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黃山小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地都有山,安徽山也不少,而最有名的當屬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的南部。安徽省原有徽州地區行政區劃,黃山位於徽州地區。後來區劃調整,徽州地區改成了黃山市。徽州歷史文化悠久,安徽省的徽字就取自徽州的徽。隨著這些年來交通、旅遊業的發達,去黃山旅遊的人日漸增多,黃山已名聲在外,而黃山作為地名已被人們廣泛接受。徽文化影響仍在繼續,而黃山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嶽乃天下名山,但旅行家徐霞客竟認為看過了黃山連五嶽都不用去了。其實,每座名山都有各自的自然文化看點,但大旅行家對黃山的評價,確令世人對黃山高看一眼。

  黃山我去過兩次,都是20多歲的時候去的。那個時候體力好,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黃山還沒有索道,遊覽時全憑雙腿走。走在山路上,聽見有人在對同伴說著:「沒來黃山想黃山,來了黃山怨黃山。」為什麼呢,累呀。一天黃山旅遊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平時缺乏鍛鍊或年紀大一點的遊客自然吃不消,但是走了半截又不能走回頭路。只能堅持著往前走。我因為二十剛出頭,雖然也覺得上山下山累,但感覺還行。並且那個時候外出旅遊的機會少,能去一趟黃山旅遊,那可是機會難得啊!

  幾年後第二次去的時候,有的景點已有了索道,遊客可以根據年齡、體力選擇一下旅遊景點,體力差的可以乘坐索道遊覽一下黃山有的景點。那時外出旅遊的人不算多,

  乘索道還不用等待,十幾個人坐上就走,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人旅遊還算是愜意的。不像現在,一到節假日,旅遊景點人流滿滿,坐索道要排很長時間的隊。

  黃山的景點多,但都比較分散,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要花一定時間。游黃山時,感覺黃山最有特色的便是黃山的松樹。黃山的松樹在景區隨處可見,但極不尋常。這裡的松樹與他處的松樹有異,後來就被專門命名為黃山松。山裡的很多景點,如夢筆生花、迎客松、送客松等都是是黃山松里的上品。而迎客松集中了黃山松的特點,像是在伸出大手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迎客松常用來作為黃山甚至安徽的標誌,看見了迎客松,人們就知道這是黃山,這是安徽。

  年輕時去過兩次黃山現在想來還算順利,現在再去可能就沒有那麼多氣力自己上山下山了,恐怕只有求助於索道了。而現在去遊覽黃山的人,比當年不知多多少倍。上山下山時,你不走,後面的人群可要走,肯定沒有過去那麼悠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