,也間雜了許多朋友的成分吧。
他上前幾步,默默地將大門關閉。
城樓之上,身著火紅錦絲的馬良腰佩組綬,頭頂進賢,顯得整個人十分精神。
他已經闊別這身官服許久了。
「馬侍中,今天是什麼好日子?能讓你將上朝所用的朝服都穿出朝外?」
「回劉將軍話,今日我軍凱旋,按律當行獻捷祭祀與慶功宴。將軍用此事來苛責我那大可不必。」
「好啊。」
劉琰笑笑。
「看來今日是侍中的得意之日啊!那我便不搶侍中的風頭。先告辭了。」
劉琰慢悠悠地走下城樓。
「剛剛威碩來過了?」
劉琰離開不久,諸葛亮便走上城樓。
「是。」
「他來做什麼?」
「回丞相,不知。」
「也罷。祭祀典儀你可還記得?」
「自然是不會忘記。」
「那就好。季常啊,最近你可是受苦了。但還容我多說幾句:季常行事若是仍舊如此冒失,那恐怕日後類似的事情,只多不少。」
「屬下已經從中學到教訓。」
「那就好。」
閒聊著,軍隊便遠遠地露出影子。
以諸葛亮為首的一行官員打開城門站在城門口,隊伍為首的楊儀王平二人瞧見了,便一前一後下馬來。
「末將參見丞相。」
「快快請起。」
一番簡單的客套話之後,王平便命人將朱褒帶上前來。
等到朱褒被推搡到隊伍前方,王平一腳將他踹翻在地:
「罪人朱褒已被我等生擒。敢問丞相,如何處置?」
「呸!」
沉寂了一路的朱褒一抬頭看見衣著光鮮的馬良站在他對面,頓時怒火中燒,險些掙脫束縛來。
「你這狗賊!」
「狗何謂?賊又何謂?」
馬良笑著走上前去。
「你……你……」
朱褒剛想罵些髒的,轉頭便又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一個有可能能救他的好點子。
「你不是前去替我向吳王請援,為何與這幫人重新混在一起?」
此言一出,周圍人一片譁然。
之前被馬良放走的那個小兵早就把馬良沒去吳地回了成都的事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給了朱褒,否則他也不可能為了退敵散布流言;
只是眼下眾人對峙,無論哪一句話都是以當前表述為準。
王平聽了一半立即奪步向前:
「朱褒!你再敢口出狂言!丞相,我請按照《蜀科》,將此人就地正法。」
楊儀卻是將他攔住。
他本就對牂牁破城前傳出的那些謠言頗感興趣,此時事情走到尾聲,還有這麼一出大戲,那他自然是要聽的。
若是真能從中揣度出馬良的一些把柄,之後藉此上位也未嘗不可:
「不急。且聽聽朱郡丞想說些什麼,再行律法不遲。我漢朝行律雖嚴,但也最是淨明。若有內情,自當令其陳之。」
「威公說的不錯。且讓他先說來聽聽不遲。」
馬良出人意料的不急不惱,反倒是眯起個眼興沖沖地等待朱褒說他壞話。
諸葛亮見他這般坦率,便索性順了他的意:
「朱褒,你還有什麼內情,一併招來。」
「丞相!丞相!」
朱褒用腿和膝蓋移動,一點一點蹭到諸葛亮面前:
「褒自知是無能之輩,但受陛下和您聖恩,自不敢動任何謀逆邪念!是他!」
朱褒想伸手指馬良,結果那束他的繩子實在捆的嚴實,讓他的臂膀動彈不得。
在如此情況下,他便只好揚了揚下巴以作示意:
「就是這賊人馬良,他先是潛入我牂牁城,以朝中三品官員的身份欺辱我將士,隨後又用花言巧語和重金誘惑小人,方才一時糊塗,信了他的鬼話!」
「哦,原來如此。在幾個月前,我的確曾路過牂牁一趟。」
馬良恍然大悟般笑笑:
「敢問朱郡丞,我這朝中三品官員的身份,是何時恢復的?」
「這我哪知道!」
「您不知道就對了。因為我也是從武陵流亡回成都之後,才受陛下和丞相恩典,准許我官復原職。
當時為了趕回成都,我的確曾借道牂牁,但那時我並不曾有一官半職——朝中只錄我死於夷陵戰火,這倒是蜀地人盡皆知的事。敢問郡丞所謂我以『三品官員欺壓將士』之言,從何而來?」
「那……那就是我被你唬住了!」
「那縣丞阿諛諂媚之色便昭然若揭了。」
馬良嘖了嘖舌。
「縣丞是如此奉承之徒,又如何稱我用花言巧語誘惑您?反倒是在牂牁的賭場,縣丞借著威風多言對陛下不敬之詞,想來也是不忍重現。」
你造謠,我也造謠。
反正現在城破人亡,我就不相信你這罪魁禍首的賭場,能倖存下來一塊磚一片瓦:
「那時我多有勸誡,縣丞卻說:『待到吳王援兵至此,我與那南中雍……』」
雍凱的雍字一出,朱褒立刻掙扎地打斷他說話:
「馬良小兒,休得造謠!」
馬良立刻明白了朱褒是有什麼把柄拿在雍闓手裡,以至於他寧可如今不辯解受刑,也不願供出這個名字。
如此一來,他便先將話收回,換個話題:
「我從牂牁回京時身無分文,只是車馬差旅,尚需丞相和舍弟支援,方才抵達;郡丞剛剛說我用重金誘惑您,那我當真是慷慨之人,即便是風餐露宿,也要將隨身財物交予郡丞成所謂『大事』。」
此話一出,周圍有許多憋不住的小兵便跟著樂起來。
「哼。」
王平向後瞪了一眼,便沒人再敢出聲。
但是馬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停頓片刻後,他站直了腰板。
「郡丞可還有別的話說?諸位將士可聽的真切呢。」
有了剛剛那句說了一半的話做威脅,任由他現在如何油嘴滑舌,朱褒也不敢再抬槓了。
「既然郡丞沒有怨言,餘下的便交由丞相處置了。毀謗詆毀朝中官員之事,我且不與你計較。」
馬良沖朱褒淡淡一笑,笑得他毛骨悚然。
他轉過身,向諸葛亮建議:
「此人於任職地作亂,又有外結孫吳之嫌,自然不會是單獨作亂。如今兩國修好,正需剷除挑撥教唆之勢力。可藉此機會用他之口,供出賊人。」
「侍中所言極是。照《蜀科》論,當梟首懸城門三日以示眾。但多方考慮,先將此人押入大牢審訊,配合招供則從寬處置。」
諸葛亮揮揮手,幾個士兵便將朱褒連拖帶拽地扯入城中。
待到朱褒的哀嚎聲再也聽不見,諸葛亮整理衣衫:
「禮官備禮!為參軍楊儀、偏將軍王平二將及凱旋將士設宴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