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廷和認罪,天子愛民有錯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費懋中咬了咬牙,只得稱是。

  接下來,他也就真的去了自己的房間,認真想了起來。

  他是真不明白,為何夏言突然換了個態度。

  且說,叛軍方淮這裡也知道了朱厚熜下旨進行科舉擴招的消息。

  這讓方淮當場就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說:

  「才恩科完,又擴招,這個天子還真是打蛇打七寸!」

  「他這樣做,就不怕免役的士紳群體越來越多,將來稅賦不足,財力徹底不濟嗎?!」

  房梁跟著道:「是啊,我們這位陛下從來都不擔心有一天財不足的問題!」

  「他總不能可以繼續在附近發現什麼金礦銀礦吧。」

  「可就算發現了許多金礦銀礦,又怎麼樣,金銀之物又不能直接當飯吃!終究還是看糧食多寡!」

  「到時候,不事生產者越來越多,天下百姓怎麼養活?」

  方淮這個造反的士大夫倒替朱厚熜擔心起將來了。

  而不只是方淮在為朱厚熜擔心,楊廷和也在為朱厚熜擔心。

  致仕在家的他,沒想到朱厚熜到現在還在堅持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堅持改革與外擴。

  楊廷和本來以為天子在東萊金礦之財用盡後,就會停止改革,就會選擇保守治國的策略。

  但他沒想到,天子在堅持嚴加禁海和創建皇商制度,眼看著把沿海大戶往死里得罪後,就又從倭國大名手裡勒索大量錢財,還發現了石見銀山,然後借著這些錢,開始宗室改革和軍改。

  當楊廷和從取道來四川看望他的門生盛應期這裡知道,天子如今還要科舉擴招,且不肯寬恕犯事官員後,更是忍不住連聲嘆氣。

  「這都是石見銀山給陛下的底氣啊!」

  楊廷和因此說了一句。

  盛應期拱手道:「老太傅說的極是,石見銀山每年上千萬兩的進項,讓陛下能夠以此為具,而稀釋天下奢豪大戶的財富,自然也就變相的奪大戶之利而富國安民。」

  楊廷和對此頷首。

  他們這類人,雖然不知道「經濟學」這個概念,但對經濟的理解並不是真的不深。

  畢竟,貨幣超發引發的社會影響,在華夏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好幾次。

  南宋甚至還有士大夫提出「堆垛本錢」的概念。

  所以,楊廷和和盛應期都明白,天子手裡的銀子要是多了,就會變相意味著天下奢豪大戶手裡的財富少了。

  因為天下奢豪大戶的真正財富從來都不是金銀本身而是窮人的數量。

  天子錢一多,就會增發軍餉,就會增發俸祿,就會大力賑災,讓窮人減少,或者不大量增加。

  總之,天子因為是天下之主的原故,天然的有責任救濟天下,而需要把銀子往下發放,促其流通。

  而無論這些銀子發放到底層軍民手裡到底有多少比例,但只要是增加了底層軍民的收益,就會相當於在稀釋奢豪大戶的財富,尤其是大量白銀在民間流通後,那奢豪大戶存在手裡的大量白銀就會貶值。

  所以,盛應期才會說朱厚熜會借著這些白銀稀釋天下奢豪大戶的財富。

  楊廷和也才會點頭。

  而盛應期在楊廷和這麼點頭後,就對楊廷和說道:

  「老太傅,陛下既然能發現石見銀山,說不準將來還能發現別的銀山金山,乃至還會真的開闢更多的耕田!」

  「因為,我聽聞現在天子親軍用的火器都不怕雨水,所以,韃靼都不足為患了!」

  「這樣一來,天子開疆闢土無疑會真的很容易!」

  「再有就是,我還聽聞,現在朝廷已經對外出售火器,這裡面的收益,您老應該知道會有多大!」

  「晚生是真的擔心,這樣下去,會越發顯得您老當初的主張,有多麼錯誤,多麼愚蠢,多麼自私!」

  「這無疑會有損您的清名的!」

  「不僅僅是您的清名,只怕您的治國理念也得被顛覆,士大夫將會徹底只能仰聖天子鼻息而活了!」

  「這只能說明,老夫的確錯了!司馬光之論也的確不能奉為圭臬!」

  「王安石之論也的確有他的獨到之處!」


  「我們是該遵循自己的良知,承認陛下堅持的治國之策才是真正的社稷長治久安之策!」

  楊廷和無奈地笑著說道。

  盛應期聽後頗為失望,不由得問著楊廷和:

  「難道公真的就願意看見天子獨治嗎?」

  「自然願意!」

  楊廷和笑著回了一句。

  接著。

  楊廷和還又感慨不已地補充道:「只要能利國利民,天下怎麼治理都一樣!何況,兩宋故事已經說明,君王與士大夫治天下,只會便宜外夷,讓外夷做大,我皇明或許要長治久安就真的只能適合天子獨治吧,要不然,太祖高皇帝也不至於要廢丞相了。」

  盛應期聽後追問道:「公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假話?」

  「豈能有假!」

  楊廷和頓時撣袖厲聲反問了盛應期一句。

  隨後。

  楊廷和又問道:「難道你盛思徵還覺得老夫是不忠之臣嗎?!」

  「不敢!」

  盛應期忙拱手回道。

  楊廷和則在這時對自己貼身心腹家奴安福吩咐說:「安福,送客!」

  「是!」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安福這裡走到盛應期面來,半彎著身子說:

  「盛老爺,我們老爺上了年紀,大夫說,不宜勞神太久,您請回吧。」

  盛應期只得離開了楊宅。

  楊廷和則在盛應期離開後,就長吁短嘆起來:

  「陛下的確是聖明天縱啊,我楊某人終究還是輕視了他,也終究眼光不及陛下看的深遠啊!」

  安福在一旁聽後沒有多言。

  而對於楊廷和而言,在盛應期來見他之前,他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眼下天子在做什麼,也知道天子廣設巡檢隊巡檢所和觀風整俗使,進行了吏改官的改革和宗室改革。

  甚至,在成都府老家,楊廷和就親眼看見,因為增設巡檢隊和巡檢所,使得許多勢豪之家不得不約束子弟和家奴,各類惡霸地痞乃至匪寇鬧事的事也大減。

  連楊廷和自己,都因為一侄子不法,而與巡檢隊起了衝突,使得他都不得不親自去官府說情,然後也當著眾人的面狠狠教訓了自己的侄子,也以大義滅親的名義親自請旨奪了自己侄子的功名。

  同時,楊廷和也親眼看見欽差來蜀王府核查宗室情況,給蜀王府的宗室補足了俸祿的事。

  他也親眼看見,許多昔日成都府乞討的宗室和為非作歹的宗室,也因此都銷聲匿跡。

  楊廷和甚至還受蜀王邀請,親自去參加了宗學的開學典禮。

  楊廷和還看見,觀風整俗官設立後,開始大建書院,尤其是新來的四川巡撫熊浹還讓觀風整俗使組織以頌聖德為主題的文章比試活動,且言明文章上乘會賞各種名貴筆墨紙硯乃至名貴刻本。

  這樣一來,楊廷和就發現在成都府,不僅僅是宗室開始說天子如何如何好,連士子也不少開始說天子如何如何好。

  百姓更不用說,更加不用擔心勢豪之家欺負了,不少已經膽子大到敢上訴控告勢豪之家侵占他們家田地了。

  也因此,許多勢豪之家,也頻頻向楊廷和這個當地大鄉宦控訴,如今刁民太多、官員太過刻薄。

  楊廷和倒是嚴厲申飭了這些勢豪之家,說這是好事,百姓敢為自己鳴不平說明百姓願意相信官府,願意相信朝廷,被教化的很好,是中興之世應有的表現,官員對勢豪之家刻薄說明吏治更加清明了,選的親民官也不再畏懼權貴了。

  「事實證明,陛下真是直追三代的聖明之君!」

  「即便老夫因病沒怎麼輔佐陛下,但陛下仍舊可以讓國家富強,百姓豐殷!」

  「這也的確說明我以前只節財用、省軍費、減漕糧而讓利大戶的策略是錯的!我不該欺騙自己,非得逼天下人承認自己是名臣!」

  楊廷和在晚上看起《邸報》時,也對歸鄉在家的弟弟楊廷儀說起了自己現在的感受,且說著又道:「所以,我該上賀本,也該上一個請罪本,為以前的糊塗請罪!」

  楊廷儀聽後道:「兄長到底是胸襟博大,願意自省,實在難得!」

  「不過,小弟不得不承認的是,陛下如此善治,也的確讓我們楊家和兄長您歸鄉後也少了許多立德立賢的機會!」

  「我們楊家本要建書院以養蜀地文氣的,卻被熊撫院讓觀風整俗使先以官帑建書院了。」

  「本要設育嬰堂,以養遺孤的,卻也被熊撫院令各級官府養濟院收養,還都送進了京師。」

  「是啊!」

  「但這也沒辦法,陛下既立仁,我們也就不必立德立賢了,而為鄉梓操勞了,安心於林下靜養吧。」

  楊廷和笑著說道。

  楊廷儀則在這時突然認真看向楊廷和問:「可是兄長就沒有絲毫沮喪和絕望嗎?」

  「我們這些大鄉宦立不起德立不起賢,還怎麼養望?」

  「百姓就會因此,只知道我們利息收的高,田地占的多,田稅丁銀交的少。」

  「這樣下去,就會對我們豪門大戶的怨氣越來越多,而漸漸的刁民也就會越來越多。」

  楊廷儀這麼說後,楊廷和突然站起身來,冷眼斜視著楊廷儀:「你這是什麼話!陛下仁愛,廣布恩德,使官府加大力度濟民養士,而不累鄉賢,還有錯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