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花二娘破陣擒都監 耿靈武道法斗玄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詩曰:

  颯爽英姿花鳳梧,陣前舞劍斬狂狼。

  破陣擒都監,英名揚,巾幗不讓鬚眉郎。

  耿時了,道骨仙風,手握符籙,眼觀八方。

  鬥法憶澤,天地變色。五行逆轉,鬼神慌張。

  卻說上回梁山軍馬在陸丹婷、花鳳梧、馬瑜筠三名軍師的安排,擺下了九宮八卦陣,使得官軍大敗,不僅折了不少人馬,又折了一名都監張暢,梁山、官兵雙方各自回營。

  當夜陳黯之與七位都監在營中議事,陳黯之對其餘七人道:「眼下賊寇聲勢壯大,但無法擅自離開其穴,該如何是好?」王嘉興道:「鄆城離梁山不足數里,不如先移軍此處駐紮?」陳黯之與其餘幾人亦思不出好計策,便當即應了。

  不一時半會,陳黯之領著大軍便抵達鄆城,黯之恐驚擾鄆城百姓,便領其餘人馬去四門駐紮,自己則領著七名都監入城。

  黯之八人待到縣衙,卻見只有兩人在縣衙等候,原來自梁山幾番大戰,威震天下,鄆城大小名吏已成為所懼怕的官職,朝廷明設其職,實早已空虛,只有鄆城馬兵都頭宋信與鄆城步兵都頭宋義兩兄弟,這宋信非是別人?便是當年將凌振、石勇、張魁、李義四人出賣的,宋義便是其胞弟。

  黯之得知,不由感嘆不已,便將軍馬在鄆城修整一番,宋義心想一計道:「陳教頭此番進兵遭敗,必是實為無智謀且又無道法之人無法破敵所導致。」黯之點頭道:「所謂如此,但我大軍卻在此處無人認識。」宋信道:「在下倒是認識一人,有個姓耿的道士,乃徐州人氏,乃當地的一名隱士,奇門六甲、六丁六甲、兵法皆學得純熟,皆十分利害,教頭何不請他下山相助?」陳黯之得知後大喜,便讓宋信、宋義二人帶路前去。

  這耿的道士雙名時了,自號靈武,乃徐州本處人氏,精通呼風喚雨之術,又接濟百姓,平日裡喜好攻讀三十六兵法,排兵布陣皆可善通,人皆聞聽他名,皆稱他為過天星。

  有詩讚時了曰:

  徐州之地育英才,耿姓道士號時了。

  精通術數喚風雨,心系蒼生扶危難。

  三十六策兵書熟,排兵布陣智無邊。

  過天星辰照人間,英雄事跡永流傳。

  亦有小詩曰:

  道袍隨風展,時了立雲端,

  風雨隨心意,蒼生賴庇佑,

  兵法精深邃,排陣智超凡,

  過天星耿亮,名聲永流傳。

  耿時了平日裡閒居於家,得知陳黯之領兵前來拜訪,便出門迎接,陳黯之道:「早聞先生大名,特請先生下山相助吾官軍大破水泊,不知先生可否?」耿時了道:「時了久聞將軍大名,今將軍邀請豈可不從?」時了當即回到草舍,收拾了包袱,隨大軍回到縣衙。

  你道這耿時了如此答應爽快?原來他曾在政和年間,拜師到淮西道士,姓喬名冽的門下,道號道清,在他此處學了些道法,喬冽教了他數年,便讓前去投奔二仙山羅真人學習正法。

  耿時了待到二仙山,羅真人道:「汝與吾雖有緣,但我卻不可收汝為徒,吾玄清愛徒卻與汝有師徒之緣,汝可為前往鄆城隱居,他日與玄清決鬥一場,便可歸順梁山罷!」羅真人又掏出一本書道:「喬道清魔心太重,汝所學得歪門邪法,這書汝拿去,需好好修練。」羅真人便一拂塵揮下,耿時了便在鄆城隱居起來。

  陳黯之待時了與大軍休整一夜,於次日寅時埋鍋造飯,卯時統領軍馬,擺好陣勢統領三軍殺向水泊梁山,卻說梁山寨內擒拿了金槍手張暢,查點人馬折了一兩千人馬,殷浩道:「這陳黯之果是統軍的帥才,其部下玄甲軍亦攻無不克,如擒來為吾所用,卻是甚好。」左右士卒又將張暢綁上堂來,殷浩親解其縛,好生勸慰,張暢本就是天罡地煞之數,張暢道:「小弟初歸水泊無甚麼功績,願意破玄甲軍之法與大軍所紮營用圖繪製畫出,可供諸位頭領破陳黯之可用。」眾頭領皆欣喜一場,便讓張暢中營繪製畫圖。

  待到第二日早上,張暢已將圖紙繪製完畢,眾頭領正欲觀看之際,忽報陳黯之又領軍再度殺來,殷浩便命陸丹婷、馬瑜筠等人留寨研究圖冊,又點起花鳳梧等一部分頭領下山迎敵。

  待山上下,陳黯之與花鳳梧擺開陣勢,耿時了道:「請閣下陣中盧憶澤搭話!」盧憶澤騎匹白馬出陣,遂之便道:「閣下乃何人?」耿時了道:「我乃徐州過天星耿時了,得知梁山陣中逍遙仙盧憶澤道法純熟,特前來賜教!」盧憶澤得知此人乃耿時了,因下山前其師羅真人,在憶澤下山曾講過有個耿姓道士,乃他之徒弟,他日定會歸順梁山,盧憶澤依計行事道:「那吾恭敬不如從命了,請閣下多多指教!」


  這邊耿時了把手中那口寶槍,望天空一指,口口念念有詞,喝聲:「疾!」只看天空從晴空萬里變成烏雲蔽日,憶澤喝聲:「攻!」憶澤左右兩邊顯出無數黑袍神將,手持鐵槍,殺向時了而來,時了喝聲:「防!」疊起一巨石塊,將黑袍神將擋在外面,時了喝聲:「反!」這邊狂風四起,一團黑氣湧出向憶澤打來,憶澤口中念念有詞,又喝聲:「揮!」一道白光直衝時了去,時了躲閃不及,被這白光打下馬去。

  陳黯之見耿時了落敗,便下令布陣,梁山陣中花鳳梧對殷浩道:「此陣乃八門金鎖陣,殷大哥可派人從東南生門殺入,又從正西景門殺出,此陣不攻自破!」殷浩道:「不知哪位兄弟可願意前去破陣?」玄刀符將周循晨、嘯天獅郁衡晨皆願意前去,殷浩當即便應了,點起六百梁山軍馬,讓二人領兵一同前去。

  這東南生門守將乃是澹應鉉、倪宇燃二人,這澹應鉉乃衛州人氏,身長七尺,面如傅粉,善使一柄大鐵槍,年少時在得知衛州有隻猛虎,便獨自上崗打虎,不想吃醉了酒,誤打誤撞正見一隻老虎,老虎狠力撲來,而他翻身騎在老虎身上,不消兩時,三拳兩腳將老虎打死,衛州知州知曉後,不由感嘆其武藝,讓他做個衛州步軍都監,所以人皆喚他為馭虎少保。

  有詩讚澹應鉉曰:

  面如傅粉美少年,身長七尺氣宇軒。

  勇武過人膽識堅,醉臥崗頭遇猛虎。

  翻身駕馭展神威,三拳兩腳除惡患。

  百姓安泰頌聲飛,衛州英豪澹應鉉。

  亦有首小詩曰:

  面若傅粉郎,身長七尺強。

  醉臥山林間,猛虎也難擋。

  翻身驅虎行,神勇震四方。

  衛州百姓福,少保威名揚。

  而這倪宇燃祖貫乃江准人氏,身長八尺,體寬肥胖,善用一桿大滾刀,曾在濰州任職時,一人力戰數十名草寇,仍不落於下風,堅強無比,人皆喚他為猛金剛。

  有詩讚倪宇燃曰:

  江淮英豪倪宇燃,身長八尺氣如磐。

  體健肥胖力無窮,揮舞滾刀震四方。

  濰州任職顯神威,單挑眾賊獨當先。

  猛金剛之名遠播,英勇無畏護平安。

  一人力戰數十寇,刀光劍影血成灘。

  堅強無比真漢子,江湖傳唱英雄篇。

  亦有小詩曰:

  力撼山河斷,宇燃怒目瞪,

  揮刀斬妖魔,英勇護家園,

  猛金剛無敵,威名震乾坤,

  名動四方傳,傳唱萬古存。

  澹應鉉、倪宇燃二人見周循晨、郁衡晨兩人前來闖陣,舞著各自兵器迎住廝殺,郁衡晨手舞雙斧如同盤古開地,遮住倪宇燃廝殺,周循晨手揮雙刀恰似,與澹應鉉混戰與一起,官軍與梁山軍一起大戰,不一時半會官軍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四名主將戰況如何?只見郁衡晨虛劈一斧,詐敗歸陣,將雙斧懸著腰間,見倪宇燃追得緊趕,取出背上鎦金火銃,扳開火機,砰然一響,那鉛子卻打在宇燃戰馬前肚,宇燃那匹戰馬倒了,將宇燃顛下馬來,衡晨上前將宇燃活捉歸陣。

  另一邊澹應鉉手舞大鐵槍,與周循晨斗至二三十回合,見官軍潰敗與倪宇燃被捉,甚是驚慌不已,周循晨看出破綻,放應鉉一槍刺來,刀法一變,刺應鉉肩窩,應鉉落馬摔翻於地,亦被循晨手到擒拿,郁衡晨、周循晨二人自殺出陣外不講。

  此時陳黯之正與郁成秀交戰,只聽廝殺聲已無,眾嘍囉將倪宇燃、澹應鉉二人綁出陣外,花鳳梧道:「陳教頭汝陣已破!如今兩名都監被擒,還有何話可講?」陳黯之不由怒火,正欲揮槍衝殺,卻被王嘉興阻攔,領著大軍回鄆城暫且不講。

  此一戰陳黯之又折兩員都監,梁山這邊已知玄甲軍如何被破,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