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曹操華佗,司馬懿策反(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下。

  荊州,南郡,烏林。

  曹操征南大營。

  西北風呼嘯,陰冷刺骨。

  在惡劣的天氣下,曹操頭疾發作,痛不欲生。

  中軍寢帳中,一個鬚髮俱白、頭大身體瘦削的六旬醫者,正在用金針給曹操刺穴。

  躺在床榻上,穿著厚厚裘袍的曹操,眉頭緊皺,顯得很是疲憊,與襄陽接受劉琮降表時,大相逕庭。

  自南下荊州以來,曹軍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州縣,紛紛投降,這個結果,讓曹軍上下,產生了驕狂輕敵的想法。

  近日,曹軍連吃敗仗,首先是江陵之戰,曹仁以優勢兵力攻城,結果先是被劉斗擋在城外,其後,關羽又把江陵守得固若金湯,水沷不進。

  不久前,夷陵遭遇戰,蔡中被劉斗斬首,曹休大敗而歸。

  這些都還是和劉備的軍隊交戰的記錄。

  「無能,汝等都是無能之輩,區區一個劉阿斗,乳臭未乾的小子,就把你們嚇趴下了。」

  「哼,要是我的黃須兒在此,必打得劉阿斗滿地找牙.....。」

  劉備有劉斗。

  他曹操也有曹彰。

  論勇猛,曹彰能搏虎豹,比起只會耍陰謀詭計的劉斗,要強了不知多少倍。

  就在曹操為劉斗而動怒之時,前日,以荊州降卒為主的水軍在烏林以南的江面上與周瑜軍遭遇,結果又是一場慘敗。

  蔡瑁、張允這兩個降將,統領七千水軍,大小戰船百餘艘,與周瑜麾下凌統、甘寧遭遇。

  這一場遭遇戰,雙方兵力對比,蔡、張穩占上風,戰船的噸位,也勝過對方,但偏偏一向不睦的凌、甘兩將,卻是配合默契,大勝而返。

  得知蔡瑁、張允大敗,折了七千將士,百餘戰船,曹操氣怒之下,頭疾再次發作,又一次倒下。

  無奈之下,曹操只能將華佗從許都叫到烏林,為自己救治,但讓他失望的是,華佗雖是名醫,對頭風這種病症,也無把握治好。

  「丞相,佗以為,不開顱,難以根治頭風之症,而開顱的話,就算服用麻沸散,也不能保證劇痛侵擾丞相神經,進而危及性命。」

  華佗苦著臉,對閉目養神的曹操說道。

  他本來已經辭了官職,迴轉老家譙郡,與老妻相伴。

  但曹操中年以後,頭風病日益嚴重,每次發作,都是心亂目眩,頭痛難忍,其它醫者施治,療效甚微。

  唯有華佗,有勇氣在曹操的胸椎部鬲俞穴進針,片刻之後,便能讓曹操腦清目明,疼痛立止。

  但是,金針刺穴,只能延緩,不能根治。

  曹操最終,還是會因發頭疾而死。

  「元化,醫治之事,等回返許都之後,再作計較。不過,有句話要告知你,操這頭風症,要是治不好,你也不要活了。」

  曹操聽到華佗之言,沒有睜眼,只是厲聲警告。

  華佗說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曹操不想知道。

  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大戰在即,絕不能在這個時候,身體出問題,要不然,軍心動盪,這仗不用打,就已經敗了。

  所以,華佗要做的事情,是千萬百計,找到治好頭風症的藥草,給曹操服下。

  中軍大帳門口。

  水軍都督蔡瑁,這個曹操的至交好友,不安的等在那裡,臉色難看,作懺悔狀。

  「德珪,怎麼不辯解了,你不是說,甘寧不是凌統的殺父仇人嗎,絕不可能並肩作戰,出戰十拿九穩,這敗仗又是怎麼回事?」

  曹操頭疾經刺穴後稍有好轉,強打起精神,問蔡瑁道。

  劉琮投降之時,蔡瑁出了大力,曹操待蔡瑁的態度,也是親近。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蔡瑁招降的示範作用開始減弱,曹操的態度就不一樣了。

  身居高位。

  就要體現價值。

  在水軍將領的任用上,曹操本來傾向於繼續重用荊州降將蔡瑁、張允,這樣一來,既可以籠絡荊州人心,又能補充水戰的不足。

  但是。


  現在看來,蔡瑁、張允明顯出工不出力,曹操甚至開始懷疑,蔡瑁是不是知道自己睡了王氏。

  區區一個女人,蔡瑁也太小心眼了。

  看來,蔡、張已經不能完全信任,曹操只能考慮換將。

  水軍都督的人選,毛玠毛孝先可以暫時接替。

  在鄴城漳水,曹軍設有水寨,操練水軍的領軍之將,就是毛玠,此人雖是北人,但為人謹慎,軍事才幹各方面都不錯,很得曹操信任。

  蔡瑁懦懦跪下,想辯解幾句,但又不知說什麼。

  這一時,他心裡除了後悔,還是後悔。

  早知道投降曹操之後,同窗好友的情義不在,那他又何必投降,還不如守著荊州,繼續保著劉琮,過土皇帝的快活日子。

  「稟丞相,校事府司馬校事求見。」

  就在曹操對蔡瑁的能力和忠誠表示懷疑時,帳外傳來許禇的聲音。

  典韋死後。

  許禇接任親衛宿將之職。

  有了宛城之變的教訓,許禇對曹操的安危非常重視,就算是司馬懿這等心腹,也要先通傳之後,才能進帳。

  「仲達,可有要緊事情?」

  曹操緩緩睜開眼,輕喚了一句。

  校事府主事賈詡稱病回了鄴城,副主事司馬懿被曹操提拔任職。

  新官上任三把火,司馬懿這段時間幹勁十足,派往荊州各郡、縣的使者,紛紛帶回好消息。

  荊南四郡之中,桂陽趙范、長沙韓玄,都已表態,只要曹軍擊敗孫劉聯軍,他們就立即舉旗反正。

  「丞相,江東那邊送來重要情報,校事府已經核對無誤。據悉,兩個月前,劉備之子劉斗出使柴桑,舌戰江東文武,並誘引凌統、甘寧械鬥。」

  「孫權為此嚴令凌、甘兩將,若是再發生類似事件,言要是再發現私鬥,從軍中除名,革其部曲,充作敢死先登。」

  「這件事情,雖是偶然,但還是由劉鬥引起,可惜的是,我們在柴桑的使團,對此卻毫無所知,要是他們早發現,早提醒,或許就能避過一場敗仗。」

  司馬懿從袖子裡面取出一卷帛書,遞到曹操跟前。

  曹操接過帛書,打起精神,仔細看去。

  帛書內容,卻是一份關於校事府在江東孫權集團內部發展細作,策反敵將以及收集到的孫權、周瑜、魯肅等人言行的情報。

  上面提到「韓當」這個名字,就讓曹操一下子高興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