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孟津之戰見故人(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步兵對戰騎兵,姬旦看的是熱鬧,姜子牙看的是門道。姜子牙稱讚姬信「知兵」,並非只因為「姬信」在對戰中極致的應對,更是因為「姬信」退到第二道防線後,命令三千殿後軍的第三隊開始撤退。

  這三千殿後軍的確是一萬五千周軍中最有理由留下來的那批人,但是殿後軍之所以肯留下奮戰,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能有序撤退,大家都得留在大河北岸。

  當三千殿後軍退入第二道防線之時,之前兩千撤退的周軍除了兩三百人因為過於慌亂掉入河中,其餘的要麼已經在橋上,要麼就在船上。岸邊的渡口與橋頭已經空出些許位置。

  在軍事家姜子牙的冷酷視角來看,周軍士卒們都想活著逃離。既然已經出現了逃離的空間,就有可能出現隊列中的士卒擅自退隊逃走。

  「姬信」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按照年齡將三千殿後軍分成三隊,第一隊年齡最大,第三隊年齡最小。在渡口與橋頭剛有空缺的時候,「姬信」就命令第三隊撤退,將這個缺口堵住,讓第一隊與第二隊周軍殿後部隊沒有撤退的空間與理由,有效地避免了崩潰危機。

  姜子牙相信「姬信」此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姬信」在冷靜指揮的同時也精準地把握住軍心,的確是知兵之將。

  姬旦就理解不到這個程度,他的注意力全都不自覺地放在了慘烈的戰鬥上。三花娘娘的騎兵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後並沒有一股腦繼續衝擊,而是將兵力先集中在第二道防線靠河的兩側之後才開始進攻。

  「姬信」昨天就收攏撤退部隊中的全部400多面盾牌,將盾牌預留在第二道防線內。殿後的周軍退入第二道防線後,士兵們立刻將盾牌全部拿起組成盾牆,勉強防禦住了三花娘娘騎兵們的射擊。

  便是如此,三花娘娘的軍官們都有著可怕的弓數,每一箭都會命中一名周軍士卒,射得周軍都躲在盾牌後不敢露頭。

  姬旦看向正在撤退的周軍。不少周軍在浮橋上站立不穩,掉入河中。那些不懂水的被嗆暈,掙扎幾下就被捲入水下。懂水的則游向小船,嘗試爬到船上逃命。

  小船上的周軍在岸邊都見過太多救人不成反倒整船傾覆的事,此時哪裡還敢顧及同袍。先是喝斥那些落水周軍,要他們不要過來。對於那些一定要爬上船的落水周軍,船上的士卒直接用戈來招呼。落水周軍發出慘叫聲,冒著血沉入河中。

  姬旦不忍看,別過臉。卻見大河南岸的望台上揮動起旗幟。稍一分辨就看明白,那信號是告知商軍步兵距離孟津沒多遠了。

  姬旦連忙命道:「派船接應姬信。」

  姜子牙說道:「太宰,吾已派船。」

  姬旦看向河面,很快發現兩艘載著周國虎賁之士的船正劃向北岸。

  三花娘娘子秀此時趕到前線,對部下問道:「何人願破陣擒將?」

  隊長們全都面有難色。他們從淮夷處千里趕回,又追殺周軍9日,早已疲憊。與王浩然交戰雖然沒有太大傷亡,但初次面對如此棘手的敵人,所消耗的精力比從軍以來打過的任何一戰都多了數倍。此時騎兵們全靠一股氣勢撐著,王浩然所部雖然極為狼狽,卻並未顯露出亂象。貿然沖陣,部下傷亡只怕不會小。

  旅長袁弘拱手行禮,「娘娘,臣願沖陣。」

  子秀沒有立刻答應袁弘的請戰,她抽出腰間寶刀,對眾將說道:「告知全軍,擒殺此敵將者,吾賜以辰淵。」

  聽到此言,隊長們神色都變了。商王室傳說,子秀40年前與鬼神通靈,自此開始修習天書。子秀對此事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過去40年中,她行事愈發不凡,更於十年前習得冶鐵術。

  在掌握冶鐵術之前,大商的鐵器都是由天外隕鐵製成,數量極為稀少。三花娘娘冶鐵術大成後,將天外隕鐵融入精鐵,鑄造出四柄寶刃。名為「青萍」,「辰淵」,「通天」,「靈寶」。

  通天刃供奉於太廟,青萍刃獻予商王子受。子秀平日最愛佩戴辰淵。眾將都對這柄吹毛利刃削鐵如泥的寶刃無比嚮往,紛紛應道:「臣願沖陣!」

  不等眾將動身,有騎士前來稟報,「娘娘,敵軍退入第三陣。」

  子秀眉頭皺起,雖然看不到第三道防線有什麼特別,但以王浩然表現出的能力,子秀覺得定然不會簡單。她催動棗紅馬,喊道:「隨吾前往。」

  到了第三陣前,商軍眾騎將都倒吸一口涼氣。地面上被挖出了如兔子洞般的諸多淺坑。身為騎將,眾人都有過馬蹄踏入淺坑導致馬腿受傷的經歷。但是靠挖掘大量淺坑阻止騎兵衝擊,不少人從未如此想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


  商軍騎將訝異之後立刻明白三花娘娘子秀為何一定要擒殺這位周將。不管這名周將是何人,若是讓他回到周國,必為大敵。

  但障礙已成,眾將都沒有信心能毫髮無傷地衝過去。

  袁弘喊道:「侍衛,隨吾出戰。」便率領二十騎越眾而出。

  不管是袁弘開始他的侍衛都精於馬術,駕馬小跑著前進,除一人之外,其他騎兵避開了所有陷坑,逼近了周軍。

  在黑暗的意識空間角落,姬信正等待著最終的命運。

  姬信原本以為王浩然不會害他。卻沒想到在山窮水盡的時候,王浩然還是出手坑害,要求姬信成為犧牲。在黑暗中絕望了一陣,姬信開始向歷代先祖,向先王姬昌請求幫助。但念了幾句禱詞後,姬信念不下去了。

  想像著先祖們看到一萬五千周軍精銳陷入死地,只要姬信當了犧牲,就可以將一萬五千周軍士卒救出來……姬信覺得先祖乃至先王或許會毫不猶豫地要求姬信成為這個犧牲吧?

  不,那簡直是一定的。

  再次想起王浩然那番貌似不懷好意的話,「背黑鍋我來,送死你去,合力救周軍,犧牲也值得!」

  姬信覺得這話對於大周來說竟挑不出絲毫不合理之處,只是對姬信太過於殘酷而已。

  用了很長時間接受了這樣的命運,姬信在黑暗中對著王浩然嚎叫起來,「鬼君,若能救大周,吾願為犧牲!」

  王浩然卻始終不予回應。

  不知道在黑暗中待了多久,姬信突然聽到王浩然的聲音,「姬信,汝自詡武藝純熟?」

  姬信立刻精神起來,卻沒有立刻回答。將自己所學會的武藝在腦海中理了一遍,姬信答道:「吾善使戈。」

  又對談幾句,王浩然叮囑道:「一旦趕走商軍,切勿戀戰。」就將身體交還給姬信。

  王浩然真的累壞了,而且肉搏戰完全超出王浩然的能力之外。小時候,姬信被小朋友推搡,可都是青梅出面打跑對方。長大後,王浩然也沒能成為精善格鬥術的高手。

  姬信看清周圍的時候,就見自己正處於領頭的位置,士卒們粗用在姬信身邊。一時間,姬信覺得心滿意足。作為周王室的庶子,姬信當然知道為將者,披堅執銳,立於陣頭。以前之所以沒能做到,完全是因為從沒能得到這個機會。

  高舉長戈,姬信喝道:「前隊,隨吾擊敗商軍騎兵,沖!」隨即持戈而上。

  邁出頭幾步的時候,姬信很是惴惴,生怕只有自己一個人衝上去,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料。然而身後密集的腳步聲讓姬信完全放下心來。

  商軍騎兵二旅旅長袁弘跟隨三花娘娘歷經大小數十戰,見識過各種敵人。面前周軍始終保持防禦姿態,這並沒有讓袁弘感覺有什麼不對。若是這支周軍在平原上與商軍騎兵對攻,早就被殺光了。

  此時見到周軍竟然在商軍騎兵無法衝擊的情況下主動反擊,心中先是有點驚怒,隨即忍不住叫了聲好。這反擊的時機很精妙,袁弘決定以後自己也要如此。心中雖然稱讚,袁弘卻摘下弓箭,一箭射向沖在最前面的周軍軍官。

  見那軍官並未躲閃,竟然揮動青銅戈,在被射中前堪堪將箭支擋下。如此對手讓袁弘有些興奮起來,他換上長槍,殺了過去。到了近前,當胸一槍刺出。

  對面周軍軍官並沒有硬擋,而是退後一步,青銅戈掛住槍頭順勢一壓,竟然想壓制住袁弘。袁弘長槍挑動,震開青銅戈,隨即與此人戰在一處。

  姬信是第一次正面與騎兵交戰,卻不是第一次見到商軍騎兵衝殺。從那時候開始,姬信就想像自己要如何應對。此時面前的對手一桿長槍使得如靈蛇般迅捷,姬信格擋數招才能勉強反擊一招,卻也被對手輕鬆擋下。

  正酣戰之時,對手連續數槍刺來,姬信不得不連退幾步,對手卻撥轉馬頭往後而去。姬信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了看周圍,就見跟隨他出擊的300名周軍士卒們數人圍攻一名商軍騎兵。300對70,騎兵又無法衝擊,優勢的確在周軍步兵一方。雖然周軍傷亡了數十人,卻也有數名商軍騎兵被殺,受傷的也有十幾人。而周軍士卒中還有些人往遠處跑,試圖將這二十商軍騎兵包圍起來。

  商軍騎兵並沒有戀戰,乾淨利落地選擇了撤退。

  姬信正想追過去,就聽王浩然說道:「切勿戀戰,退回陣中!」

  打退了商軍騎兵進攻,周軍士氣大振,有人甚至繼續追趕。姬信想收攏隊伍,王浩然喝道:「汝帶頭回陣,那些人不用管了!」


  姬信心中萬分不甘,卻也只能聽命。但商軍陣中一錦袍騎將已經率隊殺出,那人騎一匹棗紅馬,張弓搭箭,連珠般射出,試圖追擊商軍的周軍士卒接連被射死數人。

  錦袍騎將馬術精湛,沿著商軍探出的道路疾行,片刻就追到周軍近前。兩名周軍甲士揮戈攻擊,錦袍騎將揮動手中寶刀,嚓嚓兩聲宛如一聲,長戈應聲而斷。錦袍騎將順勢兩刀,兩名周軍士甲士脖頸上飆出的鮮血飛起老高。

  周軍士卒哪裡見過如此鋒利的兵器,不少被嚇得連退幾步。卻有三名周軍甲士見這名錦袍騎將過於靠前,揮戈而上。那錦袍騎士插刀入鞘的同時已經抽出亮銀槍,一晃一刺,招數簡單,卻迅猛利落,接連刺穿三名周軍甲士咽喉。

  周軍士卒眼見對方轉瞬殺了五人,再無勇氣攻擊。在姬信指揮下接連後退。

  王浩然心中無奈,卻也沒什麼辦法。古代的戰鬥與現代戰鬥差距太大,周軍又是第一次面對有蒙古騎兵實力的對手,根本沒有應對經驗。不得已,王浩然乾脆再次接管了身體,邊退邊喊道:「點火!點火!」

  這是王浩然最後的底牌。第三道防禦陣地除了在外圍挖掘了陷馬坑,在陣地內還挖了一條溝,溝內堆積木柴與枯枝敗葉。王浩然並不認為商朝的騎兵有能力越過烈火繼續進攻。

  但這火牆也是雙刃劍。只要點起來,岸上的周軍也經不住炙烤,要麼過河,要麼下水。所以王浩然是準備第一隊撤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點火。估計火牆能燒一刻鐘(半小時)。如果剩餘的第二隊沒能完全撤退,走不掉的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此時第一隊還沒開始撤退,火點起來,損失會比之前想得大。

  王浩然很快發現自己或許過分高估自己在近戰方面的指揮能力。數十名商軍騎兵在那位錦袍騎將率領下沖陣,竟然一路攆著周軍衝過了外圍陷馬坑,在第三道防禦陣地內殺將起來。

  奉命點火的周軍見勢不妙,立刻將火把投入溝內,枯枝敗葉被迅速點燃,在大河邊的河風吹動下猛烈燃燒起來,兩百米長的溝中很快只剩下幾段還沒起火。

  王浩然向最近的缺口拼死狂奔,就聽得身後慘叫連連。轉頭一看,就見到那名錦袍騎將已經追到近前砍殺了數名周軍,金色利刃已經指向自己。

  相距4米不到,王浩然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臉。圓月般的面龐有徵塵之色,秀眉杏眼,皓齒瓊鼻。但鼻翼兩側有些深刻的法令紋,以及梳成髮辮的花白長發,顯露出女騎將的年齡。

  看到了小時候幫著自己打架的那位青梅到了中老年時的模樣,王浩然愣了愣,猛然大聲喊道:「陳媛媛,你個王八蛋,你還活著麼!」

  女騎將正是三花娘娘子秀,聽到青年竟然喊出了許久沒聽到的口音,子秀停下馬笑道:「我見過你吧?」

  王浩然只想與三花娘娘體內的青梅陳媛媛對話,也不搭理三花娘娘的問話,繼續大聲喊道:「陳媛媛,你真的死了嗎?我被你害的也穿越了,你倒是裝縮頭烏龜!你出來啊!」

  三花娘娘子秀正想上前制伏這個大喊大叫的未來青年,身軀卻是一震。她感受到陳媛媛被自己壓制了十二年意識強烈波動起來,那是羞憤氣惱的情緒。

  王浩然繼續罵道:「你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之前害得老子賠了幾千塊。你在咱們那邊已經成了植物人啦!老子我又送了兩萬塊,你都欠了老子三萬塊!債主上門啦,你快出來啊!」

  王浩然不喜歡煽情劇,甚至很討厭煽情劇,就挑著令人上火的內容罵。但是提到已經在21世紀當了兩年植物人的青梅,王浩然鼻子猛然一酸,心中的話脫口而出,「陳媛媛,你媽媽每次照顧你的時候都會哭,你知道嗎。我看了之後也忍不住哭。你他媽聽見了沒有啊!」

  喊出這話的同時,王浩然的視線已經模糊了。

  馬上的子秀只覺得臉頰上有溫暖的東西滑落,抬手一擦,發現竟然是眼淚。這不是子秀的眼淚,而是被子秀完全壓制的陳媛媛的眼淚。

  子秀想立刻行動起來,抓住眼前這個珍貴的未來青年。但以往輕鬆自如的身體此刻竟然重若山巒,連動一動手指都辦不到。

  王浩然一把擦去眼淚,再次喊道:「陳媛媛,你說話啊!你要是不說話,我就當你死了……你別死啊!」

  然而王浩然卻沒能得到回應。就在此時,幾名商軍騎兵已經殺散身邊周軍士卒,沖了過來。眼見三花娘娘與一個周軍甲士大眼瞪小眼地對峙,也不問話,就準備上前戳死這名周軍甲士。卻聽三花娘娘用以往從未有過的聲調尖聲喝道:「住手!不許碰他。」

  騎兵們連忙收回長槍。但幾人都覺得事情不對,立刻翻身下馬,準備先把這周軍甲士活捉了再說。

  剛下馬,就聽三花娘娘喝道:「擒住這小子!」

  此時三花娘娘重新奪取了身體的控制權,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控制了陳媛媛十二年,沒想到陳媛媛憑藉著一股激憤,竟然能暫時奪取三花娘娘身體的主導權。喜的是,通過意識感應,又找到了陳媛媛意識中一個相當隱蔽的要點。

  既然陳媛媛用了底牌,以後就能更好地控制住陳媛媛的意識。甚至有可能擊破陳媛媛的意識,再次打開陳媛媛一直死死擋住的那道門。

  幾名騎兵即將衝到王浩然身邊,從王浩然身後的濃煙中突然衝出幾名身穿青銅盔甲的周國虎賁。兩人擋在王浩然身前,另外兩人架起王浩然衝過濃煙,跳過了火溝。

  這些周國虎賁奉姜子牙命令前來帶走「姬信」。目標達成,兩名斷後的虎賁迅速逼退商軍騎兵,越過剛冒出的火頭,跳到了火溝的另外一邊。

  經過一冬天乾燥的枯枝敗葉迅速燃燒起來,火焰完全連接起來,升騰起近一丈高的火牆。

  三花娘娘子秀透過純淨的火焰看到那名未來青年身體站得筆直,虎目圓睜,神色中卻沒有任何惡意。他舉起左臂,食指指向火焰另一邊的子秀。

  年輕人充滿決心的聲音穿透火牆,傳到了三花娘娘子秀耳中,「陳媛媛,我一定會救你出來,我們一起活著回到我們的世界!照顧好你自己。相信我,我一定會帶你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