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最有可能的仙道之秘,製造困難,擁抱困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當洛言自己突破到了化神境,會對另一個突破到化神境的修士,沒來由的掀起一場血腥殺戮嗎?

  無緣無故之下,誰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除非那人是一個瘋子,又或是這兩者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利益衝突

  不然解釋不了這種衝突爆發的真正原因。

  畢竟諸天萬界多大?

  茫茫無量,寰宇無邊!

  地仙界能凌駕於眾世界之上,更有三十三重天之多,其疆域必然也極盡遼闊。

  如此廣袤的地界,誰會有那麼大的閒心,去時刻關注下界的低賤生靈?

  難不成所有的仙神,都是吃飽了撐的?

  所以,地仙界的仙神故意不讓下界眾生證道,這樣的傳聞至少在洛言這裡,充滿了邏輯性錯誤。

  這種傳聞為假的可能性太大了。

  「真仙劫之謎,諸天之謎,飛升之謎」

  「這一個接一個的謎團,無不預示著現如今的道,和上古時期的道,已經有了極大的差別。」

  「他們這群人,或是這世間的所有生靈,應該都出現了某些不為人知的問題。」

  「是不是存在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所謂的三千大道,實際上只能容得下有限的仙神呢.」

  洛言輕喃,刨除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個可能性再是不可能,便是那惟一的答案。

  或許通往上界的路,並不是被刻意封鎖住,而是被徹底堵死了。

  因為地仙盟的那三千六百位星相使,便是如此,所有人都需要通過不斷的競爭,然後才能坐上那個位置。

  前者不退,後者不進。

  後者不存,前者也無法離開。

  用這樣的視角,去推測證道成仙的隱秘,那個朦朧的答案,也就清晰了許多。

  傳聞不可揣測,但成仙路有限制,倒是一種最真實性的猜測!

  片刻,洛言回頭望去,見仲寧的眉宇緊皺,仍舊在苦思。

  仿佛是沉浸在他先前的話語當中,並不能瞬間領悟。

  洛言沒有耽擱時間,繼續開口道:「這個世界很大,三千大道法則囊括世間萬物。」

  「大多數的修士踏入了法則一道以後,就自以為掌控了一切,能熟練的操縱基礎五行,黑白一道,雲雨風霧等法則。」

  「於是便下意識的覺得,自己在這一領域已經圓滿。」

  「實際上,他們掌握的這些大道法則,僅是這一法則領域的微不足一!」

  「看不見的東西,永遠比看得見的東西多!」

  「在這一點上,咱們可以嘗試性的逆推因果。」

  當下,洛言沒有多餘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去細細感悟。

  因為當仲寧露出那種炙熱的眼神過後,就已經註定了這一點。

  塔祖之威不可辱!

  儘管這位強橫存在,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並沒有意識到那樣的眼神代表著什麼。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孩子與塔祖接觸的機會增多,最後暴露出來也是必然。

  所以,此時此刻的洛言與仲寧,兩人都有了一種無聲的默契。

  一人傳授思想觀念,修行之道,另一人認真聽取,並仔細體悟。

  非常的配合!

  為了能讓這個孩子更為直觀的了解自己的用意,洛言再次形象的舉例,還隨手打出一片幻象圖。

  剎那間,一座恢弘,壯闊的富麗宮殿,便出現在虛空中。

  緊接著是第二幅畫面,宮殿屋頂上的琉璃瓦,房樑上的大圓木,壘的密實的石牆

  第三幅畫面就變成了,那些物件的堆積,依次擺放。

  轉眼間,虛空中的圖像畫卷,便已經增加到了七幅之多。

  而原本富麗堂皇的宮殿,瞬間變成了沙,石,水,木等基礎性的原材料。

  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圖繪,洛言是在隱晦的告訴仲寧,通過一系列的過程,可以得出一個結果。

  但通過這個結果,其實也可以倒推一系列的過程。


  同理,修行也是如此!

  他人之道雖學不來,但是卻可以逐步拆解,然後從中挨個解析。

  並尋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然後汲取精華就可以了。

  「我們的世界很大,但實際上又很小!」

  「因為我們終其一生,能夠活動的範圍,都是極為有限的。」

  「那些超出我們世界之外的東西,你說它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

  「其實都不重要!」

  「畢竟我們所能看到的人或事,都是有限的。」

  「同時,又因為我們自身的存在,那些身邊的人或事也會受到影響,進而產生相應的變化。」

  「所以呢,要想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一些人或事,其實最簡單的便是從改變自己開始。」

  「從而漸漸擴散到周圍的人與事」

  洛言說這段話的時候,依舊在舉例子,非常的生動形象。

  因為只有這樣,這種話意才不會顯得那麼深奧。

  畢竟大白話誰都能聽懂。

  縱然是未曾踏上修行路的仲寧,都可以完全聽懂!

  而不用再死記硬背!

  即便是不能全部理解,但只要將其記憶下來,就會成為一種非常寶貴的理念思想!

  這是用任何靈石,靈晶,天地精華都換取不來的。

  放在外界,這就是一門非常頂級的傳承!

  屬於修心,修道的必要理念!

  可此時的仲寧依舊是眉宇緊鎖,似乎是還有什麼問題縈繞在心頭。

  下一刻,仲寧抬頭,洛言便看到他那副清澈的眼神。

  他微微錯愕片刻,然後便猜到了原因,隨即洒然輕笑道:

  「為兄說的意識,乃是思想的產物,這是一種你此時此刻,迴蕩在腦海里的諸多念頭。」

  「而這種念頭,則會驅使著你今後的動作與計劃。」

  「當你明白這一點以後,就可以進行反向思考,如現如今的意識形態,讓你不能踏上修行路,沒有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既然如此,那咱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考方式?」

  「亦或是換一種活法!」

  「在這一點上,你的選擇其實並沒有錯。」

  仲寧的眼神猛然凝住,嘴唇無意識的輕張了幾下,最後才若無其事的問道:

  「洛師兄的意思是?」

  洛言瞥了這個孩子一眼,那雙清澈的眸子與常人的眼睛無異,卻能看穿萬物本質。

  非常神異驚駭!

  只不過仲寧此刻的眸子中,卻摻雜著些許雜質,那是困惑,迷茫與不解。

  其中最為熾盛者,便是那種急切與炙熱!

  洛言看出了那種炙熱與急切,也沒有去開導他的意思,轉而繼續開口說道:「就是你此刻心中想的意思!」

  「雛鳥的羽翼漸豐,自當振翅高飛!」

  此時,唯有趴在洛言肩上的玲瓏寶塔器靈,臉上則陷入了一片迷濛的神態。

  祂側頭看看洛言,又歪著頭瞅了瞅旁邊的小孩,眼中的迷惑更深了。

  什麼這個意思,那個意思?

  你心中的意思?

  你倆到底是什麼意思?

  祂怎麼全都聽不懂?

  合著這兩個小傢伙在拿祂打啞謎呢?

  「不過你先不要著急,待會兒為兄會送你一份禮物,助你成道!」

  洛言開口,或許今日就是這個孩子踏上修行路的契機。

  但在此之前,他想要說的東西,要全部說完。

  因為這個孩子的那雙眼睛,就註定了他未來的不凡。

  唯有在此時此刻,仲寧還未擁有大法力的當下,才能夠聽得進去話。

  這關係到洛言自身的信念延續,最後到底能開出怎樣的花來,他對此抱有十分強烈的期待。

  花開百朵,各表一枝!

  洛言自己,第二靈身,以及仲寧這個孩子


  他們都是那百朵花種的一朵!

  「接下來是第五點,也是屬於意識形態的一種,即個體差異化的區別!」

  「關於這一點,也是為兄觀看下方那群修士激戰,從而剛剛總結出來的。」

  「每個單獨的個體,其實都是不同的。」

  「從這一點繼續深入,咱們或許可以進一步發現,除去咱們自身以外的世界,又有可能真的都是假的!」

  「因為超出你認知以外的世界,都是未知的!」

  「所以,當你擁有足夠的實力以後,你就要學會去質疑一切。」

  「因為在你的眼中,這方世界的真實與否,唯有你自己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才是最真實的。」

  「由此可推斷出,一件事物,一個人,一方世界的真相併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件事情,那個人,那方世界的真相當中,究竟會不會涉及到你!」

  所謂因果命運便是如此,今日犯下的罪孽,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應驗。

  世俗中有常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這樣的言論,其實體現的就是因果命運的一種。

  放在前世,玄之又玄的命運因果,若是用學術上一個極為出名的名稱來解釋,倒也還算契合。

  即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的大意是,粒子與例子之間,將會產生一種神秘的關聯。

  無論彼此之間的距離,相隔多遠,只要有一個例子發生變化,另一個粒子也會隨之而變。

  通俗來講,就是此刻的仲寧被洛言打了一巴掌,雙方因此鬧翻。

  一個月後,洛言來到了火龜島,見到了那尊龍鱗樹妖聖。

  作為仲寧的樹爺爺,他此刻居然也被人給揍了一頓.

  如此怪異,且同頻的行為,在前世被稱之為量子糾纏。

  可落在洛言的眼中,或許這就是因果律的一種。

  你踏入了別人的世界,干擾了對方的命運,對方的因果自然會糾纏上你。

  「正如為兄先前看不得這片海域的眾生湮滅,於是便生出了同情心,想要出手幫助。」

  「可無奈我的實力不夠,還插入不進這種程度的博弈當中。」

  「若是強行參與進去,恐怕也會落得一個黯然的結局。」

  「於是為兄便停手了.」

  洛言低喃,內心湧出一股惆悵感,心緒變得十分沉重。

  正如他教導仲寧的那樣,不要因為事情艱難就不去做,要做一個有正確觀的人。

  可儘管洛言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

  難而正確四個字看似簡單,卻幾乎無法做到。

  至少現在的洛言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他的修為境界還低,個人實力嚴重不足。

  連吃飯上桌的資格都沒有,屬於可有可無的人物。

  借勢也借不到,人家都不願意淌這趟漩渦.

  畢竟趨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性。

  再者,洛言更沒有擁有直面死亡的勇氣。

  也難怪縱觀古今,幾乎所有的強者都是孤獨的!

  「眼下的這一場廝殺,讓為兄明悟到一個道理:智慧不死,意識形態不存!」

  「這剛好對應了修行四大關隘中的心靈不生!」

  全程聽完這番話的塔祖,再次審視著面前的這個青衣小輩,祂此刻的內心,居然有一種淡淡的贊同感。

  明明祂迷迷糊糊的,好似聽了全部,又好似什麼也沒聽懂。

  卻依舊認為這個青衣小輩說的對

  洛言的教導還在繼續:「修行的旅途當中,幾乎不可能會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嘗試性的去主動製造困難,然後擁抱困難,並將所有的苦難都提前經歷一遍。」

  「因為我先前已經教導過你,智慧與經驗其實是可以再生的。」

  「那些大智若愚的人,之所以能夠煥然一新,和曾經判若兩人!」


  「無不是因為經驗教訓所導致!」

  「人教人,晦澀難懂!」

  「事教人,一次就行!」

  這樣的想法,盈聚在洛言的心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想以另一種方式去修行,如屏蔽掉自身全部的記憶,成為一位散修,去感受底層修士的困境。

  以特殊的方式寄生到大乘老祖的身上,和對方融為一體,並領會這個世界的絕望惡意

  沒有困難,製造困難!

  然後面對困難,去擁抱困難!

  最終再遇到困難時,便可以做到坦然以對!

  那些老輩修士,大能之士,為什麼會眼界遼闊,見多識廣,就是因為他們經歷的夠多。

  什麼樣的事情都經歷過,自然有說話的資格!

  見的多了,世上的所有事情,也就不會再變得稀奇。

  平常心視之,坦然待之!(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