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救治2
進入李績的府邸,李績帶著甄醫令一行人,直奔李震臥房而去。旁邊的侍女、部曲則目送幾人進入了李家大郎的小院。
尉遲寶琪進入臥房,還是將裡面的侍女都趕了出來,讓她們準備蜂蜜水。然後,尉遲寶琪便看見一位醫師正在給李震實施冰敷降溫法,也就是將冰塊置於心包經的膻中穴。而此時的李震,正緊閉雙眼,痛苦的喊著:「阿耶,阿娘。」
尉遲寶琪洗過手後,便用手輕撫李震的額頭,發現他的體溫確實比較高。尉遲寶琪拿出身上攜帶的小罈子,給李震擦拭額頭、腋窩等部位。
酒精物理降溫,只是一種輔助退燒的手段。半個時辰後,李震的身體雖然不是剛開始那麼燙了,但還處於低燒中。這時,尉遲寶琪不敢給李震用酒降溫了,因為酒揮發,會帶走打量的熱,人身體變得寒冷是會引發休克的,且不到十周歲的李震,現在還沒醒過來呢。
這時,作為醫家出身的甄醫令用出了自家的看家本領,推拿。只見,甄醫令左手握住李震的右手腕偏上一點點的地方,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著李震的右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推了幾十下;然後再用食指和中指,沿著李震左手前臂尺側,自腕紋尺側推向肘關節,又推了幾十下。
隨著甄醫令的動作,起初李震的小臉,露出痛苦之色,但慢慢的臉色變得平靜,呼吸也開始平穩下來。
「大將軍,我這有諸承氣湯的藥方,請速速煎來,為大郎服下。」
李績馬上接過甄醫令剛剛寫好的藥方,急忙吩咐熬藥。
一會兒,藥煎好後,侍女扶著李震喝藥,但李震卻給吐了出來。李績的臉色因剛剛李震退下高燒的喜悅,又變成焦急之色。
尉遲寶琪見到這一情況,想著是不是藥太苦,讓還沒甦醒的李震下意識便吐了出來。於是他朝侍女說道:「先餵食蜂蜜水,然後中間摻著藥,看看這麼做行不行。」
歪打正著,李震吐了幾口蜂蜜水後,便將之後的蜂蜜水飲下,一小碗蜂蜜水喝完,侍女餵了他一口藥,他居然喝下去了。
於是半海碗蜂蜜水餵下,那一碗諸承氣湯也進了李震的肚子。
終於到了子時時分,李震虛弱的醒過來了,但高燒又一次襲來。尉遲寶琪用酒又給李震擦拭一遍。然後李震服用了甄醫令開的藥方煎出來的中藥,沉沉睡了。
「祖宗保佑。」李績的夫人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說了這話,然後馬上起身,朝著甄醫令、尉遲寶琪便要行大禮。
「嬸嬸,您可不能這樣,小侄受不起。」尉遲寶琪一見這情況,馬上先朝李績夫人行了一禮,然後趕忙側身躲過。
「是啊夫人,老夫也受不起呀。」
李績讓部曲、侍從趕忙準備了飯菜,領著眾人就在李震的小院內,開始飲宴。
「今天麻煩甄醫令和寶琪了,大郎的高熱還未退下,只能讓你們再受累了。」李績主動引甄醫令坐下後,便開口說道。
「大將軍,言重了。」
「李世叔,小侄當不得麻煩二字呀。」
半個時辰後,尉遲寶琪用酒給自己消毒後,去看了看李震,發現還有些低燒,便只給李震額頭、耳後擦拭了酒。期間,甄醫令也再次給李震推拿了一番。
等尉遲寶琪從房間內出來,便看見尉遲寶琳和程處默正在一旁閒聊。
「大兄,你怎麼來了?」
「李家大郎,情況如何?」
「好多了,再等一個時辰。估計高熱就退下了。」甄醫令出來,朝著他們身旁的李績說道。
「呼。」李績長舒了一口氣。這時尉遲寶琳的厲色的說道:「明天我饒不了突厥那群蠻子。」
「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呀?」尉遲寶琪疑惑的問向尉遲寶琳。
「不要衝動。以後有的是機會。」聽了尉遲寶琳的話,李績沉聲說道。
經過尉遲寶琳的訴說,尉遲寶琪才知道,東突厥在貞觀元年正月,碰上了白災(就是雪災),然後東突厥又經王庭動盪,元氣大傷。看著大唐已經進入秋收,便派使臣過來,朝大唐購買糧食。而西突厥在正月,也碰上了白災,於是兩撥使者幾乎是同一時間,到了長安。
今天下午,尉遲環和程家四郎、五郎、李家大郎一起去了天然居。而兩撥突厥人,也不約而同的跑到了天然居。
在唐朝長安,兩撥突厥人,還顯得比較克制。但在尉遲環一行人剛剛從二樓走下一樓,正準備離開天然居的時候,兩撥已經明顯喝醉的突厥,突然不知說了什麼便扭打的一起。一個東突厥人拿出了不知藏在什麼地方的匕首,連殺西突厥幾人。
事情在電光火石之見便發生了。因為突厥人的位置,離著天然居大門較勁,尉遲環幾人,便看見了這一幕慘劇。幾人近距離看著突厥人不斷湧出的獻血,小臉嚇的撒白。幾人被護衛送回家中後,便不約而同的發起了高燒。
李績看著眼前的幾人,緩緩開口:「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想迎娶大唐公主,願意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被東突厥發現了,東突厥決不允許兩國和親,且西突厥迎娶大唐公主,必須要從東突厥境內經過。這件事,便擱置了。」
尉遲寶琪聽了李績的話,抱怨的說道:「和親,能換來幾年和平?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用女子的一輩子換出來的。」
「慎言。」李績仔細大量了一下尉遲寶琪,不由笑道:「沒想到,武將子弟里,你小子的想法和我的不謀而合。但這事,聖人乾綱獨斷,不是我們該置喙的。」
尉遲寶琪一聽這話,便知道自己心急了,李二陛下現在還沒有戰勝東突厥呢,說什麼「不和親」的話,還不是時候。
一個時辰過去了,甄醫令從李震的臥房走了出來,朝著李績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大郎退燒了。睡的還算安穩,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李績聽完這話,趕忙朝甄醫令行禮。甄醫令則是立即回禮,朝著李績說道:「大將軍,折煞老夫了。」
然後甄醫令便朝著尉遲寶琪事無巨細的問起了酒的用途。尉遲寶琪也是詳詳細細給甄醫令介紹了自己知道的用途,還有使用的方法。
等尉遲寶琪說完,尉遲寶琳不悅的望著尉遲寶琪,然後說道:「二郎呀,我說咱們一起操練完,為什麼回驪山的你每次都比我恢復的快,原來酒還能這麼用呀。」
原來尉遲寶琳每次操練完,都是用著藥膏塗抹在身上,今天聽尉遲寶琪說,酒塗抹在身上,不但不宜生濃創,而且恢復的比較快。尉遲寶琳不禁氣苦,這還是親兄弟嗎?有好用的東西,居然不跟自己這個大兄說。
尉遲寶琪不好意思的低下頭,總不能說自己沒注意到吧。尉遲寶琪使用酒消毒,是下意識的。到了今天聽說尉遲環高熱不退,才想起酒還有退燒這個用途。如果沒有今天的事,尉遲寶琪還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想起酒居然還有退燒這一用途。
七月的天,黑夜是那麼的短暫。眾人只是剛說了幾句話,天空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經過甄醫令的又一次確定,李震的高熱,退了下去。李績將眾人送出府門,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朝甄醫令和程處默行了一禮,兄弟兩人便聯袂朝太平坊走去。
普寧坊緊挨著長安外郭城西城,從普寧坊出來的街道,連著著長安郭城西城牆最北的一座城門安遠門,和皇城西門的安福門。安遠門(隋朝稱呼為開遠門),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距長安城西市僅有兩坊的距離,門外豎有里程碑「立堠」,上題「西極道九千九百里」,不言萬里,表示遠遊之人不為萬里之行。《資治通鑑》記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說明安遠門外有直通西域的大道。當時,只要提起從長安到西域去的里程,大多從安遠門計起。
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回到尉遲府,尉遲寶琪去尉遲環臥室看了看,發現裴氏的侍女侍書也守在這裡,便對她說道:「你去休息吧,三郎沒事了。秋紋,早晨讓三郎吃的稍微清淡點,他身體還虛弱,不能太補。」
「諾。」
日中時分,尉遲寶琪才在自己原來的小院內,悠悠轉醒。
「春桃,準備洗漱。」
一位侍女走了進來,朝著床上的尉遲寶琪說道:「二郎,春桃在驪山呢。奴伺候您起吧。」
「不用了,我自己來。下午就回驪山了。」
尉遲寶琪洗漱完,走進後院大廳,和裴氏、尉遲寶琳、尉遲環一起用飯。但看著尉遲環一副食欲不振的樣子,尉遲寶琪嘆了口氣,然後朝廚房走去。
片刻功夫,尉遲寶琪做的營養餐便端了上來,尉遲環看著尉遲寶琪做的新菜,不由的食慾大開,連干兩碗米飯。
「行了,不能再吃了。你身體還弱,不能吃的太飽。」尉遲寶琪見尉遲環還要侍女給盛飯,出言制止道。
尉遲環一臉的委屈,但看著板著臉的二兄,不情願的回道:「諾。」
尉遲寶琪用完飯,準備去天然居一趟,然後就返回驪山,但尉遲環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尉遲寶琪身後。尉遲寶琪一扭頭看他,他就露出一位委屈的面容。
「說吧。想要什麼?」尉遲寶琪無奈的朝著尉遲環問道。
「二兄,這幾天能給我做新菜嗎?」
尉遲寶琪本想拒絕,但看著一臉委屈的尉遲環,想著他和自己一樣,都是生母早亡,而且都是尉遲家的庶子,不由心中一酸,便開口答應道:「行,這幾天我就待在長安了。」
答應了尉遲環後,尉遲寶琪來到前院,正準備讓長安的護衛,跑趟驪山,跟春桃和尉遲祿說一聲時。尉遲祿牽著馬,領著一隊人,還帶著春桃走進了尉遲府。
「三叔,你怎麼知道我這幾天待在長安呀?」看見尉遲祿一隊人後,尉遲寶琪不禁疑惑的問道。
尉遲祿沒好氣的看了眼尉遲寶琪,然後回道:「你和你四叔,昨天的馬也太快了。我是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到了長安城門外,城門已經關了。想著自己跟過來,也幫不上什麼忙,就不麻煩金吾衛的兄弟們了,我就回了驪山。但今天上午,我是左等右等,不見你回來,於是我騎馬回來,發現你小子居然在睡大覺。」
「你就不能派一個人,去驪山說一聲嗎?我回來後,三郎跟我說,這幾天你都會給他做新菜,我就回驪山接上春桃,然後又拿了些書,給你送過來。」
「什麼?」聽完尉遲祿的話,尉遲寶琪緊了緊拳頭,然後朝著後院跑去,「尉遲三郎,你給我站住。」
下午,尉遲寶琪在尉遲祿的陪同下,來到了天然居。
錢順看著尉遲寶琪進來,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計,趕忙跑過來行禮,「錢順,見過主家。」
尉遲寶琪聽著錢順這話,馬上問道:「你什麼時候,成了尉遲家的人了?」
「主家,三月份的時候,皇后娘娘裁撤宮中的宮女和皇家的侍從,我便被分給驪山。老奴,親自去了一趟驪山,將東、西市兩座酒樓的所有人員,跟尉遲管家報了備。老奴現在一家老小,可都在吳莊村呢。」
尉遲寶琪仔細回憶,因為三月份正是農忙的時候,且那個時候,驪山還有一大批曲轅犁要造,所以那時尉遲寶琪吩咐尉遲五,不是什麼大事,你自己看著辦。尉遲五好像還真跟他說了一句兩座酒樓的事,但尉遲寶琪沒注意,只是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尉遲寶琪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朝錢順說道:「老錢,記起來了。也怪我,這段時間太忙,一直沒過來看你們。」
錢順臉色笑呵呵的陪著尉遲寶琪說話,但心裡不由腹誹:您從上元節後,就再也沒來過天然居;我可是知道,您可是還有時間玩馬球呀!自己的產業,自己都不上心?錢順突然感到自己前方一片昏暗。
尉遲寶琪進入臥房,還是將裡面的侍女都趕了出來,讓她們準備蜂蜜水。然後,尉遲寶琪便看見一位醫師正在給李震實施冰敷降溫法,也就是將冰塊置於心包經的膻中穴。而此時的李震,正緊閉雙眼,痛苦的喊著:「阿耶,阿娘。」
尉遲寶琪洗過手後,便用手輕撫李震的額頭,發現他的體溫確實比較高。尉遲寶琪拿出身上攜帶的小罈子,給李震擦拭額頭、腋窩等部位。
酒精物理降溫,只是一種輔助退燒的手段。半個時辰後,李震的身體雖然不是剛開始那麼燙了,但還處於低燒中。這時,尉遲寶琪不敢給李震用酒降溫了,因為酒揮發,會帶走打量的熱,人身體變得寒冷是會引發休克的,且不到十周歲的李震,現在還沒醒過來呢。
這時,作為醫家出身的甄醫令用出了自家的看家本領,推拿。只見,甄醫令左手握住李震的右手腕偏上一點點的地方,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著李震的右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推了幾十下;然後再用食指和中指,沿著李震左手前臂尺側,自腕紋尺側推向肘關節,又推了幾十下。
隨著甄醫令的動作,起初李震的小臉,露出痛苦之色,但慢慢的臉色變得平靜,呼吸也開始平穩下來。
「大將軍,我這有諸承氣湯的藥方,請速速煎來,為大郎服下。」
李績馬上接過甄醫令剛剛寫好的藥方,急忙吩咐熬藥。
一會兒,藥煎好後,侍女扶著李震喝藥,但李震卻給吐了出來。李績的臉色因剛剛李震退下高燒的喜悅,又變成焦急之色。
尉遲寶琪見到這一情況,想著是不是藥太苦,讓還沒甦醒的李震下意識便吐了出來。於是他朝侍女說道:「先餵食蜂蜜水,然後中間摻著藥,看看這麼做行不行。」
歪打正著,李震吐了幾口蜂蜜水後,便將之後的蜂蜜水飲下,一小碗蜂蜜水喝完,侍女餵了他一口藥,他居然喝下去了。
於是半海碗蜂蜜水餵下,那一碗諸承氣湯也進了李震的肚子。
終於到了子時時分,李震虛弱的醒過來了,但高燒又一次襲來。尉遲寶琪用酒又給李震擦拭一遍。然後李震服用了甄醫令開的藥方煎出來的中藥,沉沉睡了。
「祖宗保佑。」李績的夫人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說了這話,然後馬上起身,朝著甄醫令、尉遲寶琪便要行大禮。
「嬸嬸,您可不能這樣,小侄受不起。」尉遲寶琪一見這情況,馬上先朝李績夫人行了一禮,然後趕忙側身躲過。
「是啊夫人,老夫也受不起呀。」
李績讓部曲、侍從趕忙準備了飯菜,領著眾人就在李震的小院內,開始飲宴。
「今天麻煩甄醫令和寶琪了,大郎的高熱還未退下,只能讓你們再受累了。」李績主動引甄醫令坐下後,便開口說道。
「大將軍,言重了。」
「李世叔,小侄當不得麻煩二字呀。」
半個時辰後,尉遲寶琪用酒給自己消毒後,去看了看李震,發現還有些低燒,便只給李震額頭、耳後擦拭了酒。期間,甄醫令也再次給李震推拿了一番。
等尉遲寶琪從房間內出來,便看見尉遲寶琳和程處默正在一旁閒聊。
「大兄,你怎麼來了?」
「李家大郎,情況如何?」
「好多了,再等一個時辰。估計高熱就退下了。」甄醫令出來,朝著他們身旁的李績說道。
「呼。」李績長舒了一口氣。這時尉遲寶琳的厲色的說道:「明天我饒不了突厥那群蠻子。」
「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呀?」尉遲寶琪疑惑的問向尉遲寶琳。
「不要衝動。以後有的是機會。」聽了尉遲寶琳的話,李績沉聲說道。
經過尉遲寶琳的訴說,尉遲寶琪才知道,東突厥在貞觀元年正月,碰上了白災(就是雪災),然後東突厥又經王庭動盪,元氣大傷。看著大唐已經進入秋收,便派使臣過來,朝大唐購買糧食。而西突厥在正月,也碰上了白災,於是兩撥使者幾乎是同一時間,到了長安。
今天下午,尉遲環和程家四郎、五郎、李家大郎一起去了天然居。而兩撥突厥人,也不約而同的跑到了天然居。
在唐朝長安,兩撥突厥人,還顯得比較克制。但在尉遲環一行人剛剛從二樓走下一樓,正準備離開天然居的時候,兩撥已經明顯喝醉的突厥,突然不知說了什麼便扭打的一起。一個東突厥人拿出了不知藏在什麼地方的匕首,連殺西突厥幾人。
事情在電光火石之見便發生了。因為突厥人的位置,離著天然居大門較勁,尉遲環幾人,便看見了這一幕慘劇。幾人近距離看著突厥人不斷湧出的獻血,小臉嚇的撒白。幾人被護衛送回家中後,便不約而同的發起了高燒。
李績看著眼前的幾人,緩緩開口:「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想迎娶大唐公主,願意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被東突厥發現了,東突厥決不允許兩國和親,且西突厥迎娶大唐公主,必須要從東突厥境內經過。這件事,便擱置了。」
尉遲寶琪聽了李績的話,抱怨的說道:「和親,能換來幾年和平?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用女子的一輩子換出來的。」
「慎言。」李績仔細大量了一下尉遲寶琪,不由笑道:「沒想到,武將子弟里,你小子的想法和我的不謀而合。但這事,聖人乾綱獨斷,不是我們該置喙的。」
尉遲寶琪一聽這話,便知道自己心急了,李二陛下現在還沒有戰勝東突厥呢,說什麼「不和親」的話,還不是時候。
一個時辰過去了,甄醫令從李震的臥房走了出來,朝著李績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大郎退燒了。睡的還算安穩,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李績聽完這話,趕忙朝甄醫令行禮。甄醫令則是立即回禮,朝著李績說道:「大將軍,折煞老夫了。」
然後甄醫令便朝著尉遲寶琪事無巨細的問起了酒的用途。尉遲寶琪也是詳詳細細給甄醫令介紹了自己知道的用途,還有使用的方法。
等尉遲寶琪說完,尉遲寶琳不悅的望著尉遲寶琪,然後說道:「二郎呀,我說咱們一起操練完,為什麼回驪山的你每次都比我恢復的快,原來酒還能這麼用呀。」
原來尉遲寶琳每次操練完,都是用著藥膏塗抹在身上,今天聽尉遲寶琪說,酒塗抹在身上,不但不宜生濃創,而且恢復的比較快。尉遲寶琳不禁氣苦,這還是親兄弟嗎?有好用的東西,居然不跟自己這個大兄說。
尉遲寶琪不好意思的低下頭,總不能說自己沒注意到吧。尉遲寶琪使用酒消毒,是下意識的。到了今天聽說尉遲環高熱不退,才想起酒還有退燒這個用途。如果沒有今天的事,尉遲寶琪還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想起酒居然還有退燒這一用途。
七月的天,黑夜是那麼的短暫。眾人只是剛說了幾句話,天空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經過甄醫令的又一次確定,李震的高熱,退了下去。李績將眾人送出府門,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朝甄醫令和程處默行了一禮,兄弟兩人便聯袂朝太平坊走去。
普寧坊緊挨著長安外郭城西城,從普寧坊出來的街道,連著著長安郭城西城牆最北的一座城門安遠門,和皇城西門的安福門。安遠門(隋朝稱呼為開遠門),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距長安城西市僅有兩坊的距離,門外豎有里程碑「立堠」,上題「西極道九千九百里」,不言萬里,表示遠遊之人不為萬里之行。《資治通鑑》記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說明安遠門外有直通西域的大道。當時,只要提起從長安到西域去的里程,大多從安遠門計起。
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琳回到尉遲府,尉遲寶琪去尉遲環臥室看了看,發現裴氏的侍女侍書也守在這裡,便對她說道:「你去休息吧,三郎沒事了。秋紋,早晨讓三郎吃的稍微清淡點,他身體還虛弱,不能太補。」
「諾。」
日中時分,尉遲寶琪才在自己原來的小院內,悠悠轉醒。
「春桃,準備洗漱。」
一位侍女走了進來,朝著床上的尉遲寶琪說道:「二郎,春桃在驪山呢。奴伺候您起吧。」
「不用了,我自己來。下午就回驪山了。」
尉遲寶琪洗漱完,走進後院大廳,和裴氏、尉遲寶琳、尉遲環一起用飯。但看著尉遲環一副食欲不振的樣子,尉遲寶琪嘆了口氣,然後朝廚房走去。
片刻功夫,尉遲寶琪做的營養餐便端了上來,尉遲環看著尉遲寶琪做的新菜,不由的食慾大開,連干兩碗米飯。
「行了,不能再吃了。你身體還弱,不能吃的太飽。」尉遲寶琪見尉遲環還要侍女給盛飯,出言制止道。
尉遲環一臉的委屈,但看著板著臉的二兄,不情願的回道:「諾。」
尉遲寶琪用完飯,準備去天然居一趟,然後就返回驪山,但尉遲環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尉遲寶琪身後。尉遲寶琪一扭頭看他,他就露出一位委屈的面容。
「說吧。想要什麼?」尉遲寶琪無奈的朝著尉遲環問道。
「二兄,這幾天能給我做新菜嗎?」
尉遲寶琪本想拒絕,但看著一臉委屈的尉遲環,想著他和自己一樣,都是生母早亡,而且都是尉遲家的庶子,不由心中一酸,便開口答應道:「行,這幾天我就待在長安了。」
答應了尉遲環後,尉遲寶琪來到前院,正準備讓長安的護衛,跑趟驪山,跟春桃和尉遲祿說一聲時。尉遲祿牽著馬,領著一隊人,還帶著春桃走進了尉遲府。
「三叔,你怎麼知道我這幾天待在長安呀?」看見尉遲祿一隊人後,尉遲寶琪不禁疑惑的問道。
尉遲祿沒好氣的看了眼尉遲寶琪,然後回道:「你和你四叔,昨天的馬也太快了。我是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到了長安城門外,城門已經關了。想著自己跟過來,也幫不上什麼忙,就不麻煩金吾衛的兄弟們了,我就回了驪山。但今天上午,我是左等右等,不見你回來,於是我騎馬回來,發現你小子居然在睡大覺。」
「你就不能派一個人,去驪山說一聲嗎?我回來後,三郎跟我說,這幾天你都會給他做新菜,我就回驪山接上春桃,然後又拿了些書,給你送過來。」
「什麼?」聽完尉遲祿的話,尉遲寶琪緊了緊拳頭,然後朝著後院跑去,「尉遲三郎,你給我站住。」
下午,尉遲寶琪在尉遲祿的陪同下,來到了天然居。
錢順看著尉遲寶琪進來,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計,趕忙跑過來行禮,「錢順,見過主家。」
尉遲寶琪聽著錢順這話,馬上問道:「你什麼時候,成了尉遲家的人了?」
「主家,三月份的時候,皇后娘娘裁撤宮中的宮女和皇家的侍從,我便被分給驪山。老奴,親自去了一趟驪山,將東、西市兩座酒樓的所有人員,跟尉遲管家報了備。老奴現在一家老小,可都在吳莊村呢。」
尉遲寶琪仔細回憶,因為三月份正是農忙的時候,且那個時候,驪山還有一大批曲轅犁要造,所以那時尉遲寶琪吩咐尉遲五,不是什麼大事,你自己看著辦。尉遲五好像還真跟他說了一句兩座酒樓的事,但尉遲寶琪沒注意,只是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尉遲寶琪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朝錢順說道:「老錢,記起來了。也怪我,這段時間太忙,一直沒過來看你們。」
錢順臉色笑呵呵的陪著尉遲寶琪說話,但心裡不由腹誹:您從上元節後,就再也沒來過天然居;我可是知道,您可是還有時間玩馬球呀!自己的產業,自己都不上心?錢順突然感到自己前方一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