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日出東方
聽都尉問,一旁身穿內衣,方從榻上起身吳大,便是走來攔在季蟬身前。心中有事,季蟬一直未曾解甲,見狀抬手扒開吳大,開口道:
「我私藏一趙俘。」
一旁吳大站穩,欲言又止,只得瞪眼看。帳內士卒皆是靜觀都尉何言。李談蜷曲在臥榻上,已是緊閉雙目,淚流滿面抖作一團。
「好膽!」
宋象大喝一聲,不再多言,在都尉府短兵護衛下,站在帳中不動如山。季蟬亦不遲疑,沖榻上喊:
「李談,來。」
聽得五百主喚,李談爬起身,走到季蟬身邊,瘦摳一張小臉,雖淚水漣漣,仍是好看,全無在邯鄲家中之圓潤憨態。
宋象見如此瘦弱小兒,亦覺可憐,然心中仍是恨意難消,只是想起武安君臨別之言,又是自壓了壓火氣,開口道:
「帶汝私藏趙俘,隨我到都尉府。」
「諾。」
季蟬應諾,向李談伸手,李談心有靈犀,緊握住五百主手,與之同行。
「五百主!」
吳大、陳力等人邊呼五百主,邊是近身攔住季蟬去路。宋象當沒看見,先自走出帳去,隨護都尉府短兵皆是緊隨出帳。季蟬掃一眼眾人,淡然道:
「無妨。我千祿百福,子孫千億。汝等莫憂。我自省得。」
吳大等人聞言尚好,陳力卻是滿面哀戚之色近前,欲抱之,季蟬連鬆開扶劍之手,五指一張攔住陳力,未忍住,話未出口,先嘿嘿笑出聲來。
「五百主笑得出來?」
陳力急道。
「嘿嘿,皆在帳中休息。幕府自有分曉,汝等莫亂想。」
言罷,季蟬推開陳力,復手扶長劍,牽著李談走去帳外,眾人皆默然目送之。宋象見其牽著小趙人出來,便是邁步向都尉府而去,季蟬跟其後,都尉府短兵隨左右。
到都尉府大帳內,宋象亦不多言,將季蟬晾在一旁不管,靜候軍中自察之果,心中不斷回味武安君將令,其中言語,是人皆懂。想來如此大動靜,誰也隱瞞不住,亦不敢隱瞞。否則,若來日事發,我頭不保之前,必先斬賊首,連知情不報者皆不放過!宋象恨恨想。待軍吏報來,軍中有十人私藏趙俘,仍是大吃一驚!一想自軍如此多人私藏趙俘,宋象不由背心汗濕,一想武安君面孔,愈是膽顫心驚。
待領著自軍一眾私藏者及趙俘,在都尉府短兵護衛下,來到幕府前院,見各軍似俱有私藏者,且有比自軍更多者,心中方是一緩,以至面上浮現得意之色。
幕府後院,月華盈滿,正房內十分安靜,燈火搖曳間,人影晃動,甚是詭異。聽軍吏報,各軍共私藏趙俘二百四十人,皆為幼小,武安君面色陰沉。屋內值夜校尉、軍吏、士卒皆輕手輕腳動作,大氣不敢出,生怕觸怒武安君。
聞訊而來的尉裨將王齕,裨將秦瑞,亦是陪在一旁,默不作聲。
「私藏者中,爵高者何人?」白起問。
「公大夫季蟬。」軍吏道。
「何以為?」白起轉而問王齕、秦瑞。
秦瑞目視王齕,稍一遲疑後,面向武安君開口道:
「我以為,雖有違軍律,然念其所藏皆為幼小,可網開一面,免其罪。」
「何意?」白起見王齕不語,便是催問。
「違律,皆斬。」王齕直言。
武安君點頭,開口道:
「披甲。」
幕府軍吏立時取來武安君斑駁皮甲,為武安君穿上。王齕亦是上前相幫,拉扯,繫繩,十分細心。短劍佩掛上腰帶後,武安君又是使勁伸了個懶腰,命軍吏將二百四十幼小趙俘,及私藏其者皆帶來後院。
待數百人齊集後院,已是把不大小院擠到滿滿當當,連走廊上皆是站滿,值夜幕府短兵雜處其間,只正屋前一段走廊,未有人站,門口,廊下,走廊兩側皆有幕府短兵守衛。
「皆斬?」
白起站在屋內,拍拍胸甲,扭頭問王齕。
「聽上將軍令。」
王齕恭敬應聲,此次卻是避而不答。白起望之輕笑,隨即邁步走出屋內,站在廊道邊緣,面色已是陰沉下來。王齕、秦瑞跟隨出屋,手扶劍柄,一左一右,站在武安君身後。
夜空滿月清輝皓白,廊柱上燈火閃耀。站在秦人身邊幼小趙俘,皆是低頭垂眼,不敢仰視。各軍私藏趙俘者,則各是不同,有垂頭者,有昂首者,亦有人左顧右盼。白起手扶劍柄,轉動肩頭,向院中大聲問道:
「汝等可知不殺趙俘,私藏何罪?」
院中鴉雀無聲。年幼趙俘中竟是有人嚇到尿溺,騷氣頓時瀰漫院中,有趙俘低聲哭泣,狀若不活。見眾人不語,白起點名:
「公大夫季蟬,上前。」
人群中,聽到上將軍喚自己,季蟬不禁一哆嗦。抬腳前走,卻是被身邊李談拉住甲衣。季蟬拍拍李談頭,李談懂事鬆手。前面眾人,不分秦趙,皆是讓開。季蟬走出人群,在廊下站定,向武安君行禮道:
「上將軍威武。」
白起上下仔細打量,目光不由便定在其腰間長劍上,神色一時恍惚,再看季蟬面,便是大聲道:
「私藏趙俘者,汝爵位最高。汝何以甘冒斬首之罪,私藏趙俘?」
「我見其幼小,心中憐之,便是私藏。」
「如今事發,汝意如何?」
「聽上將軍令。」
「不惜此頭乎?」
「小雲嶺下八萬軍,何人惜過項上頭。」
「吼!」
聞聽季蟬此言,院中私藏者皆是大吼。雜處其間幕府短兵,亦是鼻孔發酸,面色戚戚。門口,廊下,走廊兩側幕府衛士,值夜校尉、軍吏,亦皆悵然。武安君身後王齕、秦瑞不禁相看一眼,面容苦澀。
白起仰面,望天上明月,深吸口氣,又慢慢吐出,待吼聲稍歇,低頭看過院中眾人,目光最後落在季蟬面上,開口道:
「若汝為將,何以處之?」
「我?」季蟬瞪眼望武安君道。
「嗯。」
「放歸眼前幼小,免眾私藏者罪。」季蟬直言。
聞聽其言,院中一陣哄響。白起眉梢一挑,目光掃向眾人,院中頓時安靜。白起目光不由落在幼小趙人身上,心中隱隱牽動,不禁想起自己幼時,亦是如此小便跟隨叔父,在軍歷練,一時種種苦累心酸齊上心頭,不由眼中發熱,面露戚戚之色,再向眾人開口,聲音顫顫低沉: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汝等既甘冒斬首之罪,救下幼小,我亦不可寒汝等之心。念汝等赤誠,我免汝等之罪。至於汝等所救,尚需汝等送歸趙人。五百主季蟬,我命汝率私藏者,送所藏趙俘歸故關後趙人。」
「諾。」
季蟬行禮應諾。院中應諾聲一片。眾人心中感激,盡在一諾之中。
「傳令,五百主季蟬押送趙俘小者二百四十人,歸故關後趙人,沿途軍壘放行。有犯者,斬。」
「諾。」
幕府軍吏應諾,即去傳令。里外聞之,皆長出口氣,稱幸不已。亦有不怡者,卻是無膽非議武安君將令。
院中諸人皆無移動,季蟬不知何言以辭武安君,正思慮間,武安君已是又對其道:
「公大夫,可會騎馬?」
「會。」
季蟬立應道。武安君點頭,對一旁幕府軍吏道:
「牽我馬,於公大夫騎。」
「諾。」軍吏應諾,走向季蟬道:「公大夫隨我來。」
季蟬一動,眾私藏者皆跟隨,於是數百人皆隨幕府軍吏出後院。轉眼間院中及廊道上為之一空。
「上將軍,如此,趙人便知坑殺之事也。」王齕近前道。
「早晚會知。」白起淡然道。
「然此時知,或堅其心,恐破其壘愈難矣。」王齕又道。
「其心生懼意亦未可知。」
白起道,移步下廊,立於院中舉頭望月。王齕與秦瑞相看,皆是走入院中,隨武安君舉頭望眀月。
縣衙外,季蟬見武安君馬亦是平常,面露訝色。幕府軍吏便道:
「上將軍乘馬車來長平。此馬乃左庶長從幕府挑選之良馬,重在安穩。」
「哦。」
季蟬哦一聲,點頭釋然。
「公大夫直管行去,上將軍令已先行傳矣。」
「多謝!」
季蟬言謝,飛身上馬,坐上果然安穩,一帶韁繩,策馬前行,身後李談等眾幼小趙俘列隊跟隨,兩旁是私藏者分列縱隊,夾持護送,隊尾有幕府校尉率百名短兵,依軍律隨行以督。
圓月當空,清輝漫撒,落在地面,皓白如霜。各營壘里,皆有士卒庶子聚於營門內觀望。季蟬騎馬緩行在隊伍前,身後幼小趙人跟隨,兩側私藏者隨護左右,其後有幕府校尉督軍。
谷口壁壘守軍,見送俘隊伍走來,依將令移開攔在路中木柵。季蟬在馬上點頭,從長壁缺口處,策馬走入谷中,腰間華美長劍格外醒目,劍鞘劍柄上鑲嵌玉石,金絲銀線閃閃發亮。
山谷中,道路兩邊儘是拆毀之趙人營壘,不見人跡。
西山口壁壘守軍,移開攔路木壘,放行。
沿途路壘,皆是放行。
到故關,眼見盡皆拆毀城關,兩邊長城已多缺損,季蟬心中顫顫,竟覺一陣酥麻走便全身,坐在馬上是打了個哆嗦。
走馬上坡,策馬在故關內街道,只見兩旁黑漆漆屋舍皆是完好。裨將府則是燈火通明,門外值夜士卒手持大戟,站立挺直。
再行,便見路兩旁有石壘壁,其色如故關城牆石,其上皆有甲士值守。當道軍壘已是移開。季蟬策馬而過,便是望見前方木柵,再外,便是隱約見趙人堅壁。季蟬便知已到放歸之地也。
不想,路中木壘卻是並未移開。路邊架起盆火,木柴已將燒盡,火苗微弱。季蟬心中生疑,從馬上滑下,站定,手握韁繩,與守壘甲士說話:
「我奉上將軍令,來此放歸幼小趙人。」
「知公大夫來。只是前方再去便是敵陣,我等須小心。」
季蟬看向木壘外,前方隔數丈,有橫過道路木壘,旗幟隨風飄揚,兩邊是延上高崗長長木柵,皆有甲士值守。
「放開路壘。」
前方一屯長說話轉身走來。季蟬聽著耳熟,細瞅,果是王翦,頓時大喜。一旁士卒見公大夫與自家屯長相識,便是伸手相幫,接過公大夫手中戰馬韁繩,幫為照看戰馬,季蟬笑著點頭以謝,不待面前木壘移開,便是從路旁火盆邊繞過,迎上王翦,二人把臂言歡,忘卻左右。
「我想是屯長,如今已然五百主矣!」
「汝亦為屯長!」
「季兄面何以傷?」
「攻山徑二鄣,趙人長矛快。王兄可好?」
「身亦有創,然不妨事。」
二人欣喜相言時,當道木壘已是移開,幼小趙俘,與隨行私藏者皆走來木柵後。季蟬與王翦鬆開手臂。忽天色一暗,圓月落山。木柵旁盆火驟顯明亮。
「開路壘,放歸趙人。」
王翦開口道。
「諾。」
值守士卒應諾移開三道路障,清出道路。忽東方發白,曙光乍現,耳邊亦聽到雞鳴之聲。對面趙人營壘里,值守士卒望見秦人壁壘有異樣,便是警覺,呼喝連連,引弦備戰。
季蟬與王翦聽得對面喧譁,相視而笑。
「去。」
季蟬邊說去,邊是伸手一指敞開道路。李談與眾幼小趙人皆是望而卻步。
「去。」
季蟬復笑言。
李談等幼小怯怯回望,見秦人皆無異色,弓弩不張,方是走去,一出木壘豁口,便是愈走愈快。
對面趙人於晨曦中漸看分明,出秦壁者,皆弱小,穿民服,赤手,身無兵器。
下坡走到一半,便有幼小趙人奔起,頓時效者眾,左近皆奔,有邁步不及者撲倒在地,撞到頭破血流,嚎哭不已,人人各不相顧,只想早歸趙營。
對面趙壁後,守軍似有所悟,立時拉開路壘,迎回一幼小後,便知確為趙人,於是忙以收留,見有倒地嚎哭,不得復起者,便有士卒出營,去抱起,去攙扶回。
見幼小趙人皆已出盡,王翦便命士卒合上路壘,盡皆復又固牢。
看著路上一溜跌跌撞撞幼小趙人,季蟬手扶長劍,輕搖劍柄,身旁王翦亦是手扶短劍輕搖。二人看對面趙人壁壘,身後數百甲士,長壁數千守軍皆在望,忽天色愈亮,一輪旭日自東方噴薄而出,光耀天地。
(全書完)
「我私藏一趙俘。」
一旁吳大站穩,欲言又止,只得瞪眼看。帳內士卒皆是靜觀都尉何言。李談蜷曲在臥榻上,已是緊閉雙目,淚流滿面抖作一團。
「好膽!」
宋象大喝一聲,不再多言,在都尉府短兵護衛下,站在帳中不動如山。季蟬亦不遲疑,沖榻上喊:
「李談,來。」
聽得五百主喚,李談爬起身,走到季蟬身邊,瘦摳一張小臉,雖淚水漣漣,仍是好看,全無在邯鄲家中之圓潤憨態。
宋象見如此瘦弱小兒,亦覺可憐,然心中仍是恨意難消,只是想起武安君臨別之言,又是自壓了壓火氣,開口道:
「帶汝私藏趙俘,隨我到都尉府。」
「諾。」
季蟬應諾,向李談伸手,李談心有靈犀,緊握住五百主手,與之同行。
「五百主!」
吳大、陳力等人邊呼五百主,邊是近身攔住季蟬去路。宋象當沒看見,先自走出帳去,隨護都尉府短兵皆是緊隨出帳。季蟬掃一眼眾人,淡然道:
「無妨。我千祿百福,子孫千億。汝等莫憂。我自省得。」
吳大等人聞言尚好,陳力卻是滿面哀戚之色近前,欲抱之,季蟬連鬆開扶劍之手,五指一張攔住陳力,未忍住,話未出口,先嘿嘿笑出聲來。
「五百主笑得出來?」
陳力急道。
「嘿嘿,皆在帳中休息。幕府自有分曉,汝等莫亂想。」
言罷,季蟬推開陳力,復手扶長劍,牽著李談走去帳外,眾人皆默然目送之。宋象見其牽著小趙人出來,便是邁步向都尉府而去,季蟬跟其後,都尉府短兵隨左右。
到都尉府大帳內,宋象亦不多言,將季蟬晾在一旁不管,靜候軍中自察之果,心中不斷回味武安君將令,其中言語,是人皆懂。想來如此大動靜,誰也隱瞞不住,亦不敢隱瞞。否則,若來日事發,我頭不保之前,必先斬賊首,連知情不報者皆不放過!宋象恨恨想。待軍吏報來,軍中有十人私藏趙俘,仍是大吃一驚!一想自軍如此多人私藏趙俘,宋象不由背心汗濕,一想武安君面孔,愈是膽顫心驚。
待領著自軍一眾私藏者及趙俘,在都尉府短兵護衛下,來到幕府前院,見各軍似俱有私藏者,且有比自軍更多者,心中方是一緩,以至面上浮現得意之色。
幕府後院,月華盈滿,正房內十分安靜,燈火搖曳間,人影晃動,甚是詭異。聽軍吏報,各軍共私藏趙俘二百四十人,皆為幼小,武安君面色陰沉。屋內值夜校尉、軍吏、士卒皆輕手輕腳動作,大氣不敢出,生怕觸怒武安君。
聞訊而來的尉裨將王齕,裨將秦瑞,亦是陪在一旁,默不作聲。
「私藏者中,爵高者何人?」白起問。
「公大夫季蟬。」軍吏道。
「何以為?」白起轉而問王齕、秦瑞。
秦瑞目視王齕,稍一遲疑後,面向武安君開口道:
「我以為,雖有違軍律,然念其所藏皆為幼小,可網開一面,免其罪。」
「何意?」白起見王齕不語,便是催問。
「違律,皆斬。」王齕直言。
武安君點頭,開口道:
「披甲。」
幕府軍吏立時取來武安君斑駁皮甲,為武安君穿上。王齕亦是上前相幫,拉扯,繫繩,十分細心。短劍佩掛上腰帶後,武安君又是使勁伸了個懶腰,命軍吏將二百四十幼小趙俘,及私藏其者皆帶來後院。
待數百人齊集後院,已是把不大小院擠到滿滿當當,連走廊上皆是站滿,值夜幕府短兵雜處其間,只正屋前一段走廊,未有人站,門口,廊下,走廊兩側皆有幕府短兵守衛。
「皆斬?」
白起站在屋內,拍拍胸甲,扭頭問王齕。
「聽上將軍令。」
王齕恭敬應聲,此次卻是避而不答。白起望之輕笑,隨即邁步走出屋內,站在廊道邊緣,面色已是陰沉下來。王齕、秦瑞跟隨出屋,手扶劍柄,一左一右,站在武安君身後。
夜空滿月清輝皓白,廊柱上燈火閃耀。站在秦人身邊幼小趙俘,皆是低頭垂眼,不敢仰視。各軍私藏趙俘者,則各是不同,有垂頭者,有昂首者,亦有人左顧右盼。白起手扶劍柄,轉動肩頭,向院中大聲問道:
「汝等可知不殺趙俘,私藏何罪?」
院中鴉雀無聲。年幼趙俘中竟是有人嚇到尿溺,騷氣頓時瀰漫院中,有趙俘低聲哭泣,狀若不活。見眾人不語,白起點名:
「公大夫季蟬,上前。」
人群中,聽到上將軍喚自己,季蟬不禁一哆嗦。抬腳前走,卻是被身邊李談拉住甲衣。季蟬拍拍李談頭,李談懂事鬆手。前面眾人,不分秦趙,皆是讓開。季蟬走出人群,在廊下站定,向武安君行禮道:
「上將軍威武。」
白起上下仔細打量,目光不由便定在其腰間長劍上,神色一時恍惚,再看季蟬面,便是大聲道:
「私藏趙俘者,汝爵位最高。汝何以甘冒斬首之罪,私藏趙俘?」
「我見其幼小,心中憐之,便是私藏。」
「如今事發,汝意如何?」
「聽上將軍令。」
「不惜此頭乎?」
「小雲嶺下八萬軍,何人惜過項上頭。」
「吼!」
聞聽季蟬此言,院中私藏者皆是大吼。雜處其間幕府短兵,亦是鼻孔發酸,面色戚戚。門口,廊下,走廊兩側幕府衛士,值夜校尉、軍吏,亦皆悵然。武安君身後王齕、秦瑞不禁相看一眼,面容苦澀。
白起仰面,望天上明月,深吸口氣,又慢慢吐出,待吼聲稍歇,低頭看過院中眾人,目光最後落在季蟬面上,開口道:
「若汝為將,何以處之?」
「我?」季蟬瞪眼望武安君道。
「嗯。」
「放歸眼前幼小,免眾私藏者罪。」季蟬直言。
聞聽其言,院中一陣哄響。白起眉梢一挑,目光掃向眾人,院中頓時安靜。白起目光不由落在幼小趙人身上,心中隱隱牽動,不禁想起自己幼時,亦是如此小便跟隨叔父,在軍歷練,一時種種苦累心酸齊上心頭,不由眼中發熱,面露戚戚之色,再向眾人開口,聲音顫顫低沉: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汝等既甘冒斬首之罪,救下幼小,我亦不可寒汝等之心。念汝等赤誠,我免汝等之罪。至於汝等所救,尚需汝等送歸趙人。五百主季蟬,我命汝率私藏者,送所藏趙俘歸故關後趙人。」
「諾。」
季蟬行禮應諾。院中應諾聲一片。眾人心中感激,盡在一諾之中。
「傳令,五百主季蟬押送趙俘小者二百四十人,歸故關後趙人,沿途軍壘放行。有犯者,斬。」
「諾。」
幕府軍吏應諾,即去傳令。里外聞之,皆長出口氣,稱幸不已。亦有不怡者,卻是無膽非議武安君將令。
院中諸人皆無移動,季蟬不知何言以辭武安君,正思慮間,武安君已是又對其道:
「公大夫,可會騎馬?」
「會。」
季蟬立應道。武安君點頭,對一旁幕府軍吏道:
「牽我馬,於公大夫騎。」
「諾。」軍吏應諾,走向季蟬道:「公大夫隨我來。」
季蟬一動,眾私藏者皆跟隨,於是數百人皆隨幕府軍吏出後院。轉眼間院中及廊道上為之一空。
「上將軍,如此,趙人便知坑殺之事也。」王齕近前道。
「早晚會知。」白起淡然道。
「然此時知,或堅其心,恐破其壘愈難矣。」王齕又道。
「其心生懼意亦未可知。」
白起道,移步下廊,立於院中舉頭望月。王齕與秦瑞相看,皆是走入院中,隨武安君舉頭望眀月。
縣衙外,季蟬見武安君馬亦是平常,面露訝色。幕府軍吏便道:
「上將軍乘馬車來長平。此馬乃左庶長從幕府挑選之良馬,重在安穩。」
「哦。」
季蟬哦一聲,點頭釋然。
「公大夫直管行去,上將軍令已先行傳矣。」
「多謝!」
季蟬言謝,飛身上馬,坐上果然安穩,一帶韁繩,策馬前行,身後李談等眾幼小趙俘列隊跟隨,兩旁是私藏者分列縱隊,夾持護送,隊尾有幕府校尉率百名短兵,依軍律隨行以督。
圓月當空,清輝漫撒,落在地面,皓白如霜。各營壘里,皆有士卒庶子聚於營門內觀望。季蟬騎馬緩行在隊伍前,身後幼小趙人跟隨,兩側私藏者隨護左右,其後有幕府校尉督軍。
谷口壁壘守軍,見送俘隊伍走來,依將令移開攔在路中木柵。季蟬在馬上點頭,從長壁缺口處,策馬走入谷中,腰間華美長劍格外醒目,劍鞘劍柄上鑲嵌玉石,金絲銀線閃閃發亮。
山谷中,道路兩邊儘是拆毀之趙人營壘,不見人跡。
西山口壁壘守軍,移開攔路木壘,放行。
沿途路壘,皆是放行。
到故關,眼見盡皆拆毀城關,兩邊長城已多缺損,季蟬心中顫顫,竟覺一陣酥麻走便全身,坐在馬上是打了個哆嗦。
走馬上坡,策馬在故關內街道,只見兩旁黑漆漆屋舍皆是完好。裨將府則是燈火通明,門外值夜士卒手持大戟,站立挺直。
再行,便見路兩旁有石壘壁,其色如故關城牆石,其上皆有甲士值守。當道軍壘已是移開。季蟬策馬而過,便是望見前方木柵,再外,便是隱約見趙人堅壁。季蟬便知已到放歸之地也。
不想,路中木壘卻是並未移開。路邊架起盆火,木柴已將燒盡,火苗微弱。季蟬心中生疑,從馬上滑下,站定,手握韁繩,與守壘甲士說話:
「我奉上將軍令,來此放歸幼小趙人。」
「知公大夫來。只是前方再去便是敵陣,我等須小心。」
季蟬看向木壘外,前方隔數丈,有橫過道路木壘,旗幟隨風飄揚,兩邊是延上高崗長長木柵,皆有甲士值守。
「放開路壘。」
前方一屯長說話轉身走來。季蟬聽著耳熟,細瞅,果是王翦,頓時大喜。一旁士卒見公大夫與自家屯長相識,便是伸手相幫,接過公大夫手中戰馬韁繩,幫為照看戰馬,季蟬笑著點頭以謝,不待面前木壘移開,便是從路旁火盆邊繞過,迎上王翦,二人把臂言歡,忘卻左右。
「我想是屯長,如今已然五百主矣!」
「汝亦為屯長!」
「季兄面何以傷?」
「攻山徑二鄣,趙人長矛快。王兄可好?」
「身亦有創,然不妨事。」
二人欣喜相言時,當道木壘已是移開,幼小趙俘,與隨行私藏者皆走來木柵後。季蟬與王翦鬆開手臂。忽天色一暗,圓月落山。木柵旁盆火驟顯明亮。
「開路壘,放歸趙人。」
王翦開口道。
「諾。」
值守士卒應諾移開三道路障,清出道路。忽東方發白,曙光乍現,耳邊亦聽到雞鳴之聲。對面趙人營壘里,值守士卒望見秦人壁壘有異樣,便是警覺,呼喝連連,引弦備戰。
季蟬與王翦聽得對面喧譁,相視而笑。
「去。」
季蟬邊說去,邊是伸手一指敞開道路。李談與眾幼小趙人皆是望而卻步。
「去。」
季蟬復笑言。
李談等幼小怯怯回望,見秦人皆無異色,弓弩不張,方是走去,一出木壘豁口,便是愈走愈快。
對面趙人於晨曦中漸看分明,出秦壁者,皆弱小,穿民服,赤手,身無兵器。
下坡走到一半,便有幼小趙人奔起,頓時效者眾,左近皆奔,有邁步不及者撲倒在地,撞到頭破血流,嚎哭不已,人人各不相顧,只想早歸趙營。
對面趙壁後,守軍似有所悟,立時拉開路壘,迎回一幼小後,便知確為趙人,於是忙以收留,見有倒地嚎哭,不得復起者,便有士卒出營,去抱起,去攙扶回。
見幼小趙人皆已出盡,王翦便命士卒合上路壘,盡皆復又固牢。
看著路上一溜跌跌撞撞幼小趙人,季蟬手扶長劍,輕搖劍柄,身旁王翦亦是手扶短劍輕搖。二人看對面趙人壁壘,身後數百甲士,長壁數千守軍皆在望,忽天色愈亮,一輪旭日自東方噴薄而出,光耀天地。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