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商量怎麼給兒子擦屁股
正說著,朱高熾突然一拍大腿,猛地站起來,恍然大悟兒子的錢肯定和那紀綱的事情脫不了干係。
這事兒可是風口浪尖上的,他還特意找楊士奇商量怎麼給兒子擦屁股呢。
現在看來,兒子這手筆,顯然是撈了一筆。
這種事,還是裝傻充愣為妙。
太子妃眨巴著疑惑的眼睛問:「咋了,突然這么正經?」
朱高熾板起臉,認真地說:「這錢你先收著,暫時別亂動。」
太子妃卻是一臉的不以為意,嘴角含笑地把銀票收入懷中,心裡暗忖:弟弟那筆買賣正好缺錢,投給他肯定能翻上幾番,到時讓那些個宮女太監們開開眼,太子府也是有大手筆的!
清早,朱瞻基又碰上了太子妃和胡尚義在那兒嘀嘀咕咕,聽著她們談論自己的婚事。胡尚義說那浙江來的秀女脾氣火爆,打了宮女一耳光,他覺得這樣的性子實在不宜留在宮中,便將人送回去了。
太子妃聽後,嘴角含笑,頗為滿意地點頭。
胡尚義又接著說,河南、山東的秀女也快到了。
「母妃!」
「瞻基啊!」
太子妃眼波流轉,笑意盈盈地招呼他,「過來,娘兒倆好好說會兒話。」
朱瞻基剛邁出一步,瞥見母妃眼中閃過的一絲狡黠,心中警鈴大作:「母妃,我還有要事得向皇爺爺匯報,這就先走了!」...
話音未落,他已如兔子般溜之大吉。
太子妃愣在原地,還想好生盤問一番,卻不料兒子跑得比兔子還快,不禁笑罵:「這猴兒,一刻也不得消停。」
胡尚義深知主人家事不宜插手,只是微微頷首。
胡善祥瞧著朱瞻基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頭卻因為他離去前的一抹微笑,如同吃了蜜糖一般甜。
……
邊關的急報似一陣風,吹散了家中的溫馨。
阿魯台部騷擾遼東,犯我邊疆,皇帝朱棣龍顏大怒,立刻召集太子、漢王、趙王等人商討對策。
朱瞻基踏入上書房,只見大型沙盤前,幾位長輩爭論得面紅耳赤。
漢王朱高煦指著沙盤,一臉嚴肅:「這次阿魯台部犯邊,定是有瓦剌和兀良衛在背後撐腰,否則他們怎敢如此放肆!」
朱高燧說:「我早說過瓦剌是養不熟的狼,上次就應該一舉解決,哪來今日之患……」
朱棣揮了揮手,示意孫兒上前。
朱瞻基一溜煙兒走進大殿,環顧四周,好傢夥,自己的座位不知哪兒去了,只好尷尬地蹲在角落。
朱棣皇帝斜眼瞧見他,隨意地開了口:「那建文的事兒,你搞得定嗎?」
朱瞻基嘿嘿一笑,挺起胸膛:「皇爺爺,早搞定了!」
朱棣一聽,眼睛都亮了,身子前傾,追問:「真的?那朕何時能見著他?」
朱瞻基神秘兮兮地說:「皇爺爺,建文那邊的聯繫人,急著要見見您的龍顏呢。」
「哦?」朱棣意味深長地應了一聲,瞧見旁邊幾個兒子和張輔都支棱起耳朵,他哈哈一笑,「繼續你們的,別管我。太子,你來說說。」
朱高熾穩重地清清嗓子:「各位,皇上的意思是想和草原各部和平共處。那瓦剌還沒動靜,咱們就先動手,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朱高煦抱臂站在一旁,嘴角一撇,那表情分明是「你懂個球」。
朱高燧倒是一副情報頭子的模樣,神氣活現地說:「諸位,瓦剌首領馬哈木的孫子也先,那可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聽說請了京城的高人給他算命,說是有帝王之相。這還了得,咱們不如先發制人,滅了也先……」
「也先?!」朱瞻基正和朱棣商量著見建文的細節,聽到這個名字,不禁驚訝地打斷。
這一叫,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還有張輔的目光齊刷刷地投了過來。
趙王朱高燧一臉逗趣地開了口:「哈哈,說起這個也先,大侄子,你該不會認識那傢伙吧?」
朱高熾一聽,知道三弟這是有意挑事兒,立刻反駁:「別胡說八道,瞻基一直在京城,怎麼可能和草原上的人有瓜葛?」
皇帝朱棣揮揮手,目光落在孫兒身上,好奇他為何一聽到也先這個名字,神情就有些不對勁。
那個也先,正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俘虜了朱祁鎮那倒霉孩子!
想起那不省心的兒子,朱棣心裡就一陣來氣。
朱瞻基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解釋說:「皇爺爺,孫兒也聽過也先的名聲,據說那廝有梟雄的魄力,一心想要統一草原,對我們大明更是寸步不讓,是個強硬的主戰派。」
朱高燧一副得意的模樣:「大侄子就是有見識,我看這也先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咱們得派兵滅了丫的!」
朱棣忍不住笑出聲:「他那小小的瓦剌,也敢跟咱們大明叫板?」
朱高煦瞧著大侄子把太子的話頂回去,心裡暗笑,提醒道:「爹,咱們可不能小瞧了對手,有人說他有稱帝的命相呢!」
朱高熾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傳言罷了,小孩子過家家還知道戴個紙皇冠呢,難道我們就因為這風言風語就出兵?一個江湖術士的話,能當真麼?」
朱高煦斜眼瞧著朱高熾,戲謔道:「得了得了,老大,您還是回家享受您的山珍海味去吧!」
朱高熾一臉苦瓜相,嘟囔著:「我哪兒有錢啊!」
朱高煦一聽,立刻像是抓到了兔子,反問:「連飯錢都沒了?」
朱高熾愣了一下,這可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麼?
他眼珠子骨碌一轉,手往懷裡一掏,嘿嘿一笑:「誰像你啊,一出手就是金豆子。你送我的那些金豆子,我可是翻來覆去看了又看,每一顆都能讓我美餐一頓呢……」
朱高煦慌忙上前,一把捂住朱高熾的嘴,小聲哀求:「我的好哥哥,你可別在這給我下套啊!」
朱棣看著這一幕,心裡跟明鏡似的,揮揮手:「你們都給我退下吧。」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張輔一一行禮,依次退下。
朱棣轉頭對朱瞻基抱怨:「瞻基啊,你看看這三個,在我面前鬥嘴,真想一巴掌把他們拍到牆裡頭去。」
這事兒可是風口浪尖上的,他還特意找楊士奇商量怎麼給兒子擦屁股呢。
現在看來,兒子這手筆,顯然是撈了一筆。
這種事,還是裝傻充愣為妙。
太子妃眨巴著疑惑的眼睛問:「咋了,突然這么正經?」
朱高熾板起臉,認真地說:「這錢你先收著,暫時別亂動。」
太子妃卻是一臉的不以為意,嘴角含笑地把銀票收入懷中,心裡暗忖:弟弟那筆買賣正好缺錢,投給他肯定能翻上幾番,到時讓那些個宮女太監們開開眼,太子府也是有大手筆的!
清早,朱瞻基又碰上了太子妃和胡尚義在那兒嘀嘀咕咕,聽著她們談論自己的婚事。胡尚義說那浙江來的秀女脾氣火爆,打了宮女一耳光,他覺得這樣的性子實在不宜留在宮中,便將人送回去了。
太子妃聽後,嘴角含笑,頗為滿意地點頭。
胡尚義又接著說,河南、山東的秀女也快到了。
「母妃!」
「瞻基啊!」
太子妃眼波流轉,笑意盈盈地招呼他,「過來,娘兒倆好好說會兒話。」
朱瞻基剛邁出一步,瞥見母妃眼中閃過的一絲狡黠,心中警鈴大作:「母妃,我還有要事得向皇爺爺匯報,這就先走了!」...
話音未落,他已如兔子般溜之大吉。
太子妃愣在原地,還想好生盤問一番,卻不料兒子跑得比兔子還快,不禁笑罵:「這猴兒,一刻也不得消停。」
胡尚義深知主人家事不宜插手,只是微微頷首。
胡善祥瞧著朱瞻基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頭卻因為他離去前的一抹微笑,如同吃了蜜糖一般甜。
……
邊關的急報似一陣風,吹散了家中的溫馨。
阿魯台部騷擾遼東,犯我邊疆,皇帝朱棣龍顏大怒,立刻召集太子、漢王、趙王等人商討對策。
朱瞻基踏入上書房,只見大型沙盤前,幾位長輩爭論得面紅耳赤。
漢王朱高煦指著沙盤,一臉嚴肅:「這次阿魯台部犯邊,定是有瓦剌和兀良衛在背後撐腰,否則他們怎敢如此放肆!」
朱高燧說:「我早說過瓦剌是養不熟的狼,上次就應該一舉解決,哪來今日之患……」
朱棣揮了揮手,示意孫兒上前。
朱瞻基一溜煙兒走進大殿,環顧四周,好傢夥,自己的座位不知哪兒去了,只好尷尬地蹲在角落。
朱棣皇帝斜眼瞧見他,隨意地開了口:「那建文的事兒,你搞得定嗎?」
朱瞻基嘿嘿一笑,挺起胸膛:「皇爺爺,早搞定了!」
朱棣一聽,眼睛都亮了,身子前傾,追問:「真的?那朕何時能見著他?」
朱瞻基神秘兮兮地說:「皇爺爺,建文那邊的聯繫人,急著要見見您的龍顏呢。」
「哦?」朱棣意味深長地應了一聲,瞧見旁邊幾個兒子和張輔都支棱起耳朵,他哈哈一笑,「繼續你們的,別管我。太子,你來說說。」
朱高熾穩重地清清嗓子:「各位,皇上的意思是想和草原各部和平共處。那瓦剌還沒動靜,咱們就先動手,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朱高煦抱臂站在一旁,嘴角一撇,那表情分明是「你懂個球」。
朱高燧倒是一副情報頭子的模樣,神氣活現地說:「諸位,瓦剌首領馬哈木的孫子也先,那可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聽說請了京城的高人給他算命,說是有帝王之相。這還了得,咱們不如先發制人,滅了也先……」
「也先?!」朱瞻基正和朱棣商量著見建文的細節,聽到這個名字,不禁驚訝地打斷。
這一叫,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還有張輔的目光齊刷刷地投了過來。
趙王朱高燧一臉逗趣地開了口:「哈哈,說起這個也先,大侄子,你該不會認識那傢伙吧?」
朱高熾一聽,知道三弟這是有意挑事兒,立刻反駁:「別胡說八道,瞻基一直在京城,怎麼可能和草原上的人有瓜葛?」
皇帝朱棣揮揮手,目光落在孫兒身上,好奇他為何一聽到也先這個名字,神情就有些不對勁。
那個也先,正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俘虜了朱祁鎮那倒霉孩子!
想起那不省心的兒子,朱棣心裡就一陣來氣。
朱瞻基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解釋說:「皇爺爺,孫兒也聽過也先的名聲,據說那廝有梟雄的魄力,一心想要統一草原,對我們大明更是寸步不讓,是個強硬的主戰派。」
朱高燧一副得意的模樣:「大侄子就是有見識,我看這也先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咱們得派兵滅了丫的!」
朱棣忍不住笑出聲:「他那小小的瓦剌,也敢跟咱們大明叫板?」
朱高煦瞧著大侄子把太子的話頂回去,心裡暗笑,提醒道:「爹,咱們可不能小瞧了對手,有人說他有稱帝的命相呢!」
朱高熾不以為然地擺擺手:「傳言罷了,小孩子過家家還知道戴個紙皇冠呢,難道我們就因為這風言風語就出兵?一個江湖術士的話,能當真麼?」
朱高煦斜眼瞧著朱高熾,戲謔道:「得了得了,老大,您還是回家享受您的山珍海味去吧!」
朱高熾一臉苦瓜相,嘟囔著:「我哪兒有錢啊!」
朱高煦一聽,立刻像是抓到了兔子,反問:「連飯錢都沒了?」
朱高熾愣了一下,這可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麼?
他眼珠子骨碌一轉,手往懷裡一掏,嘿嘿一笑:「誰像你啊,一出手就是金豆子。你送我的那些金豆子,我可是翻來覆去看了又看,每一顆都能讓我美餐一頓呢……」
朱高煦慌忙上前,一把捂住朱高熾的嘴,小聲哀求:「我的好哥哥,你可別在這給我下套啊!」
朱棣看著這一幕,心裡跟明鏡似的,揮揮手:「你們都給我退下吧。」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張輔一一行禮,依次退下。
朱棣轉頭對朱瞻基抱怨:「瞻基啊,你看看這三個,在我面前鬥嘴,真想一巴掌把他們拍到牆裡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