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人民的智慧
不過有的人卻想出了一個辦法,因此又衍生出來一個新的行當「管撈師爺」。
顧名思義,所謂管撈師爺就是專門撈錢的。那些沒錢的苦逼們,通過借錢、貸款的方式送禮走後門,無非就是往前擠,往油水大的衙門擠。
事實證明,這樣的法子也相當好使。當然甲方,也就是提供借錢方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富商、土豪們。
因為沒有多少當官的願意趟這趟渾水,一來名聲不太好,二來萬一出點事牽扯進來,丟官帽子是小,一個弄不好可是要丟腦袋的。
所以地方的土豪、富商們顧慮就小了很多,至於名聲?他們這一類人壓根就沒有,出現問題?本來名聲就不好,再花點錢找人擺平,誰還願意跟當地土豪劣紳們死磕呢?
所以說願意投資做這一門生意的大有人在。
當然,錢不是白借的。
乙方,也就是借錢的人,不僅要拍胸脯保證幾年連本帶利得還清,還得找保人,下文書、立字據,簽字、畫押。
自然這利息指定是不少的,應該跟放高利貸有的一拼。雖然比不上那個九出十三歸,但這長線買賣獲得的利益甚至更多。
借一萬兩白銀,兩到三年還兩到三萬兩的還算正常,更有人甚至三年要還五萬兩乃至十萬兩,這完全是根據上面的人給你安排的差事定價。
一開始這種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大部分借了錢的官員上任後,不願意一開始就撈錢還銀子,畢竟還得顧忌點名聲。
一來二去要看任期要滿了,錢還沒籌夠,有的人索性隨便還點,之後就撒潑耍無賴,反正你就是去告,也沒人願意幫助你說話。
還有的人比較講信用,就是任期將滿之時,突然開始了各種撈錢。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常常弄的很多人怨聲載道,包括一些家族、地痞無賴。
所以打架鬥毆,搶劫殺人的事情也突然多了起來。這樣做的官員幾乎都被扒了官服,有的被砍了腦袋,有的摁到地上打一頓屁股直接轟回家養老去了。
這樣一來,無論甲方還是乙方都很受傷,就連保人也灰頭土臉的里外不是人。
所以願意當保人的少了,隨便借錢給乙方的甲方就更少了。
慢慢就形成了需大於供的市場。
不過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某個土豪撥開層層困難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派一個家人去當『隨行師爺』。
讓這個甲方委派的師爺,督促借錢的乙方官員就職後,按時撈錢,按需撈錢,按合同撈錢。
所以人們就管這個專門教唆撈錢的師爺就叫『管撈師爺』。
由於這師爺幾乎所有的涉及到錢事情都要插上一腳,慢慢這撈錢的師爺,其權利和地位凌駕於刑名師爺、錢穀師爺、書啟師爺、班房師爺幾大常規師爺之首。
有的甚至倚仗自己是投資人的甲方身份直接插手內政,甚至騎在衙門一把手的脖子上作威作福,另整個衙門、機構的人員苦不堪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種生意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美的流程。
包括保密制度、策劃制度、善後制度等等。
所以這些事情裡面的貓膩,一般老百姓是不清楚的,只是知道有個師爺說話比老爺還好使罷了。應該說這個現象在張樂天前世的歷史當中,也是不少的。
估計這個縣尊大老爺就是屬於沒借到多少錢,就被安排到這個偏遠的小縣城,又面臨任期要滿,所以同撈錢師爺狼狽為奸,在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魚肉鄉里,肆意橫行。
了解清了情況後張樂天苦笑一聲,一邊暗罵臨武縣令,一邊為這老百姓們的苦日子感到無奈又無助。
這時候眾人們休息的也差不多了,重新上路。
長話短說,游仁川幾人對張樂天這個剛剛認識的小兄弟絕對夠意思,江湖豪氣感動的他熱淚盈眶,幾人連夜趕路,休息的時間很少,幾乎半夜打個盹,天還沒亮就又匆匆上路了。
這一路雖然很辛苦,但似乎對游仁川三人影響倒不是很大,依然是龍精虎猛,神采奕奕。
反觀張樂天就不同了,一天一夜下來已經是渾身酸痛,睏乏的猶如一攤爛泥。
要不是幾人在馬上輪流照顧,怕不早就跌下馬來摔個半死。
就這樣硬是堅持到第三天早晨,幾人趕路沒有多長時間,經過了兩條岔路,前面的路由能同時並排通過三輛馬車的寬路就變成了勉強通過一輛馬車的窄路,並且沒走多遠前面就出現了一片密林。
張樂天突然大叫道:「對對,就是這條路,我們來的時候就曾經路過這裡。快看看有沒有車痕。」
幾人連忙下馬查看。游仁川說道:「倒是有些車痕,不過被雜亂的馬蹄印、腳印覆蓋住了,這車痕應該有兩天了。」
聽到這裡,張樂天不由得擔心起來,就怕魑昧離幾人經過了這裡,又被劫匪攔住。
這樣恐怕會凶多吉少啊!帶著忐忑的心情他輕聲說道:「我們去前面看看吧,好在這裡離崖腳村不遠了,還有不到半日路程,如果沒有劫匪自然是最好。
幾人點點頭,重新上馬順著路奔去。等到密林深處,彎曲的道路前面突然閃出一根放倒的大樹,將這條本就不寬的道路攔得嚴嚴實實。
幾人來到這顆大樹近前,想將它挪開。可是發現這棵樹足有兩人合抱一般粗壯。怕不下上千斤,恐怕他們幾個人是不能撼動分毫的。
張樂天不知道是誰將這麼粗的一棵樹砍倒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將大樹移到路中間的,更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正疑惑地向道路四周東張西望,游仁川呵呵一笑說道:「看來張兄弟你那幾個朋友都平安無事啊!應該是還沒趕到這裡。」說著便目視周圍,抱拳轉了一圈,朗聲說道:「不知道是那條道上的併肩子攔住了合子趟筒子,能出來照個相嗎?兄弟我也好跟各位好漢搭個肩子絮叨絮叨。」
張樂天方才聽游仁川斷定魑昧離幾人安然無恙,便放下心來。又聽他對著周圍的樹林大聲的呼喝,說了一堆奇怪的話,不明白他這是要幹什麼?
但聽到「道上的朋友」和「照相」兩個詞還是能搞懂的。似乎這棵樹是有人故意放倒,又在周圍躲藏了起來。
顧名思義,所謂管撈師爺就是專門撈錢的。那些沒錢的苦逼們,通過借錢、貸款的方式送禮走後門,無非就是往前擠,往油水大的衙門擠。
事實證明,這樣的法子也相當好使。當然甲方,也就是提供借錢方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富商、土豪們。
因為沒有多少當官的願意趟這趟渾水,一來名聲不太好,二來萬一出點事牽扯進來,丟官帽子是小,一個弄不好可是要丟腦袋的。
所以地方的土豪、富商們顧慮就小了很多,至於名聲?他們這一類人壓根就沒有,出現問題?本來名聲就不好,再花點錢找人擺平,誰還願意跟當地土豪劣紳們死磕呢?
所以說願意投資做這一門生意的大有人在。
當然,錢不是白借的。
乙方,也就是借錢的人,不僅要拍胸脯保證幾年連本帶利得還清,還得找保人,下文書、立字據,簽字、畫押。
自然這利息指定是不少的,應該跟放高利貸有的一拼。雖然比不上那個九出十三歸,但這長線買賣獲得的利益甚至更多。
借一萬兩白銀,兩到三年還兩到三萬兩的還算正常,更有人甚至三年要還五萬兩乃至十萬兩,這完全是根據上面的人給你安排的差事定價。
一開始這種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大部分借了錢的官員上任後,不願意一開始就撈錢還銀子,畢竟還得顧忌點名聲。
一來二去要看任期要滿了,錢還沒籌夠,有的人索性隨便還點,之後就撒潑耍無賴,反正你就是去告,也沒人願意幫助你說話。
還有的人比較講信用,就是任期將滿之時,突然開始了各種撈錢。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常常弄的很多人怨聲載道,包括一些家族、地痞無賴。
所以打架鬥毆,搶劫殺人的事情也突然多了起來。這樣做的官員幾乎都被扒了官服,有的被砍了腦袋,有的摁到地上打一頓屁股直接轟回家養老去了。
這樣一來,無論甲方還是乙方都很受傷,就連保人也灰頭土臉的里外不是人。
所以願意當保人的少了,隨便借錢給乙方的甲方就更少了。
慢慢就形成了需大於供的市場。
不過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某個土豪撥開層層困難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派一個家人去當『隨行師爺』。
讓這個甲方委派的師爺,督促借錢的乙方官員就職後,按時撈錢,按需撈錢,按合同撈錢。
所以人們就管這個專門教唆撈錢的師爺就叫『管撈師爺』。
由於這師爺幾乎所有的涉及到錢事情都要插上一腳,慢慢這撈錢的師爺,其權利和地位凌駕於刑名師爺、錢穀師爺、書啟師爺、班房師爺幾大常規師爺之首。
有的甚至倚仗自己是投資人的甲方身份直接插手內政,甚至騎在衙門一把手的脖子上作威作福,另整個衙門、機構的人員苦不堪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種生意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美的流程。
包括保密制度、策劃制度、善後制度等等。
所以這些事情裡面的貓膩,一般老百姓是不清楚的,只是知道有個師爺說話比老爺還好使罷了。應該說這個現象在張樂天前世的歷史當中,也是不少的。
估計這個縣尊大老爺就是屬於沒借到多少錢,就被安排到這個偏遠的小縣城,又面臨任期要滿,所以同撈錢師爺狼狽為奸,在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魚肉鄉里,肆意橫行。
了解清了情況後張樂天苦笑一聲,一邊暗罵臨武縣令,一邊為這老百姓們的苦日子感到無奈又無助。
這時候眾人們休息的也差不多了,重新上路。
長話短說,游仁川幾人對張樂天這個剛剛認識的小兄弟絕對夠意思,江湖豪氣感動的他熱淚盈眶,幾人連夜趕路,休息的時間很少,幾乎半夜打個盹,天還沒亮就又匆匆上路了。
這一路雖然很辛苦,但似乎對游仁川三人影響倒不是很大,依然是龍精虎猛,神采奕奕。
反觀張樂天就不同了,一天一夜下來已經是渾身酸痛,睏乏的猶如一攤爛泥。
要不是幾人在馬上輪流照顧,怕不早就跌下馬來摔個半死。
就這樣硬是堅持到第三天早晨,幾人趕路沒有多長時間,經過了兩條岔路,前面的路由能同時並排通過三輛馬車的寬路就變成了勉強通過一輛馬車的窄路,並且沒走多遠前面就出現了一片密林。
張樂天突然大叫道:「對對,就是這條路,我們來的時候就曾經路過這裡。快看看有沒有車痕。」
幾人連忙下馬查看。游仁川說道:「倒是有些車痕,不過被雜亂的馬蹄印、腳印覆蓋住了,這車痕應該有兩天了。」
聽到這裡,張樂天不由得擔心起來,就怕魑昧離幾人經過了這裡,又被劫匪攔住。
這樣恐怕會凶多吉少啊!帶著忐忑的心情他輕聲說道:「我們去前面看看吧,好在這裡離崖腳村不遠了,還有不到半日路程,如果沒有劫匪自然是最好。
幾人點點頭,重新上馬順著路奔去。等到密林深處,彎曲的道路前面突然閃出一根放倒的大樹,將這條本就不寬的道路攔得嚴嚴實實。
幾人來到這顆大樹近前,想將它挪開。可是發現這棵樹足有兩人合抱一般粗壯。怕不下上千斤,恐怕他們幾個人是不能撼動分毫的。
張樂天不知道是誰將這麼粗的一棵樹砍倒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將大樹移到路中間的,更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正疑惑地向道路四周東張西望,游仁川呵呵一笑說道:「看來張兄弟你那幾個朋友都平安無事啊!應該是還沒趕到這裡。」說著便目視周圍,抱拳轉了一圈,朗聲說道:「不知道是那條道上的併肩子攔住了合子趟筒子,能出來照個相嗎?兄弟我也好跟各位好漢搭個肩子絮叨絮叨。」
張樂天方才聽游仁川斷定魑昧離幾人安然無恙,便放下心來。又聽他對著周圍的樹林大聲的呼喝,說了一堆奇怪的話,不明白他這是要幹什麼?
但聽到「道上的朋友」和「照相」兩個詞還是能搞懂的。似乎這棵樹是有人故意放倒,又在周圍躲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