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也許是剛剛和風清揚談完話,衛德清剛剛聽到這兩人提到任夫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日月神教的前任教主任我行。他還納悶兒,怎麼任我行的夫人會住在華山朝陽峰的山巔。莫非他被東方不敗幽禁起來以後,他的夫人被東方不敗扔到華山險要之處,不能再行走?可是原著中也沒提到過任我行的夫人是誰啊?!
那結伴而行的二人顯然也沒想到在這黎明前的棧道之上會碰見其他人,也是愣了一下。兩人顯然是有急事,看見衛德清後,相談的聲音都不覺壓低了。這棧道相當狹窄,並不足以讓兩人並排同行,在前頭領路的那個年輕男子眉頭緊皺,似乎對衛德清故意壓慢的速度有些不滿。接著縱身而起,就要從衛德清頭頂上跳過去。他身後膚色有些黑的男子頓覺不妥才開口道:「南宮……」卻已經來不及了。
衛德清原本想與這兩人聊一聊的心思一下就被澆滅了。無論這兩人是哪一派的弟子,如此無禮都該被教育教育。
那男子身形剛起,雙腳離地未有一寸,猛然發現衛德清的左手已經輕輕向他推來,他若是繼續按照之前的勢頭向上,這一掌必然會不偏不倚幫他到宮裡去走一遭。頓時面色一沉,暗道:「自己行走江湖多年,怎麼會忘了江湖上的鐵律,這大半夜獨自爬華山的道士,能是什麼好相與之輩?」嚇得他連忙倒轉內力,用出千斤墜,同時手掌平伸抵擋衛德清這精巧的一掌。
與他想像中會面對的洶湧掌力不同,衛德清這一招真的是沒附著半點內力,只是向前一推而已。雙掌相擊,沒有發出任何聲響。那年輕男子落在地上之後面色古怪,看著衛德清。卻是他為了對抗衛德清這一掌用上了全力,卻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自己用出的力道如同溪流歸海,沒有激起半點波瀾。於是他直上直下,從哪裡出發就落回到哪裡,腳的位置沒發生一點偏移,如果不是海舉著手,廝混剛才他就沒動過。
那男子心裡掀起了驚天巨浪,眼前這小道士年紀輕輕,從那一掌也看不出個路數來,想不到竟是一個高手!這回他臉上的傲慢之色不見了,拱手想要溫話施禮,結果衛德清一甩袍袖,轉過身去不想與他們二人說話,運起輕功,幾個起落就消失在前面的拐角處。
衛德清沒有理會身後那兩人的想法,加快了腳步,很快就來到一處緩台,距離峰頂也不過只有一小段的路程。只是這一小段路卻是最艱險的地方,緩台與峰頂之間寬約莫有十餘丈,猶如被利斧直上直下的劈開,就是不知道是二郎顯聖真君的手筆,還是他外甥幹的好事。好在緩台與峰頂之間還有一道自然形成的石樑相連,那石樑寬不過兩尺,兩旁沒有扶手,一不小心就要為山間的野獸提供肉食。
這還不是最兇險的,那寬不過兩尺的石樑上,此刻盤膝端坐個人,山風振衣,將他的衣袍吹的隨風飄蕩。看起來十分不穩,隨時有跌落的風險。但他卻閉著眼睛,像是已睡著了。
天色昏暗衛德清走到這人近前,才瞧清這人長相,面色蠟黃,濃眉鷹鼻,雖然閉著眼睛,已令人覺得一股鋒利的殺氣。
大冷天他卻打赤足,卻將一雙高齒烏木的木屐,放在面前,木屐上竟又放柄樣式奇特的烏鞘長劍,看起來不是中原樣式。
山風吹得他衣袍獵獵飛舞,那件烏絲寬袍上,以金絲織成了八個龍飛鳳舞的狂草大字。「必殺之劍,當者無赦。「
衛德清自詡出來混已經有了大半年的時間,什麼場面他沒見過?但這麼詭異的事情他還真沒見過。走到此人近前的他行了一禮,道:「這位兄台,我有些急事,方便借個路嗎?」
那人閉目端坐,動也不動,似是根本未聽見他的話。衛德清大聲道:「兄台可否借路,讓小道過去?「語聲高亢,回音不絕,在這寂靜的黎明更是驚起飛鳥無數,似乎還有猿猴鳴啼來回應衛德清。
那人卻還是不動不言,仿佛一塊石頭。
衛德清又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之人,雖然他偽裝得不錯,但是髮際線與臉上的皮膚之間有明顯的不協調,雖然直接下結論有些武斷,但衛德清還是相信此人經過了易容偽裝。
有了此種結論再看,這人的身上便充滿了破綻。一身打扮雖然看起來很和諧,很東瀛,但卻缺少了一種韻味,那種大佐才有的韻味。
再仔細看看,竟然從他的坐姿之中看出了一絲佛教徒入定的影子。
衛德清又問道:「不知兄台在哪一宗修行,是淨土真宗,還是臨濟宗、曹洞宗?」
那人不回話,衛德清也不著急,還是自顧自地道:「既然不是南禪宗,莫不是東瀛獨有的日蓮宗?還是由中土密宗改變而成的真言宗?總不能是正宗的少林禪宗吧。」
那人終於將眼睛張開─線,瞧了衛德清一眼,眼神銳利如刀,衛德清心中的好奇心更盛,有這樣殺氣的人,可少見得很。
只聽那人緩緩道:「世界之大何處不可去,道長何苦定要走這裡?「
他語聲說得極慢,將每個字都說得清清楚楚,但聽起來卻是說不出的生硬刺耳,有如刀鋒摩擦,拗折竹竿。
衛德清聽得心裡很不舒服,這人明顯是在用內功製造假音,便是一點線索也不想給衛德清留下。
於是他問道:「不知閣下大名?「
那人道:「天楓十四郎。「
衛德清眉頭緊皺,這名字好生熟悉,總覺得在哪裡聽過。
他一邊思索一邊東拉西扯,問道:「聽說東瀛的平民是沒有姓氏的,閣下既然能以天楓為姓,想必也是貴族出身,既然是貴族,此番來中土不去各國朝廷那裡覲見,換取一些好處,卻大晚上地跑到華山上來堵路,卻不知為了何事?」
那結伴而行的二人顯然也沒想到在這黎明前的棧道之上會碰見其他人,也是愣了一下。兩人顯然是有急事,看見衛德清後,相談的聲音都不覺壓低了。這棧道相當狹窄,並不足以讓兩人並排同行,在前頭領路的那個年輕男子眉頭緊皺,似乎對衛德清故意壓慢的速度有些不滿。接著縱身而起,就要從衛德清頭頂上跳過去。他身後膚色有些黑的男子頓覺不妥才開口道:「南宮……」卻已經來不及了。
衛德清原本想與這兩人聊一聊的心思一下就被澆滅了。無論這兩人是哪一派的弟子,如此無禮都該被教育教育。
那男子身形剛起,雙腳離地未有一寸,猛然發現衛德清的左手已經輕輕向他推來,他若是繼續按照之前的勢頭向上,這一掌必然會不偏不倚幫他到宮裡去走一遭。頓時面色一沉,暗道:「自己行走江湖多年,怎麼會忘了江湖上的鐵律,這大半夜獨自爬華山的道士,能是什麼好相與之輩?」嚇得他連忙倒轉內力,用出千斤墜,同時手掌平伸抵擋衛德清這精巧的一掌。
與他想像中會面對的洶湧掌力不同,衛德清這一招真的是沒附著半點內力,只是向前一推而已。雙掌相擊,沒有發出任何聲響。那年輕男子落在地上之後面色古怪,看著衛德清。卻是他為了對抗衛德清這一掌用上了全力,卻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自己用出的力道如同溪流歸海,沒有激起半點波瀾。於是他直上直下,從哪裡出發就落回到哪裡,腳的位置沒發生一點偏移,如果不是海舉著手,廝混剛才他就沒動過。
那男子心裡掀起了驚天巨浪,眼前這小道士年紀輕輕,從那一掌也看不出個路數來,想不到竟是一個高手!這回他臉上的傲慢之色不見了,拱手想要溫話施禮,結果衛德清一甩袍袖,轉過身去不想與他們二人說話,運起輕功,幾個起落就消失在前面的拐角處。
衛德清沒有理會身後那兩人的想法,加快了腳步,很快就來到一處緩台,距離峰頂也不過只有一小段的路程。只是這一小段路卻是最艱險的地方,緩台與峰頂之間寬約莫有十餘丈,猶如被利斧直上直下的劈開,就是不知道是二郎顯聖真君的手筆,還是他外甥幹的好事。好在緩台與峰頂之間還有一道自然形成的石樑相連,那石樑寬不過兩尺,兩旁沒有扶手,一不小心就要為山間的野獸提供肉食。
這還不是最兇險的,那寬不過兩尺的石樑上,此刻盤膝端坐個人,山風振衣,將他的衣袍吹的隨風飄蕩。看起來十分不穩,隨時有跌落的風險。但他卻閉著眼睛,像是已睡著了。
天色昏暗衛德清走到這人近前,才瞧清這人長相,面色蠟黃,濃眉鷹鼻,雖然閉著眼睛,已令人覺得一股鋒利的殺氣。
大冷天他卻打赤足,卻將一雙高齒烏木的木屐,放在面前,木屐上竟又放柄樣式奇特的烏鞘長劍,看起來不是中原樣式。
山風吹得他衣袍獵獵飛舞,那件烏絲寬袍上,以金絲織成了八個龍飛鳳舞的狂草大字。「必殺之劍,當者無赦。「
衛德清自詡出來混已經有了大半年的時間,什麼場面他沒見過?但這麼詭異的事情他還真沒見過。走到此人近前的他行了一禮,道:「這位兄台,我有些急事,方便借個路嗎?」
那人閉目端坐,動也不動,似是根本未聽見他的話。衛德清大聲道:「兄台可否借路,讓小道過去?「語聲高亢,回音不絕,在這寂靜的黎明更是驚起飛鳥無數,似乎還有猿猴鳴啼來回應衛德清。
那人卻還是不動不言,仿佛一塊石頭。
衛德清又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之人,雖然他偽裝得不錯,但是髮際線與臉上的皮膚之間有明顯的不協調,雖然直接下結論有些武斷,但衛德清還是相信此人經過了易容偽裝。
有了此種結論再看,這人的身上便充滿了破綻。一身打扮雖然看起來很和諧,很東瀛,但卻缺少了一種韻味,那種大佐才有的韻味。
再仔細看看,竟然從他的坐姿之中看出了一絲佛教徒入定的影子。
衛德清又問道:「不知兄台在哪一宗修行,是淨土真宗,還是臨濟宗、曹洞宗?」
那人不回話,衛德清也不著急,還是自顧自地道:「既然不是南禪宗,莫不是東瀛獨有的日蓮宗?還是由中土密宗改變而成的真言宗?總不能是正宗的少林禪宗吧。」
那人終於將眼睛張開─線,瞧了衛德清一眼,眼神銳利如刀,衛德清心中的好奇心更盛,有這樣殺氣的人,可少見得很。
只聽那人緩緩道:「世界之大何處不可去,道長何苦定要走這裡?「
他語聲說得極慢,將每個字都說得清清楚楚,但聽起來卻是說不出的生硬刺耳,有如刀鋒摩擦,拗折竹竿。
衛德清聽得心裡很不舒服,這人明顯是在用內功製造假音,便是一點線索也不想給衛德清留下。
於是他問道:「不知閣下大名?「
那人道:「天楓十四郎。「
衛德清眉頭緊皺,這名字好生熟悉,總覺得在哪裡聽過。
他一邊思索一邊東拉西扯,問道:「聽說東瀛的平民是沒有姓氏的,閣下既然能以天楓為姓,想必也是貴族出身,既然是貴族,此番來中土不去各國朝廷那裡覲見,換取一些好處,卻大晚上地跑到華山上來堵路,卻不知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