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道依舊,而仙不存!
生物晶片的強大體現在微觀層面,對於低階修士的修行來說,這是一種極強的助力。
可以從經文功法,身體脈絡,丹藥,法器,符籙,靈植等方面入手,進而輔助自身的修行。
觀察原理,解析核心,從而實現複製!
無論是快速獲取修行資源,還是解析經文法的優缺點,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如前世的新華字典,能夠對每一個漢字進行闡意。
了解單一的文字意思,便能通讀全篇!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洛言的靈根資質只是三靈根,卻依舊能夠在修行前期,追上那些單靈根天才,異靈根天驕的根本原因。
不過要想快速突破修為境界,必要的底蘊積累,也是極為重要的。
惟有積累夠了足夠深的底蘊,最終才有資格進行最終的蛻變。
可惜的是,隨著洛言的修為逐步拔高,很多微觀層面的事物,升華到意識層面以後。
從一個維度,升華到另一個維度以後,生物晶片能給予的幫助,就沒有那麼多了。
這個時候的生物晶片功能,依舊是只能提供一些最基礎的數據型資料,無法對更深層次的法則一道進行推演
於是便漸漸的退出了洛言的修行舞台。
所以,接下來的修行路,大部分還是得靠洛言自己去獨自摸索。
他在教導這個孩子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詢問自己,這條路真的可靠嗎?
萬一失敗了呢?
這樣的負面情緒,洛言也有,且異常深厚。
但卻被他給強行壓了下來。
因為第二靈身的存在,給了他試錯的勇氣!
縱使這具本體毀滅,其修為境界陷入一個囹圄狀態,再也停滯不前
洛言也不曾後悔!
「這兩種類別的修行法,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存在,你知道是什麼嗎?」
洛言輕語,望著那方血氣瀰漫,戰氣沸騰的世界,眼神再次歸於寂靜無波。
既然無法請動外力,來阻止這場戰爭,那就讓他們打吧,肆意的打吧。
洛言所能做的,唯有默默關注而已
聽聞此言,仲寧低頭沉思了片刻,然後有些不確定的回應道:「是煉心嗎?」
洛言點點頭,再次開口道:「經文典籍,前人古卷」
「這裡面蘊含著書寫者大量的心血結晶,雖然有些記載會比較淺顯,沒有多少邏輯可言。」
「可通過這些文字載體,咱們依舊可以看出那些先賢的諸多想法,這對開拓咱們的思想有益。」
「所以,等你有時間了,可以去多看一看,有關於各個修行境界方面的典籍。」
前世有一句名言,讀大量的書,或許並不能直接提升一個人的財富。
但卻可以充實他的內心,使其精神不會空虛。
讀書明智,這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事實!
修行亦是如此,觸類旁通,借鑑前人法,吸取錯誤經驗,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這才是洛言理解的道。
也是他眼中的證道之法!
「無論是以《崇恩雲遊功》為首的遊歷體系,還是以《清心訣》,《靜心訣》,《冰心訣》為代表的心境體系。」
「其實都可以歸結成一種:紅塵煉心,反求諸己!」
「在這個意識萌芽的過程中,經驗與智慧又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在為兄看來,這兩者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然後得來與之相關的經驗與教訓。」
「正如親手埋葬掉過去的自己,心不死則道不生!」
「不破而不立!」
洛言的瞳孔中反射出一縷霞光,那是某件靈器級別的戰旗揮舞,其靈光澎湃沖霄,並摻雜著那位雲錦島島主傾力一擊後的道光所致。
其音隆隆,其勢磅礴,以及漫天的喧囂。
「若是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機會去觀察一下每個修為階段的修士,如鍊氣期,築基期化神期」
「通過觀察他們的修行法,個人性格,心性等全方位的信息,然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資料庫。」
「接下來,你再對這個資料庫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其中的共通點。」
「最終」
「你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事實,修士的心智成長,其實是按階梯,按步驟一點一點覺醒的。」
「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開悟!」
洛言口中的這個開悟,與修士在修行過程中的頓悟,靈光乍現,心血來潮等異象,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頓悟和靈光一現的狀態,無法強制性獲得。
需要在特定時期,特定場合,特定心境下,並積累夠足夠的底蘊。
才有可能偶然有所悟。
往往經歷過頓悟的修士,其自身的實力,基本上都會迎來一個長足的爆發期,進而容光煥發,有著長足的蛻變提升。
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非常強大!
甚至是為此改變一個修士今後的一生,都是極有可能!
在修行界中,但凡是能有所頓悟的修士,其未來的成就,基本上不會差到哪裡去。
因為這是一種與天地道韻的契合,是一種經驗,一種特殊的感受。
有了這種經歷的修士,今後會在修行的道路上,比同齡的修士,走的更為長遠。
可惜,這種狀態可遇不可求,大部分的修士修行千百年,都罕有一遇。
可想而知,頓悟是有多麼的重要了。
但是現如今,洛言卻通過自己的敏銳心,捕捉到了一種可能性。
一種將頓悟這種難求的狀態,拆分成漸悟的一個可能性!
即隨時隨地,擯棄一切雜念,想跨入那種狀態,就跨入那種狀態的可能性!
此時此刻,洛言也毫無保留的將這種思緒,給傳遞了出來。
助身邊的這個孩子最後一程!
「這世上的大部分人,在跨入修行界一段時間以後,就開始自命不凡,認為自己已經脫離了凡俗的範疇。」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修行者和凡人一樣,皆是貪嗔痴全占,且五毒俱全!」
「常規狀態下,無論是人族也好,其他異族也罷。」
「這方宇宙下的所有智慧生物,其實都是通過下意識的本能,來做出與之相對應的抉擇。」
「所以,我一直都在跟你強調一個觀念,那就是光有修為境界還遠遠不夠,意識形態的覺醒也很重要。」
洛言的語氣平淡,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仲寧蹙眉,認真思索與揣悟。
而趴在洛言肩膀上的玲瓏寶塔的器靈,此刻則是一副完全發懵的狀態。
這青衣小輩所講述的東西,祂怎麼越聽越迷糊了?
且真的有一股昏昏欲睡,腦瓜子嗡嗡的,不知所云的感覺。
這一刻,玲瓏寶塔的器靈內心,真的有一種荒謬感。
該不會這個青衣小輩的傳道是真的吧?
可這怎麼可能?
這小傢伙才不過百餘歲啊!
還不夠祂打一個盹兒的功夫,就能夠傳道授法,教導他人,開創另一個修行體系?
開什麼玩笑!
祂這是在夢裡嗎?
縱觀五行宗數百代弟子,祂就沒有見過一例如此離譜的例子。
『肯定是假的,在故弄玄虛!』
玲瓏寶塔的器靈暗暗想到,身上卻有道光在下意識的迸發,在銘記這一幕畫面。
祂仿佛是一位偉大存在誕生的見證者,且完全有跡可尋,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模糊事跡
「修行,修心的根源,其實就是如何駕馭自己。」
「在這一點兒,世間的絕大多數生靈,都擁有一種天生的動物性本能:趨吉避凶!」
「咱們的修行,其實也是遵循於這樣的原則,下意識做出的決定也是這般。」
「都是通過趨利避害來做決策的。」
「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弊端,很少會有人擁有一種長遠思考的能力。」
「於是在這個時候,便會有親族族老,宗門長輩出面,幫助他做決策,指點他修行。」
洛言的話語很散,在注意到仲寧的蛻變,很有可能會與玲瓏寶塔有關的時候。
他並沒有拆穿,而是選擇了為其上最後一課。
若是仲寧能夠有所悟,相信今後再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變得順暢許多。
很顯然這個孩子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在按耐住內心的悸動時,也在認真思考。
仲寧意識到,這最後一課過後,他或許就要和這位青衣師兄分開了。
這是一種沒來由的直覺!
他相信,這位青衣師兄也同樣能夠感受到!
「可但凡是天才,只要越是年輕,就會呈現出兩種狀態,即孤傲且頑固,順從且不知變通!」
「前者在未經歷任何的挫折之前,他們的問道心,都會堪比金石般堅硬。」
「後者則會以教導他的長輩為目標,讓自己成為未來家族中的另一個族老」
「這兩種成長方式,囊括了世間大多數的天驕,他們的成長軌跡,基本都是有跡可循。」
「即追尋前人的道路,然後努力成為時代浪潮下的一粒風沙」
「你要記住,這個世上的事情紛雜,一味的趨吉避凶,並不能給自己帶來絕對的安全。」
「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那些近乎於道,看似正確的道路。」
「要麼充滿荊棘,要麼就是迷霧叢生,一眼望不到邊際。」
「咱們所能做的,就是吸取前人教訓,然後繞開對方,去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洛言在講述這些話的同時,腦海中則有無數的思緒翻騰而過。
他想起自己利用那枚鎏金仙玉令牌的權限,翻查到的各種隱秘資料,依稀推演出一個可怕的事實。
大道依舊,而仙不存!
一想到這種情況,洛言的內心就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不安感。
這方世界的修行法門也好,盈聚在冥冥虛空中的諸多大道法則也罷,或許都存在著某種問題。
如真仙劫未曾爆發的和平年代,那些先賢在證道成仙的時候,為什麼都不會有一個完整的畫面流傳下來?
若是真的證道成功,這方世界當有大道之花綻放,諸天萬界都有感應才對。
可惜洛言查閱了五行宗數萬年來的所有玉簡資料,都未曾找到過這樣的隻言片語記載。
頂多是某位大乘老祖白日飛升,登仙而去,飛虹長掛數萬里的戲碼。
這樣的文字記載,雖然也很驚人,但若說對方已經成仙,洛言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連他這樣的化神境修士,都可以做到改變海水的物質形態,從而使其成為一座島嶼,並長滿鮮花。
在洛言之上的尊者境大能,他們的法則造詣該是何等強大?
凌駕於眾生頭頂的仙神,又該擁有何種偉力呢?
其飛升過後的法則烙印,不說永恆存在,至少能維持個數萬載沒問題吧?
但事實卻是,現如今殘存的仙道遺蹟,都是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
在這之後的時代,中古時期和現在,都從未有過仙道遺蹟出現
如此事實擺在眼前,不得不讓洛言多想,最近的這數十萬年裡,真靈界真的有人成過仙嗎?
可若是沒有人證道成功,那些宗門老祖,以及地仙盟長老等等,為什麼都認為成仙是有可能的?
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一場彌天大謊,還真的是仙道艱難?
並且,洛言注意到的疑點不止如此。
以宗門典籍為例,一篇篇寶藏經文,一卷卷上古古冊,一枚枚神秘玄奧,蘊含無窮秘密的法門
這些經文道書的書寫者,距今已太過久遠,暫時還無法追溯。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修行這些法門的後人,最終都無一人成仙!
五行大道,陰陽一道,時間法則,空間神通,彼之極速
大道法則萬千,道路無數條,最終卻無一人走到彼岸。
洛言相信,光是修道艱難,三九天劫攔路,仙靈之氣難覓,乃至於真仙之劫等諸多客觀原因,應該都不是真正的核心。
畢竟漫漫諸天,修行者如恆沙之數,數之不盡,光是一味的困難,應該無法全部攔住那茫茫無量的眾生!
再者就是,洛言還留意到一類觀點,就是認為地仙界的仙神,在故意把控諸天萬界,不讓下界的生靈證道。
可這一類的觀點,落在他的眼中,卻滿是破綻。
可以從經文功法,身體脈絡,丹藥,法器,符籙,靈植等方面入手,進而輔助自身的修行。
觀察原理,解析核心,從而實現複製!
無論是快速獲取修行資源,還是解析經文法的優缺點,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如前世的新華字典,能夠對每一個漢字進行闡意。
了解單一的文字意思,便能通讀全篇!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洛言的靈根資質只是三靈根,卻依舊能夠在修行前期,追上那些單靈根天才,異靈根天驕的根本原因。
不過要想快速突破修為境界,必要的底蘊積累,也是極為重要的。
惟有積累夠了足夠深的底蘊,最終才有資格進行最終的蛻變。
可惜的是,隨著洛言的修為逐步拔高,很多微觀層面的事物,升華到意識層面以後。
從一個維度,升華到另一個維度以後,生物晶片能給予的幫助,就沒有那麼多了。
這個時候的生物晶片功能,依舊是只能提供一些最基礎的數據型資料,無法對更深層次的法則一道進行推演
於是便漸漸的退出了洛言的修行舞台。
所以,接下來的修行路,大部分還是得靠洛言自己去獨自摸索。
他在教導這個孩子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詢問自己,這條路真的可靠嗎?
萬一失敗了呢?
這樣的負面情緒,洛言也有,且異常深厚。
但卻被他給強行壓了下來。
因為第二靈身的存在,給了他試錯的勇氣!
縱使這具本體毀滅,其修為境界陷入一個囹圄狀態,再也停滯不前
洛言也不曾後悔!
「這兩種類別的修行法,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存在,你知道是什麼嗎?」
洛言輕語,望著那方血氣瀰漫,戰氣沸騰的世界,眼神再次歸於寂靜無波。
既然無法請動外力,來阻止這場戰爭,那就讓他們打吧,肆意的打吧。
洛言所能做的,唯有默默關注而已
聽聞此言,仲寧低頭沉思了片刻,然後有些不確定的回應道:「是煉心嗎?」
洛言點點頭,再次開口道:「經文典籍,前人古卷」
「這裡面蘊含著書寫者大量的心血結晶,雖然有些記載會比較淺顯,沒有多少邏輯可言。」
「可通過這些文字載體,咱們依舊可以看出那些先賢的諸多想法,這對開拓咱們的思想有益。」
「所以,等你有時間了,可以去多看一看,有關於各個修行境界方面的典籍。」
前世有一句名言,讀大量的書,或許並不能直接提升一個人的財富。
但卻可以充實他的內心,使其精神不會空虛。
讀書明智,這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事實!
修行亦是如此,觸類旁通,借鑑前人法,吸取錯誤經驗,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這才是洛言理解的道。
也是他眼中的證道之法!
「無論是以《崇恩雲遊功》為首的遊歷體系,還是以《清心訣》,《靜心訣》,《冰心訣》為代表的心境體系。」
「其實都可以歸結成一種:紅塵煉心,反求諸己!」
「在這個意識萌芽的過程中,經驗與智慧又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在為兄看來,這兩者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然後得來與之相關的經驗與教訓。」
「正如親手埋葬掉過去的自己,心不死則道不生!」
「不破而不立!」
洛言的瞳孔中反射出一縷霞光,那是某件靈器級別的戰旗揮舞,其靈光澎湃沖霄,並摻雜著那位雲錦島島主傾力一擊後的道光所致。
其音隆隆,其勢磅礴,以及漫天的喧囂。
「若是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機會去觀察一下每個修為階段的修士,如鍊氣期,築基期化神期」
「通過觀察他們的修行法,個人性格,心性等全方位的信息,然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資料庫。」
「接下來,你再對這個資料庫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其中的共通點。」
「最終」
「你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事實,修士的心智成長,其實是按階梯,按步驟一點一點覺醒的。」
「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開悟!」
洛言口中的這個開悟,與修士在修行過程中的頓悟,靈光乍現,心血來潮等異象,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頓悟和靈光一現的狀態,無法強制性獲得。
需要在特定時期,特定場合,特定心境下,並積累夠足夠的底蘊。
才有可能偶然有所悟。
往往經歷過頓悟的修士,其自身的實力,基本上都會迎來一個長足的爆發期,進而容光煥發,有著長足的蛻變提升。
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非常強大!
甚至是為此改變一個修士今後的一生,都是極有可能!
在修行界中,但凡是能有所頓悟的修士,其未來的成就,基本上不會差到哪裡去。
因為這是一種與天地道韻的契合,是一種經驗,一種特殊的感受。
有了這種經歷的修士,今後會在修行的道路上,比同齡的修士,走的更為長遠。
可惜,這種狀態可遇不可求,大部分的修士修行千百年,都罕有一遇。
可想而知,頓悟是有多麼的重要了。
但是現如今,洛言卻通過自己的敏銳心,捕捉到了一種可能性。
一種將頓悟這種難求的狀態,拆分成漸悟的一個可能性!
即隨時隨地,擯棄一切雜念,想跨入那種狀態,就跨入那種狀態的可能性!
此時此刻,洛言也毫無保留的將這種思緒,給傳遞了出來。
助身邊的這個孩子最後一程!
「這世上的大部分人,在跨入修行界一段時間以後,就開始自命不凡,認為自己已經脫離了凡俗的範疇。」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修行者和凡人一樣,皆是貪嗔痴全占,且五毒俱全!」
「常規狀態下,無論是人族也好,其他異族也罷。」
「這方宇宙下的所有智慧生物,其實都是通過下意識的本能,來做出與之相對應的抉擇。」
「所以,我一直都在跟你強調一個觀念,那就是光有修為境界還遠遠不夠,意識形態的覺醒也很重要。」
洛言的語氣平淡,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仲寧蹙眉,認真思索與揣悟。
而趴在洛言肩膀上的玲瓏寶塔的器靈,此刻則是一副完全發懵的狀態。
這青衣小輩所講述的東西,祂怎麼越聽越迷糊了?
且真的有一股昏昏欲睡,腦瓜子嗡嗡的,不知所云的感覺。
這一刻,玲瓏寶塔的器靈內心,真的有一種荒謬感。
該不會這個青衣小輩的傳道是真的吧?
可這怎麼可能?
這小傢伙才不過百餘歲啊!
還不夠祂打一個盹兒的功夫,就能夠傳道授法,教導他人,開創另一個修行體系?
開什麼玩笑!
祂這是在夢裡嗎?
縱觀五行宗數百代弟子,祂就沒有見過一例如此離譜的例子。
『肯定是假的,在故弄玄虛!』
玲瓏寶塔的器靈暗暗想到,身上卻有道光在下意識的迸發,在銘記這一幕畫面。
祂仿佛是一位偉大存在誕生的見證者,且完全有跡可尋,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模糊事跡
「修行,修心的根源,其實就是如何駕馭自己。」
「在這一點兒,世間的絕大多數生靈,都擁有一種天生的動物性本能:趨吉避凶!」
「咱們的修行,其實也是遵循於這樣的原則,下意識做出的決定也是這般。」
「都是通過趨利避害來做決策的。」
「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弊端,很少會有人擁有一種長遠思考的能力。」
「於是在這個時候,便會有親族族老,宗門長輩出面,幫助他做決策,指點他修行。」
洛言的話語很散,在注意到仲寧的蛻變,很有可能會與玲瓏寶塔有關的時候。
他並沒有拆穿,而是選擇了為其上最後一課。
若是仲寧能夠有所悟,相信今後再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變得順暢許多。
很顯然這個孩子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在按耐住內心的悸動時,也在認真思考。
仲寧意識到,這最後一課過後,他或許就要和這位青衣師兄分開了。
這是一種沒來由的直覺!
他相信,這位青衣師兄也同樣能夠感受到!
「可但凡是天才,只要越是年輕,就會呈現出兩種狀態,即孤傲且頑固,順從且不知變通!」
「前者在未經歷任何的挫折之前,他們的問道心,都會堪比金石般堅硬。」
「後者則會以教導他的長輩為目標,讓自己成為未來家族中的另一個族老」
「這兩種成長方式,囊括了世間大多數的天驕,他們的成長軌跡,基本都是有跡可循。」
「即追尋前人的道路,然後努力成為時代浪潮下的一粒風沙」
「你要記住,這個世上的事情紛雜,一味的趨吉避凶,並不能給自己帶來絕對的安全。」
「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那些近乎於道,看似正確的道路。」
「要麼充滿荊棘,要麼就是迷霧叢生,一眼望不到邊際。」
「咱們所能做的,就是吸取前人教訓,然後繞開對方,去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洛言在講述這些話的同時,腦海中則有無數的思緒翻騰而過。
他想起自己利用那枚鎏金仙玉令牌的權限,翻查到的各種隱秘資料,依稀推演出一個可怕的事實。
大道依舊,而仙不存!
一想到這種情況,洛言的內心就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不安感。
這方世界的修行法門也好,盈聚在冥冥虛空中的諸多大道法則也罷,或許都存在著某種問題。
如真仙劫未曾爆發的和平年代,那些先賢在證道成仙的時候,為什麼都不會有一個完整的畫面流傳下來?
若是真的證道成功,這方世界當有大道之花綻放,諸天萬界都有感應才對。
可惜洛言查閱了五行宗數萬年來的所有玉簡資料,都未曾找到過這樣的隻言片語記載。
頂多是某位大乘老祖白日飛升,登仙而去,飛虹長掛數萬里的戲碼。
這樣的文字記載,雖然也很驚人,但若說對方已經成仙,洛言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連他這樣的化神境修士,都可以做到改變海水的物質形態,從而使其成為一座島嶼,並長滿鮮花。
在洛言之上的尊者境大能,他們的法則造詣該是何等強大?
凌駕於眾生頭頂的仙神,又該擁有何種偉力呢?
其飛升過後的法則烙印,不說永恆存在,至少能維持個數萬載沒問題吧?
但事實卻是,現如今殘存的仙道遺蹟,都是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
在這之後的時代,中古時期和現在,都從未有過仙道遺蹟出現
如此事實擺在眼前,不得不讓洛言多想,最近的這數十萬年裡,真靈界真的有人成過仙嗎?
可若是沒有人證道成功,那些宗門老祖,以及地仙盟長老等等,為什麼都認為成仙是有可能的?
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一場彌天大謊,還真的是仙道艱難?
並且,洛言注意到的疑點不止如此。
以宗門典籍為例,一篇篇寶藏經文,一卷卷上古古冊,一枚枚神秘玄奧,蘊含無窮秘密的法門
這些經文道書的書寫者,距今已太過久遠,暫時還無法追溯。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修行這些法門的後人,最終都無一人成仙!
五行大道,陰陽一道,時間法則,空間神通,彼之極速
大道法則萬千,道路無數條,最終卻無一人走到彼岸。
洛言相信,光是修道艱難,三九天劫攔路,仙靈之氣難覓,乃至於真仙之劫等諸多客觀原因,應該都不是真正的核心。
畢竟漫漫諸天,修行者如恆沙之數,數之不盡,光是一味的困難,應該無法全部攔住那茫茫無量的眾生!
再者就是,洛言還留意到一類觀點,就是認為地仙界的仙神,在故意把控諸天萬界,不讓下界的生靈證道。
可這一類的觀點,落在他的眼中,卻滿是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