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明太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

  (一)石窟

  公元454年,北魏興安三年

  平城

  床榻前,一名身著淺灰長袍的老人眯著雙眼,他時而搖頭晃腦並且嘴裡振振有詞,時而又將把著病人脈搏的手指上下翻動。少頃,老人眯縫著的雙眼緩緩睜開,他深深吸了口氣。轉過頭來笑著對床榻之上的人說

  「無妨,只是氣血不通,只要稍加調理,可不日而逾。」

  床榻上的女子聞此,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下來。原來真的只是簡單的身體抱恙,她還以為是懷上龍子了。不過想到本朝歷來仿漢代鉤弋夫人故事,她又有些釋懷。患得患失的少女起身謝過太醫後,將太醫送出了寢宮。

  少女姓馮,她是以亡國婢女的身份進入的平城,至今,已經不知有多少個年頭,所幸的是,兩年前,新帝繼承大統,賞了她一個貴妃的身份,她也算是盼來了回報。只是這龍種之事,確實蹊蹺,當年太武帝滅佛後,後宮生育子嗣數量,一年不如一年,宮裡老人都在傳,是佛祖懲罰拓跋家不敬神靈。

  大殿內,年輕的君王正在會見一位從長安來的高僧。君王名叫拓跋濬,是那位威名赫赫的太武帝拓跋燾的孫子,但拓跋浚和他的那位一怒之下,伏師百萬的祖父不同,他的性格更像他的父親。受父親影響,拓跋濬對佛教有些好感,性格也更加溫和,舉手投足間頗有幾分漢家性質。

  僧人向王座上的拓跋濬講完當年在長安發生的一切,年輕的君王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他從未見過祖父如此暴虐的一面。拓跋濬正聲問道當年的詛咒是什麼。僧人答曰

  「一則,宮內龍脈稀薄」

  「二則,太武子嗣不壽」

  拓跋濬聽後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又聯想起廢帝拓跋余,不由得又打了個哆嗦。九五至尊的他,也謙卑地問詢僧人如何解咒。

  僧人頓了一下,回道,在平城西郊,有一山麓,此間,為歷任君王,各塑一佛像以代肉身贖罪,可保拓跋氏不至子孫斷絕。

  「子嗣不壽何解?」

  「世代贖罪可解。」

  送走僧人,拓跋濬又思索了幾遍方才的交談,即使太武子嗣不壽暫時無解,他也要為拓跋氏的延續修此石窟。

  「道武帝珪,明元帝嗣,太武帝燾,景穆帝晃,還有...朕。真是好大的工程啊。」

  思索之際,來人稟報,拓跋仁女眷帶到。拓跋濬望向下拜之人,她們因為拓跋仁謀反失敗,被帶入拓跋濬面前發落,所幸,拓跋濬也不是弒殺之人,就打算發配她們做些換洗衣裳之類的差事。拓跋濬又看了一眼人群,一個如畫般的女子引入他的眼帘,臣下忙介紹說,她姓李,是拓跋仁南征時,從健康帶回的女子,聽得女子這般命運多舛,拓跋濬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

  和李氏溫存幾月後,拓跋濬又想起了解咒之事,他親臨城郊,眼見道武帝佛像拔地而起,拓跋濬也虔誠地跪在佛像前,俯首拜去。就在這時,侍者報,李氏懷上龍種。聞此,拓跋濬大喜過望,向著石像再三下拜,乞求神靈保佑。

  小皇子如約而至,拓跋濬高興極了,他當即下令,立新生的孩童為儲君。李氏也高興極了,初為人母的她在離家千里的平城感受到了請親的溫暖,只是她並沒有注意到一件事:為何北魏所有的君主,繼承大位後,他們的母親,都離奇地人間蒸發了。

  春秋輪轉,小皇子已經長到牙牙學語地年齡了,拓跋濬為其取名為拓跋弘,為了避免儲君與其母常伴而生依戀之情,多方催促下,北魏朝堂要再次仿效漢代鉤弋夫人故事,行子貴母死制。

  臨別當天,拓跋濬掩面而泣,即使他是北魏主宰,面對制度,也無可奈何,他可以為李氏做的,只有讓李氏寫下她在健康的親人名姓。拓跋濬答應李氏,要將她所有親族接來平城,任其子侄,衣食無憂。

  李氏還是逝去了,拓跋濬也明顯感覺到,他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他才剛二十出頭啊。

  彌留之際,他喚來皇后馮氏和不到十歲的拓跋弘,交代完後事,又喟然長嘆

  「太武子嗣不壽,終是無解。」

  (二)禪讓

  公元470年,北魏皇興四年

  平城

  「兒問母后安」

  「陛下,安」

  跪坐禮佛的馮太后看到面前這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冷峻的面龐不由得生出幾分笑意,說來也怪,她雖為太后,但今年也才剛滿三十,但偏偏就此妙齡,他卻對面前這位年輕君王可以產生莫名的慈愛。


  這位皇帝名為拓跋弘,在馮氏眼裡,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君王,文采可與其父拓跋濬一較長短,而武略比其先祖拓跋燾也是不遑多讓。如此這般,不由得讓她相當歷史上諸多的漢人聖君。在馮氏的教導下,拓跋弘既飽讀詩書,又弓馬嫻熟,國家產生如此人君,馮氏倒也樂得省心,早早就停止臨朝,不聽政事,後來,拓跋弘又誕下長孫,馮氏更是喜上眉梢,她本是亡國婢女,而今子孫齊全,人生又復何求?

  對坐著的拓跋弘,顯然是有其他想法,他不止一次的聽說,馮氏多生宮廷醜事,可每次他詢問馮氏身旁近侍時刻,每個人都諱莫如深,這不禁讓他心生不滿。

  但他沒有將不滿的情緒表現在臉上,時常與母后坐而論道。他們常談一些詩詞歌賦,兩漢典籍之類的話題,每每馮氏考察,拓跋弘都可對答如流。當然這也是因為拓跋弘自幼喪父,由嫡母馮氏贍養長大。但不可否認的是,自拓跋珪入主中原以來,至今將近百年間,漢文化對這些昔日胡人的影響越發深遠,全面漢化,已成大勢。

  交代完侍者好生照顧太后,拓跋燾退出太后寢宮。路上,他遠遠望見一名身穿侍者服飾的人,向太后寢宮走去,可宦官侍者哪有來人這般氣宇軒昂,拓跋弘不由得暗自觀察起來。走近後,拓跋弘認出這是高平公之子李弈。

  拓跋弘心中自是明白,他雖喜怒不形於色,但自幼飽讀倫理道德的他深以為恥。他沒有聲張,只是擺了擺袖袍,悻悻而去。

  不久後,拓跋弘找了個由頭辦了李弈兄弟。這也使拓跋弘和馮太后之間,心生嫌隙。馮氏開始找由頭干涉拓跋弘,而拓跋弘正值血氣方剛的年齡,那會任人宰割。

  他召集朝臣,當即表示,拓跋弘才疏學淺,無力社稷,百官寡知,當真以為他可承擔大業。情至深處,拓跋弘當即表示,要禪讓於自己的叔叔拓跋子推。拓跋子推見狀,當即表示萬死不敢從命,雖為宗室,但他拓跋子推此生惟願為陛下大業充當奠基石。

  百官也大呼不可。主君在而世系移,青史難尋。拓跋弘見差不多了,急忙調轉話頭,那就不遷世系了,朕禪讓給朕五歲的太子,可否。百官見君主都做了退讓,也不好多說。就這樣,北魏迎來了新的天子,雖然他才五歲,但無妨,他的父親會臨朝聽政。

  後宮中馮氏聞此,頓感氣血上頭,她預感,這個叛逆的君王可能會做出更加瘋狂的舉動。

  在一番思想鬥爭下,她打定主意,穩定為先。

  公元476年,北魏承明元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崩於平城

  年僅二十二歲,太武子嗣不壽,似是再度印證。

  (三)雁歸南

  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

  平城

  一方書桌前,又一位年輕君王閉幕沉思,他叫拓跋宏,也叫元宏。

  他自幼喪父,由比他年長二十五歲的祖母帶大,在他還是孩童的那些年,他雖為帝王之主,但國家政令皆出自這位年輕祖母之手。她帶著小元宏鬥倒了一批又一批的反對者,將儒家仁愛的思想,一步一步地,注入到這個盤踞中原百年的鮮卑政權中。

  馮氏見北魏官員歷來無俸,廟堂之上,人人口中皆是黎庶蒼生。散朝之後,他們又不約而同地利用朝會政令傳到民間的時間差,囤積財貨,低買高賣。如此這般於民爭利之舉,一些人賺得盆滿缽滿,全然不顧庶民死活。馮氏屢次三番勸誡,甚至多次當朝為百官講解碩鼠之理,換來的,卻是打工人沒有經濟來源的賣慘。

  文明太后下令發放薪酬,從法理上,駁回了那些與民爭利之鼠的藉口。

  馮氏見北魏土地兼併嚴峻,國人大多淪為那些王都貴族與地方豪強的佃戶奴婢。即使勞作整年,年末交完租子,家中還是湊不出果腹的餘量。國內貴族可隨意挑選百姓女子,充入府庫,在一番教導後,成為貴族之間進行人情世故的禮品,完全剝奪人最起碼的尊嚴。貴族飲酒時,常令年輕貌美的女子相侍,若客人露出不悅的表情,貴族之人為使客人息怒,當庭杖殺女子,一如晉時石崇王愷故事。

  文明太后下令全國均田,丈量全國荒地,將這些土地賜給無土之人,並輔以減稅收政策。

  ……

  文明太后,一方面抑制豪強不斷做大,一方面又為底層百姓提供生存空間。在她的能力範圍內,努力延緩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

  在這位傑出女性的教導下,拓跋後裔,早已摒棄了草原上兇狠嗜殺的暴虐性情,他們體內流淌著的,是以儒家仁義道德約束的文明血液。元宏睜開了眼,緩緩站起,玄色袍服下,他的身影雖略顯清瘦,但他心中,早已存有氣吞山河之志。


  黃昏之時,他傳喚百官,向他們傳達南征的想法。雖有不滿之聲,但在君王威嚴下,平城全城緊急動員起來。這是遊牧民族任保留至今的習俗,每逢戰事,自君主、王公而下,拖家帶口,親臨戰陣,但人們並沒有發現,這次南征,似乎與以往有些許不同。

  出發之日,一輛又一輛載著輜重的車輛緩緩駛出平城,蜿蜒數十里的隊伍,再度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走出平城寬廣的街道時,他們聽到留守老弱為他們祈福的聲音;行至開闊的平原時,他們看到村落中的縷縷炊煙;翻越巍峨的太行山時,他們驚嘆到春去秋來,四時無常……

  就這樣,一行從遙遠平城遠行的人,走到洛陽。

  「洛陽的雨季真長啊。」

  初次南下的鮮卑兵,看到在平城飄滿白雪的季節,洛陽仍在下雨,不由得發出感嘆。

  連場大雨,穿過天穹,砸落在軍營中,道路在雨水的沖刷下,也變得泥濘不堪,泥地上,積水填滿的一個又一個水坑,整片土地,變得像沼澤一般,寸步難行。鮮卑兵按照往日的經驗,斷定大軍會在此紮營,待雨勢減緩,再行出發。他們拿出攜帶的乾糧,打算填飽肚子。

  然而,就在此刻,各部同時收到來自帝王的軍令,各部冒雨南下!軍令下達各部後,立刻引起軒然大波,關於國家不恤士卒的謾罵,越傳越遠,各軍都有臨場譁變的可能。

  元宏見此,也是不急,他明白,矛盾還沒有到達臨界點,於是繼續施壓。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上層軍官乞求,在洛陽修整。

  元宏見差不多了,就以遷都洛陽為代價,放棄南征。有一番博弈後,這支從北境平城遠來的大軍,浩浩蕩蕩,開入洛陽。

  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

  立都平城百年的北魏,將王都由平城,遷往了洛陽。

  這片漢文化的中心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