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越過山丘的故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子回到洗車場馬上就提著包裹正式走人,到了這種時候已是危機四伏,刻不容緩,也就無所畏懼,風風火火,大戰一場,有足夠的信心度過這一難關,關鍵是要迅速找到活干,只要包吃包住就行,大不了他又可以到工地上找活干,看來他最安全有效的做法還是要到工地上找活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有選擇的話,他無論找什麼活干都不願再到工地上找活干,還幻想著要拿著寫有等工兩個字的紙殼板,站到泰安橋上等工,但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不敢冒然採用那種極端丟人現眼的做法,真要那樣做了還不定會發生什麼狀況,非同小可。

  來子從洗車場走出來後,就直接朝著大理經濟開發區的方向走去,因為在開發區的邊緣地帶建築工地一個接著一個,想必很容易在那裡的工地上找到活干,易如反掌,所以顯得格外輕鬆,從容不迫。他最清楚想要在工地上找到活干,就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來子還沒走多遠就被路邊貼有的某招聘GG吸引住了,有所動心,後來又發現同樣的招聘GG,有些信以為真,就順便按招聘GG上的地址找去,結果沒能輕易找到那個地址,也就放棄了,轉而一心一意走到開發區的邊緣地帶,挨個挨個到工地上找活干,以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只要多問幾個工地,就一定能成功,顯得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大大咧咧,肆無忌憚,就好像逢場作戲,自導自演,一點也不感到丟人現眼。就算連連慘糟失敗也不氣餒,還變本加勵,迎難而上,死纏爛打,堅持就是勝利,並口口聲聲表示只要包吃包住就行,,,,,

  直到最後來子幾乎挨個挨個問遍了開發區邊緣地帶所有的工地,都未能成功,好像所有的工地都沒有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幾乎大多處於停工狀態,不知是由於天氣的原因還是行情如此,來子特別想起他原先所在的那個工地也都沒什麼活干,看來他想在工地找到活干真是太難了,就算他勉強在工地上找到活干也不能真正渡過難關,可能是他問過的工地數量還不夠多,可能是他糾纏得還不夠猛烈,他不是完全不能在工地上找到活干,他已實在是心灰意冷,痛苦不堪,以為走到生與死的邊緣,算是他出門在外落得最慘的下場,難道非得逼他再返回去將問過的工地重新問一遍或者還要問其它更多更多的工地,問了這麼多工地已經破記錄啦,再去問工地就很不正常。

  可天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小雨,時間也不早了,包裹的拉鏈也壞了,好像包裹的命運也走到了生於死的邊緣。來子真是難過極了,甚至想到宇宙如此浩大,他又如此渺小,他如果就這麼被困死得話,也沒什麼可悲哀的,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死去的生命都在歷史中找不到一點痕跡,但不等於說那麼多地生命都白活了。歷史再往後推,回過頭來看,他的生命與那麼多死去的生命,還不是同樣在歷史中找不到一點痕跡。生又何所歡,死又何所懼。

  很快雨又下大了些,來子只好暫且在路邊的某門面建築里躲雨,神思恍惚,千頭萬緒,百感交集,他連死都不怕,又有什麼可怕得呢,也相信他的求生能力,遠還死不了的。甚至又幻想拿著寫有等工兩個大字的紙殼板站到泰安橋上等工,只是還沒落到那種地步,並不是那麼自然而然,為了求得生存他還有什麼辦法想不到,還有什麼做不出的,到了什麼程度自然會採取什麼行動,聽天由命。他以前每次落難都是到工地上找活干,才得以脫險,每試每靈,可這次竟會失靈,真讓他驚慌失措,情緒一下子就跌到低谷,魂不附體,很難一下子就將心態調整過來,需要冷靜思考,好生歇息,關鍵還在下雨。

  後來來子一念之下就用碎磚塊在水泥路面的邊上寫有等工等工等工,六個大字,兩邊又分別寫有包吃包住不計工資,整體工正簡潔,一目了然,他也很是滿意,並又在門面里等著,頗為激動,算是在償試等工,看會不會起效,七上八下,心慌意亂。

  可路上的行人都匆匆而過,誰都沒有注意來子在水泥路面邊上寫得那些字,看來他這種償試等工的做法不得要領,如果他真想等工的話,就應該採取一些極端拋頭露面,極端丟人現眼的做法,可他還沒勇氣那樣去做。

  很快來子在水泥路面邊上寫的那些字被雨水沖模糊了,他也就放棄了這種保守的等工做法,甚至還慶幸沒有引起行人注意,不然真是丟死人了。

  最後來子經過一翻激烈地思想鬥爭,就毅然決然要走出下關,走到下關以外的廣大農村去求得生存。雖然堅信還是一定能夠在下關生存下來,卻感到深惡痛絕,生不如死,心有餘悸,十分壓抑,而如果到下關以外的廣大農村求得生存,則能滿足他的某些心愿,一舉多得,天大地大,痛快極了。

  還沒等雨完全停下來,來子就昂首闊步走出下關,走向下關以外的廣大農村,躊躇滿志,豪情萬丈,真正有了突破,感天動地。

  來子剛走出下關沒多遠就看到路邊有個紡紗廠,外表簡陋,並傳出咔達咔達的機械聲,以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不容錯過,就莽莽撞撞,冒冒失失走進這紡紗廠去問一問。

  來子做夢都沒想到這回竟走了狗屎運,順風又順水,喜出望外,真是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來這個紡紗廠是一對溫州夫婦辦的,連他們的兩個子女都帶在身邊,等於是把這紡紗廠當作他們的家。這紡紗廠里有好幾個人在幹活,生意興隆,紅紅火火,總共有好幾台紡紗機械都在運轉,井井有條。這紡紗廠的老闆娘見來子問來找活干,很是高興,並熱情地跟來子接洽,興趣盎然,問這問那,更想知道來子是怎麼樣找到這紡紗廠來的,以為像來子這種情況實屬少見,值得同情,並當下就好心答應將來子介紹到她的一位遠方親戚那裡去幹活,但要四十元的車費才能到達那裡,可來子僅剩六元錢啦,老闆娘轉而一想,就要將來子介紹到她的弟弟那裡去做棉絮加工,而且老闆娘還特地跟她的弟弟通了電話,商量一下。

  結果老闆娘又告訴來子,說是她的弟弟答應明天下午就會來紡紗廠,將來子帶過去,就請來子放心好了,不會有變卦。老闆娘還苦口婆心跟來子做思想工作,告訴來子說在她弟弟那做棉絮加工的活,遠比在這紡紗廠里幹活輕鬆多了,又沒有躁音,又沒有什麼灰,也很容易學,也很容易做,但來子一定要講究衛生,來子在她弟弟那裡做棉絮加工今年每月工資是150元,到明年還會有加,但來子至少要幹完今年,老闆娘甚至好心地鼓勵來子在她弟弟那裡安安心心幹個三四年,然後掙了錢就在當地娶個老婆,成家立業。

  老闆娘未免把來子看得太單純了,但不管怎樣,來子對老闆娘感激不盡,不然不知他還要吃多少苦,受多少難,才能擺脫這次危機,特別是想起以前的種種不幸,這老闆娘就簡直成了觀世音菩薩,慈悲為懷,有求必應,他以前從沒有碰到過這麼好的人,他也一定會在老闆娘的弟弟那裡幹完今年,感恩戴德,湧泉相報,他也更加堅信天無絕人之路,有志者事竟成,堅持就是勝利,真是怎麼暗自得意都不過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