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外界反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首先是一個公眾號在微信平台發出去的,他在公眾號里寫:

  「這一場完全由新生代畫家擔綱主角的畫展,像是一顆投入到藝術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波浪。林澤海先生精心策劃的這次展覽,為華夏美術的藝術生態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而在眾多作品當中,畫家羅秉文的那副蓉城夜景,無疑是最為璀璨的明珠……」

  這篇文章還特別提到了羅秉文是來自蓉城。

  「羅秉文這位來自蓉城的青年才俊以非常細膩且大膽的筆觸,將著名的九眼橋夜景帶到了作品當中,他對光影的獨特理解和運用,讓畫面充滿了動態感和層次感。」

  「波光粼粼的錦江,融合古今的九眼橋,繁華熱鬧的街道,以及那如夢如幻的城市遠景,無一不讓觀眾們置身於畫裡的世界,就像一個住在高層樓房的人,俯瞰著下方的一切。」

  一個某音上關注到羅秉文,並且聽說羅秉文在某音上發過的作品要在蓉城展出,專門去看的一個自媒體號說道。

  「羅秉文的創作並非是簡單的描繪城市的景色,而是在傳遞一種情感,一種對家鄉深深的眷念和熱愛,讓我們看到了青年畫家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這一點我從他之前的《火》就能感受到,而新作也確實讓我眼前一亮。」

  「同時我也要對羅秉文先生的三幅畫作打一個GG,截止到八月八號之前,在蓉城藍頂藝術區A空間,能免費看到這三幅優秀畫作。」

  這些網絡媒體有一部分是林澤海請來的,有些是因為看到過羅秉文發布在網絡上的畫作,覺得確實有值得來參觀的粉絲。

  漸漸的,真正的藝術媒體也下場了。

  西南美術這本雜誌在最佳新作板塊里也重點對羅秉文進行了報導,記者在文章里感慨說道:

  「原本以為青年畫家的作品或許會稍顯稚嫩,帶著初出茅廬的青澀,然而此次畫展卻完全顛覆了這樣的刻板印象。羅秉文的作品,無論是從構圖的精巧,還是色彩的調配,都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成熟與穩重。尤其是那幅夜景圖,將蓉城的夜描繪得既充滿煙火氣,又不失藝術的浪漫與詩意,讓我們看到了蓉城藝術界新生力量的無限潛力。」

  僅僅是三幅畫,就已經在一個小圈子裡出了名。

  尤其是蓉城的美術界。

  也不知道為什麼,蓉城最近幾年冒尖的畫家全是國畫方面的。

  比如來自川省遂寧的翟雲川,14歲拜師國畫,今年還帶著作品《萬里江山圖》登上了央視《詩畫華夏》節目。

  然後還有畫工筆的,有畫3D立體畫的,有畫岩彩畫的,有專門畫水墨山水小寫意的。

  國畫人才如今在川省比比皆是,但油畫真的好久沒有一個出頭的年輕人。

  羅秉文這幅實景的《落地窗》一出,真可以說震驚了半個川省美術圈,也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出頭的希望。

  只是……除了這幅《落地窗》,那副濕畫《火》,讓人怎麼看怎麼有學國畫的天賦,這寫意,感覺比一些專門學國畫的人才還厲害。

  總之,羅秉文這個名字,還是在蓉城附近的美術圈火了起來。

  這種出名,讓之前和羅秉文有過衝突的一個人很不舒服。

  川美的陳寶瑞。

  川美其實不在川省,而是在他的兄弟山城那邊,畢竟在以前川渝還未分家之前,山城確實有更好的美術環境和文化條件,對藝術人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作為八大美院之一,油畫自然是川美的王牌。

  陳寶瑞記得羅秉文,前段時間他受到老朋友的邀請去給他兒子開的什麼藝術展看看,他帶著學生去的,剛去就聽說什麼網絡畫家。

  他可最討厭給畫家安上什麼網絡的名頭。

  哪個畫家不是一步一步,在各種畫展,各種比賽裡面拼搏出來的,就忽然在網上小火了一點,就能稱為畫家?

  在他眼中,網絡不過是個滋生浮躁與虛假的溫床,那些借網絡走紅的畫家,都是投機取巧的人。

  陳寶瑞對這種走捷徑的人很不感冒。

  所以當時就在現場對這個所謂的網絡畫家品頭論足了一番,當時他很多學生都在場,事後他還說這種人只能在網絡上有點名氣,發展不到線下。

  而如今,羅秉文的名字在蓉城附近美術圈火了起來。

  這讓他心裡別提多不痛快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被自己瞧不上的「網絡畫家」,竟然真的做出了成績,還挺受人認可的。

  「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幾幅畫能說明什麼呢?」

  幾十歲的人了,也不想去接觸什麼新的東西,他甚至連羅秉文的畫作都不想去看,不管是上課還是見朋友,他逢人就說:

  「現在的網絡把藝術的水攪得太渾,隨便一個人,發幾個作畫視頻,寫點什麼高深一點的文案,就能成畫家?」

  「真正的藝術,還是在畫室里無數個日夜的磨礪,哪裡是他們這樣輕易就能觸碰的。」

  甚至在微博上說:

  「我沒仔細研究過羅秉文,但光聽說是靠網絡火起來的,我就知道怎麼回事。藝術的發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在正統藝術道路上的傳承與創新,可不是靠網絡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營銷手段。」

  作為西南油畫圈裡的泰山北斗,他對於一個新人的評論也很重要,羅秉文的視頻評論裡面瞬間出現了罵戰。

  一旦有人說羅秉文的作品好,就有人用陳寶瑞教授發在微博上的言論反駁。

  這反而讓林澤海的畫展知名度更大了。

  他租用了A空間兩周的時間,第二周來的人比第一周還要多,更多的人,不管是美術圈裡面的,還是圈外的,都特地來看羅秉文的這三幅畫。

  而且在第二周的第三天,林澤海就給在家裡創作的羅秉文打來電話。

  「你的那副破曉賣出去了!」

  「多少?誰買的?」

  「20萬,一個蓉城的大老闆,你要來看看嗎?他好像認識你。」

  「認識我?」

  羅秉文看了看自己正在創作的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畫居然可以二十萬賣出去,那人一點價都不還?

  那這市場價是不是有點亂了。

  是該去看看,到底是誰這麼冤大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