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蠶絲園
周末的時候,李天佑跟亮亮借了私家車,帶著陳方圓一起前往了約好的桑蠶產業園。
李天佑以前也是開過車的,駕駛技術還算穩當。
一百多公里的路,也跑了三個多小時。
一路上,陳方圓坐在旁邊,又是查導航,又是遞水果餵零食。
充分發揮了一個副駕駛該有的真正職能。
倆人本來就有說不完的話,一路邊走邊聊。
所以哪怕路途遙遠,李天佑開車也不覺得有多累。
等導航到了目的地,才發現人家這個智能化養蠶產業園,占地面積真的是很大。
這個產業園,以前只是個普通的鄉鎮企業。
養點蠶,賣點絲織品而已。
隨著非遺文化的保護和重視,通過引進智能化設備,創新了養蠶的模式,蠶桑產業也完成了升級發展。
耗費了幾年時間才打造了,這個集合展覽、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園。
今天李天佑他倆過來,就是想參觀一下人家這邊的桑蠶博物館。
進入桑蠶博物館,可以慢慢了解蠶絲的歷史由來。
桑蠶相關的故事,其實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發明養蠶、種植桑樹,一直經歷了上千年的沉澱,才發展到現在的樣貌。
蠶絲是絲綢製作的主要原料之一,而桑樹耐寒耐高溫,不挑生長環境,比較容易種植。
所以在全國各地都能看見不少的桑蠶產業園區。
在這個博物館裡,僅僅只是桑樹的種類,就分類出了五種。
通過人家的展館資料,李天佑才知道了,什麼叫「桑樹全身都是寶」。
首先,桑根桑枝是有醫藥典故記載的中藥材,可以直接入藥。
而桑葉不僅僅是蠶寶寶的主要食物,還能拿來外敷傷口。
桑葚可以作為水果食用,桑葚酒也是味道極好的。
這個產業園就有罐裝桑葚酒作為伴手禮賣,李天佑想著回去的時候,可以給家裡帶一點。
走到下個展廳,就開始介紹各種蠶寶寶了。
蠶的種類很多,一般大致分為6種:桑蠶、柞蠶、蓖麻蠶、樟蠶、栗蠶和烏桕蠶。
這些蠶寶寶都是野蠶。
野蠶的絲,因為品種不同,吃的食物不統一,顏色各異,不能用作紡織。
經歷了世世代代的養蠶人的精心培育,才得到了現在的家蠶。
陳方圓一點也不怕這些肥牛牛的蠶寶寶,甚至還想上去摸兩下。
李天佑怕她給人家摸壞了,趕緊拉著她去下個展館。
一條蠶寶寶的壽命就只有45天。
蟲卵4天變為幼蟲,吃桑葉連著吃三周,蛻皮四次,就能變成成蟲了。
成蟲大概十幾天就能慢慢化繭。
得到蠶繭,就可以準備抽絲了。
紡織往往要從最原始的「煮繭」開始,然後是細緻入微的「抽絲剝繭」過程。
這種抽絲剝繭的方法,就叫做繅(sāo)絲。
(抽絲,圖片放大可以看見絲線)
蠶繭放在水中,高溫加熱以後,可以在蠶繭上找見絲線的線頭。
線頭掛在旁邊木質的抽繭機上,慢慢轉動手柄,就可以把蠶絲都收集起來。
(老式抽繭機)
一般來說,一顆蠶繭可以抽出長度驚人的蠶絲,有的長達1500米。
紡織工用幾根蠶絲,合成一根生絲。
再將這些生絲,分為經線和緯線兩個部分。
平行於布邊的線就是經線,需要「扦經」來固定到織布機上。
再用梭子來回交織的線則稱為緯線。
二者按照一定規律製成織品,這個過程就叫做紡織。
紡織品除了常見的絲綢,還有一些其他的加工物。
就像現在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的蠶絲被。
(蠶絲被製作)
陳方圓嚷嚷著回去的時候,給雙方家裡都買點蠶絲被,李天佑自然是答應下她的需求。
走走停停,倆人都感覺逛著很有意思。
見識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
倆人沒在紡織區呆太久,繼續前往下個展館。
李天佑今天來的目的,還是想尋找絲織品中的絹畫。
逛了有一會兒,他倆在一個展廳,找到了絹。
(絹)
柞蠶吐的絲,本來就帶著天然的黃色。
用柞蠶絲製作的絹,也呈現出一種十分艷麗的金黃色。
在古代的時候,這種天然的金色,會特別受皇家的喜愛。
在這個展館,有展示資料,詳細的介紹了絹布的製作過程。
首先選擇質地輕薄、紋理細膩的絹。
再用明膠和明礬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膠礬水。
將調好的膠礬水均勻刷在絹布表面,然後將絹布繃緊在畫框上。
等待整體畫框,徹底干透後,就可以作為畫布使用了。
當時民間想使用絹的時候,還要避諱皇家。
不僅僅要在紡織時進行漂泊,還需要在絹布背面先上一層較淺的白色顏料,製成白絹畫布使用。
而現在的紡織業,已經沒有那些講究了,可以直接製作出多種底色的絹布。
(絹畫,小兒嬉戲圖)
絹布細膩的質感,上色時可以更加均勻、流暢。
呈現出更加鮮艷、立體的效果,特別適合描繪花鳥畫中的花葉、翎毛等細節。
而且絹布相比於紙,更具有抗衰老、抗蛀蟲等特性。
能夠更好地保護畫作,讓畫作的保存時間更加持久。
李天佑一點點看完整個展館的資料介紹。
也算是懂了一些,為什麼古代畫作,都更喜歡使用絹布來作為畫布。
自己現在接觸行業時間較短,暫時還沒有接觸過絹畫這種「高級玩意」。
但是無論怎麼說,這是自己行業的重點知識,自己必須提前學,而且還要學好。
舉個例子,你正在考駕照。
哪怕教練沒有教過你車子怎麼加注燃油。
家裡的私家車,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
你是不是也會去多看兩眼,加油要注意的細節。
李天佑現在就是缺少,這些鑑定行業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時間和機會,那麼肯定要好好補習這些欠缺。
在入行以前,李天佑甚至都不知道絹布上還能畫畫。
但是其實人家絹畫可是在國內有著悠久的歷史。
許多我們所熟悉的著名古代繪畫作品,都是繪畫在絹布上的。
就比如《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都具有很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倆人邊走邊看,走出絹布的歷史介紹展館,來到了一片工藝品店。
其實絹畫,已經深深融入到了現代紡織品的領域。
大量的手工團扇,刺繡絲巾,讓陳方圓直接走不動道。
一路挑挑選選,買了不少。
相信回家後,這些禮物,絕對能夠討得兩位媽媽的歡心。
倆人從展館出來的時候,他們還發現了展館展示了一張民國時期的婚書。
在民國那個時代,就已經有婚書印染在了絹布上了。
這麼多年過去,婚書上的字跡、印章都依然如新。
紅色的裝飾暗底,也展示著喜慶的氛圍。
盯著婚書看的陳方圓,久久不語。
.
小丫頭走出來好久了,還是發出一聲感嘆:「這種形式的婚書,真的好有意義。」
李天佑望著她,滿眼笑意。
「嗯以後咱們也弄一個~」
「傻樣~誰跟你弄~」
天邊泛起了晚霞,夕陽把兩個靠在一起的人影,拉的好長好長......
李天佑以前也是開過車的,駕駛技術還算穩當。
一百多公里的路,也跑了三個多小時。
一路上,陳方圓坐在旁邊,又是查導航,又是遞水果餵零食。
充分發揮了一個副駕駛該有的真正職能。
倆人本來就有說不完的話,一路邊走邊聊。
所以哪怕路途遙遠,李天佑開車也不覺得有多累。
等導航到了目的地,才發現人家這個智能化養蠶產業園,占地面積真的是很大。
這個產業園,以前只是個普通的鄉鎮企業。
養點蠶,賣點絲織品而已。
隨著非遺文化的保護和重視,通過引進智能化設備,創新了養蠶的模式,蠶桑產業也完成了升級發展。
耗費了幾年時間才打造了,這個集合展覽、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園。
今天李天佑他倆過來,就是想參觀一下人家這邊的桑蠶博物館。
進入桑蠶博物館,可以慢慢了解蠶絲的歷史由來。
桑蠶相關的故事,其實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發明養蠶、種植桑樹,一直經歷了上千年的沉澱,才發展到現在的樣貌。
蠶絲是絲綢製作的主要原料之一,而桑樹耐寒耐高溫,不挑生長環境,比較容易種植。
所以在全國各地都能看見不少的桑蠶產業園區。
在這個博物館裡,僅僅只是桑樹的種類,就分類出了五種。
通過人家的展館資料,李天佑才知道了,什麼叫「桑樹全身都是寶」。
首先,桑根桑枝是有醫藥典故記載的中藥材,可以直接入藥。
而桑葉不僅僅是蠶寶寶的主要食物,還能拿來外敷傷口。
桑葚可以作為水果食用,桑葚酒也是味道極好的。
這個產業園就有罐裝桑葚酒作為伴手禮賣,李天佑想著回去的時候,可以給家裡帶一點。
走到下個展廳,就開始介紹各種蠶寶寶了。
蠶的種類很多,一般大致分為6種:桑蠶、柞蠶、蓖麻蠶、樟蠶、栗蠶和烏桕蠶。
這些蠶寶寶都是野蠶。
野蠶的絲,因為品種不同,吃的食物不統一,顏色各異,不能用作紡織。
經歷了世世代代的養蠶人的精心培育,才得到了現在的家蠶。
陳方圓一點也不怕這些肥牛牛的蠶寶寶,甚至還想上去摸兩下。
李天佑怕她給人家摸壞了,趕緊拉著她去下個展館。
一條蠶寶寶的壽命就只有45天。
蟲卵4天變為幼蟲,吃桑葉連著吃三周,蛻皮四次,就能變成成蟲了。
成蟲大概十幾天就能慢慢化繭。
得到蠶繭,就可以準備抽絲了。
紡織往往要從最原始的「煮繭」開始,然後是細緻入微的「抽絲剝繭」過程。
這種抽絲剝繭的方法,就叫做繅(sāo)絲。
(抽絲,圖片放大可以看見絲線)
蠶繭放在水中,高溫加熱以後,可以在蠶繭上找見絲線的線頭。
線頭掛在旁邊木質的抽繭機上,慢慢轉動手柄,就可以把蠶絲都收集起來。
(老式抽繭機)
一般來說,一顆蠶繭可以抽出長度驚人的蠶絲,有的長達1500米。
紡織工用幾根蠶絲,合成一根生絲。
再將這些生絲,分為經線和緯線兩個部分。
平行於布邊的線就是經線,需要「扦經」來固定到織布機上。
再用梭子來回交織的線則稱為緯線。
二者按照一定規律製成織品,這個過程就叫做紡織。
紡織品除了常見的絲綢,還有一些其他的加工物。
就像現在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的蠶絲被。
(蠶絲被製作)
陳方圓嚷嚷著回去的時候,給雙方家裡都買點蠶絲被,李天佑自然是答應下她的需求。
走走停停,倆人都感覺逛著很有意思。
見識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
倆人沒在紡織區呆太久,繼續前往下個展館。
李天佑今天來的目的,還是想尋找絲織品中的絹畫。
逛了有一會兒,他倆在一個展廳,找到了絹。
(絹)
柞蠶吐的絲,本來就帶著天然的黃色。
用柞蠶絲製作的絹,也呈現出一種十分艷麗的金黃色。
在古代的時候,這種天然的金色,會特別受皇家的喜愛。
在這個展館,有展示資料,詳細的介紹了絹布的製作過程。
首先選擇質地輕薄、紋理細膩的絹。
再用明膠和明礬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膠礬水。
將調好的膠礬水均勻刷在絹布表面,然後將絹布繃緊在畫框上。
等待整體畫框,徹底干透後,就可以作為畫布使用了。
當時民間想使用絹的時候,還要避諱皇家。
不僅僅要在紡織時進行漂泊,還需要在絹布背面先上一層較淺的白色顏料,製成白絹畫布使用。
而現在的紡織業,已經沒有那些講究了,可以直接製作出多種底色的絹布。
(絹畫,小兒嬉戲圖)
絹布細膩的質感,上色時可以更加均勻、流暢。
呈現出更加鮮艷、立體的效果,特別適合描繪花鳥畫中的花葉、翎毛等細節。
而且絹布相比於紙,更具有抗衰老、抗蛀蟲等特性。
能夠更好地保護畫作,讓畫作的保存時間更加持久。
李天佑一點點看完整個展館的資料介紹。
也算是懂了一些,為什麼古代畫作,都更喜歡使用絹布來作為畫布。
自己現在接觸行業時間較短,暫時還沒有接觸過絹畫這種「高級玩意」。
但是無論怎麼說,這是自己行業的重點知識,自己必須提前學,而且還要學好。
舉個例子,你正在考駕照。
哪怕教練沒有教過你車子怎麼加注燃油。
家裡的私家車,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
你是不是也會去多看兩眼,加油要注意的細節。
李天佑現在就是缺少,這些鑑定行業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時間和機會,那麼肯定要好好補習這些欠缺。
在入行以前,李天佑甚至都不知道絹布上還能畫畫。
但是其實人家絹畫可是在國內有著悠久的歷史。
許多我們所熟悉的著名古代繪畫作品,都是繪畫在絹布上的。
就比如《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都具有很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倆人邊走邊看,走出絹布的歷史介紹展館,來到了一片工藝品店。
其實絹畫,已經深深融入到了現代紡織品的領域。
大量的手工團扇,刺繡絲巾,讓陳方圓直接走不動道。
一路挑挑選選,買了不少。
相信回家後,這些禮物,絕對能夠討得兩位媽媽的歡心。
倆人從展館出來的時候,他們還發現了展館展示了一張民國時期的婚書。
在民國那個時代,就已經有婚書印染在了絹布上了。
這麼多年過去,婚書上的字跡、印章都依然如新。
紅色的裝飾暗底,也展示著喜慶的氛圍。
盯著婚書看的陳方圓,久久不語。
.
小丫頭走出來好久了,還是發出一聲感嘆:「這種形式的婚書,真的好有意義。」
李天佑望著她,滿眼笑意。
「嗯以後咱們也弄一個~」
「傻樣~誰跟你弄~」
天邊泛起了晚霞,夕陽把兩個靠在一起的人影,拉的好長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