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跟溫州老闆做棉絮加工的故事
9月1號下午兩點多的時候,紡紗廠老闆娘的弟弟果真來到紡紗廠,來子已經在紡紗廠里吃了三餐飯,睡了一夜覺,隨隨便便,無憂無慮,心情順暢,就好像做客一樣,但來子一見到紡紗廠老闆娘的弟弟來了,就自慚形穢,窘態畢露,低聲下氣,唯唯諾諾,也不失為一種老實忠厚的表現,就好像哈巴狗見了主人一樣,紡紗廠老闆娘的弟弟轉而就成了來子的老闆。
來子的老闆也只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使得來子更加自卑,有失常態,緊繃著心弦。來子的老闆對來子倒也很有風度,大大方方,自自然然,輕輕鬆鬆,並特別強調要來子至少幹完今年,因為做棉絮加工生意一般上半年很清閒,到下半年才比較忙活。
來子也只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別無選擇,算是他註定跟棉絮加工結下了一段緣份,來子今年每月工資為150元,明年就加到每月300元,吃住當然不在話下,來子難免又有很多感想,難道他義無反顧地來到雲南,就是為了做棉絮加工掙這麼一點點錢嗎?其實父親大人就有傳統彈棉絮的手藝,都沒怎麼用上。沒想到他跑到雲南竟也要做棉絮加工,他做棉絮加工到底會跟他以前幹過的那麼多種活有何不同的意義,值不值得,他到雲南來到底想滿足哪些心愿,至少他做棉絮加工算是新鮮嘗試,如果他能將天底下所有的新鮮活都儘可能的嘗試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最有意義的人生,他也很想儘可能多多嘗試一些新鮮活。
來子的老闆除了要將來子帶去,還主要帶一筒紗布,以及帶其它一些東西回去。
來子的老闆和來子帶著那些東西,從紡紗廠租三輪摩托車到達下關某客車站,並搭上一輛下關至大倉的客車。
來子聽說老闆是在大倉鎮的人壽橋旁開了一家棉絮加工店,聽說大倉鎮有好幾家棉絮加工店,聽說老闆在大倉鎮上的關係很不錯,聽說大倉鎮有好多標語,聽說大倉鎮在整個雲南都算是富裕鎮,表面上很難看得出來,這些都使得來子對大倉鎮十分好奇,幻想著大倉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從下關至大倉的路上,來子每時每刻都認真欣賞著窗外的山川美景,嘆為觀止,心曠神怡,半路上有警察上車一一查看旅客的身份證,還認真翻了翻來子的老闆所帶的一些東西,來子的老闆倒也習以為常,還解釋說來子是他僱傭的小工,這又讓來子深受震驚,興奮不已,如夢如幻,算是又見了一回世面。
最後客車終於開進大倉鎮,來子一下子就能明顯感覺到,風情千萬種,雲南大不同,這才算是到了他心目中的雲南,這才是詩和遠方,如痴如夢,恍如隔世,更何況他完全是由於上天註定的緣分才被帶來的,更加情有獨鍾,一片至誠,心滿意足,大倉鎮就好像成了他的療養院,甚至像是閉關修煉的地方,越過山丘,隱退江湖,大徹大悟,不得不感嘆上天的安排可真有意思,堪稱奇蹟,不幸中的大幸。
老闆是在大倉鎮人壽橋旁邊租了個較大的門面做棉絮加工店,也是大倉鎮最大的棉絮加工店,這門面很有雲南建築特色,老闆娘和他們兩個小兒子也都在這裡,這裡也就是他們的家,好像聽說老闆的哥哥以前也在大倉鎮做了好幾年棉絮加工生意。老闆可能是接替了他哥哥的棉絮加工生意。老闆的姐姐做紡紗廠生產紗布就是用來做棉絮加工的。來子早就聽說,全國各地都有溫州人做生意。這才見識到溫州人是怎樣在外地做生意的。
他們還雇了一位叫小陳的師傅,聽說小陳當初也是經老闆的姐姐介紹過來的,小陳在這裡的工資是每月300元,小陳在大理州做棉絮加工已有好幾年了,手藝不賴,小陳自稱他做棉絮加工的手藝,在大理州都是頂尖的。老闆和老闆娘對小陳也是客客氣氣,小陳做棉絮加工算是小有出息。
老闆一開始就明確要求來子在三天之內基本學會做棉絮加工,不然只好讓來子另找活路,有幾分當真,來子則隱隱有些擔心,生怕三天後老闆真就不要他了。
三天後老闆又暗示著要求來子在十五天內基本熟練做好棉絮加工,不然也只好將來子辭退掉,不是沒有一點當真。
來子則將信將疑,心慌意亂,牽腸掛肚,快到十五天的時候,甚至想要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要是到了十五天後老闆真把他辭退掉,那他就窩窩囊囊,不痛不快,還不如主動請辭。但經過反反覆覆思想鬥爭後,還是不敢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要沉住氣,不要自亂陣腳,已經有把握認為老闆不太可能到十五天後就把他辭退掉。
來子已經跟小陳師傅很熟了,小陳也很不願看到十五天後老闆就把來子辭退掉,小陳還多次向來子保證,到十五天後老闆也絕不會把來子辭退掉,請放心好了。
到了十五天後老闆竟無意要辭退來子,恐怕在今年年底之前就算來子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老闆也不會答應的。
之後來子安下心來,欲要在這裡幹完今年,並在這裡過完春節,明年再在這裡干一兩個月也就正式走人,轉移到別處去,扮作俠客行,縱橫四海,遊戲人間。
來子認真想過還要用六年的時間儘量多走些地方,儘量多經歷些故事,儘量多看一些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的書,也儘量賺一些錢積攢下來,然後再用四年時間把他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剛好是十年規劃,十年磨一劍。幾乎是想好要將一種激情堅持十年下去,最終能不能實現就看他的毅力了,何況他還是個急性子。如果真能實現寫成一本書,堅持十年時間也不算太長,哪怕超過十年也值得,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不為了要寫成一本書,再長的時間也會白白流失掉,再經歷更多的故事也沒太多意義,更不會有突破,瞎折騰而已,
來子的老闆也只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使得來子更加自卑,有失常態,緊繃著心弦。來子的老闆對來子倒也很有風度,大大方方,自自然然,輕輕鬆鬆,並特別強調要來子至少幹完今年,因為做棉絮加工生意一般上半年很清閒,到下半年才比較忙活。
來子也只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別無選擇,算是他註定跟棉絮加工結下了一段緣份,來子今年每月工資為150元,明年就加到每月300元,吃住當然不在話下,來子難免又有很多感想,難道他義無反顧地來到雲南,就是為了做棉絮加工掙這麼一點點錢嗎?其實父親大人就有傳統彈棉絮的手藝,都沒怎麼用上。沒想到他跑到雲南竟也要做棉絮加工,他做棉絮加工到底會跟他以前幹過的那麼多種活有何不同的意義,值不值得,他到雲南來到底想滿足哪些心愿,至少他做棉絮加工算是新鮮嘗試,如果他能將天底下所有的新鮮活都儘可能的嘗試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最有意義的人生,他也很想儘可能多多嘗試一些新鮮活。
來子的老闆除了要將來子帶去,還主要帶一筒紗布,以及帶其它一些東西回去。
來子的老闆和來子帶著那些東西,從紡紗廠租三輪摩托車到達下關某客車站,並搭上一輛下關至大倉的客車。
來子聽說老闆是在大倉鎮的人壽橋旁開了一家棉絮加工店,聽說大倉鎮有好幾家棉絮加工店,聽說老闆在大倉鎮上的關係很不錯,聽說大倉鎮有好多標語,聽說大倉鎮在整個雲南都算是富裕鎮,表面上很難看得出來,這些都使得來子對大倉鎮十分好奇,幻想著大倉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從下關至大倉的路上,來子每時每刻都認真欣賞著窗外的山川美景,嘆為觀止,心曠神怡,半路上有警察上車一一查看旅客的身份證,還認真翻了翻來子的老闆所帶的一些東西,來子的老闆倒也習以為常,還解釋說來子是他僱傭的小工,這又讓來子深受震驚,興奮不已,如夢如幻,算是又見了一回世面。
最後客車終於開進大倉鎮,來子一下子就能明顯感覺到,風情千萬種,雲南大不同,這才算是到了他心目中的雲南,這才是詩和遠方,如痴如夢,恍如隔世,更何況他完全是由於上天註定的緣分才被帶來的,更加情有獨鍾,一片至誠,心滿意足,大倉鎮就好像成了他的療養院,甚至像是閉關修煉的地方,越過山丘,隱退江湖,大徹大悟,不得不感嘆上天的安排可真有意思,堪稱奇蹟,不幸中的大幸。
老闆是在大倉鎮人壽橋旁邊租了個較大的門面做棉絮加工店,也是大倉鎮最大的棉絮加工店,這門面很有雲南建築特色,老闆娘和他們兩個小兒子也都在這裡,這裡也就是他們的家,好像聽說老闆的哥哥以前也在大倉鎮做了好幾年棉絮加工生意。老闆可能是接替了他哥哥的棉絮加工生意。老闆的姐姐做紡紗廠生產紗布就是用來做棉絮加工的。來子早就聽說,全國各地都有溫州人做生意。這才見識到溫州人是怎樣在外地做生意的。
他們還雇了一位叫小陳的師傅,聽說小陳當初也是經老闆的姐姐介紹過來的,小陳在這裡的工資是每月300元,小陳在大理州做棉絮加工已有好幾年了,手藝不賴,小陳自稱他做棉絮加工的手藝,在大理州都是頂尖的。老闆和老闆娘對小陳也是客客氣氣,小陳做棉絮加工算是小有出息。
老闆一開始就明確要求來子在三天之內基本學會做棉絮加工,不然只好讓來子另找活路,有幾分當真,來子則隱隱有些擔心,生怕三天後老闆真就不要他了。
三天後老闆又暗示著要求來子在十五天內基本熟練做好棉絮加工,不然也只好將來子辭退掉,不是沒有一點當真。
來子則將信將疑,心慌意亂,牽腸掛肚,快到十五天的時候,甚至想要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要是到了十五天後老闆真把他辭退掉,那他就窩窩囊囊,不痛不快,還不如主動請辭。但經過反反覆覆思想鬥爭後,還是不敢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要沉住氣,不要自亂陣腳,已經有把握認為老闆不太可能到十五天後就把他辭退掉。
來子已經跟小陳師傅很熟了,小陳也很不願看到十五天後老闆就把來子辭退掉,小陳還多次向來子保證,到十五天後老闆也絕不會把來子辭退掉,請放心好了。
到了十五天後老闆竟無意要辭退來子,恐怕在今年年底之前就算來子主動向老闆提出辭工,老闆也不會答應的。
之後來子安下心來,欲要在這裡幹完今年,並在這裡過完春節,明年再在這裡干一兩個月也就正式走人,轉移到別處去,扮作俠客行,縱橫四海,遊戲人間。
來子認真想過還要用六年的時間儘量多走些地方,儘量多經歷些故事,儘量多看一些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的書,也儘量賺一些錢積攢下來,然後再用四年時間把他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剛好是十年規劃,十年磨一劍。幾乎是想好要將一種激情堅持十年下去,最終能不能實現就看他的毅力了,何況他還是個急性子。如果真能實現寫成一本書,堅持十年時間也不算太長,哪怕超過十年也值得,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不為了要寫成一本書,再長的時間也會白白流失掉,再經歷更多的故事也沒太多意義,更不會有突破,瞎折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