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泥橇車
錢順詳細的給尉遲寶琪匯報了,這半年多天然居的情況,還具體說了昨天突厥的事情。
尉遲寶琪得知昨天的突厥人,已經被全部關在了鴻臚寺內,知道自己一時那他們沒有什麼辦法。且天然居被錢順經營的不錯,便點了點頭,朝錢順說道:「讓驪山的廚娘過來這邊,她們會很多新菜。原來的廚娘,一部分回驪山,學習新菜,一部門跟我到長安的尉遲府。這段時間,我會在長安,試著做些新菜,讓她們給我打下手。」
「諾。」
對尉遲寶琪每一次新菜的品嘗,都是和尉遲府相熟大佬味蕾的享受。尉遲寶琪答應尉遲環做營養餐後,傍晚時分尉遲府護衛便護送著食盒,朝太極宮、河間王府、江夏王府、程府等地方,催馬而去。
太極宮,甘露殿。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領著一群皇子、皇女品嘗完美味佳肴,朝一旁的張阿難問道:「寶琪回長安了?」
張阿難正笑呵呵的看著皇子、皇女用飯,猛然聽到李二陛下的問話,愣了一下,才趕忙回答道:「是。昨天夜裡,尉遲三郎,程家四郎、五郎,普寧坊李家大郎高熱不退,新豐縣子從驪山趕回長安,和甄醫令一道,救治了他們。」
聽了張阿難的匯報,一旁的長孫皇后疑惑道:「哦。寶琪還懂岐黃之術?」
「聽甄醫令說,新豐縣子因為這兩次操練受苦,摸索出酒的另外用途,可以治療高熱和擦拭身上傷口邊緣能快速轉好。新豐縣子還拿出幾壇酒,讓甄醫令好好研究呢!」
「尉遲三郎他們應該只是10歲左右的娃娃吧?」李二陛下臉露思索之色,「他們怎麼會昨天夜裡,一起高熱不退呢?」
「稟聖人,他們下午正準備回去,碰見了東、西突厥人喋血天然居。」
李二陛下臉色露出怒色,「這群蠻子,居然在大唐境內動兵刃,簡直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長孫皇后見李二陛下發怒,玉手輕撫李二陛下的脊被,柔聲說道:「二郎,大唐千瘡百孔,百業待興,還需要忍耐呀。你消消氣,憑藉你的本事,這事遲早會有清算的一天的。」
第二天午時,李崇義和程家兄弟等人,便趕到了尉遲寶琪的小院。
「寶琪呀,這些天長安發生很多趣事。我是剛剛知道你回了長安,便趕忙過來跟你分享。快、快,將佳肴擺上,咱們邊吃邊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崇義將尉遲寶琪的不要臉學了個十成十。尉遲寶琪無語的看向李崇義,他不相信昨天李崇義沒享用尉遲府的佳肴,什麼剛剛才知道尉遲寶琪回了長安?那就是「睜眼說瞎話」呀。他可是兩眼冒光的盯著尉遲寶琪旁邊的土灶。
尉遲寶琪看著已經入座的程家兄弟等人,他們裝作閒聊的樣子,但前廳里那若有若無望向土灶的目光,無不表明他們的真實目的——就是來蹭飯的。
之後的幾天,尉遲寶琪的工作量是越來越大。程咬金的夫人和李績的夫人,帶著程家四郎、五郎和李震都過來了。裴氏和尉遲環是高興壞了,但尉遲寶琪每天忙完,都是倒頭就睡。這幾天尉遲寶琪是生生瘦了好幾斤。
七月下旬,幾個小孩子已經養的白白胖胖了。但他們祭出「軟磨硬泡」、「撒嬌大法」的手段,一旁還有李崇義他們煽風點火、擂鼓助威,再加上裴氏也是露出希翼的表情。尉遲寶琪心中一軟,便又給琢磨了幾道新菜。
「二兄,能不能不去驪山?我還沒養好呢。」
尉遲寶琪看著身旁狼吞虎咽的尉遲環,沒好氣的說道:「吃飯都堵不住你的嘴。還說沒養好呢?也不看看,這些天你胖了多少?」
「還想裝可憐?告訴你,沒用。今天下午我就回驪山了,想吃什麼,來驪山,我給你做。」
「謝謝二兄。」尉遲環抬臉給了尉遲寶琪一個笑臉,然後便低下頭,又開始了炫飯操作。
李崇義剛用完飯,就用右手猛然拍了拍額頭,不好意思說道:「丑牛、寶琪,突厥使臣今天上午,便啟程回突厥去了,你們知道嗎?」
程處亮聽完李崇義的話,極速起身,正準備出前廳。便被旁邊的眾人拉住,「處亮,消消氣。突厥人走遠了,現在去怕也是追不上了。」
程處默則是開口抱怨,「這上午的消息,你現在才說。」
李崇義看著程家兄弟反應這麼大,馬上朝尉遲寶琪說道:「寶琪,你也勸勸呀。」
「大兄,少吃點。三郎還沒吃飽呢。」
「誰讓你勸寶琳了。我讓你勸勸程家兄弟。」
尉遲寶琪朝著程家兄弟翻了一個白眼,「等他們兄弟反應過來,好菜都涼了。我四叔尉遲壽,今天一大早,就去鍾南山打獵了。」
「什麼意思?」
「就是你們想到的那個意思。」
李崇義走過來,小聲問道:「不會有什麼事吧?」
尉遲寶琪瞪了李崇義一眼,「能有什麼事?就是出去打獵了。最多就是因為沒看見突厥使團,誤傷幾個人而已。」
七月下旬,尉遲寶琪將泡好的「虎鞭酒」,送到了長安。他則是看著驪山,現在還有些泥濘的土路,努力回想著磚的製作流程。
貞觀元年,長安的雨水比較充沛。尉遲寶琪剛剛回到驪山還是萬里無雲,但幾天後便又迎來一場大雨,所幸時間較短,沒有耽誤秋收。
在史書中「秦磚漢瓦」可謂大名鼎鼎,但因為古代落後的生產力,磚往往產量很少。因為磚被大量用於修築墓室,於是「文字磚」便出現了。
「文字磚」的起源便是因為與古人的喪葬風俗有關,文字磚是畫像磚的一種,而畫像磚則源於戰國,盛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畫像、文字和花紋三類。《說文解字》有載:「漢興有草書。」草書在兩漢時期運用頗廣,章草、今草在這一時期的磚銘中也已出現。例如,漢末曹操宗族墓葬,便出土大量刻畫文字磚銘。
磚生產難點便是燃料問題和土質問題。總所周知,磚的燒制溫度一般在900℃-1100℃,且要持續8-15天;燒磚的土質,需要具有良好的黏性和適宜的泥土。如果選擇含水量過高的泥土製磚,那其在晾曬或燒制過程中需要更長時間,而且極容易發生變形和開裂,因此選擇含水量適宜的泥土非常重要。且製作磚還需要石灰粉、沙子等材料。所幸新建皇宮的工地上,石灰粉、沙子都不缺。
這不是一兩人就能將所以事情處理好的,於是尉遲寶琪一邊繪畫著燒磚所需磚窯的圖紙,和燒磚過程中所注意的事項;一邊請那群勛二代,幫忙找一塊土質好的地方。
八月,秋風送爽,天高雲淡。廣袤的田野換上了金黃的盛裝。尉遲寶琪和部曲、護衛、吳莊村的村民一道,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中。看著眾人喜笑顏開的幹著農活,尉遲寶琪微笑著低下頭,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天公作美,這半個月雖然天陰沉沉的,但卻沒有下雨。
八月十五,「中秋夜」。但唐貞觀年間,八月十五這一天僅是文人賞月吟詩,飲酒抒懷的日子。等到了明清,才有萬人出動,老少咸集,徹夜狂歡的記載。夜裡,尉遲寶琪讓尉遲祿和春桃先出去,將他自己關在了書房內。他透過窗戶,看著陰沉沉的天空,兩滴眼淚緩緩的從眼角留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尉遲寶琪孤獨的佇立在書房,良久,書房內傳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三更時分,大雨落下,「噼里啪啦」的響聲從房頂傳來,讓尉遲寶琪回了神。尉遲寶琪出了書房,就見天地之間形成了一道模糊的水幕。
「郎君,夜深了,還落下了大雨,該歇息了。」春桃軟糯的聲音從旁邊傳入尉遲寶琪耳中。
尉遲寶琪望著天空的雨絲,如萬馬奔騰般洶湧而下,不由苦笑著:「莊稼還沒收完呢。不知我改進曲轅犁,在今年到底是好還是壞呀。」
第二天一早,尉遲寶琪出門,發現雨已經停了。吳莊村的里正,一大早便趕到了尉遲府,見尉遲寶琪過來,馬上行禮,然後說道:「家主,今年豐收,但吳莊實在沒有地方了,且昨天大雨,很多人家將糧食放在了自己屋內。我們吳莊底子薄,每戶的屋子……屋子……」
「是不是屋子小,快放不下了?那讓他們將糧食先運進府里,等天晴了,一起曬。」尉遲寶琪看見吳里正欲言又止的表情,立即開口說道。
「諾。」
尉遲寶琪吃完早飯,出了府邸,便看見很多人背著糧食,往尉遲府而來。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我國是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家,相傳黃帝時期,已經開始用車。到了周朝,為了劫掠他國的人畜和土地,各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征戰,戰車應運而生,當時各國軍事編制以戰車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戰車。
到了貞觀年間,馬匹是戰略資源。又因為漢代乘坐馬車,禮儀繁瑣,還有許多「乘車之容」、「立車之容」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從晉朝開始,士族大姓貪心舒適、醉心享受,高級牛車迅速發展。直至唐朝時期,世家大族也是經常乘坐牛車出行。這就導致車速快、輿敞露的漢代馬車,完全絕跡,甚至郊野之內,滿朝的士大夫「無乘馬者」。
幾天後,泥橇車改造了出來。農戶將糧食運進尉遲府後,尉遲寶琪看著天空飄蕩的細雨,讓護衛將泥橇車送到了尉遲家的莊子。
八月下旬,河間王府、程家等世家,也開始使用泥橇車。
這天,天空放晴,尉遲寶琪去西瓜地里,摘了幾車西瓜,朝長安而去。剛進入尉遲府,就看見很多勛貴家的夫人,來找裴氏,後院的大廳傳來輕柔悅耳的談話聲。
立秋之後悄然降臨的不速之客,「秋老虎」,總以它那獨特的方式讓人措手不及。早晨還略帶涼意,中午太陽便不知疲倦的掛在開空,施展它的能量,仿佛要將前幾天烏雲遮擋的怒意,全部發泄出來。
尉遲寶琪輕撫額頭上的汗珠,讓廚娘將西瓜切好,給裴氏送了過去。
下午酉時,秦叔寶攜夫人進入了尉遲府,緊跟著那一群大將軍們又過來了。
夜晚,酒足飯飽的大將軍們出了尉遲府。尉遲寶琪跟尉遲寶琳一起,陪著尉遲敬德將他們送出府外。只是每個大將軍臨走,都過來拍了拍尉遲寶琪的肩膀,這樣尉遲寶琪是一頭霧水。
送完客後,尉遲敬德將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喊道了書房。
「寶琪呀,那虎鞭酒,還有嗎?」
「這一次只泡了七壇,咱家不是留了一壇嗎?」聽完尉遲敬德的話,尉遲寶琪疑惑問道。
「二郎,咱家留了三壇。給二叔送了半壇,秦大將軍又求了半壇。」尉遲寶琳看著尉遲寶琪說道。
「不是留下一壇就行了嗎?只是個保養身體的酒,沒什麼重要的。」
聽了尉遲寶琪這話,尉遲敬德狠狠的瞪了尉遲寶琪一眼,「什麼保養身體,不怎麼重要?你知道長孫皇后懷孕了嗎?叔寶的夫人也懷孕了,而且裴氏昨天夜裡,也被診斷出有了喜脈。這難道不重要?」
尉遲寶琪徹底懵了。虎鞭酒真的只是一種保健酒,而且虎鞭酒藥性較為溫熱,多飲還會引起上火或著其他不適,並且虎鞭酒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它可能對夫妻和諧有些幫助,但要說它能對幫助人懷孕有什麼作用,尉遲寶琪也不知道呀。
看著一臉懵的尉遲寶琪,尉遲敬德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個酒的秘方,一定要守好。還有,虎鞭酒能泡多少就泡多少。今晚那群殺才,別看他們冠冕堂皇,說什麼是來聯繫感情的。其實就是來求虎鞭酒的。」
尉遲寶琪得知昨天的突厥人,已經被全部關在了鴻臚寺內,知道自己一時那他們沒有什麼辦法。且天然居被錢順經營的不錯,便點了點頭,朝錢順說道:「讓驪山的廚娘過來這邊,她們會很多新菜。原來的廚娘,一部分回驪山,學習新菜,一部門跟我到長安的尉遲府。這段時間,我會在長安,試著做些新菜,讓她們給我打下手。」
「諾。」
對尉遲寶琪每一次新菜的品嘗,都是和尉遲府相熟大佬味蕾的享受。尉遲寶琪答應尉遲環做營養餐後,傍晚時分尉遲府護衛便護送著食盒,朝太極宮、河間王府、江夏王府、程府等地方,催馬而去。
太極宮,甘露殿。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領著一群皇子、皇女品嘗完美味佳肴,朝一旁的張阿難問道:「寶琪回長安了?」
張阿難正笑呵呵的看著皇子、皇女用飯,猛然聽到李二陛下的問話,愣了一下,才趕忙回答道:「是。昨天夜裡,尉遲三郎,程家四郎、五郎,普寧坊李家大郎高熱不退,新豐縣子從驪山趕回長安,和甄醫令一道,救治了他們。」
聽了張阿難的匯報,一旁的長孫皇后疑惑道:「哦。寶琪還懂岐黃之術?」
「聽甄醫令說,新豐縣子因為這兩次操練受苦,摸索出酒的另外用途,可以治療高熱和擦拭身上傷口邊緣能快速轉好。新豐縣子還拿出幾壇酒,讓甄醫令好好研究呢!」
「尉遲三郎他們應該只是10歲左右的娃娃吧?」李二陛下臉露思索之色,「他們怎麼會昨天夜裡,一起高熱不退呢?」
「稟聖人,他們下午正準備回去,碰見了東、西突厥人喋血天然居。」
李二陛下臉色露出怒色,「這群蠻子,居然在大唐境內動兵刃,簡直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長孫皇后見李二陛下發怒,玉手輕撫李二陛下的脊被,柔聲說道:「二郎,大唐千瘡百孔,百業待興,還需要忍耐呀。你消消氣,憑藉你的本事,這事遲早會有清算的一天的。」
第二天午時,李崇義和程家兄弟等人,便趕到了尉遲寶琪的小院。
「寶琪呀,這些天長安發生很多趣事。我是剛剛知道你回了長安,便趕忙過來跟你分享。快、快,將佳肴擺上,咱們邊吃邊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崇義將尉遲寶琪的不要臉學了個十成十。尉遲寶琪無語的看向李崇義,他不相信昨天李崇義沒享用尉遲府的佳肴,什麼剛剛才知道尉遲寶琪回了長安?那就是「睜眼說瞎話」呀。他可是兩眼冒光的盯著尉遲寶琪旁邊的土灶。
尉遲寶琪看著已經入座的程家兄弟等人,他們裝作閒聊的樣子,但前廳里那若有若無望向土灶的目光,無不表明他們的真實目的——就是來蹭飯的。
之後的幾天,尉遲寶琪的工作量是越來越大。程咬金的夫人和李績的夫人,帶著程家四郎、五郎和李震都過來了。裴氏和尉遲環是高興壞了,但尉遲寶琪每天忙完,都是倒頭就睡。這幾天尉遲寶琪是生生瘦了好幾斤。
七月下旬,幾個小孩子已經養的白白胖胖了。但他們祭出「軟磨硬泡」、「撒嬌大法」的手段,一旁還有李崇義他們煽風點火、擂鼓助威,再加上裴氏也是露出希翼的表情。尉遲寶琪心中一軟,便又給琢磨了幾道新菜。
「二兄,能不能不去驪山?我還沒養好呢。」
尉遲寶琪看著身旁狼吞虎咽的尉遲環,沒好氣的說道:「吃飯都堵不住你的嘴。還說沒養好呢?也不看看,這些天你胖了多少?」
「還想裝可憐?告訴你,沒用。今天下午我就回驪山了,想吃什麼,來驪山,我給你做。」
「謝謝二兄。」尉遲環抬臉給了尉遲寶琪一個笑臉,然後便低下頭,又開始了炫飯操作。
李崇義剛用完飯,就用右手猛然拍了拍額頭,不好意思說道:「丑牛、寶琪,突厥使臣今天上午,便啟程回突厥去了,你們知道嗎?」
程處亮聽完李崇義的話,極速起身,正準備出前廳。便被旁邊的眾人拉住,「處亮,消消氣。突厥人走遠了,現在去怕也是追不上了。」
程處默則是開口抱怨,「這上午的消息,你現在才說。」
李崇義看著程家兄弟反應這麼大,馬上朝尉遲寶琪說道:「寶琪,你也勸勸呀。」
「大兄,少吃點。三郎還沒吃飽呢。」
「誰讓你勸寶琳了。我讓你勸勸程家兄弟。」
尉遲寶琪朝著程家兄弟翻了一個白眼,「等他們兄弟反應過來,好菜都涼了。我四叔尉遲壽,今天一大早,就去鍾南山打獵了。」
「什麼意思?」
「就是你們想到的那個意思。」
李崇義走過來,小聲問道:「不會有什麼事吧?」
尉遲寶琪瞪了李崇義一眼,「能有什麼事?就是出去打獵了。最多就是因為沒看見突厥使團,誤傷幾個人而已。」
七月下旬,尉遲寶琪將泡好的「虎鞭酒」,送到了長安。他則是看著驪山,現在還有些泥濘的土路,努力回想著磚的製作流程。
貞觀元年,長安的雨水比較充沛。尉遲寶琪剛剛回到驪山還是萬里無雲,但幾天後便又迎來一場大雨,所幸時間較短,沒有耽誤秋收。
在史書中「秦磚漢瓦」可謂大名鼎鼎,但因為古代落後的生產力,磚往往產量很少。因為磚被大量用於修築墓室,於是「文字磚」便出現了。
「文字磚」的起源便是因為與古人的喪葬風俗有關,文字磚是畫像磚的一種,而畫像磚則源於戰國,盛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畫像、文字和花紋三類。《說文解字》有載:「漢興有草書。」草書在兩漢時期運用頗廣,章草、今草在這一時期的磚銘中也已出現。例如,漢末曹操宗族墓葬,便出土大量刻畫文字磚銘。
磚生產難點便是燃料問題和土質問題。總所周知,磚的燒制溫度一般在900℃-1100℃,且要持續8-15天;燒磚的土質,需要具有良好的黏性和適宜的泥土。如果選擇含水量過高的泥土製磚,那其在晾曬或燒制過程中需要更長時間,而且極容易發生變形和開裂,因此選擇含水量適宜的泥土非常重要。且製作磚還需要石灰粉、沙子等材料。所幸新建皇宮的工地上,石灰粉、沙子都不缺。
這不是一兩人就能將所以事情處理好的,於是尉遲寶琪一邊繪畫著燒磚所需磚窯的圖紙,和燒磚過程中所注意的事項;一邊請那群勛二代,幫忙找一塊土質好的地方。
八月,秋風送爽,天高雲淡。廣袤的田野換上了金黃的盛裝。尉遲寶琪和部曲、護衛、吳莊村的村民一道,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中。看著眾人喜笑顏開的幹著農活,尉遲寶琪微笑著低下頭,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天公作美,這半個月雖然天陰沉沉的,但卻沒有下雨。
八月十五,「中秋夜」。但唐貞觀年間,八月十五這一天僅是文人賞月吟詩,飲酒抒懷的日子。等到了明清,才有萬人出動,老少咸集,徹夜狂歡的記載。夜裡,尉遲寶琪讓尉遲祿和春桃先出去,將他自己關在了書房內。他透過窗戶,看著陰沉沉的天空,兩滴眼淚緩緩的從眼角留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尉遲寶琪孤獨的佇立在書房,良久,書房內傳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三更時分,大雨落下,「噼里啪啦」的響聲從房頂傳來,讓尉遲寶琪回了神。尉遲寶琪出了書房,就見天地之間形成了一道模糊的水幕。
「郎君,夜深了,還落下了大雨,該歇息了。」春桃軟糯的聲音從旁邊傳入尉遲寶琪耳中。
尉遲寶琪望著天空的雨絲,如萬馬奔騰般洶湧而下,不由苦笑著:「莊稼還沒收完呢。不知我改進曲轅犁,在今年到底是好還是壞呀。」
第二天一早,尉遲寶琪出門,發現雨已經停了。吳莊村的里正,一大早便趕到了尉遲府,見尉遲寶琪過來,馬上行禮,然後說道:「家主,今年豐收,但吳莊實在沒有地方了,且昨天大雨,很多人家將糧食放在了自己屋內。我們吳莊底子薄,每戶的屋子……屋子……」
「是不是屋子小,快放不下了?那讓他們將糧食先運進府里,等天晴了,一起曬。」尉遲寶琪看見吳里正欲言又止的表情,立即開口說道。
「諾。」
尉遲寶琪吃完早飯,出了府邸,便看見很多人背著糧食,往尉遲府而來。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我國是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家,相傳黃帝時期,已經開始用車。到了周朝,為了劫掠他國的人畜和土地,各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征戰,戰車應運而生,當時各國軍事編制以戰車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戰車。
到了貞觀年間,馬匹是戰略資源。又因為漢代乘坐馬車,禮儀繁瑣,還有許多「乘車之容」、「立車之容」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從晉朝開始,士族大姓貪心舒適、醉心享受,高級牛車迅速發展。直至唐朝時期,世家大族也是經常乘坐牛車出行。這就導致車速快、輿敞露的漢代馬車,完全絕跡,甚至郊野之內,滿朝的士大夫「無乘馬者」。
幾天後,泥橇車改造了出來。農戶將糧食運進尉遲府後,尉遲寶琪看著天空飄蕩的細雨,讓護衛將泥橇車送到了尉遲家的莊子。
八月下旬,河間王府、程家等世家,也開始使用泥橇車。
這天,天空放晴,尉遲寶琪去西瓜地里,摘了幾車西瓜,朝長安而去。剛進入尉遲府,就看見很多勛貴家的夫人,來找裴氏,後院的大廳傳來輕柔悅耳的談話聲。
立秋之後悄然降臨的不速之客,「秋老虎」,總以它那獨特的方式讓人措手不及。早晨還略帶涼意,中午太陽便不知疲倦的掛在開空,施展它的能量,仿佛要將前幾天烏雲遮擋的怒意,全部發泄出來。
尉遲寶琪輕撫額頭上的汗珠,讓廚娘將西瓜切好,給裴氏送了過去。
下午酉時,秦叔寶攜夫人進入了尉遲府,緊跟著那一群大將軍們又過來了。
夜晚,酒足飯飽的大將軍們出了尉遲府。尉遲寶琪跟尉遲寶琳一起,陪著尉遲敬德將他們送出府外。只是每個大將軍臨走,都過來拍了拍尉遲寶琪的肩膀,這樣尉遲寶琪是一頭霧水。
送完客後,尉遲敬德將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喊道了書房。
「寶琪呀,那虎鞭酒,還有嗎?」
「這一次只泡了七壇,咱家不是留了一壇嗎?」聽完尉遲敬德的話,尉遲寶琪疑惑問道。
「二郎,咱家留了三壇。給二叔送了半壇,秦大將軍又求了半壇。」尉遲寶琳看著尉遲寶琪說道。
「不是留下一壇就行了嗎?只是個保養身體的酒,沒什麼重要的。」
聽了尉遲寶琪這話,尉遲敬德狠狠的瞪了尉遲寶琪一眼,「什麼保養身體,不怎麼重要?你知道長孫皇后懷孕了嗎?叔寶的夫人也懷孕了,而且裴氏昨天夜裡,也被診斷出有了喜脈。這難道不重要?」
尉遲寶琪徹底懵了。虎鞭酒真的只是一種保健酒,而且虎鞭酒藥性較為溫熱,多飲還會引起上火或著其他不適,並且虎鞭酒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它可能對夫妻和諧有些幫助,但要說它能對幫助人懷孕有什麼作用,尉遲寶琪也不知道呀。
看著一臉懵的尉遲寶琪,尉遲敬德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個酒的秘方,一定要守好。還有,虎鞭酒能泡多少就泡多少。今晚那群殺才,別看他們冠冕堂皇,說什麼是來聯繫感情的。其實就是來求虎鞭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