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千年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洞裡面,血腥的一幕引來外面諸多武林人士圍觀。

  見到江沖明輕而易舉地捏死一位宗師,嚇得一激靈,內心不知道經受了怎樣的摧殘。

  直愣愣地看著這位武聖,根本不敢發出一言。

  而江沖明瞥了眼弘陽教教主,冷笑道:「弘陽教的教主是吧?怎麼如此識時務了?」

  「上次在琅琊郡仙人故居,小人親眼見過武聖風姿,豈能不為之傾倒?」弘陽教教主顫顫巍巍地逢迎道。

  上一次,在琅琊仙人故居時,他同其他宗師一樣,對獨身一人走向仙人草屋的江沖明好一頓嘲諷。

  什麼「不知者無畏」,「大齊要換武聖嘍」,「當真是貽笑大方」,「蠢不自知」……

  可當他親眼看見,那草屋中的仙人虛影全力一擊竟沒能傷江沖明分毫之時,頓時嚇得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謝罪。

  好在武聖大度,留了自己一條小命……

  如今再次見到武聖,怎麼還敢出言嘲諷?

  至於說出手攻擊?

  那還不如自殺來得痛快!

  江沖明淡笑不語。

  上次在琅琊仙人草屋,那仙人虛影十多米高,散發著強烈的波動,看起來強大無比。

  但問題是,不知道多少年過去,威力下降得厲害,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強,稍微強一點的宗師都拍不死。

  只不過當時那群宗師一個比一個膽小,根本沒人敢上去,只敢讓普通人去送死。

  「多謝前輩不殺之恩!」三個還活著的宗師強忍疼痛,捂住胳膊,起身道謝。

  胳膊沒了還能活,腦袋沒了可就死了!

  何況,胳膊又不是扯得稀碎,只是骨骼碎裂,依靠武功養個幾年還是能恢復的。

  江沖明聲音平淡,不喜不怒:「小懲大戒,下不為例。」

  「是!是!」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天算是見識到武聖您的威名了!」

  「是啊是啊,瞬殺宗師,古之武聖也不過如此!」

  江沖明不再理會他們,走到夏皇遺留的一百多冊武功典籍上面。

  一秒數頁,不停翻看。

  時不時皺起眉頭,對比自己在大齊皇宮內的收穫,查漏補缺。

  一旁四位宗師大氣不敢喘一下,戰戰兢兢站在角落,只希望這位武聖別沒有收穫突然發怒殺人……

  至於說逃走,沒有人會蠢到這種地步。

  數息後,三個胳膊受傷的宗師忍不住看向弘陽教教主,眼神憤恨,還帶著些苦澀。

  這傢伙為什麼不出聲提醒?

  要是有位宗師露出恐懼姿態出言勸阻,誰會沒腦子的直接動手?

  而弘陽教教主立在一旁,目不斜視地數著地上滾落的金豆子。

  好像這金豆子裡面有著突破大宗師的奧秘。

  不一會兒。

  江沖明便翻閱完了一大半,知道這裡面的內容自己都在大齊館藏內見過。

  裡面所記載的宗師突破之法,乃是藉助煌煌大勢,在無數次生死斗中磨鍊出無敵的心態。

  憑藉一股斬將殺敵、天下無敵的心氣,在「靈氣」最濃郁的地方,以無數天材地寶佐之,方能引靈氣入體,強化全身,突破大宗師。

  看似前途遠大,實則一毛不值。

  江沖明這十年來走了十多處仙人故居,得到了近三十部大宗師傳承,才得出了一個結論:大宗師和修仙完全是兩碼事。

  他原以為大宗師是邁入修仙之路的基礎。

  但實際上,大宗師是引靈氣入體,依靠強大的意志壓制住靈氣的活躍性,進而使得靈氣緩緩深入體內,藉此強化體魄。

  而所謂的「仙人」,或者稱為「修士」,則是按照修仙功法吸收靈氣,按部就班修煉出法力。

  看似一樣,實則不同。

  前者單純是用靈氣來強化身體,後者則是吸收靈氣修煉出法力,進而踏上仙道。

  大宗師若是得到了修仙功法,應該也能像修士一樣修煉。

  但問題是,沒有功法,靈氣又太過稀薄,根本無力支持大宗師走遠。


  這就意味著,大宗師便是武道最後的境界,進無可進。

  合上最後一頁,江沖明平淡道:「我先走一步,你們好自為之。」

  「這……」四位宗師互相對視一眼,皆低頭敬道:「恭送武聖!」

  ……

  走出山洞,江沖明踏上返回青山道院的路。

  此間十年,他一直如此,一旦得到修士或者大宗師有關的消息,便親自出發尋找。

  得到結果後便返回道院,和師姐分享成果。

  尋仙十年,江沖明的足跡遍布天下,這份努力和堅持也有所回報。

  他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如同拼圖一般,逐漸勾勒出了一個關於修士的神秘世界。

  世間的確存在過「仙人」,也就是修士。

  在久遠的古代,修士如雲,他們的身影遍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許多遺蹟,許多奇觀,乃至許多異獸奇珍都與他們有關。

  常有修士下凡收徒,穿梭於山川河流之間,尋找著有緣之人,傳承他們的衣缽法術。

  有些宗門更是會遍覽數州,只為收得資質上好的弟子,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修士。

  因此,修士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但千年前的一個時期,修士數量急劇減少,絕大多數修士都消失在了那個時候。

  同時,天地靈氣隨時間推移而漸漸稀少,武道開始興起,武道大宗師便是起源於那個時期。

  一千年前,似乎就是一個界限。

  這道界限如同一道無形的鴻溝,將過去與現在分割開來。

  在那之前,修士世界繁華熱鬧,與凡間藕斷絲連,時常能聽說某地有仙人下凡收徒之事。

  有文字記載,天空中霞光異彩,有修士御劍飛行,有修士駕鶴雲遊,有修士騰雲駕霧……

  在那之後,修士漸漸銷聲匿跡,只剩下發源於仙道的武道,以及一位位武道大宗師。

  儘管武道大宗師在武道上達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但終究無法與修士相提並論。

  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流逝,連這些大宗師也變得愈發稀少,武道的傳承開始出現斷層。

  到如今,天下已經不存在修士了,只有偶爾殘留的修士故居和遺蹟顯示出他們存在過的痕跡。

  但修士並非消亡殆盡,而是遠遁海外了。

  根據琅琊郡那處修士居所殘留的文字中能推出,似乎是天地大變,引得眾修士離開此地,橫渡東海,前往了海的另一邊。

  過去兩年,江沖明曾特意搜集過東海之東的有關信息。

  結果很明顯,沒有凡人能渡過東海,自然就沒有與之相關的典籍。

  僅有的,就是古代修士們殘留的信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