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宋太祖趙匡義貼(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到關於辛棄疾的生平簡介,頓時又讓部分網友們怒氣值蹭蹭地往上涌,紛紛在下面留言:我艹,這是要氣死老子啊!

  這宋朝完全沒救了!這位比岳飛還要勇猛啊,就這樣硬生生被他們這些朝廷里的混帳給磨得沒了脾氣。

  這朝廷里都是些什麼混蛋人物啊!

  是啊,又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硬生生被他們給逼得鬱鬱而終啊!

  特麼的,這開局簡直就是天糊開局,要是老子有這麼牛逼,老子直接先乾死南宋這個朝廷,然後再率領大家去干金國,肯定將他們給打得落花流水。

  蘇燦沒有管網友們的發泄,在宋史319吧開完辛棄疾貼子之後,又回到宋詞吧開了一個辛棄疾代表作帖子開始發對方的代表作。

  第一首,當然是對方那驚才絕艷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新年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網友們:我艹!

  牛逼!

  這是什麼神仙詞句!

  太特麼絢麗了吧!

  簡直堪比大片的畫面衝擊啊!

  看到這些詞句,我都能夠想像出來那歡樂喧囂全城人頭攢動的夜市節日氛圍了。

  是啊,是啊!這些文人的言辭真的是太能動人心魄了。

  蘇燦看到這些激動得不能自己的網友們發出的各種感嘆,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

  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蘇燦沒有停止,繼續第二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網友們:這詞,這詞,哎,通篇都是心中的憤懣啊!

  是啊,這詞也很好,但是,看得人心中就是一陣抑鬱啊!

  這是不甘心啊!

  是啊,詞很好,人也厲害,就是被人束住手腳啊!

  蘇燦繼續,第三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網友們:艹,這爛慫朝廷真特麼不是東西啊!

  這詞多麼給力啊!這人多勇猛啊!怎麼就生在這樣一個朝代里了呢!

  我不信,老辛這麼文武雙絕,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宋朝給束縛住呢!

  對,我也不信,是不是蘇燦這傢伙故意給我們編的故事。

  是啊,是啊,我也不信。

  找蘇燦要個說法去!

  蘇燦,給我滾出來,你是不是在故意編故事騙我們?

  蘇燦看到網友們這就受不了,開始沸反盈天起來了,他臉上的笑容忍不住就變得更加明媚起來。

  直接在帖子裡回道:這都是我腦海中世界的真實史料,可不是編的故事,諸位如果覺得這些真實史料難以接受的話,那就請記得去看我的新書《射鵰英雄傳》哦!相比於現實的艱難,在小說中我們反而能夠暢想一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美好。

  當然,如果大家想了解南北兩宋為什麼會走向敗亡,這些歷史人物為什麼不能挽大廈於將傾,最終一個個都抑鬱而終,那麼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將在貼吧里針對兩宋歷史做這個詳細介紹。

  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我的帖子裡留言,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好吧,大家見蘇燦回答得還算真誠,便也就暫時放過了他,都表示坐等蘇燦給出合理的解釋。


  蘇燦也沒有讓大家久等,直接就在宋史319吧開了個新貼——宋太祖趙匡胤

  北宋建立(960年- 976年)

  960年:宋史開端(陳橋兵變)

  960年,後周傳聞契丹與北漢來襲,派趙匡胤率軍抵禦。軍隊行至陳橋驛時,其部下將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後周恭帝退位,趙匡胤登基,改國號為宋,定都開封,宋朝就此開國。

  陳橋兵變是北宋建立的標誌性事件,也正是因為北宋是建立在這種兵變的基礎上,所以整個北宋的政治策略,從它建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預防著自己重蹈這種兵變的覆轍,可以說它不僅深深影響了整個宋史,甚至對宋之後的歷史都有深遠影響。

  兵變的歷史背景——五代十國亂象: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先後歷經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政權更迭頻繁,戰亂不止,百姓渴望安定統一的局面。同時,各割據勢力之間爭戰不斷,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地方武將權力極大,往往憑藉武力就能左右朝政甚至改朝換代。

  後周局勢: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勵精圖治,整軍練武,致力於統一大業,先後收復了不少失地,使得後周國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柴榮英年早逝,留下了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史稱周恭帝。主少國疑,朝廷局勢不穩,給了一些有野心和實力的將領可乘之機。

  兵變的具體過程:

  1、奉命出征: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當時執政的符太后毫無主見,只得與宰相范質等商議,慌忙派遣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趙匡胤率領大軍北上抵禦。趙匡胤接到命令後,立刻整頓軍隊,率軍從都城開封出發,當軍隊行進到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的時候停了下來。

  2、密謀策劃: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將領,如石守信、王審琦等,在軍中私下串聯,他們覺得皇帝年幼,難以服眾,而趙匡胤威望高、能力強,有意推舉趙匡胤為帝。他們先是在軍中散布「點檢作天子」(當時趙匡胤兼任殿前都點檢這一重要軍職)的言論,讓士兵們的心思開始浮動,為兵變製造輿論氛圍。之後,他們一起去找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即後來的宋太宗)以及謀士趙普等,商議擁立趙匡胤之事,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在軍隊中發動兵變。

  3、黃袍加身:正月初四的清晨,眾多將士聚集在趙匡胤的營帳外,呼聲震天,趙匡義、趙普等進入營帳,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趙匡胤身上,然後眾人一起跪拜,高呼萬歲,擁立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裝作一副被迫的樣子,對眾人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聽從號令。趙匡胤當即下令,回師開封,同時要求將士們不得驚犯後周的太后、皇帝以及公卿大臣等,不得搶掠都城的府庫財物,要嚴守軍紀,服從命令者有重賞,違抗者格殺勿論。

  3、兵不血刃入京:由於趙匡胤平時治軍有方,且軍隊紀律嚴明,所以大軍回師開封的過程很順利,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守城的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都是趙匡胤的親信,他們打開城門迎接趙匡胤的軍隊入城。後周的大臣們見大勢已去,也都紛紛表示順從。翰林學士陶谷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宣布周恭帝退位,趙匡胤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即為宋太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