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龍飛九五(上)
隴上,涇州,滿目風光與幽州差異很大!
這一片天地是唐帝國大雍州的精粹之域,由天節軍鎮戍,從前又稱安定郡,地近邊塞,古來便是屏護長安和三輔的隴原重鎮,轄下多達五縣六十五鄉,屬於人口繁多的上州。(備註:古涇州城在今甘肅省涇川縣以北。)
天節軍的節度統帥,是從長安城來的羅藝,威名赫赫。
天下煙塵落定,只剩下偽帝梁師都還割據著朔方一隅,憑藉突厥頡利可汗的保護拒絕歸降大唐。
歲月清寒,戎馬倥傯中已經是大唐武德九年的歲末。
剛過去的夏天,發生了驚心動魄的兩件大事。
六月初,皇室兄弟喋血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為新天子,李淵退位為太上皇。
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統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涇州,之後撲向東南,進抵渭水河畔,兵鋒震動長安城。
危急下,天子親自出馬,隔渭河與突厥大汗對話,指責頡利負約。
稍後,大唐天子李世民與突厥大汗阿史那咄苾於渭河便橋上締結和約,當著兩家的萬千兵將斬殺白馬,重申盟誓。
……
「雲芳,這涇州城雖然不及幽州城繁華,卻也別有風致!」
羅武定看著街上往來的男女,還有綢緞莊門外搭著的繽紛布匹,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在哪裡,心之所安就是家園。」
「雲芳說的真好!別看這裡四處都是山,戰亂造成的破壞卻有限,離著長安城也近。說不定啥時候就又調回長安城了,這次我一定把宅子先買下。」
羅文平給店家付了錢,抱著一大匹的靛染布帛掛在了馬背上。
羅文平,羅武定,就是十八騎中的康相勛和來勉恪,他二人被羅藝收為了義子,如今是高澹楷的左膀右臂。
兩位響馬出身的老哥哥賀勛和李道本一年半前選擇了解甲歸田,如今成了京城長安的良民,經營著合夥開的店鋪和酒肆。
韶叔也蒼老了許多,但任誰都勸不下,還堅持在隊中做他的伙長,其實大家都知道,老人家是捨不得義子高文起還有袍澤們。
如今的燕雲十八騎,不多不少,正好十八人,唯有花雲芳一員女將。
「雲芳,你還是挑一塊自己中意的綢緞吧……」
入冬了,花雲芳想著給夥伴們置備新的寒衣,羅文平和羅武定便相跟著來到街市上。
「我不要搞特殊。都說好多次了,你們別總把我當女郎的……」花雲芳笑靨如花,她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了。
「就算你是從軍十二年的花木蘭,那不也最後還是女郎!」羅文平看向花雲芳的眼眸蓄藏著愛意,羅武定也是一樣的鐘情神色。
武德六年初,大夥追隨羅藝力助前太子李建成剿滅了漢東王劉黑闥,平定了整個的山東地方,才大致結束了征戰的日子。
稍後,主公羅藝入朝,十八騎也一起進了帝都長安,算是開始新的生活。(備註:隋唐所謂的「山東地方」指的是崤山以東的所有華夏地域。)
花雲芳知道自己在許多戰友心上的特殊位置,但自己的心事又該向何人去訴說?
她心下喜歡的人是不苟言笑的高澹楷,馳騁征戰中不該顧戀兒女情長,進了長安後卻女兒柔情日增,奈何卻把不清他的心意,讓人患得患失地煩惱。
花雲芳通過接近韶叔,側面從老人家那裡去摸情況。
老人家也早看出了端倪,巴不得花雲芳和義子能喜結連理,但也是無奈的如實相告:
義子的往昔非比尋常,小小年紀就遭滅門滅族的天大創傷,又走上了冷血殺手之路,只怕他的心理和尋常人是大不相同……
花雲芳糾結悱惻,又不便接受其他袍澤中哪一個的愛慕,怕如此又傷了旁人們……
……
北營位於城池北面山嶺的陽坡上,從瞭望台上放眼眺望,蜿蜒的涇水歷歷在目,城中金葉寺的佛塔、春風觀的畫壁都看得夠清楚。
羅藝覺得自己還是更習慣住在軍營里,但與往昔不同的是,做不到神閒氣定,而是忐忑不寧。
李唐武德三年的那個秋天,竇建德親領大軍氣勢洶洶北上,竟然兵臨幽州城展開圍攻,險些被他得手破城。
幸好有萬人敵的薛家兄弟率領死士出城逆襲,斬殺甚眾!
又有十八騎於敵後神出鬼沒,屢屢破襲擾亂其後勤線,最終才迫得竇建德認輸走人。
反覆斟酌之下,自己決定奉表歸唐,不再堅持隋朝的旗號,不再驕傲地讓自己和部屬們孤獨地應對四面之敵。
唐皇李淵很是開心,冊封自己為燕郡王。
那高開道也很識相!
不久後托請自己的門路,也歸降了長安朝廷,受封北平郡王,授職蔚州總管。
由此,燕山內外算是同聲同氣了,又有李唐旗號為強大後盾,幽州面臨的危險不測才安渡了過去。
武德四年,竇建德主力傾巢出動,救援被李世民打得眼看要亡國的王世充,結果連自己也一起賣了,被俘後押解長安斬首,夏政權覆滅。
不久後,劉黑闥又聚集了竇建德的舊部,再度於大河上下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武德五年,先是李世民連番擊敗劉黑闥,年底時李唐太子李建成接手戰局,自己積極地作戰支持於他,一起聯手最終滅掉了劉黑闥。
由此,自己也攀上了李建成,想著他可是未來的接任大唐天子,自然極力把關係走得非常近。
誰能想到,李氏兄弟自內訌,竟然爆發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竟被一朝之間一網打盡!
看上去,新天子李世民對自己很客氣很抬舉,在大封功臣時拜自己為開府儀同三司,食邑一千二百戶。
然而,自己心裡是有數的。
自己可是得罪過當朝天子的!
那個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勛職,或許只是為了穩住自己。
他知道自己是李建成的黨羽,一定還記得當年自己修理秦王天策上將軍府使者的嫌隙。
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的秦王李世民派了個心腹到自己的軍營幕府,表面是公幹。
但既然已經投靠了太子李建成,自然不能和秦王使者顯得密切,否則太子怎麼看自己?
這或許就是秦王府的離間之策。
於是,找茬佯作發怒,當眾毆打了那個天策上將軍府的幕僚。
說來,無非是自己向李建成表忠心的一種方式罷了。
孰料,眼下卻成了自己的一塊心病……
還有,當朝不少大臣武將對自己的印象也不好,因為自己一方諸侯出身、武功卓著、名氣甚盛,在和同僚相處時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
世上哪有後悔藥?過去的事情改不了……
唉~!萬一他有一天想起來翻舊帳,或者是受了身旁近臣的攛掇,或者根本就是在等待收拾自己的更好時機……
這惱人的隴原寒風,凜冽不亞於燕山,讓人視線迷亂。
心腹義弟藺嘯城,也不知是否在歸來的路上了?他從塞上帶回的又會是什麼消息?
這一片天地是唐帝國大雍州的精粹之域,由天節軍鎮戍,從前又稱安定郡,地近邊塞,古來便是屏護長安和三輔的隴原重鎮,轄下多達五縣六十五鄉,屬於人口繁多的上州。(備註:古涇州城在今甘肅省涇川縣以北。)
天節軍的節度統帥,是從長安城來的羅藝,威名赫赫。
天下煙塵落定,只剩下偽帝梁師都還割據著朔方一隅,憑藉突厥頡利可汗的保護拒絕歸降大唐。
歲月清寒,戎馬倥傯中已經是大唐武德九年的歲末。
剛過去的夏天,發生了驚心動魄的兩件大事。
六月初,皇室兄弟喋血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為新天子,李淵退位為太上皇。
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統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涇州,之後撲向東南,進抵渭水河畔,兵鋒震動長安城。
危急下,天子親自出馬,隔渭河與突厥大汗對話,指責頡利負約。
稍後,大唐天子李世民與突厥大汗阿史那咄苾於渭河便橋上締結和約,當著兩家的萬千兵將斬殺白馬,重申盟誓。
……
「雲芳,這涇州城雖然不及幽州城繁華,卻也別有風致!」
羅武定看著街上往來的男女,還有綢緞莊門外搭著的繽紛布匹,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在哪裡,心之所安就是家園。」
「雲芳說的真好!別看這裡四處都是山,戰亂造成的破壞卻有限,離著長安城也近。說不定啥時候就又調回長安城了,這次我一定把宅子先買下。」
羅文平給店家付了錢,抱著一大匹的靛染布帛掛在了馬背上。
羅文平,羅武定,就是十八騎中的康相勛和來勉恪,他二人被羅藝收為了義子,如今是高澹楷的左膀右臂。
兩位響馬出身的老哥哥賀勛和李道本一年半前選擇了解甲歸田,如今成了京城長安的良民,經營著合夥開的店鋪和酒肆。
韶叔也蒼老了許多,但任誰都勸不下,還堅持在隊中做他的伙長,其實大家都知道,老人家是捨不得義子高文起還有袍澤們。
如今的燕雲十八騎,不多不少,正好十八人,唯有花雲芳一員女將。
「雲芳,你還是挑一塊自己中意的綢緞吧……」
入冬了,花雲芳想著給夥伴們置備新的寒衣,羅文平和羅武定便相跟著來到街市上。
「我不要搞特殊。都說好多次了,你們別總把我當女郎的……」花雲芳笑靨如花,她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了。
「就算你是從軍十二年的花木蘭,那不也最後還是女郎!」羅文平看向花雲芳的眼眸蓄藏著愛意,羅武定也是一樣的鐘情神色。
武德六年初,大夥追隨羅藝力助前太子李建成剿滅了漢東王劉黑闥,平定了整個的山東地方,才大致結束了征戰的日子。
稍後,主公羅藝入朝,十八騎也一起進了帝都長安,算是開始新的生活。(備註:隋唐所謂的「山東地方」指的是崤山以東的所有華夏地域。)
花雲芳知道自己在許多戰友心上的特殊位置,但自己的心事又該向何人去訴說?
她心下喜歡的人是不苟言笑的高澹楷,馳騁征戰中不該顧戀兒女情長,進了長安後卻女兒柔情日增,奈何卻把不清他的心意,讓人患得患失地煩惱。
花雲芳通過接近韶叔,側面從老人家那裡去摸情況。
老人家也早看出了端倪,巴不得花雲芳和義子能喜結連理,但也是無奈的如實相告:
義子的往昔非比尋常,小小年紀就遭滅門滅族的天大創傷,又走上了冷血殺手之路,只怕他的心理和尋常人是大不相同……
花雲芳糾結悱惻,又不便接受其他袍澤中哪一個的愛慕,怕如此又傷了旁人們……
……
北營位於城池北面山嶺的陽坡上,從瞭望台上放眼眺望,蜿蜒的涇水歷歷在目,城中金葉寺的佛塔、春風觀的畫壁都看得夠清楚。
羅藝覺得自己還是更習慣住在軍營里,但與往昔不同的是,做不到神閒氣定,而是忐忑不寧。
李唐武德三年的那個秋天,竇建德親領大軍氣勢洶洶北上,竟然兵臨幽州城展開圍攻,險些被他得手破城。
幸好有萬人敵的薛家兄弟率領死士出城逆襲,斬殺甚眾!
又有十八騎於敵後神出鬼沒,屢屢破襲擾亂其後勤線,最終才迫得竇建德認輸走人。
反覆斟酌之下,自己決定奉表歸唐,不再堅持隋朝的旗號,不再驕傲地讓自己和部屬們孤獨地應對四面之敵。
唐皇李淵很是開心,冊封自己為燕郡王。
那高開道也很識相!
不久後托請自己的門路,也歸降了長安朝廷,受封北平郡王,授職蔚州總管。
由此,燕山內外算是同聲同氣了,又有李唐旗號為強大後盾,幽州面臨的危險不測才安渡了過去。
武德四年,竇建德主力傾巢出動,救援被李世民打得眼看要亡國的王世充,結果連自己也一起賣了,被俘後押解長安斬首,夏政權覆滅。
不久後,劉黑闥又聚集了竇建德的舊部,再度於大河上下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武德五年,先是李世民連番擊敗劉黑闥,年底時李唐太子李建成接手戰局,自己積極地作戰支持於他,一起聯手最終滅掉了劉黑闥。
由此,自己也攀上了李建成,想著他可是未來的接任大唐天子,自然極力把關係走得非常近。
誰能想到,李氏兄弟自內訌,竟然爆發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竟被一朝之間一網打盡!
看上去,新天子李世民對自己很客氣很抬舉,在大封功臣時拜自己為開府儀同三司,食邑一千二百戶。
然而,自己心裡是有數的。
自己可是得罪過當朝天子的!
那個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勛職,或許只是為了穩住自己。
他知道自己是李建成的黨羽,一定還記得當年自己修理秦王天策上將軍府使者的嫌隙。
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的秦王李世民派了個心腹到自己的軍營幕府,表面是公幹。
但既然已經投靠了太子李建成,自然不能和秦王使者顯得密切,否則太子怎麼看自己?
這或許就是秦王府的離間之策。
於是,找茬佯作發怒,當眾毆打了那個天策上將軍府的幕僚。
說來,無非是自己向李建成表忠心的一種方式罷了。
孰料,眼下卻成了自己的一塊心病……
還有,當朝不少大臣武將對自己的印象也不好,因為自己一方諸侯出身、武功卓著、名氣甚盛,在和同僚相處時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
世上哪有後悔藥?過去的事情改不了……
唉~!萬一他有一天想起來翻舊帳,或者是受了身旁近臣的攛掇,或者根本就是在等待收拾自己的更好時機……
這惱人的隴原寒風,凜冽不亞於燕山,讓人視線迷亂。
心腹義弟藺嘯城,也不知是否在歸來的路上了?他從塞上帶回的又會是什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