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天命在劉,劉備將曹仁打慫(5k)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3章 天命在劉,劉備將曹仁打慫(5k)

  箭出旗落。

  黃忠大笑高呼:,「我已如此老邁,不曾想隨手一箭竟能射斷城頭逆旗,

  此必天命昭示!

  曹魏逆賊,必也會如那城頭逆旗一般跌落塵埃,爾等既見天命,為何不降!」

  黃忠囂狂的呼聲響起。

  看著跌落的旌旗,城頭的曹魏將士,多有驚駭者!

  「這個距離,竟能從城下一箭斷旗,這真的是人能達到的箭術嗎?」

  「難道真的是天命昭示,是上天在助城下那將?」

  「那將滿頭白髮,老邁如斯,怎可能還有如此神力?當真是天命昭示?」

  「我等豈能逆天而行?」

  投降會死,不投降也會死,我等該怎麼辦城頭的曹魏將士心惶惶,城下的黃忠卻是暗道「僥倖」。

  黃忠原本的意圖是將箭射上城頭就夠了,然後再來一句「我已如此老邁,不曾想隨手一箭都能射上城頭」,藉此來向城頭的曹魏將士昭示劉備的天命。

  不曾想這一箭竟然出乎意料的直接射斷了城頭的旌旗,當真是意外驚喜!

  這神之一箭,看得城下的漢軍也是目瞪口呆。

  「黃老將軍這一箭,世間還能有第二個人辦到嗎?縱然是轅門射戟的呂布也只是箭穿小戟!」

  「天命果然在陛下,定是上天相助,否則誰還能有這般神射!」

  「我連城頭的旌旗都看不清,黃老將軍竟然能一箭射斷旌旗的繩子,恐怖如斯!」

  「黃老將軍昔日以老邁之齡斬殺夏侯淵,今日又以老邁之齡一箭斷旗實乃天佑大漢!」

  「我曾聽聞,黃老將軍本字漢叔,後改字漢升。漢升,大漢當升!天命在漢,果真如此!」

  9

  片刻的驚後,城下漢軍紛紛高呼「大漢當升!」,士氣如長虹貫日。

  劉備亦是放聲大笑。

  一開始劉備也只是想讓黃忠秀下箭術,壓壓城頭曹魏將士的士氣,沒想到黃忠竟出乎意料的一箭斷旗!

  『漢升真乃朕之福將也!」劉備撫髯而贊。

  若要從玄學上來講,稱黃忠是劉備的福將也不為過。

  以年邁之齡跟著劉備入川,一路陷陣先登不僅沒死,還能在漢中斬殺夏已業天洲。

  尤其是斬殺夏侯淵的時候,夏侯淵正好在修鹿角,這種好事竟然都能讓黃忠給撞上,不得不稱讚一聲黃忠的福運強盛如斯!

  有人喜,有人憂。

  城頭的曹仁已經氣得臉色鐵青滿眼噴火了。

  同樣是善射的猛將,曹仁壓根不信黃忠能輕易射斷旌旗上的繩索。

  這個距離一箭斷旗,哪怕是曹仁見過最善射的呂布都辦不到!

  「竟讓此賊撞了好運!」曹仁忿忿不已。

  喝止了城頭將士的私語,曹仁厲聲大喝:「那老將,你可敢再射一箭!

  倘若你第二箭也能射斷旌旗,我就相信天命昭示,立即開門投降!」

  城頭的曹魏將士,紛紛屏住呼吸看向城下的黃忠。

  城下的大漢將土,也紛紛看向陣前的黃忠。

  黃忠冷笑。

  再射一箭?

  我又不傻!

  射中了你不會降,沒射中那我方才豈不是白費了?

  黃忠大笑而呼:「你乃何人啊?」

  曹仁大喝:「我乃大魏車騎將軍曹仁!」

  黃忠在戰馬上捧腹大笑:「我道是誰,原來是被大水淹了的曹仁曹子孝。以前聽人稱你為」『天人將軍」,我還以為你受天命眷顧。

  今日一箭,方知傳言有誤。兩年前天降大水,淹你樊城;今日天命助我,一箭斷旗。就你,也配稱『天人將軍」?

  你一個被天命拋棄的大魏逆賊,有何資格再讓天命為你而昭示?你一介匹夫,莫要在城頭張牙舞爪。

  我乃大漢後將軍黃忠黃漢升,你若能陣斬了我,無需天命昭示,你就能為你的大魏正名。

  匹夫,可敢出城一戰?」

  黃忠的大笑和嘲諷,粉碎了曹仁的詭計。

  你讓我射第二箭,我讓你出城單挑,看誰激得過誰!

  曹仁怒火更盛。

  倘若守城的主將是曹操,曹仁真會披甲出城跟黃忠決一死戰。

  可如今守城主將是曹仁!

  主將出城跟黃忠單挑,若是贏了還好,若是輸了樊城的士氣就得跌沒了。

  「將軍,不可中計!」

  滿寵怕曹仁受不了激,連忙近前勸諫。

  曹仁忿忿下令:「眾人聽令,射殺黃漢升者,賞百金!」

  看著城頭亂射而來的箭矢,黃忠拔馬就走,還不忘高呼嘲諷:「曹仁,

  你個無膽鼠輩,有何顏面當車騎將軍,不如早早卸甲歸田!」

  見黃忠逃走,曹仁也不甘示弱大呼:「黃漢升,何故逃跑?」

  黃忠回陣,面有遺憾:「曹仁這廝可真能忍,我如此相激,竟也不敢出城。」

  劉備輕笑:「曹仁兵力本就不如朕,前幾次派兵出城也未能功成,如今漢升又一箭斷旗挫城頭銳氣,又如何敢再出城?」

  黃忠打量樊城上下:「「樊城的護城河雖不似襄陽寬,但也有丈余,若不填河,也無法強攻。陛下可回營休憩,我帶人填河。」

  看著黃忠熊熊戰意,劉備輕輕抖了抖韁繩,笑道:「漢升,替朕牽馬。」

  「陛下,你放心,我雖年邁,鋒矢猶在,若曹仁敢出城,定叫他有來無回。」黃忠裝傻充愣。

  黃忠的裝傻充愣惹得劉備大笑:「漢升啊漢升,填護城河的功勞你也要跟小輩們搶嗎?」

  黃忠嘿笑不語。

  左右將校皆笑:「老將軍手下留情。」

  看著左右高昂將校的士氣,劉備心中更喜。

  士氣如此,何愁樊城不破?

  劉備制止了眾將爭功,道:一「秋冬水少,待護城河乾涸後再填,可事半功倍,可先作高櫓,起土山,以觀其應對。」

  作高櫓起土山是攻城拔寨的常見方式:居高臨下,雨射城中,專門用於對付城牆不高的城和野外營寨。

  如官渡之戰時袁紹軍就曾作高櫓起土山,司馬懿圍攻襄平時也曾起土山修高櫓。

  看著城外的

  十更是心悼曹仁臉色也變得陰沉。

  要破土山高櫓的方式也有。

  最簡單的就是趁著土山高櫓未成型前出城破壞,難一點的就是製作霹靂車發射巨石摧毀高櫓。

  仔細掂量了跟劉備的軍力差距,曹仁放棄了出城破壞土山高櫓,選擇了製作霹靂車來摧毀高櫓。

  滿寵聞言,忙來諫道:「製作霹靂車耗時費力,所用木材又苛刻。如今不能出城伐木,只能取城中存木。即便製成,除了用於摧毀高擼也難有大用。

  劉備雖有起土山作高櫓之意,但我觀其強攻之心不強,應是想故意消耗城中木材。兼之眼下即將入冬,城內柴木消耗甚大,木材的使用更需謹慎。

  還請將軍細思。」

  曹仁不聽:「若不製作霹靂車,等劉備起土山作高櫓,不僅箭矢能入樊城,樊城內部還會被劉備所見。

  彼或攻東門,或攻西門,或攻北門,我就只能疲於應對。縱使用不上,

  也可再毀之為柴木。」

  滿寵無言以對。

  曹仁的理由,滿寵也明白。

  城牆的作用不僅僅是為守城方提供屏障,還能避免城內的具體布置被攻城方覺察。

  可若劉備能通過土山高櫓看到城內的具體布置,就能利用兵多的優勢讓城內的守軍疲於應對。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前提就是要知彼,

  全圖一開,任何的陰謀詭計都將無所遁形。

  暗嘆一聲,滿寵不再勸諫。

  隨著時間的推移。

  滿寵的話也得到了驗證。

  劉備起土山作高櫓還真就存有故意消耗城中木材之意。

  土山起了,高櫓也作了,然而在見到城牆上的霹靂車後,劉備就沒再派人登上高擼。


  仿佛在告訴曹仁:歡迎投石!

  隨後。

  劉備又派人運土填塞護城河。

  過程中。

  黃忠不斷的在城下挑畔,要激曹仁出城,令曹仁煩不甚煩,出城就得中計,不出城就得受氣。

  「黃忠老匹夫,氣煞我也!」

  樊城內,曹仁不知道摔了幾次酒樽了。

  自劉備圍城後,沒有發動一次正兒八經的攻城,不是起土山作高擼,就是運土填護城河,亦或者直接在城下當看面兒製作攻城器械,又每日派黃忠溺戰,不斷的向樊城的將土施壓。

  低級的攻城之法,用人命堆。

  中級的攻城之法,誘賊出城。

  高級的攻城之法,聲東擊西,圍而不攻,為潰其士氣而無所不用其極。

  劉備利用荊州的主場優勢,先分曹仁在襄樊的兵馬,將善戰的徐晃和于禁分別調去了南鄉和石陽。

  然後趁機進兵用戰船封鎖漢江將襄陽和樊城隔絕,用四面鹿角壕溝堡壘的方式來將樊城圍得水泄不通。

  最後更是向曹仁「秀」攻城之法,來消耗樊城的物資和城內將士的士氣劉備深譜士氣論,知道一鼓作氣再而三三而竭的道理。

  第一次攻城的時候,士氣是最強的。

  往後攻城的時間越久,士氣就越低迷,

  只要不攻城,哪怕士氣每時每刻都在往下掉,也能通過每日的蓄勢來補充,直到城內士氣潰散到預期,就能一鳴驚人!

  面對劉備老練的攻城戰法,曹仁在樊城內深感無力。

  沒了曹操居中調度,如曹仁這樣的大將單獨面對劉備時,終究還是差了些火候。

  滿寵和趙儼也是無計可施。

  劉備有兵力優勢和主場優勢,用的又是圍城的正統戰法,只要穩紮穩打就不會有紕漏。

  別說滿寵和趙儼了,哪怕將曹操魔下的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司馬懿等人加一塊兒綁在樊城,也只能固守待援。

  曹仁只希望汝南的曹休和朱靈或洛陽的曹不,能及時派兵來支援。

  又一日。

  曹仁在樊城城頭安撫軍士。

  忽然一箭直奔曹仁而來,從曹仁頭盔旁掠過。

  箭矢的沖鳴聲讓曹仁的腦瓜子嗡嗡直響。

  「將軍!」

  左右親衛大驚,連忙將曹仁拉倒避箭,

  好一陣兒,曹仁才緩過氣來,怒氣也隨之攀升。

  「定是黃忠那老匹夫!」

  「架起霹靂車,給我將城外的高擼給轟爛!」

  兼仁曹仁也得腦震盪。

  守城的被攻城的居高臨下來了一箭,這讓曹仁更覺屈。

  而在城外土山,又是一陣陣「老將軍神射」的呼聲。

  「可惜了。」

  黃忠見沒上回一箭斷旗的好運,暗道可惜,又見城頭霹靂車在調整方位,遂一溜煙兒的自高擼上攀下,然後招呼軍士跑開。

  那矯健的身姿壓根不像個年邁老頭。

  片刻後。

  城頭的霹靂車如泄憤一般將巨石拋向高擼,將黃忠方才所在的高櫓砸了個稀碎。

  「曹仁這廝,也太恨我了。」

  看著被砸碎的高櫓,黃忠忿忿的來尋劉備訴委屈。

  得知黃忠差點一箭射中曹仁,然後被曹仁報復性的來了一通巨石轟炸,

  劉備也忍不住大笑:「漢升不必氣,雖然沒能傷到曹仁,但也將曹仁嚇得不淺,真乃朕之福將也!」

  月前能一箭斷旗,月後又差點射中曹仁,這福運著實令人驚嘆。

  戰場上,福運有時候比武力和智力更重要。

  臂如周瑜,打南都被流矢射中右肋,最後在巴丘染疾而死。

  臂如龐統,打城被流矢射中要害,當場殞命。

  臂如孫堅,大勝之時追黃祖於峴山,被暗箭射殺。

  臂如凌操,輕舟先登,中流矢而亡。


  臂如夏侯淵,修個鹿角都能遇上黃忠。

  諸如種種。

  或有武勇或有智謀,都因福運太差而死干暗箭流矢。

  黃忠振奮精神,躍躍欲試:「圍城日久,護城河也都填了,樊城如今士氣日益低迷,不如趁機強攻,我願披甲先登。」

  劉備輕撫短髯,搖了搖頭:「時辰未到。現在攻城,勝算不大。等城消息傳來,再行決定。」

  曹仁在等援軍。

  劉備同樣在等曹仁的援軍。

  要徹底擊潰樊城的士氣,光圍城是不夠的。

  圍城需打援。

  打敗了援軍,才能讓城內的曹魏將士感受到更深的絕望。

  屆時再強攻,方可事半功倍。

  黃忠眼珠一轉,嘿嘿湊近:「陛下可有話要讓我帶給張將軍的?我不嫌辛苦。」

  話音一落。

  劉備左右看向黃忠的眼神,都有怪異。

  你那是去給張將軍帶話的?

  你的意圖都快寫在臉上了!

  劉備不由扶額:「漢升啊!」

  最終。

  在黃忠的厚臉皮請命下,劉備將本該由普通傳令兵傳達的手令,交給了黃忠。

  讓後將軍來當傳令兵,普天之下估計也就劉備一家了。

  「後將軍是越老越精神了。』

  看著黃忠歡喜離去的背影,侍中馬良忍不住感慨。

  劉備亦是感慨:「漢升之子早逝,如今又老邁不知還有幾年歲月,除了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漢升也沒別的可以追求了。」

  感慨了一陣。

  劉備又看向手中的戰報。

  這份戰報,是來自於新城方向。

  大意就是:劉封派偏軍奪取了南鄉城東部的順陽城,鎖死了南鄉城跟襄陽城的水路和陸路,夏侯尚和徐晃都被困在南鄉城中。

  看到戰報的內容,劉備心中更是欣慰:吾兒已不弱於徐晃了!

  世間悍將雖然不少,但良將卻不多。

  曹操外姓諸將中,也唯有張遼、徐晃、張邰、于禁、樂進為'良將,其餘諸將,或多或少都差了些。

  劉備魔下諸將中,能稱得上良將的同樣不多。

  劉封能跟徐晃相提並論,意味著劉備摩下良將後繼有人。

  一個三十餘的良將,足以再支撐大漢三十年!

  【吾兒牽制了西路,雲長牽制了東路,朕在中路,也要努力了。】

  而在劉備的桌上,還放著一副戰事地圖。

  地圖上標記了西路的劉封*夏侯尚徐晃,標記了東路的關羽*文聘于禁孫權,標記了中路的曹仁,也標記了洛陽的曹不、許縣的曹洪、汝南的曹休。

  等等。

  良久。

  劉備的眼神變得銳利,喚馬良上前:「季常,你記一下,朕做如下部署調整.:

  洛陽。

  自稱帝後,曹不就沒有一天省心過。

  有各州郡的叛亂,有朝廷眾臣相互攻計,就連後宮的妃子也成天到頭的鬥來鬥去。

  有時候曹不都在想,曹操的偏頭風是不是因為天天跟人玩心眼用腦過度才患上的。

  新成立的大魏內部的事都還沒處理妥善,曹仁又派人來稱「劉備極有可能親征襄樊」。

  對此。

  曹不都想派人去樊城罵人了。

  要麼親征,要麼不親征,派人稱「極有可能親征」是要讓朕在洛陽來憑空去猜嗎?

  曹不甚至在想:曹仁是不是被關羽打怕了,才會聽風就是雨。

  早在去年的時候,曹仁就曾上書請求放棄襄陽,還屯宛城。

  上書大意:襄陽護城河寬數十丈,而曹仁沒水軍!一旦關羽再來,又將上演去歲樊城被圍的困境,不如焚毀襄陽和樊城。

  曹不其實也有放棄的想法,然後專心安定內部,最終又因眾臣勸諫稱「襄陽水陸之沖,禦寇要害,若棄襄陽,劉備勢大難制」,不得不駁回了曹仁的呈請。

  如今再得曹仁的求援信,曹不心中又想放棄襄陽了。

  為了個襄陽老是被牽著鼻子走,曹不心中早就不耐煩了:朕乃大魏皇帝,不是老黃牛!

  「陛下,司馬侍中求見。」

  一個眉清目秀的小黃門,小聲上前。

  曹不看了一眼天色,更感頭疼。

  良久。

  曹不嘆了口氣,讓小黃門去喚人。

  不多時。

  一個面相「忠厚」、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入內,見而叩禮:「臣,侍中司馬懿,參見陛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