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徐庶:你快歸來(求追讀)
臥龍鳳雛。
相比諸葛亮的沉穩,龐統的個性要更張揚一些。
而徐庶,則取其中,有穩重的一面,又有俠義的一面。
劉斗與龐統敘著話,忽然想起徐庶這個劉備軍師,被迫無奈進曹營,徐庶不發一言,最後鬱鬱而終。
徐元直,不該是這般下場。
劉斗心裡甚不是滋味。
「士元兄,你去曹操營中,記得找一找徐庶徐元直,斗聽說,徐母因為徐庶投曹之事,已經自縊。」
「你幫我轉告徐軍師,就說,在家父和我的心裡,過去,現在,將來,一直把他當作軍師,這一點,永遠不會變,我們希望他能回來。」
劉斗再三囑咐龐統,見到徐庶之後,一定要好言寬慰。
曹操死後,徐庶沒有回到劉備身邊。
除了被監視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覺得一臣不事二主,他先投劉備,後投曹操,要是再回到劉備身邊,怕被人瞧不起。
徐庶的這個顧忌。
劉斗必須要和他說清楚。
愚忠不可取。
人言不可畏。
只要徐庶能回來,劉備和他,一如既往,把徐庶當作軍師來看待。
「升之,你這句話,統一定轉告元直。要是他猶豫不決,統綁了他回來。」
龐統臉色一肅,向劉斗鄭重一揖,說道。
徐庶北投,雖然是因為徐母被擄,但在龐統看來,孝道與忠義之間,徐庶沒有處理好。
「士元兄,你見到徐軍師,只需和他說一句話,染疫不治,需要隔離,如此這般,監視之人必定遠離,脫困的機會就來了。」
劉斗向龐統面授機宜。
「升之的意思,是假病實逃,妙,此計實在是妙。」
龐統撫掌大喜。
諸葛亮、龐統、徐庶,都是知交好友。
徐庶投奔劉備最早,若不是他舉薦,劉備不會三顧茅廬,同樣的理由,龐統若不是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也不會被劉備看重。
現在,徐庶身陷曹營。
龐統自然期望,有朝一日,徐庶能夠回到劉備身邊。
劉斗與劉備深度交換意見之後,與龐統作別,然後動身回返州陵駐軍地。
黃蓋詐降計,這會兒應該已在進行中。
只不知,蔣幹這枚棋子,還有沒有用,曹操還信不信任他。
「少主,你終於回來了,這段時間,曹軍斥候戰船試探不斷,良擔心,萬一真的打起來,吃了敗仗,對不起少主一番心血。」
州陵水寨門口,馬良居首、魏延、邢道榮列在左右,早早等候在那裡。
這個時候的魏延,還不是後來季漢五虎上將以下第一將,只是劉備部曲將,又家世不顯的他,只能排在馬良後面。
不過,馬良的性子溫和,不張揚,魏延對他也是服氣,若是換成了馬謖,魏延這會兒,估計已是橫眉冷對了。
州陵大營,有馬良主持,劉斗放心不少。
馬良的能力,相當不錯。
特別在收攏夷人軍心方面,頗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他借著傳授知識之名,開辦蒙學,讓不識字的眾夷兵對馬良這個白眉老師,越發的服氣。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知識在漢代是傳家的寶貴財富。
馬良能夠將知識與夷人分享,這一點,不只是普通的夷兵,就連五溪蠻蠻王沙摩柯,也對馬良存了十分的敬意。
劉斗見到為人師表的馬良,心念一動,突發奇想。
「季常,你這個軍中蒙學,要長期堅持下去,我看,取個名字,就叫州陵學癢,我和父親說一下,讓他也掛個名。」
「等我有了空,也在學癢教一教軍中將士,當一回老師,過個癮。」
北洋小站練兵,其實就是軍校的雛形。
這也是培養軍中基層軍官的很好方法,劉斗穿越前,就是其中一員。
同時,老師和學生之間,因為教授學問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天然的信任關係,學生要是背叛老師,就會被人看不起,被視為背叛。
劉斗要是在州陵學癢當老師,那教出來的學生,忠誠度上會提高許多。
「少主能來傳授學問,那是最好,到時候,良也要坐在下首,聽少主講一講那些書冊上沒有,聞之未聞的事情。」
馬良哈哈一笑,白眉挑起,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斗只是些道聽途說的傳言,可不敢在季常面前賣弄。」
馬、魏、邢三人的背後,州陵軍營之中,劉斗麾下三千將士,一個個精神飽滿,挺胸站立,接受檢閱。
在隊列的前面,還有兩員小校,正領頭喊著口號。
「少主,此二人,為襄陽人習珍、習宏,良與習氏兄弟有舊,向其講述少主事跡之後,他們主動前來投奔,現在軍中任屯將。」
馬良一邊介紹,一邊將習珍、習宏叫了過來。
劉斗聽到習氏兄弟大名,不由得喜出望外。
「文長,你和習家兄弟,隨我一起去赤壁,等此戰過後,你好好帶一帶習珍、習宏,等以後隊伍擴編了,我再重用他們。」
劉斗上前,拍著習氏兄弟的肩膀,一邊鼓勵,一邊吩咐魏延。
穿越之前,北洋軍中傳唱三國軍歌,同時講解三國人物,習珍的事跡,也在其中。
呂蒙詐取荊州之後,習珍時任零陵北部都尉,率眾抵抗,後兵敗自刎。
習珍之死,也標誌著荊州徹底落入東吳手裡,在此之後,季漢的地盤,就只剩下了益州一個州,以一州之力伐曹魏,難矣!
習宏被俘,為延續習家血脈,入東吳為官,但他有問必不答,終身不為孫權發一言。
氣節比起潘濬,要強了不知多少倍。
一番巡視之後,劉斗又留下邢道榮,特意交待幾句,並保證,要是大戰開啟,邢道榮的先登任務,沒人會與他爭搶。
隨後,劉斗與馬良、邢道榮打了一個招呼,然後帶著魏延、習珍、習宏直奔赤壁周瑜大營。
個人安危方面。
劉備很重視,在趙雲離開之後,魏延就成了劉斗的保鏢。
一路上,劉斗與魏延分析當下戰局。
周瑜卻一直按兵不動,坐觀其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劉斗覺得,是要用這句話,來激一激周瑜了。
.......
相比諸葛亮的沉穩,龐統的個性要更張揚一些。
而徐庶,則取其中,有穩重的一面,又有俠義的一面。
劉斗與龐統敘著話,忽然想起徐庶這個劉備軍師,被迫無奈進曹營,徐庶不發一言,最後鬱鬱而終。
徐元直,不該是這般下場。
劉斗心裡甚不是滋味。
「士元兄,你去曹操營中,記得找一找徐庶徐元直,斗聽說,徐母因為徐庶投曹之事,已經自縊。」
「你幫我轉告徐軍師,就說,在家父和我的心裡,過去,現在,將來,一直把他當作軍師,這一點,永遠不會變,我們希望他能回來。」
劉斗再三囑咐龐統,見到徐庶之後,一定要好言寬慰。
曹操死後,徐庶沒有回到劉備身邊。
除了被監視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覺得一臣不事二主,他先投劉備,後投曹操,要是再回到劉備身邊,怕被人瞧不起。
徐庶的這個顧忌。
劉斗必須要和他說清楚。
愚忠不可取。
人言不可畏。
只要徐庶能回來,劉備和他,一如既往,把徐庶當作軍師來看待。
「升之,你這句話,統一定轉告元直。要是他猶豫不決,統綁了他回來。」
龐統臉色一肅,向劉斗鄭重一揖,說道。
徐庶北投,雖然是因為徐母被擄,但在龐統看來,孝道與忠義之間,徐庶沒有處理好。
「士元兄,你見到徐軍師,只需和他說一句話,染疫不治,需要隔離,如此這般,監視之人必定遠離,脫困的機會就來了。」
劉斗向龐統面授機宜。
「升之的意思,是假病實逃,妙,此計實在是妙。」
龐統撫掌大喜。
諸葛亮、龐統、徐庶,都是知交好友。
徐庶投奔劉備最早,若不是他舉薦,劉備不會三顧茅廬,同樣的理由,龐統若不是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也不會被劉備看重。
現在,徐庶身陷曹營。
龐統自然期望,有朝一日,徐庶能夠回到劉備身邊。
劉斗與劉備深度交換意見之後,與龐統作別,然後動身回返州陵駐軍地。
黃蓋詐降計,這會兒應該已在進行中。
只不知,蔣幹這枚棋子,還有沒有用,曹操還信不信任他。
「少主,你終於回來了,這段時間,曹軍斥候戰船試探不斷,良擔心,萬一真的打起來,吃了敗仗,對不起少主一番心血。」
州陵水寨門口,馬良居首、魏延、邢道榮列在左右,早早等候在那裡。
這個時候的魏延,還不是後來季漢五虎上將以下第一將,只是劉備部曲將,又家世不顯的他,只能排在馬良後面。
不過,馬良的性子溫和,不張揚,魏延對他也是服氣,若是換成了馬謖,魏延這會兒,估計已是橫眉冷對了。
州陵大營,有馬良主持,劉斗放心不少。
馬良的能力,相當不錯。
特別在收攏夷人軍心方面,頗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他借著傳授知識之名,開辦蒙學,讓不識字的眾夷兵對馬良這個白眉老師,越發的服氣。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知識在漢代是傳家的寶貴財富。
馬良能夠將知識與夷人分享,這一點,不只是普通的夷兵,就連五溪蠻蠻王沙摩柯,也對馬良存了十分的敬意。
劉斗見到為人師表的馬良,心念一動,突發奇想。
「季常,你這個軍中蒙學,要長期堅持下去,我看,取個名字,就叫州陵學癢,我和父親說一下,讓他也掛個名。」
「等我有了空,也在學癢教一教軍中將士,當一回老師,過個癮。」
北洋小站練兵,其實就是軍校的雛形。
這也是培養軍中基層軍官的很好方法,劉斗穿越前,就是其中一員。
同時,老師和學生之間,因為教授學問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天然的信任關係,學生要是背叛老師,就會被人看不起,被視為背叛。
劉斗要是在州陵學癢當老師,那教出來的學生,忠誠度上會提高許多。
「少主能來傳授學問,那是最好,到時候,良也要坐在下首,聽少主講一講那些書冊上沒有,聞之未聞的事情。」
馬良哈哈一笑,白眉挑起,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斗只是些道聽途說的傳言,可不敢在季常面前賣弄。」
馬、魏、邢三人的背後,州陵軍營之中,劉斗麾下三千將士,一個個精神飽滿,挺胸站立,接受檢閱。
在隊列的前面,還有兩員小校,正領頭喊著口號。
「少主,此二人,為襄陽人習珍、習宏,良與習氏兄弟有舊,向其講述少主事跡之後,他們主動前來投奔,現在軍中任屯將。」
馬良一邊介紹,一邊將習珍、習宏叫了過來。
劉斗聽到習氏兄弟大名,不由得喜出望外。
「文長,你和習家兄弟,隨我一起去赤壁,等此戰過後,你好好帶一帶習珍、習宏,等以後隊伍擴編了,我再重用他們。」
劉斗上前,拍著習氏兄弟的肩膀,一邊鼓勵,一邊吩咐魏延。
穿越之前,北洋軍中傳唱三國軍歌,同時講解三國人物,習珍的事跡,也在其中。
呂蒙詐取荊州之後,習珍時任零陵北部都尉,率眾抵抗,後兵敗自刎。
習珍之死,也標誌著荊州徹底落入東吳手裡,在此之後,季漢的地盤,就只剩下了益州一個州,以一州之力伐曹魏,難矣!
習宏被俘,為延續習家血脈,入東吳為官,但他有問必不答,終身不為孫權發一言。
氣節比起潘濬,要強了不知多少倍。
一番巡視之後,劉斗又留下邢道榮,特意交待幾句,並保證,要是大戰開啟,邢道榮的先登任務,沒人會與他爭搶。
隨後,劉斗與馬良、邢道榮打了一個招呼,然後帶著魏延、習珍、習宏直奔赤壁周瑜大營。
個人安危方面。
劉備很重視,在趙雲離開之後,魏延就成了劉斗的保鏢。
一路上,劉斗與魏延分析當下戰局。
周瑜卻一直按兵不動,坐觀其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劉斗覺得,是要用這句話,來激一激周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