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將軍何進授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邊朝臣聞聽董卓抗命之事,紛紛湊請靈帝誅殺董卓。

  是時,靈帝病篤,無力朝政,又擔心逼反董卓。於是,靈帝只是下詔責備董卓,董卓對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終,董卓帶了五千人向并州出發,但是至河東郡時,聞聽靈帝病種,便以自己患病為由停足不前,暗地關注洛陽局勢,並聯絡涼州舊部,以為後事。

  又說幽州這邊,新任幽州牧劉虞,字伯安,東海郯縣人,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曾為東海郡吏,累遷幽州刺史,政績卓著,頗有名望,之前擔任幽州刺史時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後坐事免官。

  因此,此番到任之後,百姓皆服,而後制定新策,約談丘力居,又與邊塞烏桓人秋毫無犯,大開商市。由是,烏桓人鹽糧充實,也盡皆敬服劉虞,不再犯邊。

  及至三月,劉虞並邀烏桓,共同討伐張純,張純本就借烏桓之勢,此刻如無根浮萍,頃刻間覆滅,為劉虞所殺,幽州既平。

  四月十一日,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逝世,年僅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其長子劉辯,在其舅大將軍何進的擁護下繼位,是為「漢少帝」。

  六月十七日,靈帝葬於文陵。

  少帝劉辯繼位後,尊其母何氏為何太后,又尊何進為國舅,何進於是權柄日重。

  時靈帝之母董太后見何進專權,於是詔張讓等前來商議。

  張讓道:「何進屠夫之流,昔年若無太后扶持抬舉,何進兄妹緣何有今日地位?以我之見,不若太后明日下詔,以陛下年幼,自己垂簾聽政,處理國事。

  再加封太后之弟董重為驃騎將軍,以分大將軍何進之權,到時自然無虞。」

  第二日,董太后即頒布懿旨,而何進聞聽旨意不得不從,下朝後便招左右商議。

  坐下從事陳琳道:「先帝已死,董太后原系藩王妃,不可久在京都,遷其回河間便是。」

  原來,漢桓帝劉志駕崩後,桓帝無子,便招當時還是解瀆亭侯的劉宏繼位,所以,董太后雖是靈帝之母,被尊為太后,卻是地方藩王之妃。

  何進聽後大喜,遂然其計。

  第二日,便以此為由,派士卒強送董太后回河間,路上更是以毒酒鴆殺。

  而後,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董重聞聽此事,心中慌亂,自知難逃死路,後在家閉門自殺。

  何進聞聽董太后所為,皆為張讓所謀,於是,更加怨恨張讓,想要誅殺十常侍。

  張讓、段珪等知董後一支已廢,又擔心自己為何進所報復,便以金珠寶物交好何進之弟何苗,和何進之母舞陽君。令其二人進宮向何太后說情,於是張讓等又重得何後寵幸。

  卻說大將軍何進掌權,與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而何太后不肯下詔。

  於是何進、袁紹私招董卓、丁原等邊軍重鎮將領,領兵進京,一路聲勢浩大,妄圖以此逼迫何太后。

  卻聽一人笑道:「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眾人視之,乃典軍校尉曹操。

  只見曹操上前謂何進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先帝卻是將朝廷政務盡皆交於宦官之手,以至於局勢糜爛至此。此刻大將軍若是想要誅除宦官,只需要幾個將士,到時誅除首惡即可,若是聽袁本初之言,召集外軍進京,一路招搖過市,怕是會被十常侍所趁。」

  何進聞言大怒,當即厲聲喝退曹操,曹操退下後仰天長嘆:「招外兵進京,必有大禍,這亂天下者,必定何進無疑。」

  事實上,也卻如曹操所言,日後,董卓進京,雄霸洛陽,欺凌天子,致使天下紛亂,這暫且不表。

  卻說董卓這邊,得知何進召其帶兵入京,大喜,立即動身,並令手下西涼舊部紛紛帶兵往洛陽進發。

  同時,董卓為了向何進表忠心,在進軍途中,就上書彈劾中常侍張讓等人。

  但是不久後,何進聞聽眾多朝臣言董卓傲慢無禮,恐不會輕易聽從號令,更有大害,於是又心生反悔,派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

  種劭在黽池見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東郡,去討伐流亡匈奴單于於夫羅,董卓不從,繼續上書辯解,並進入河南尹,且與西涼大軍匯合,一時聲勢浩蕩地往洛陽而去。

  是時,何太后聞聽外臣率大軍進京,內心驚懼,聞聽大軍進京只為誅殺宦官,於是,迫於董卓進軍的壓力,何太后終於同意下詔罷免宦官。


  董卓率軍進入京兆之地時,種劭出城勞軍時再次要求董卓撤軍,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脅種劭,種劭大怒,斥責董卓犯上,意圖謀反。

  董卓自知理虧,且洛陽亦有西園八校的數萬大軍駐守,自己肯定討不了好處。

  前番靈帝在世時,不追究自己抗命之責,是因為靈帝時日無多,擔心逼反自己,造成朝廷動盪,並不是怕了自己。

  自己此刻發難怕是討不了好處,便率軍西撤,使自己女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只數千軍馬在京畿之地觀望。

  ......

  話說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諸閹官,太后又是不從。

  事實上何太后,亦是知曉張讓等人之過,奈何從漢順帝開始,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就已大肆專權,雙方各自爭鬥不休。

  何後不想殺張讓等人,實際上是為了制衡自己的哥哥大將軍何進。

  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少帝劉辯年僅十四,剛剛繼位,人心不服,此刻若是張讓等人一死,何進必將一家獨大。

  畢竟,當初王莽就是以國舅之尊,篡漢自立,建立新朝。

  哪怕就是在靈帝劉宏之前的桓帝,就有個外戚,人稱「跋扈將軍」梁冀,連著鴆殺順帝、質帝等數位皇帝。直到桓帝繼位才聯合宦官將其誅殺。

  所以別看靈帝昏庸,何後也只是個婦道人家,但身處皇室高位,亦懂得制衡之道。

  畢竟,做母親的總要為自己的兒子,好好打算打算才是,尤其自己的兒子還是皇帝。

  卻說,何進數次進言何太后誅殺十常侍,張讓等人知曉後,都是心悸不已,惶惶不可終日,又知董卓等外兵已至,事以至此,皆知事情已無寰轉餘地,何進必殺他們。

  於是幾人共議道:「何進逼迫太甚,我等不先下手,必滅族矣。」

  於是埋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並至何太后處哭訴道:「今大將軍矯詔,召集外兵馬進京,欲滅臣等矣,望娘娘垂憐賜救。」

  何太后道:「我已跟大將軍數次說情,你等再持我懿旨,至大將軍府親自謝罪,料想大將軍看我顏面,必會饒過爾等。」

  張讓哭道:「大將軍和眾朝臣深恨我等,此刻若去大將軍府邸,恐怕就是大將軍饒過我等,眾臣亦會撕碎我等。

  望娘娘宣大將軍進宮,當面詔令於他,否則我等只有現在死在娘娘面前。」

  何後無奈,於是下旨宣召大將軍進宮,何進得到太后的詔令之後,也沒多想,準備即刻進宮。

  主簿陳琳勸諫道:「太后此番宣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大將軍若去,恐怕有身隕之禍。」

  何進卻不以為然的輕笑道:「太后是我的親妹妹,緣何會害我?汝等不要再猜疑了。」

  一旁的袁紹也勸阻道:「大將軍,現今請外兵誅殺宦官之事已泄,公尚欲入宮不曾?」

  曹操也是附和道:「本初所言有理,大將軍,依我之見,不如召十常侍出來,大將軍再入宮見太后,方為妥當。」

  何進不聽,倨傲道:「此小兒之見也,我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然眾下屬皆擔心有詐,於是袁紹和曹操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袁術領之。袁術全身披掛,引兵在青鎖門外列陣。

  而曹操和袁紹亦持劍護送何進至長樂門前。

  而張讓等早就派遣黃門在此傳旨,見何進身後近千甲士相隨,便進行勸阻,言宮闈重地,只許大將軍一人進入。

  待得何進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等便率眾而出,何進見狀大驚,忙尋路而逃。

  張讓見何進倉皇之狀,厲聲質問何進道:「大膽何進,你鴆殺董太后,逼死驃騎將軍,現在又矯詔外兵進京,可曾知罪?」

  一旁的趙忠也憤恨道:「何進小兒,你本屠豬賣狗一屠夫,是我等向先帝推薦你兄妹二人,以致你有大將軍之尊,榮華富貴,享用不盡,而你不思報效也就算了,反而欲相謀害。今日便是你魂歸之時?」

  說罷,率眾甲士一擁而上,何進雖然也略有勇武,但此刻進入宮闈之中,既無趁手兵刃,有誤甲冑防身,只有手中寶劍爭鬥。

  而張讓這邊甲士,雖都是宦官之身,但是人馬眾多,又都恨極了何進,是以人人悍勇,不消片刻,就將何進砍作兩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