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東觀喜事,羌人過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張禹又給劉隆上了一堂課。

  劉隆內心恍然之間,好似回到了多年之前,在章德殿跟著太傅學習的日子。

  他心中充滿了興奮。

  就好像學生在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一樣,只想著趕緊解決。

  一路上,帶著種種對於涼州的疑問,對羌人的困惑,他回到了宮中。

  此刻,天色已然漸晚。

  原本,劉隆打算直接召尹勤進宮,問詢涼州相關人口問題。

  但想了想,這件事情必須詳細深入了解才可。

  萬不可馬虎應付。

  這時,蔡倫走了進來說道:「陛下,太傅府上那幾個騙子道士已經羈押在掖庭獄了。」

  劉隆點了點頭,叮囑了一句。

  「先將他們扔在那裡晾一晾,但不要施加刑法,每日飯菜也給一口。」

  「陛下,這幾人可是罪惡滔天,對陛下不敬之輩......」

  劉隆揮了揮手,眉頭一皺。

  「勿要多說,朕留有大用!」

  蔡倫一愣,立刻覺察到自己多嘴了。

  「哎,我這張嘴......惹陛下不高興了......」

  但是,這幾個江湖術士,天子要來何用,蔡倫倒是想不明。

  陛下此舉,簡直和太傅府上的態度大相逕庭。

  劉隆也不理會蔡倫的小心思,沉思了片刻。

  「蔡倫,你立刻親自出宮,告知尹勤讓他準備好涼州各州郡人口、稅賦以及現有羌人的分布。」

  劉隆想了想又道:「讓他加緊準備,明日送過來。」

  「諾!」蔡倫不敢再言語半分,立刻匆匆出宮而去。

  章德殿內,安靜了下來。

  劉隆腦子有些凌亂,便獨自走出了殿門,身邊跟著兩個挑燈的內侍。

  此刻,夜空之中。

  烏雲浮現,遮蔽了原本的月光。

  劉隆走在宮中的石階上,低頭沉思。

  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南宮,看到了依舊明亮的東觀。

  想了想,閒著也是閒著。

  「走,去東觀......」

  劉隆也是許久不去東觀,倒也想去看看馬融、許慎等人,也順便了解一下經書編纂的進度。

  到了東觀,劉隆沒有讓守衛通告,而是打算自己悄悄走進去。

  正欲推門進入之時,他便聽到了其內傳來的聲音。

  「這是發生什麼,個個如此高興......」

  帶著好奇,他踏入了東觀。

  此刻,東觀內一眾儒學士子匯聚在一起,個個臉上帶著興奮之色。

  嘴裡發出激動之音。

  許慎馬融劉珍三人赫然站在人群中間,臉上同樣大笑。

  馬融看著手上的經書,興奮道:

  「諸位辛苦這麼久,今日終於完成《論語》的校閱和編撰,陛下若只是知道,一定大喜。」

  許慎接著道:「治經一事,任重道遠,下面我等還需繼續努力,完成我大漢之百年大計......」

  一向不苟言笑的劉珍,此刻也是大笑道:

  「不錯,一旦我等完成四書五經的校正,諸位之名皆將萬古流芳,名垂青史!」

  作為士子,誰人不想被後人記住,載入史冊。

  眾儒學士子也是雙目泛出精光。

  此刻,他們的心,被劉珍的這句話徹底點燃。

  久久無法平息。

  「今夜的東觀好生熱鬧,看來朕到是來對了!」

  劉隆的聲音徐徐傳了過來,落在了馬融等人的耳朵里。

  隨後,他的身影出現在了轉角處。

  「陛下......您怎麼來了!」馬融臉上帶著激動,立刻穿過人群跑了過去,恭敬揖禮。

  許慎、劉珍也是緊隨其後,不敢怠慢。

  眾位士子也都齊齊拜見。


  「季長無需多禮,快快起身。」劉隆笑了笑,親手扶了一下馬融揖禮的手。

  這一下子,讓馬融也是內心一震,化作一片感動。

  「東觀內發生了什麼,竟讓你們如此高興?」劉隆掃視了一圈眾人,看著他們個個神采奕奕,滿面紅光的樣子,很是好奇。

  馬融激動大聲道:「陛下,您交給我們校閱經書,終於在士子們的努力下,我們完成了《論語》的註解。」

  「快,將經書拿過來,讓陛下瞧瞧......」許慎立刻對著身後喊了一句。

  經書被眾人托著,傳遞了過來。

  「陛下,請看,這便是新版《論語》。」馬融小心接過許慎遞來的經書,雙手托在胸前。

  劉隆的內心也是激動不已,埋下的種子,如今終於發芽了。

  他顫動的手輕輕翻開書頁,細細看了起來。

  編撰有標點符號的經書一覽無餘,句句分明。

  半響後,劉隆大笑道:「好好好!你們為我大漢立下了天功,朕重重有賞,所有人統統賞賜三百錢!」

  「多謝陛下!」眾人齊齊一拜。

  「諸位,治經乃是我大漢國之重事,是百年基業,望你等不負朕和太后托福,你們的名字以後會刻在我大漢的史冊之上,流芳後世!」

  「臣等謹記!」眾人目露堅定。

  隨後,劉隆和在場的眾人又交流了許久,便讓散去,各自回歸本職。

  此刻。

  東觀二層閣樓。

  「季長,今夜朕來此,還有一事。」劉隆看著閣樓的藏書,笑道。

  「陛下請講,我等三人一定照辦。」馬融回道,身後的許慎、劉珍也是露出好奇之色。

  「朕想了解一下東觀藏書中有關羌人的記載,以及漢羌戰爭的歷史。」

  「陛下稍等,我等三人這就去為您取來。」

  劉隆坐在桌子上,看著三人穿梭在閣樓之間,不斷取下一壘壘竹簡。

  反正也無睡意,劉隆便覺得查閱一下東觀的藏書,興許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陛下,這部分竹簡記載漢羌戰爭。」

  「這部分是羌人的發源以及遷移。」

  「這裡是關於羌人的部落分支以及各族的勢力大小。」

  ......

  劉隆看著一份份竹簡,便決定從羌人的發源開始看起。

  「都散去吧,朕自己看看。」

  就在三人離開之際,劉隆說道:「季長,你留意下。」

  「陛下何事?」馬融問道。

  「朕知道你是扶風茂陵人氏,乃是吾開國功勳馬援的從孫,你應該對西北的情形比較了解。」

  馬融聞言,內心一動。

  雖身處東觀之中,但朝廷準備征戰涼州,他也早就知道。

  「陛下,西北之地是苦寒之地,關西之地經歷無盡戰火之後,早就不復往日,人口凋零,困苦不堪。」

  「臣曾在武都郡做過幾年太守,深知地方百姓艱難,且時有邊境羌人禍亂,十分不易。」

  聽聞馬融的話語,劉隆也是明白。

  「涼州的羌人你怎麼看?」

  「自開國以來,我漢人便和羌人的戰爭持續不斷,河湟地區的羌人不斷向著我漢朝國土進發。

  他們所處之地苦寒,隨著人口增加只能向外擴張,犯我漢境。」

  劉隆思索片刻,說道:「季長此話言之有理。」

  「陛下,如今內郡之中也有許多羌人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早就融入了我漢人的生活之中,原本這一時期其實真正的漢羌戰爭只是在邊郡發生。」

  劉隆回道:「哦,你且說來聽聽?」

  「陛下,前漢之末,關中之地經歷戰火無數,導致人口驟減。

  就以臣家鄉扶風郡來講,在戰爭之前原本二十一個縣八十多萬的人口,到了我世祖光武皇帝手上時,僅僅剩下十五個縣九萬多人了。」

  這句話一出,劉隆也是有些震驚。

  戰爭掠奪生命的速度,簡直太可怕了。


  這自己人打自己人,武德說實話,有些太過了。

  「因此,我大漢開國之際,關中地廣人稀,人口稀少,朝廷便用邊疆族群來填充關中的人口,內遷的羌人多不勝數,自然而然這些人就承擔了朝廷的徭役以及稅賦。」

  「隨著戰爭的持續,我漢朝邊郡境內出現了許多羌人,有些甚至深入西北深處,經過幾十年推移,這些羌人漸漸留在了漢土,在此慢慢融入了漢人。」

  劉隆聽得很是認真,從馬融的話中他也對羌人這個群體認識的更深刻。

  但是,東漢開國選擇遷移邊疆的外族來填充關中之地人口,這一點讓他覺得乃是下策。

  不如秦漢時期從關東之地內遷的做法聰明。

  「季長,你剛才說朝廷官吏對羌人壓榨太狠,最終導致郡縣內羌人叛亂,如此一來,邊郡的羌亂不光是來自外部,更還有內部。」

  馬融笑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

  許久之後,劉隆離開了東觀。

  與馬融一番交談,他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一同離去的,還有一摞摞記載著羌人的竹簡。

  ——————

  【感謝大家的票票,謝謝支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