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皇帝當得憋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遼東將門攜軍隊坐鎮本鄉本土,為獨占遼餉及相關利益,對外來軍隊大肆排擠。

  在幾次關鍵戰役中,將門自私自利,導致許多從關內前來助戰將領和軍隊,含恨隕落在遼東大地。

  而將門之始,便可以從李成梁算起。

  他能夠屢戰屢勝,靠的是手下「雄冠諸路」的數千家丁。

  而供養這些家丁,靠的是他壟斷全遼的商民之利,以及剋扣普通士兵的軍餉。

  要知道,當時的遼東是衛所制,李成梁和他手下的軍頭,還能兼併軍屯田地、虛報軍餉來積累錢財。

  這在明朝武將中,已經是普遍現象。

  甚至,有些將領還會通過「出邊趕馬,以圖印賣、殺良冒功、虛報戰功」等方式,來擴大蓄養家丁的錢財來源。

  不可否認的是,將領們蓄養的家丁在萬曆三大征中,均有著較為良好的表現。

  但弊端也很明顯,家丁是將領的私兵,只忠於將領。

  在大明危亡之際,這些私兵難以承擔起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

  「家丁盛行,應該歸咎於萬曆。衛所制瓦解,邊備廢弛,卻不思改革,默認了家丁的存在,或許還有姑息縱容。」

  朱翊鈞放下了奏疏,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他需要的是象戚家軍那樣紀律嚴明、忠於國家的敢戰之士,卻不想再令家丁這個私軍繼續發展。

  「朕有十年時間,興利除弊、改革振興、重整軍備,什么女真人,什麼倭人,還有蒙古人,全都給打得老老實實。」

  朱翊鈞覺得還不算晚,只是覺得大明真是積弊太多,到處都不合意,哪哪都要進行改革。

  起身在殿內來回踱著步,朱翊鈞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越是如此,越要定下心來,確定輕重緩急。

  改革已經由張居正開始,雖要調整改善,但總歸不用他再頂著巨大阻力,去當改革的急先鋒。

  張居正排除異己,提拔重用改革派的官員,也給朱翊鈞鋪平了道路。

  現在,朱翊鈞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等待大權在手,便能全力施展,挽救大明僅剩六十二年的國祚。

  「嗯,不僅是挽救大明,更是拯救華夏氣運,以及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

  朱翊鈞雖然充滿信心,但也感受到肩上那沉甸甸的責任。

  正在此時,宮人入內稟報,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前來覲見。

  朱翊鈞有些疑惑,但還是在御椅中正襟危坐,宣馮保入殿。

  「大伴來啦!」馮保剛進到殿內,朱翊鈞的聲音便溫和地響了起來。

  馮保趕忙施禮拜見,禮畢才微微躬身,說道:「聽說皇爺召見了劉守有,還派張鯨去主客司、會同館、四夷館和鴻臚寺宣布諭旨。」

  「張先生迷惑,不知萬歲用意?」

  朱翊鈞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心中惱怒。

  自己還是皇帝嗎,就這兩件小事,張居正和馮保不僅馬上就得到消息,還來質疑自己。

  微抿了下嘴角,朱翊鈞強壓心火,神情也變得平淡。

  他開口緩緩說道:「是朕疏忽了。本以為是小事,不想影響張先生養病休息的。」

  馮保笑了笑,說道:「張先生也無他意,只是想知皇爺欲做何事,他自會派人安排處理。」

  朱翊鈞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倭寇之亂,肆虐數十年,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朕恐其死灰復燃,命劉守有派人多加刺探,搜集倭國情報,有備無患。」

  「另外,壕鏡西夷久據其地,朕亦不甚放心。便想派人前去考察打探,了解其虛實。」

  馮保眨巴眨巴眼睛,說道:「原來如此。萬歲居安思危,有聖君之象,張先生定然心中欣慰。」

  張居正殫精竭慮,嚴格要求,想把萬曆培養成一代聖君。可惜,卻教出個逆反心理爆棚的混帳東西。

  「這就算是聖君?」朱翊鈞搖了搖頭,卻不想多說話。

  馮保躬身道:「皇爺,刺探倭國情報,交給北鎮撫司便是。只是這去壕境考察,倒是不必長途跋涉,由地方官府具實上奏便可。」

  朱翊鈞說道:「朕怕他們不通西夷語言文字,恐被矇騙。」


  「有通西夷語之商人,讓地方官府聘請為通譯也就是了。」馮保說道:「皇爺,不如看張先生如何決定?」

  朱翊鈞點了點頭,說道:「朕也覺得要張先生拿個主意,大伴就辛苦一下吧!」

  「奴婢不敢言辛苦。」馮保躬身施禮,告退而去。

  殿內安靜下來,朱翊鈞陰沉下臉,坐在椅中垂著眼帘,好半晌一動不動,如老僧坐定,不知在想些什麼。

  「皇帝當成這個樣子,真是憋屈。怪不得萬曆的性格變得扭曲,被壓制,被監督,還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口號。」

  好半晌,朱翊鈞才眼珠一輪,恢復了些許的生氣。

  他有些理解萬曆的心理歷程了,也有了同情。

  但也僅此而已,對萬曆的厭惡,並沒有多少的改變。

  「只是因為個人恩怨,而將國家利益、百姓福祉拋在腦後;」

  「只是為了斂財,而弄得百姓家破人亡、怨聲載道。無論有什麼藉口,都是不可原諒的。」

  朱翊鈞的目光重新堅定起來,愈發地期盼張先生能早日「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本來,他還想做更多的準備,做更多的事情。

  可現在看來,都要延後了。省得還要接受質詢,生一肚子的氣。

  但反過來想,他對現在的大明還不是很熟悉,多看多聽,也沒有壞處。

  畢竟,無論是改革政策的調整和深入,還是改革軍制,換裝武器,都要謀定而後動。

  「火槍暫時是不用拿來研究了,開放海禁也要等到明年,還有在遼東廢除衛所制,調戚大帥去遼東練兵備戰,全都要擱置啦!」

  朱翊鈞雖想明白了,但還是無奈地嘆了口氣,站起身向殿外走去。

  心情鬱悶,連殿內都覺得壓抑,他想到外面走一走,感覺下廣闊的空間。

  儘管要享受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帝王生活,並施展自己的宏偉抱負,還有數月時間。

  但朱翊鈞也只能平穩心態,繼續做一個在李太后、張居正、馮保眼中的聽話孩子,一個他們眼中的「聖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