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號源之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最初開始,在絕大多數的民營醫院裡,醫生的收入都是跟工作業績掛鉤的,除了基本工資以外,還有績效工資。

  因此,同一科室、尤其是相同專業的醫生之間就免不了會存在競爭關係。

  佟主任與高主任之間就一直存在著這種競爭關係。

  因此,她們兩個人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明爭暗鬥,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背後卻總是在說對方的壞話,想盡各種辦法搶奪利益,屬於典型的「面和心不和」搭檔。

  這倒不是因為她們兩個人有觀念上的根本差異,或者是以前有過什麼劇烈的矛盾,其實她們之間就是單純的利益之爭。

  搬到新醫院之後,病人越來越多,兩位女醫生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就隨之加劇,逐漸地公開化了。

  首先發難的居然是高主任,她私底下做了幾個導醫的工作,把部分新來的病人當做她的複診病人進行登記和掛號,這樣一來,每天她就可以多看幾個病人。

  這位掛著彩色佛珠的女醫生跟佟主任的風格截然不同,佟主任是邊疆建設兵團衛生員出身,一身硬朗的作風,是在風沙中「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磨練出來的。

  高主任學不來那一套,她靠的就是一個字,「哄」。

  她很愛誇人,見了誰都笑嘻嘻地說幾句好話,「哎呀,你看這孩子、長得真好看,人也那麼乖巧,真讓人喜歡」;

  要麼就是「哎呀,這孩子不光長得好,脾氣還那麼好,我要是有個兒子啊,就讓他找你這樣的兒媳婦(她倒是真的有個兒子,不過也早已經結婚了)。」

  或者「張蕾啊,你今天穿的衣服可真好看,是自己買的啊?哎呀,阿姨覺得你的眼光真好」……

  老員工大多對她比較了解,時間長了、次數多了,見怪不怪,這一招已經不怎麼管用了。

  劉主任甚至私下曾經跟侯崇虎說:「這倆女醫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一個是一頭草原狼,另一個就是個笑面虎。」

  但有些新員工還是很吃這一套的,所以相比之下,高主任在導醫那裡的人緣要比佟主任好得多。

  本來,對於初診的病人是輪換掛號的,兩個人一天下來看的病人數差不多了幾個。讓高主任這樣私底下一搗鼓,幾天之後她的病人數量就明顯超過了佟主任。

  兩個診室門挨著門,佟主任那麼聰明的一個人,很快就看出了端倪。

  這本來是她以前發明的招數啊,如今被別人學了去,而且還用來對付她,她怎麼能甘心呢?

  佟主任立馬就進行了反擊,不僅把新病人登記成複診病人,而且還經常在有空的時候到前台去溜達,直接截留病人。

  原來的導醫李雪梅已經去了護理部,原因是李越覺得她很機靈,而且本來就是衛校護理專業出身,去年已經考取了執業資格證書,如果繼續干導醫,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可能荒廢了,於是安排她去了護理部。

  而且周紅敏是正規醫院出來的,懂業務、會管理,有她領導和指導,對這些年輕的護士的成長也是好事。

  所以現在的幾個導醫都是新人,不知道這兩位女醫生的過去,首先被高主任哄得團團轉,著了她的道兒。

  等佟主任找上門來,才知道事情有些不對,但心裡邊也覺得自己理虧,最後不知道該向著哪一頭,也只好由著她們斗。

  後來佟主任更是乾脆親自來前台接病人,更是讓她們不知所措,想找領導幫忙,又擔心自己犯錯在先、不占理。

  恰好這時候王麗娜來了,這孩子既純真又正直,用劉鳳鳴的話說就是有點「虎」,兩個女醫生的面子一概不給,不管你是哄還是嚇,她都按規矩辦。

  兩個人還真拿她沒辦法,不僅沒辦法,另外兩個導醫也趁機糾正了自己的錯誤,跟著恢復了輪流掛號。

  佟主任卻還是在空閒的時候到前台來,看到女病人就上去問幾句,如果是簡單的疾病,就讓她去掛號。

  如果是稍微複雜點的疾病,她就直接帶著去她的診室,還跟導醫交代說:「這是我的老病號,以前找我看過病的。」

  另外兩個導醫不好意思甚至有點怕她,不敢說些什麼,只好眼睜睜地看著。

  但王麗娜根本不吃這一套,她會追著問病人的名字,然後去查記錄,如果沒有既往就診記錄,她就要求病人掛號登記。

  這時候就連佟主任也無可奈何,總不能當著病人的面去跟王麗娜爭吵吧,那樣做的話,她自己的謊言也會被戳穿。


  有一次,來了一個當地的病人,幾年前確實曾經找佟主任看過病,據說還不止一次。但在這邊是第一次,所以查不到記錄。

  佟主任就跟王麗娜吵起來了,反正那個是熟人,在她看來當然應該算是複診的,她就覺得自己理直氣壯的,但王麗娜也毫不示弱,佟主任拿她沒辦法,就氣哼哼地找簡主任說理去了。

  簡文興也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來,兩個女醫生在掛號方面做了很多的小動作,但他一直忍著,沒有吭聲,不過他已經做了些準備,等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機會。

  問了事情的經過,簡文興就拿出上個月的掛號記錄,指給佟主任看,她比高主任多了十幾個病人,佟主任堅持說是多出來的都是複診的,但卻查不到記錄。

  簡文興乾脆把高主任也叫了來,向她們說明,以前的事就算了,從今天起,對初診和複診病人的概念給於了新的定義,特別強調,「在過去一年內有過就診記錄的,才算複診,否則一律算初診。」

  高主任當然很高興,因為她搶不過佟主任。

  但佟主任很不服氣,又去找李越。

  李越很直接地告訴他:簡主任的意思就是醫院的意思。以後誰也不准私下找導醫勾兌,更不准去前台截留病人,發現一次停止掛號三天。

  佟主任氣鼓鼓地黑著臉。她向李越強調,她覺得自己比高主任能幹,同樣的病人在她手裡產生的收入會更多。

  李越答道:「你說的沒錯,但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醫生都像你這樣,醫院需要有不同的風格。」

  他知道佟主任的戰鬥力很強大,賺錢的意識也很強烈,但他也更擔心這種風格的副作用,那就是對醫院的聲譽不利,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產生的不良影響,很可能難以持久。

  民營醫院是社會資本主辦的,國家沒有撥款,但給予了稅收優惠。所以民營醫院基本上全靠自身的收入來維持運營和發展。

  如果不能儘快地收回投資,實現經營現金流的平衡,哪來的錢維持醫院的日常運營,又談何發展呢?

  房租、水電、員工工資,GG投入……都需要錢,如果經營不好還真的會賠本。

  而那些願意投資到醫療領域的人,其實本質上還是看好醫療這個市場,希望自己能從中獲益,至於能否長遠,則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問題,賺錢才是第一位的。

  因此,對於民營醫院來說,快速賺錢、多賺錢和回歸醫療本質之間,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矛盾,這樣的矛盾一直都存在著。

  李越知道,像佟主任的這種醫生和工作風格,才是老闆們最喜歡的,因為她這樣的做法是符合「以收入為中心」的原則的。

  但李越認為,醫院最需要的還是「以病人為中心」,在治好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和尊重的基礎上,去賺錢。大家在這一點上的不同很難調和,尤其是這些白手起家的老鄉們。

  他內心還是希望,老闆們在第一桶金挖到之後,能夠沉下心來想想,未來的路應該在怎麼走,在賺錢的同時是不是能夠多需要考慮自己的社會責任,只有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才能長久、穩定發展。

  他聽說有一些做醫療行業的老闆,已經投身到了基礎民生建設當中,搞了一些道路、機場、飲用水等項目,因此他內心也在盼望他們能在做到一定數量規模的時候,能夠在科研、技術和醫療本身上有更多的考慮。

  眼下,他還是堅定地支持了簡主任對於掛號規則的修正,希望在保留佟主任這樣一個火力點的同時,也用機制對她進行一些限制,避免過激行為和不良後果,也儘量保留一點不同的風格。至於蔡總和蔡經理他們能不能理解這樣的做法,也只能等著看了。

  掛號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了,隨著就診人數的增加,病種也比以前增多了,也更複雜了,好在,這更像一個專科醫院的樣子。

  更讓李越高興的是,張院長也逐漸忙碌起來了,不光是需要會診的病人多了,專門掛號找他看病的人也多起來了。

  醫院總得像個醫院的樣子,平時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疑難雜症也要兼顧,這些都是醫療的基本職能,然後還有幾個作為收入支柱的病種,這樣的組合比較合理,穩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