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姬信王宮言天機(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信平靜地說出自己得到了鬼神相告的事情,的確讓周國高層與諸侯們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巫師們曾經在漫長的歲月中有著極大的權勢,但是隨著以商為首的華夏各國興辦大學,在貴族子弟中普及「禮樂射御書數」的教育,巫師集團內部出現了全面分化。專門的天文、歷史、醫療機構成立並且發展起來。

  周王姬發在牧野公布商王子受的四大罪中,第二條就是「昏棄厥肆祀,弗答。」意思是,對祖先的祭祀不聞不問。

  紂王並非停了歷代商王的祭祀,而是將非商王的祖先排除出祭祀系統。這樣,上帝、自然神以及其他貴族或同姓低級貴族的祖先就不再享有國家的祭祀。致祭神靈範圍的固定和縮小,使商代先王之外的其他同姓宗族的祖先神,不再被列入商王的祭祀。

  隨著祭祀對象的大大減少,用於祭祀的資源隨之大大降低。商王子受可謂是節衣縮食,把所有資源都用來打仗。但吃祭祀資源這一路的商國巫師集團們可就遭受了滅頂之災。

  雖然周王姬發在牧野之戰前大罵商王子受不給祖先祭祀,但是周國在做同樣的事情,其烈度遠遠超過商國。

  周國原本就沒有商國那麼複雜的祭祀體系,在周王姬昌寫成了《易經》後,連龜卜的地位都被全面動搖。周國剩餘的那些巫師根本進不了周國王宮。

  周國當然還有負責祭祀的大祭司,太宰就負責祭祀工作。但周國太宰乃是周王姬發的同母弟姬旦,周國巫師集團在周國王廷中再無發言權與代言人。

  姬信說自己能接觸到鬼神,此事可大可小。是否相信姬信的決定權完全在周國王廷手中。

  姬豐最早發難,卻沒想到姬信一個小子竟然能編出這樣的說辭,心中驚怒不已。但局面至此,姬豐只能喝道:「姬信,汝怎敢妄言鬼神,誆騙大王!」

  只是局面已然與大會剛召開之時大不相同,姬豐氣勢也弱了許多。

  姬信坦然答道:「叔叔。吾今年不過二十二,去年隨大王伐商,才離開鎬京。若非鬼神告知,吾怎能知道三花娘娘旗號?怎能知道三花娘娘騎兵之道?怎能知如何對抗騎兵?」

  此一連三問竟然問得姬豐無言以對。連周圍大臣與諸侯都心生疑惑,不少人真的開始懷疑起姬信是否得到了鬼神青睞。

  端坐高位的姬發扭頭看了姜子牙一眼。在牧野開始,姬發就感覺姜子牙過於信任姬信。只是後來事情眾多,姬信又閉門不出,這才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此時就見姜子牙如釋重負的模樣,姬發決定要好好問問姜子牙不可。

  姬旦此時心中很是糾結。他之前不用姬信,就是因為那種非常糟糕的直覺。此時直覺應驗,哪怕事情還沒到是否要重用姬信的地步,姬信已經將事情攪得極難收場。

  當下周國王廷中,姬發為大王,姬旦、姜子牙分別為文武首臣。若是王室不承認姬信得到鬼神告知,那就只能殺了姬信。若是王室承認姬信果然得到鬼神青睞,卻找不到一個安排姬信的位置。

  畢竟,得到鬼神青睞之人的地位遠高貴人,哪怕是任命姬信為太宰也不為過。

  正焦慮中,就聽姬豐說道:「大王,姬信誆騙大王,還請大王懲處!」

  姬發有著與姬旦相同的擔心,同時也不禁懷疑姬信是否有其他心思。姬信畢竟是先王姬昌的兒子,若是姬信有了勢力與地位,只怕有朝一日就會對姬發的王位造成威脅。

  但姬發此時不準備考慮太遠的未來,他再次詢問姜子牙,「尚父如何以為?」

  姜子牙當即拱手施禮,「請大王詢問姬信,鬼神都說了何事。」

  姬發見姜子牙如此相信姬信,不得不轉頭問道:「信,鬼神告知汝何事?」

  王宮中所有大人物都參加過巫師舉辦的各種活動,見多了各種巫師的騙人把戲。大多人對於從未見過的鬼神顯靈之說很是懷疑,甚至見到這種以鬼神名義搞事的,都先認定這些人是騙子。但是這些人卻都相信鬼神存在。

  眾人都盯著姬信,想看看這小子到底要搞出什麼來。

  姬信堅信自己說的都是大實話,王浩然這個鬼君隨時會出現在姬信意識中,而且王浩然能預知未來,能挽狂瀾於既倒。若無王浩然,只怕在座的這些人全都得死在牧野之戰中。

  見王兄姬發下令,姬信開口講道:「鬼神告知吾,大道變化不斷,天地隨之而變。小有四季寒暑,大有天傾其西北,地陷其東南。昔日黃帝伐蚩尤,雖每戰必敗,但大旱數年,使河流乾涸,田野堅硬,黃帝得以布四方陣,並以戰車大破蚩尤,此乃皇帝順應天地大道變化而行,才有勝機。」


  姬旦讀書最多,他本以為姬信會編造一個離譜的故事,卻沒想到這個並不愛讀書的庶弟開口這一段就令他聽進去了,尤其是姬信講述的內容中有一條脈絡,姬旦很快感受到了這條脈絡,突然就有種隱隱然眼界開闊之感。

  除了姬旦之外,那些讀過些書的諸侯也聽得似懂非懂,卻開始覺得姬信有點厲害。

  姬信前面的鋪墊並非胡謅,而是用這時代的人能理解的程度講述了氣候變化對於人類各種生活方式造成的影響,以及人類主動適應變化,從而繼續發展壯大的過程。

  講完這些後,姬信停頓一下。按捺住激烈的情緒,姬信在心裡問道:「鬼君所言,可否誆吾?」

  「愛信信,不信滾。」王浩然冷冷地答道。

  姬信雖然碰了一鼻子灰,但他真正在意的是王浩然此時是否在他身邊。確定自己並非孤身一人說出這個大天機,姬信再次有了勇氣。他開口說道:「夏桀無道,商湯有道。鳴條一戰,氣運轉移。商得氣運,商湯王天下。今商紂無道,周有道,氣運轉移,故商可伐之。鬼神告知吾,天庭有鬼神與三花娘娘神交,三花娘娘得鬼神相助,故能如此不凡。」

  周國大臣與諸侯們大多沒聽明白前面的那段講述,但是都聽明白了三花娘娘竟然是因為得到鬼神相助才這麼厲害。大商並沒有隱藏這個消息,而是將此事宣揚出來。周國國內也知道了這個說法,只是大家不肯真的相信而已。

  姬信繼續說道:「鬼神告知吾,今大道有變,天庭正神之位空缺。有鬼神與三花娘娘神交,正應商周之戰。故以不論商周,凡死於此戰中忠勇之臣,皆將得天庭冊封,為天庭正神。」

  說完,姬信向周王姬發行禮,「大王,此便是鬼神告知之事。」

  周王宮的庭院以及大殿再次一片沉寂。所有人都因為信息量太大,以至於不知道該說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