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複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先生,你念的詩是什麼意思?」

  老陳看出了小姐說的問題所在,但卻不明白周雨突然念詩做什麼。

  老陳發問的聲音有些大,樹下的老者似乎從書中的世界被驚醒,停下了吟誦,看向了他們。

  「這位先生,我們是來求醫的。」

  老陳只關心小姐的身體,那首詩還沒等周雨回答就被他拋到腦後。

  見到老者注意到他們,立刻開腔說明來意。

  「既是來求醫,那便進屋來吧。」

  老者說話的方式抑揚頓挫,很像一些教書的先生講話的調調。

  其中充滿了歲月的沉澱,帶著一絲古意,意外的悠揚悅耳。

  周雨渾渾噩噩的跟著進了小院,心中只想問這位老者是否已經跨過凡俗邁入先天。

  但又怕過於唐突,只能暫時憋著等待合適的時機開口。

  當今武林,先天之境已是傳說,整個江湖周雨知道的只有兩人,還都是早已歸隱的武林傳奇。

  此刻竟然在一個不知名的村子裡碰到如此高人,簡直就是天大的機緣。

  但凡能指點他一二,必定受益匪淺。

  老者將三人領進一間用竹子建的屋子,裡面藥材混合的味道竟讓人覺得心神鎮定下來。

  屋內既有問診的案台,也有可供躺下的竹榻。

  看起來果然如那婦人所說,這位「老神仙」精於醫術,不然普通人家可沒有這些家什。

  老者坐到案台前,伸出手做了個請脈的手勢。

  被老陳剛剛放下的沈月也配合的露出手腕,本以為只是普通把脈,卻在老者手指接觸她的瞬間,察覺到一股極為凝練的內力進入體內。

  這股內力與沈月所了解的內力存在有很大的不同,似乎更像是活物,其中既有陰柔之力,又含陽剛之氣。

  兩種不同的氣息正好達到微妙的平衡,旋轉纏繞還會互相轉換。

  沈月還未來得及仔細體會,老者的手便已收回,很驚訝的看著她。

  「姑娘,你修習的內功如此高明,為何落到這般境地?」

  老者能覺察到沈月所修的內力是一門極其適合她體質的道家頂尖功法。

  內力清冽溫和,雖是偏向陰柔一道,但隱隱有陰極陽生的萌芽。

  只是因修煉時間尚短,真正神妙之處還未顯現,但更說明一旦精進必會受用無窮。

  此等正統玄功修煉之時走火入魔是極為罕見的,故此老者才疑惑不已。

  「老先生,事已發生,我不願再提,請問可有法子醫好我的雙腿。」

  沈月觀老者不似在意金銀之人,重金回報之言就沒說出口。

  看其之前手不釋卷,實在不行就打算做回文抄公,留下點後世的著作當作回報。

  「雙腿恢復不難,但姑娘根本大損,老朽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老者看出了沈月身上最大的問題,透支本源過甚,壽數無多。

  出於醫者的仁心,老者還是補了一句:

  「如若姑娘能留在此處,修習道家養生法門,再日日輔以湯藥,數年之後或許會有轉機。」

  老者對此法沒有把握,只能作為建議提出,由病人自己決定。

  沈月聽明白了老者話中的意思,沒有絲毫猶豫回道:

  「老先生高義,萍水相逢竟願花費數年時間來幫在下醫治,可如今在下尚有要事在身,只需勞煩老先生醫好我的雙腿就感激不盡了。」

  現在的沈月已經賭上了全部,與其半生苟且還不如博那一瞬的光亮,不然死後如何與那些喪命於她手中的冤魂交代?

  「既如此,老朽需要調配一下所需的藥材,姑娘明日此時再來治療即可。」

  老者對沈月的決定表示尊重,人活在世,誰又能真正擺脫桎梏?

  連他也不過是個逃避外面世界的膽小鬼而已。

  回去路上,老陳時不時的問沈月,為何老者說她根本大損。

  沈月被煩的沒辦法,拋出一個隱疾強行應付了過去。

  老陳又追問何時的隱疾他為何不知,沈月就沒再搭理了。


  回到借宿的地方之後,沈月讓老陳去找了筆墨紙硯。

  之前沈月瞄了一眼那名老者看的書籍封面,《定性書》幾個字額外打眼。

  線裝的書本明顯磨損嚴重,顯然老者經常翻閱,怕是極為喜歡。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本應該是著名的程朱理學的奠基之作。

  後世對程朱理學褒貶不一,有當時的先進性,但糟粕也不少。

  沈月既然要還老者的人情,索性就拿出更為先進的學說,看看能不能讓儒學少走一些彎路。

  稍微思索一番,提筆寫下《傳習錄》幾個大字,後人整理出的陽明心學難免有所潤色或夾帶私貨。

  而《傳習錄》是類似《論語》一般用對話、問答形式敘述陽明心學的正統思想,更加原汁原味。

  四百年後的王守仁已經勝了一回理學,相信如此猛人放在現在只怕會更強。

  次日,沈月等人如約而至。

  老者還在竹屋內往一個大盆里添加各種藥材,只是出聲讓他們進屋稍作等待。

  「案上有一篇經文,姑娘熟記後,在藥浴時需按其中的靜功運轉內息。」

  老者沒有抬頭,手中不停,只是出聲說道。

  沈月拿起那幾張紙看起來,旁邊的周雨從昨天開始就有點沉默寡言,只是時不時的想著什麼出神。

  此刻無意掃了一眼沈月手中的經文,頓時像是被點穴了一般,挪不開眼睛。

  只見經文開篇寫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沈月眼中目光一凝,這經文怎麼這般熟悉?當下帶著疑惑繼續看了下去。

  「子午卯酉四正時,歸氣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盤,意隨兩掌行當中。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旋轉貫其中……」

  此時的旁邊的周雨,看著經文竟不自覺跟著運轉內力,身上氣勢開始暴漲。

  老者抬頭看了周雨一眼,有點詫異這少年的悟性,很快又帶著笑意繼續低頭擺弄他的藥材去了。

  老陳被周雨突然爆發的氣勢給嚇了一跳,不明白這當了兩天悶葫蘆的周先生又發的什麼瘋,只是往沈月身前靠了靠。

  沈月也被周雨的動靜驚動,其實她自己的內力也有些蠢蠢欲動,只是尚能控制。

  這意外的情況讓沈月像是捕捉到了什麼,蹙眉努力的回憶。

  「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蹟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沈月竟然看了一遍開頭就能背了下來,以前也沒發現自己記東西這麼快啊。

  不對,她是會背,但不是現在臨時記下的,而是前世就記得。

  猛然想到了什麼,沈月盯著老者,這個年紀,這個時間點。

  「請問老先生,是否姓黃?」

  沈月的聲音竟然有些不受控制的顫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