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蕭父拒婚
蕭房歷經沉浮,自覺看得長遠,當下放下文章,咳嗽一聲點頭:「真是好文采,不愧是得過主上親自誇獎的少年英才啊。」
老族人聽了這麼,只當有戲,忙問:「那蕭學士您看……」
就聽得蕭房正色道:「大石郎君如今正是年少,當是謀求功業的時候,當報效朝庭,盡忠君王。不可分心他顧,免得一事無成。」
老族人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心中冷了大半,勉強笑道:「大石今年十八歲了,正是應該成家立業的時候。有了家室,更可以後顧無憂,建功立業啊。」
蕭房輕笑:「但不知……咳咳,大石郎君對將來有什麼計劃?」
耶律大石也聽得出蕭房的心思里,心裡難過,卻也實話實說:「我家中雖無基業,但我如今已經準備科舉,明年就是考期,若能中舉,就能授官,若能授官,就可養家立業了。」
蕭房不以為然地呵呵一笑:「想法是極好的。」又轉了話頭道:「只是科舉一道,素不是我契丹人擅長的,終究還是從軍功中得富貴,才是我們的本來。再說,你又有何把握必中?便是中了,若名次不行,只怕也未必能有什麼好職位,還得留在翰林院再學習,這養家立業,從何說起。」
老族人忙道:「大石如今在國子監,每每得夫子誇獎,年年皆是優等。夫子們都說,他考科舉,成功極大。且他如今是太孫伴讀,若有好職位,也不會虧著他的。」
蕭房冷笑:「如此說來,總還是一句空話。大石郎君啊,瑟瑟從小是我掌上明珠,在姐妹中也是最出挑的。她的姐妹一個許配給耶律余睹,一個許配給耶律撻葛里,都是家族龐大,一出仕起步就有四五品官等著。你說說,瑟瑟的夫婿,我當配給什麼樣的人才好?」
耶律大石心裡沉了下去,忍不住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氣問道:「伯父怎知,瑟瑟就愛榮華富貴,而不是求一情投意合之人?
蕭房大怒,頓地翻臉,手中端起茶盞:「後族女嬌貴,豈能許於白丁!來,請用茶。」
老族人本就待走了,見蕭房公然端茶送客,只得站起來:「是我們冒昧叨擾了,如此,先告辭了。」見耶律大石站住不動,當下強拉著耶律大石走了出來。
兩人取了馬離開,見離蕭房府遠了,老族人才道:「我就說了,後族貴女,哪這麼輕易許人,你看,自取其辱了吧。」
耶律大石長嘆一聲,向著老族人賠禮:「對不起,伯父,是我連累您了。」
老人雖然無官無爵,但在族裡亦是受人尊敬的族長,卻為了他而平白登貴人府第受氣。
老族人長嘆一聲:「行了,天底下有的是好姑娘,下次我再幫你找個跟我們門第相當的。」
耶律大石搖搖頭,倔強地說:「不,我只要瑟瑟。等我中了舉,我還是要去提親。」
老族人氣壞了:「你你你,哼,只怕到時候,人家姑娘早就許親了。」
耶律大石搖頭:「瑟瑟不是這樣的人。我與她兩心相許,不會變的。」
老族人被這個石頭疙瘩氣得沒話說,只道:「我同你說好了,再有一次,別指望叫我去登他家的門,我受氣一次就夠了。」
耶律大石只得又賠罪連疊,好不容易才哄了老人息了怒,回到家去,自去發愁。
這邊蕭房拒了耶律大石,蕭瑟瑟正關注前廳的事,自然很快不知道了,氣惱地道:「父親,父親怎麼變成這樣的人了?為什麼會這樣?他從小教我們讀書,明明是個很清高很有理想的人,可自從乙辛案被削職以後,他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如此急不可奈地攀附權貴,眼中只有權貴,沒有才華了。」
她的侍女碎玉勸她:「姑娘,事已至此——
蕭瑟瑟惱道:「我才不管什麼事已至此呢,碎玉,你給我約大石,我要告訴他,不管爹爹是什麼態度,我對他的心不會變。不管有多艱難,我們都不要放棄。」
碎玉有些猶豫:「姑娘,這要是讓郎主知道了——
蕭瑟瑟道:「知道又怎麼樣,我們契丹女子從來就是自主婚姻,自主改適。聖人說『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些話,本來就是小時候父親自己教我們的。」
且說耶律大石得了蕭瑟瑟的回音,更加努力攻讀起書本來,刻苦地連耶律余睹也不忍,勸他說:「你何必如此。如今我們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不如正好尋一門好親事,享受快樂才是。」
耶律大石看著耶律余睹,想著他也是娶了蕭房家女兒,不由地起了求助之心,當下就把自己與蕭瑟瑟之間的事與耶律余睹說了。
耶律余睹聽了這話也是歡喜,笑道:「哎,你小子行啊,不聲不響,就要和我做連襟了。」
耶律大石惱了,站起來指著門外:「你走,馬上走。」
耶律余睹不防他真的生氣起來:「不是的,真的是……哎,蕭學士為人挺好說話的啊,你怎麼會被拒絕呢?
耶律大石賭氣地道:「你是皇族近支,你家族人人做官,要什麼有什麼。我有什麼,我什麼都沒有,人家自然不願意把女兒嫁給我。」
耶律余睹坐下來,臉色也有些正經起來:「唉,這我可真沒想到。那你打算怎麼辦?就這麼放棄了?」
耶律大石搖頭:「我當然不會了。」
耶律余睹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耶律大石道:「蕭伯父說,後族女嬌貴,不能嫁白丁,我只能努力求官,至少能夠做到一個讓伯父放心,覺得瑟瑟嫁我不會吃苦的官職。」
耶律余睹笑了:「哎,後族女嬌貴,你真要做到一個讓蕭伯父覺得讓女兒嫁過去能享福的程度,你得多少年啊。我家富貴,是我家族龐大,我祖父、父親、兄長都任高官,你一個人要奮鬥到什麼時候?二十年,還是十年,你能努力,可人家姑娘能等嗎?」
耶律大石嘆息:「我現在這麼努力,就是想參加今秋的科舉,若能獲得名次,也好再向蕭伯父提親。」
耶律余睹吃了一驚:「科舉從來都是給漢人考的,咱們如何考得過?你就別打這樣的主意了,肯定不行的。」
耶律大石卻道:「我拿我的文章問過數名考官了,他們都說,我很有希望呢。」他正色看著耶律余睹道:「再說,便不是為了向瑟瑟求親,我也是想試一試這次科舉的。我們契丹人立國兩百年,出了多少英雄人物,可是宗室之中,如今還無人能從科舉入朝。若說立國之初,這科舉就是為漢人而立,但過了這麼多年,難道我們就沒有一個讀書種子,若是這樣的話,我們又何以說自己是華夏之後,而非蠻夷呢。」
耶律余睹也是色變,當下一拱手道:「大石,若是這樣的話,我是敬佩你的。我自然也願意助你。」
耶律大石也是鄭重一禮。
耶律余睹想了想,又道:「若你當真能中科舉,亦是兩百年宗室第一人了,若有這樣的能耐,那時候就請太孫幫忙在主上跟前進言,讓主上給你賜婚。如果真不成,那就讓太孫幫忙去跟蕭學士說,我想他不會不給主上和太孫面子的。」
耶律大石:「可是,可是……」
耶律余睹擠眉弄眼:「你放心,蕭學士看重什麼,我自然知道的。到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幫助湊一湊,總能幫你出得起聘禮的。別可是了,姑娘家的青春可是很寶貴的,別蹉跎了。」
耶律大石站起來,朝耶律余睹一禮:「多謝余睹哥哥。」
耶律余睹拍拍他的肩膀:「嘿,咱們兄弟誰跟誰啊。」又壓低了聲音道:「對了,科舉的事,你不要讓人知道是為了瑟瑟,只說是為了一個心儀的姑娘。」
耶律大石不禁問:「為什麼?」
耶律余睹低聲道:「我聽說蕭瑟瑟姑娘進宮候選過,蕭奉先兄妹頗為忌憚,在宮中做了手腳,才讓她們姐妹雖能進宮賞花,卻連面都沒在主上跟前有機會露一下。」
他自然也是聽了這件事,才特意在出宮的路上堵了一下,誰知道竟是一眼看中了蕭琳琅,這也當真是天賜姻緣了。他自然是不知道,蕭瑟瑟臨行前扭了腳,是連宮也沒進。
耶律大石心中一凌:「我懂你的意思了,謝謝余睹哥哥。」
當下耶律余睹就將耶律大石要參加今秋科舉的事,與耶律延禧等人說了,卻略去求婚瑟瑟等內情,只將耶律大石那番話說了,耶律延禧大加贊同。
便是連蕭奉先也覺得若是皇孫伴讀中出一個金榜題名之才,亦是大家的榮耀。因此不但不為難,甚至還幫助找了些前幾屆的卷子讓他模擬,素日的事務,大家也是幫他作了。
伴讀中雖然也有勾心鬥角,只這一件榮譽相關的事,倒是大家人人齊心,個個友善起來。
春去秋來,眼見又快到科考之間,女真部又傳來消息,說是鷹路又被劫了。這回換了兩個之前沒聽過的部落,主隗部和禿達部劫了鷹路。
老族人聽了這麼,只當有戲,忙問:「那蕭學士您看……」
就聽得蕭房正色道:「大石郎君如今正是年少,當是謀求功業的時候,當報效朝庭,盡忠君王。不可分心他顧,免得一事無成。」
老族人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心中冷了大半,勉強笑道:「大石今年十八歲了,正是應該成家立業的時候。有了家室,更可以後顧無憂,建功立業啊。」
蕭房輕笑:「但不知……咳咳,大石郎君對將來有什麼計劃?」
耶律大石也聽得出蕭房的心思里,心裡難過,卻也實話實說:「我家中雖無基業,但我如今已經準備科舉,明年就是考期,若能中舉,就能授官,若能授官,就可養家立業了。」
蕭房不以為然地呵呵一笑:「想法是極好的。」又轉了話頭道:「只是科舉一道,素不是我契丹人擅長的,終究還是從軍功中得富貴,才是我們的本來。再說,你又有何把握必中?便是中了,若名次不行,只怕也未必能有什麼好職位,還得留在翰林院再學習,這養家立業,從何說起。」
老族人忙道:「大石如今在國子監,每每得夫子誇獎,年年皆是優等。夫子們都說,他考科舉,成功極大。且他如今是太孫伴讀,若有好職位,也不會虧著他的。」
蕭房冷笑:「如此說來,總還是一句空話。大石郎君啊,瑟瑟從小是我掌上明珠,在姐妹中也是最出挑的。她的姐妹一個許配給耶律余睹,一個許配給耶律撻葛里,都是家族龐大,一出仕起步就有四五品官等著。你說說,瑟瑟的夫婿,我當配給什麼樣的人才好?」
耶律大石心裡沉了下去,忍不住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氣問道:「伯父怎知,瑟瑟就愛榮華富貴,而不是求一情投意合之人?
蕭房大怒,頓地翻臉,手中端起茶盞:「後族女嬌貴,豈能許於白丁!來,請用茶。」
老族人本就待走了,見蕭房公然端茶送客,只得站起來:「是我們冒昧叨擾了,如此,先告辭了。」見耶律大石站住不動,當下強拉著耶律大石走了出來。
兩人取了馬離開,見離蕭房府遠了,老族人才道:「我就說了,後族貴女,哪這麼輕易許人,你看,自取其辱了吧。」
耶律大石長嘆一聲,向著老族人賠禮:「對不起,伯父,是我連累您了。」
老人雖然無官無爵,但在族裡亦是受人尊敬的族長,卻為了他而平白登貴人府第受氣。
老族人長嘆一聲:「行了,天底下有的是好姑娘,下次我再幫你找個跟我們門第相當的。」
耶律大石搖搖頭,倔強地說:「不,我只要瑟瑟。等我中了舉,我還是要去提親。」
老族人氣壞了:「你你你,哼,只怕到時候,人家姑娘早就許親了。」
耶律大石搖頭:「瑟瑟不是這樣的人。我與她兩心相許,不會變的。」
老族人被這個石頭疙瘩氣得沒話說,只道:「我同你說好了,再有一次,別指望叫我去登他家的門,我受氣一次就夠了。」
耶律大石只得又賠罪連疊,好不容易才哄了老人息了怒,回到家去,自去發愁。
這邊蕭房拒了耶律大石,蕭瑟瑟正關注前廳的事,自然很快不知道了,氣惱地道:「父親,父親怎麼變成這樣的人了?為什麼會這樣?他從小教我們讀書,明明是個很清高很有理想的人,可自從乙辛案被削職以後,他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如此急不可奈地攀附權貴,眼中只有權貴,沒有才華了。」
她的侍女碎玉勸她:「姑娘,事已至此——
蕭瑟瑟惱道:「我才不管什麼事已至此呢,碎玉,你給我約大石,我要告訴他,不管爹爹是什麼態度,我對他的心不會變。不管有多艱難,我們都不要放棄。」
碎玉有些猶豫:「姑娘,這要是讓郎主知道了——
蕭瑟瑟道:「知道又怎麼樣,我們契丹女子從來就是自主婚姻,自主改適。聖人說『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些話,本來就是小時候父親自己教我們的。」
且說耶律大石得了蕭瑟瑟的回音,更加努力攻讀起書本來,刻苦地連耶律余睹也不忍,勸他說:「你何必如此。如今我們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不如正好尋一門好親事,享受快樂才是。」
耶律大石看著耶律余睹,想著他也是娶了蕭房家女兒,不由地起了求助之心,當下就把自己與蕭瑟瑟之間的事與耶律余睹說了。
耶律余睹聽了這話也是歡喜,笑道:「哎,你小子行啊,不聲不響,就要和我做連襟了。」
耶律大石惱了,站起來指著門外:「你走,馬上走。」
耶律余睹不防他真的生氣起來:「不是的,真的是……哎,蕭學士為人挺好說話的啊,你怎麼會被拒絕呢?
耶律大石賭氣地道:「你是皇族近支,你家族人人做官,要什麼有什麼。我有什麼,我什麼都沒有,人家自然不願意把女兒嫁給我。」
耶律余睹坐下來,臉色也有些正經起來:「唉,這我可真沒想到。那你打算怎麼辦?就這麼放棄了?」
耶律大石搖頭:「我當然不會了。」
耶律余睹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耶律大石道:「蕭伯父說,後族女嬌貴,不能嫁白丁,我只能努力求官,至少能夠做到一個讓伯父放心,覺得瑟瑟嫁我不會吃苦的官職。」
耶律余睹笑了:「哎,後族女嬌貴,你真要做到一個讓蕭伯父覺得讓女兒嫁過去能享福的程度,你得多少年啊。我家富貴,是我家族龐大,我祖父、父親、兄長都任高官,你一個人要奮鬥到什麼時候?二十年,還是十年,你能努力,可人家姑娘能等嗎?」
耶律大石嘆息:「我現在這麼努力,就是想參加今秋的科舉,若能獲得名次,也好再向蕭伯父提親。」
耶律余睹吃了一驚:「科舉從來都是給漢人考的,咱們如何考得過?你就別打這樣的主意了,肯定不行的。」
耶律大石卻道:「我拿我的文章問過數名考官了,他們都說,我很有希望呢。」他正色看著耶律余睹道:「再說,便不是為了向瑟瑟求親,我也是想試一試這次科舉的。我們契丹人立國兩百年,出了多少英雄人物,可是宗室之中,如今還無人能從科舉入朝。若說立國之初,這科舉就是為漢人而立,但過了這麼多年,難道我們就沒有一個讀書種子,若是這樣的話,我們又何以說自己是華夏之後,而非蠻夷呢。」
耶律余睹也是色變,當下一拱手道:「大石,若是這樣的話,我是敬佩你的。我自然也願意助你。」
耶律大石也是鄭重一禮。
耶律余睹想了想,又道:「若你當真能中科舉,亦是兩百年宗室第一人了,若有這樣的能耐,那時候就請太孫幫忙在主上跟前進言,讓主上給你賜婚。如果真不成,那就讓太孫幫忙去跟蕭學士說,我想他不會不給主上和太孫面子的。」
耶律大石:「可是,可是……」
耶律余睹擠眉弄眼:「你放心,蕭學士看重什麼,我自然知道的。到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幫助湊一湊,總能幫你出得起聘禮的。別可是了,姑娘家的青春可是很寶貴的,別蹉跎了。」
耶律大石站起來,朝耶律余睹一禮:「多謝余睹哥哥。」
耶律余睹拍拍他的肩膀:「嘿,咱們兄弟誰跟誰啊。」又壓低了聲音道:「對了,科舉的事,你不要讓人知道是為了瑟瑟,只說是為了一個心儀的姑娘。」
耶律大石不禁問:「為什麼?」
耶律余睹低聲道:「我聽說蕭瑟瑟姑娘進宮候選過,蕭奉先兄妹頗為忌憚,在宮中做了手腳,才讓她們姐妹雖能進宮賞花,卻連面都沒在主上跟前有機會露一下。」
他自然也是聽了這件事,才特意在出宮的路上堵了一下,誰知道竟是一眼看中了蕭琳琅,這也當真是天賜姻緣了。他自然是不知道,蕭瑟瑟臨行前扭了腳,是連宮也沒進。
耶律大石心中一凌:「我懂你的意思了,謝謝余睹哥哥。」
當下耶律余睹就將耶律大石要參加今秋科舉的事,與耶律延禧等人說了,卻略去求婚瑟瑟等內情,只將耶律大石那番話說了,耶律延禧大加贊同。
便是連蕭奉先也覺得若是皇孫伴讀中出一個金榜題名之才,亦是大家的榮耀。因此不但不為難,甚至還幫助找了些前幾屆的卷子讓他模擬,素日的事務,大家也是幫他作了。
伴讀中雖然也有勾心鬥角,只這一件榮譽相關的事,倒是大家人人齊心,個個友善起來。
春去秋來,眼見又快到科考之間,女真部又傳來消息,說是鷹路又被劫了。這回換了兩個之前沒聽過的部落,主隗部和禿達部劫了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