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虎鞭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驪山尉遲府,釀酒的院子。尉遲寶琪正指揮著部曲,將第一遍釀好的酒,進行復蒸。

  虎骨、虎鞭泡酒,酒的酒精度數最好能達到50度及以上。雖然復蒸會使酒的香味變淡,而且還很浪費酒,但為了虎骨酒和虎鞭酒,一切都是值得的。

  等到了日中時分,尉遲寶琪開始先泡虎鞭酒。虎骨酒和虎鞭酒,虎鞭酒相對簡單,只要將虎鞭風乾,去除上面的油脂即可。而尉遲寶琪手上的三根虎鞭,都是風乾處理好的,這是李淵派胡寶送過來。當李淵得知虎鞭酒有,壯腰補腎、滋陰壯陽、補精益髓、祛風濕、散寒止痛等功效後,立即派胡寶去太極宮,找了三根虎鞭給尉遲寶琪送了過來。

  尉遲寶琪泡的虎鞭酒內,還有鎖陽、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等草藥,這些草藥還是尉遲寶琪自己進宮找的。因為藥材數量實在有限,尉遲寶琪便決定,先泡出三壇(三十斤)。

  尉遲寶琪將藥材放入高度酒水中,將酒水攪拌後,便密封起來,讓護衛抬到已經收拾好的陰涼、通風的房間內。房間鑰匙,由尉遲寶琪親自保管。

  「郎君。泡藥浴了。」等尉遲寶琪剛剛回到後院,春桃的聲音便從尉遲寶琪沐浴的房間內傳出。

  等尉遲寶琪泡完藥浴後,尉遲祿便走了進來,開始給尉遲寶琪按摩。

  站在房門處的春桃,又一次聽見尉遲寶琪的慘叫聲。

  下午,尉遲寶琪處理虎骨。虎骨泡酒,需要將虎骨切段,然後放入油中,煎炸,等虎骨兩面呈金黃色,然後放置一天便可泡酒,一般一兩虎骨,可泡酒十斤。

  當然,尉遲寶琪之前,就是個酒廠的小蝦米,掌握的都是普通家庭制酒的「土方子」,那些有名大廠的制酒流程,他不知道。

  第二天,虎骨酒也製作好了。尉遲寶琪便開始了穩定的生活,早上和尉遲祿學拳腳,然後看書:下午,有時去皇莊陪陪李淵,有時在自己書房寫一些東西。

  尉遲寶琪問過尉遲祿,為什麼不教自己戰場上的殺人手段。尉遲祿回答:你現在身體還得練。尉遲寶琪覺得穿好護具,就應該可以學了,但尉遲祿輕飄飄的一掌,便將拳頭粗細的木材劈斷,尉遲寶琪便不說話了。

  和尉遲寶琳對陣,兄弟倆都是外傷,養幾天就行,但和尉遲祿學,那就可能是內傷。沒個好身體,還真的學不了。

  等過了半個月,虎骨酒可以飲用了(其實,應該7-14天便可服用。),尉遲寶琪便派人,給李淵、李二陛下、尉遲敬德和李孝恭,各送去了一壇(十斤),並囑咐,要跟內侍和府內管家說清楚,一天不能多飲,一次三兩。

  農忙時節,時間也是過的飛快。不知不覺,進入了五月份。

  尉遲寶琪早已經將院中的西瓜苗,安置在半山腰的沙土田裡。這天,尉遲寶琪過來看西瓜苗,部曲應該是剛剛給西瓜施過肥,就是從廁所弄的肥料。尉遲寶琪,看著這片半山腰上的沙田,雖然只有兩根西瓜苗,在隨風搖擺,但這是希望呀。尉遲寶琪運氣不錯,兩株苗上,都已經有了三個西瓜的雛形。

  尉遲寶琪慢悠悠的從山上下來,望著山底那綠油油的雜草,不由的揉了揉眼睛,「這是艾草?一片艾草呀。」

  艾草,又稱呼為艾蒿,五月端午節插艾草,在我國已經流行了很長時間,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端午節插艾草。艾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它不但香氣撲鼻,還有驅邪避疫、祛濕止癢等功效,常見於我國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道路旁的河邊、山坡等地方。

  艾草搭配一些藥材煎湯,然後倒入浴桶中,便是有名的艾草浴。其對於驅寒祛毒有奇效,艾草浴尤其對女性,作用比較大。為什麼尉遲寶琪知道?那是他路過一個村莊,在吃飯的時候,無意聽旁邊的人說的。

  尉遲寶琪吩咐部曲,看護好這片艾草,便興沖沖跑下山,他要將自己無意間記起的艾草浴,趕緊記錄下來。

  到了門口,便看見一隊人馬,正擁擠著走進尉遲府。

  「二郎,你去哪了?我都找你半天了。」尉遲寶琳在一旁埋怨著。

  尉遲寶琪卻沒有搭理他,而是朝旁邊的一群勛二代行了禮,然後就急促的說道:「各位兄弟,我這有一絲靈感,我先去書房,馬上就回來。」說完尉遲寶琪,朝著書房跑去。

  門外的一群勛二代愣住了。不是,我們剛過來你就有了靈感,你的靈感為什麼那麼多呢?那我們以後是不是,應該多來幾趟呀?

  尉遲寶琪跑進書房,春桃正在書房內打掃呢,尉遲寶琪急匆匆記下艾草浴,便對春桃說,記得放好,我明天要看,記得提醒我。


  說完,尉遲寶琪便朝前廳趕了過去。

  唐朝官員的書房,是不准人隨便進入的。書房通常是人們的私人的空間,而且有的大臣會在書房處理機密事務。由於書房內,會涉及機密事務和個人隱私,因此不允許他人隨意進入,以維護人們處理事情的連續性和保密性。唐朝的官員制度也有相關規定,確保書房的私密性。

  驪山尉遲府,尉遲寶琪的書房,只有春桃和尉遲祿,被尉遲寶琪允許,可以隨意進出書房,其他人想進入書房,一律要稟告。

  驪山尉遲府門口,一位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一雙鍾天地之靈秀的眼眸,正露出焦急之色,膚色晶瑩如玉,英俊的側臉,面部輪廓無可挑剔。正眺望著長安方向,沒一會兒,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長孫大郎,你怎麼不進去?」騎馬趕到驪山尉遲府門口的李崇義,下馬朝著門口的長孫沖問道。

  「崇義,我們是不是好友?」

  李崇義聽長孫沖這麼說,馬上知道其碰上難辦的事了,不由疑惑的問道:「長孫大郎,你這話就沒意思了。真有事,能幫我一定幫。說吧,碰上什麼事了?」

  聽完李崇義的話,長孫沖長長舒了一口氣,「是虎骨酒的事。聖人賜了些虎骨酒給阿耶。阿耶用過幾天後,明顯精力充沛起來。我想再求些,孝敬阿耶,但聽說這虎骨酒,寶琪也沒多少,這不,就需要拜託你,跟寶琪說說。」

  長孫沖說完,李崇義也是一臉的為難之色,他今天過來,也有任務,他家雖然有虎骨酒,但現在不是有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虎鞭酒了麼,李孝義想要些虎鞭酒,孝敬李孝恭。

  「走,我們先進去。我一會兒把寶琪拉出來,再問問看。」李崇義說著,便拉著長孫衝進了尉遲府。

  長孫沖看著從進府後,尉遲家的侍從、侍女等人,見到李崇義就行禮。而李崇義呢?居然能叫出他們的名字。這李崇義分明就是經常來呀。

  李崇義和長孫沖,剛到前廳門外,就聽見裡面亂糟糟的聲音,傳了出來。

  「二郎,『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虎鞭酒,今天我必須帶回一壇。沒有,我就不走了。」這一聽,就知道是「小滾刀肉」程處默。

  「二郎,我家大人,年紀大了,需要滋補呀。」房遺直也來了。

  「二郎,阿耶在練兵,早前身體就不好,我厚顏上門,求一壇虎鞭酒。」李靖的二兒子,李德獎也跑了過來。

  尉遲寶琪聽著這些話,馬上開口道:「沒有。虎鞭酒沒有了。」然後他苦口婆心的解釋道:「虎鞭酒,就泡了三壇。一壇送進太極宮了,剩下兩壇在隔壁皇莊。真沒有呀。」

  「那就泡呀。」李崇義進入前廳,便高聲說道。

  李崇義剛開口,尉遲寶琪的目光,便已經朝他望了過來。看見李崇義和長孫沖聯袂而來,尉遲寶琪趕緊過去行禮。

  其實尉遲寶琪很不願意和長孫沖待在一塊,因為長孫沖實在是太帥了、太漂亮了,而且長孫沖性格非常好。長樂公主墓誌,將長孫沖比作王獻之,就是說長孫沖是像王獻之一樣出生良好,又沒有野心,不會仗著因為是駙馬便仗勢欺人,是非常有才氣的世家公子。王獻之可是古代皇帝心目中最理想的駙馬人選。

  而且唐朝尚公主,那就是娶回家一個祖宗呀。公主是君,家裡人都是臣,見公主都是要先行禮的,而且公主一般住在公主府,想要有夫妻生活,還需要打報告。

  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貞觀一朝,李二陛下的公主都嫁的不錯。這裡就會有人問了,武將尚公主的,只有程咬金家的程處亮比較出名,其他駙馬基本都是出自文官家庭,而且有名的就那麼幾個,這也算計深遠?這是嫁的不錯?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唐朝那些世家大族,都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他們傳承了幾百年,有的甚至有千年歷史。而武將世家呢?基本上過了幾代,就轉變成為文官之家了,無敵的武將都是曇花一現,但詩書傳家的世家,卻是源遠流長,給你,你會怎麼選?

  程咬金的程家為什麼能尚公主?程家是真正的詩書傳家,家族歷史悠久,在多個朝代中都是顯赫世家。程咬金的曾祖父程興在北齊擔任兗州司馬,他的祖父程哲,擔任北齊晉州司馬,他的父親程婁,為濟州大中正,後追贈使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了解歷史的人,就知道自從三國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後,一州的大中正有多大的權利。這也是程咬金為何繼室,可以娶清河崔氏的女子。

  所以跟隨李二陛下打天下的武將,是很少尚公主的。尤其是跟隨李二陛下參加玄武門之變的那群武將,家中子弟也很少能尚公主。這現在可是唐朝初期,因為唐朝對外開邊的國策,武將的地位歷史最高。但就這樣,李二陛下依舊看不上武將世家,他還是將公主許給了世家大族。

  還有,我國古代對近親結婚的規定非常嚴格,主要體現在,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先秦時期,近親結婚被明確禁止,包括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的婚姻關係等等。到了唐朝,對近親結婚的規定非常詳細,涵蓋了29類禁止結婚的關係。到了宋朝,進一步擴大了禁婚親疏的範圍,禁止五服以內的親屬結婚。

  《唐律疏議》明確記載:同一宗族中的親屬,若要通婚,無論男女雙方,一經查獲,皆要受到嚴懲。男方要被「徒二年「,女方則要「以奸論「,這等於是對他們人生的徹底毀滅。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同宗同姓不得結婚禁令。

  唐朝離家在外的子女,如果自行成婚,法律便會網開一面。《唐律疏議》對此有明文記載,「諸卑幼在外,尊長後為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

  《唐律疏議》還指出,父母若是「以威若力「,逼迫子女婚配,算作違法。尤其是對於男子18歲以下和未及笄年的女孩,如遭父母逼婚,法律將不予定罪,反而要由父母一人承擔全部責任。

  看著是不是覺得很不錯?但真相往往很殘酷,唐朝是一個極其重視等級制度的朝代,貴賤尊卑一目了然。這種嚴格的等級觀念,家主不僅掌控家族財產,更主導著整個家族的命運。子女的婚姻大事,自然也要由家主做主。而因為等級觀念的嚴格把控,所以「門當戶對」成為人們擇偶的重要標準。

  雖然古代禁止近親結婚,但在貴族和世家大族中卻是屢禁不止,這種婚姻形式不僅有助於鞏固家族勢力,還能促進親戚間的感情和財富的集中。

  這便是,為什麼長孫沖和自己親表妹長樂公主結婚的原因。長樂公主李麗質的身份實在太高了,作為李二陛下的嫡長女,不是顯赫世家大族的嫡長子,李二陛下都不會考慮。但顯赫世家大族的嫡長子,是承繼家業的,他們也不會為李二陛下做「嫁衣」。最後,只能是作為舅舅的長孫家,接下了這份「榮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