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故人相識于歸藏(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費仲是個微胖的中年人,容貌看上去很有親和力。面對坐在馬紮上的紂王,費仲側過身,微微躬身。這姿勢表達了恭順,也不會有任何冒犯。

  「大王,臣已經查過歸藏館。主張天下說的人雖然不多,卻還是有。」費仲講述著自己的差事。

  聽到還有人主張「天下說」,紂王眉毛就已經皺起。就聽費仲繼續說道:「主張人皇說得比天下說多些。只是沒有多太多。」

  費仲剛說了這些,紂王已經氣得從馬紮上站起身來。紂王身高190,容貌俊美,身材挺拔。這一站直,身上散發的壓迫力陡增。

  就在此時,子秀的聲音傳來,「怎麼回事?」

  紂王按捺住火氣,儘可能溫和地將費仲所說的講給子秀。

  子秀聽完,看向費仲。

  費仲靜靜地站著,神色波瀾不驚,仿佛挑起這個話頭的不是他。事實上,費仲只是奉命行事。下達對歸藏館這個天下學術交流機構調查的是紂王。即便費仲被三花娘娘子秀責備,費仲也不過是代人受過。

  子秀命道:「費仲,汝去耕地。」

  費仲當即受命而去,沒有表現出任何留下來的意思。等費仲走遠,子秀說道:「小受。歸藏館不能關,汝也不要對那些人出手。」

  紂王看姑姑很不開心,只能答道:「姑姑,吾明白此時不要驚擾眾人。」

  子秀很清楚自己這侄子的性格。符合紂王需求的事情,紂王即便不高興也會接受。同樣,對於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事情,紂王會立刻隨性而動。

  雖然子秀自己堅決反對關閉歸藏館這個天下學術交流機構,但是子秀一旦不在朝歌,而紂王又覺得歸藏館已經阻礙到他,歸藏館必然遭到很沉重的打擊。

  紂王看姑姑依舊不高興,只能解釋道:「姑姑,此時關閉歸藏館,只會讓賢者前往周國。吾知道。」

  子秀聽了這話,便知道自己的大侄子已經對歸藏館非常不滿。無奈之下,子秀換了話題,「此次南征後,盤龍城需恢復。汝可有人選?」

  原本子秀並不知道盤龍城(武漢市黃陂區),這個名字和位置,是她從陳媛媛那裡得到的。只是子秀對此上了心,經過在大學的藏書館中一番搜索,總算是將盤龍城搞明白了。

  這是大商定都「隞」(鄭州)的時期,向南開拓的重要城邑。盤龍城位於大江以北,在江邊高處所建。有了盤龍城後,大江以南的礦產先運到盤龍城,再從盤龍城向北運輸。

  這些礦產非常重要,尤其是錫。冶煉青銅要加錫,雖然隨著大商在南方受到打擊,不得不收縮地盤,青銅中更多加鉛。也勉強能用。但是加錫還是最好的。

  紂王聽到盤龍城,也連連點頭。冶鐵技術雖然很重要,但是鐵又硬又不好加工,看上去黑黢黢的也不美觀。相比較之下,青銅不僅美觀,更容易加工。如果奪回盤龍城,大商就可以繼續獲得大江以南的錫礦。

  「姑姑,不如將比干封到盤龍城。」紂王笑道。

  子秀聽出了紂王對比乾的不滿,便答道:「很好。」

  比干是子秀的兄長,前代商王帝乙的庶弟,紂王的叔叔,現在出任商國少師。最近兩年中,比干與紂王之間因為看法不同,鬧得很僵。

  以紂王的性格,子秀覺得將比干封到盤龍城是個很不錯的決定。比干與紂王性子都很直,都不會選擇退讓,如果讓他們繼續這麼對抗下去,子秀擔心會出事。

  確定了盤龍城的事情,紂王就與子秀談起出兵的事情。子秀卻擺擺手,「今日是為耕地而來,其他之事回宮再談。」

  一上午很快過去,商朝高層們回到朝歌。子秀洗了澡,換好衣服。正準備去宮中,卻有人急匆匆前來稟報,「娘娘,巫碩有請娘娘。」

  子秀當即派人去宮中告知紂王,下午會面延後。她急匆匆上馬,直奔巫碩宅邸。

  到了一座還算氣派的宅邸前,子秀下了馬,直奔內堂而去。沿途的人見到子秀前來,全都讓路。

  推開內堂的門,就見一個瘦得有些脫相的老人正躺在榻上,子秀鬆了口氣,走到老人身邊。老人費力地抬頭看了看子秀,命人搬了椅子過來,請子秀坐下。

  子秀嘆道:「碩。可惜我沒能找到好大夫。」

  老人名叫「碩」,巫是他的職業,而不是姓氏。巫碩努力笑道:「娘娘,不知臣若是死了,可否到那邊一看。」

  說完,巫碩指了指椅子,「能有這等器具,那邊的世界定然有趣。臣等了四十年,倒是不怕。」


  子秀苦笑了一下,卻不知道該不該說出「那邊」的看法。

  40年前,巫碩29歲,子秀是在私下偷偷跟著巫碩學習「扶乩」之術的時候,突然與那邊有了聯繫。

  40年來,巫碩花了很多時間用來研究勾連那邊的世界,始終沒有頭緒。

  子秀雖然通過陳媛媛知道了一些知識,卻覺得那邊認為人死如燈滅,並無身後事的態度過於驚悚,就一直沒有告訴巫碩。

  巫碩努力抬起乾枯的手臂,指了指牆邊堆了有半堵牆高的竹簡,「娘娘,臣請娘娘前來,是想念娘娘。這些書簡都是臣畢生所學所思,都贈予娘娘。」

  子秀只覺得心一沉。卻強打笑容,「何必急於一時。」

  巫碩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聽聞娘娘見到了尚。他可曾提及我?」

  「說了幾句,卻不多。尚當了周國太師,已經忘了咱們這些老友。」子秀嘆道。

  巫碩眼中都是懷念,「尚年輕時候就如此……呵呵。那時候若是安排他去歸藏館就好了。」

  聽巫碩提及歸藏館,子秀突然覺得巫碩或許不是彌留之際想見見老友,而是有他的目的。

  大商重鬼,重祭祀。巫,曾經是大商最重要的一群人。以前那些最出色的大巫,會出任「貞人」。貞人負責解讀占卜,也就是龜卜。

  在先王帝乙之前,貞人數量往往會有近十人,甚至十餘人。巫碩是一名極為出色的史官,也是一名出身大巫世家的巫師。如果不是先王帝乙只用了一名貞人,巫碩完全有機會成為貞人。

  子秀對巫碩這位好友很了解,巫碩本人很認真地研究巫術,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得出了一個結論,要麼是巫術本就不准,要麼是巫碩自己真的沒有巫師天分。總之,巫碩身為巫師,並不信巫。反倒成了作為商國天下學術交流機構之一,歸藏館的負責人。

  果然,巫碩繼續開口說道:「娘娘,臣想請娘娘勸說大王,哪怕是大王再不開心,也要用天下說。天下說本就是大商首倡,那姬昌到大商來,在歸藏館求學,才學到了天下說。為何天下說竟然成了周國遊說諸侯的說辭?!」

  子秀聽到這些往事,有些懷念,卻也很無奈。

  四十年前,商王子羨(帝乙)16年,子秀16歲。那一年的大商王廷正在商討是否遷都於沬(mèi)。那一年,商國王都殷都內,天下諸侯皆來朝拜。各國學者,賢者,都到殷都的學術機構求學,授課,交流。

  商國的貴人教育機構,大學裡南腔北調。歸藏館,連山館中,包括周王姬昌在內的學者們日夜交流,爭論,每日記錄他們的討論內容所用掉的竹簡至少有上百斤重。

  那時候……子秀第一次與陳媛媛神交,並且見到了另一個世界。

  「娘娘。」

  巫碩的聲音打斷了子秀的回憶。

  巫碩繼續說道:「歸藏館在,天下只是懷疑商禮是否可信。歸藏館不再如40年前,則天下再無信商禮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