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錢是萬惡源
他嘆了口氣,來到老者近前,示意兩個差役鬆手後。那老者見有人居然能讓差役老爺鬆手,便噗通一聲跪倒,一邊磕頭,一邊招呼那個小男孩同樣跪倒。
隨後哭訴說道:「這位老爺,小老兒是前面那個村子的,我叫張石頭。今天早上小老兒同我家孫子從自家地里挖了點菜去縣城賣,一早上賣得四十幾個銅板,便趁早趕回家去,又挖了一些,本來想再去縣城賣掉,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過橋稅早上突然漲了這麼多。我就是把所有的菜賣了,這一來一回的也不夠啊!」
游任川深吸了一口氣:「老伯,我很同情你。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也明白民不與官斗的道理。但是老伯你交不起過橋稅,回去便是了,為什麼還要跟這些官差起衝突呢?」
這時候那張石頭的孫子,蹦起來一臉不忿的用手一指那些差役,怒目而視說道:「我和爺爺說了半天好話也不讓過去,就想回去來著,沒想到他們這些人不但不讓走,還……還把我們挖了好一會兒的菜摔到地上。是他……」
說著他突然指著其中一個人,吼道:「不但摔了,還在上面踩。我們想撿都不讓撿,還要抓我爺爺。」說著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張石頭趕緊摁住自己孫子的胳膊,叫他不要亂說,而被後者指著的差役,則是一副氣憤填膺的模樣,用手指著小男孩對著游任川說道:「游爺你可別聽這小鬼胡說八道,這分明就是他們自己碰倒的,才被人群胡亂踩到的……」。
但他知道,在這裡,這個世界上,他沒有能力,也沒有憑仗讓他這樣做。
他只是一個無根的浮萍,只能隨著歷史洪流,隨著社會發展滾滾向前。所以他面對這個幾千年都存在的問題無能為力。
衝動是魔鬼,他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儘快追上螭昧離。所以他要節省每一分鐘的時間。
沒辦法,張樂天嘆了一口氣,閃身來到那群差役近前,一抱拳,說道:「幾位大哥辛苦了,我看不如這樣,你們也是為了完成任務,這位老伯也是為了過橋多點收入,而我們呢,本來跟此事無關,但橋都被人和物品擋住了,我們一時半會還過不去。所以還請幾位大哥幫忙,疏通一下橋道,這點銀子就是我們的過橋費,剩下的,小子就孝敬幾位大哥喝杯茶,諸位看怎麼樣?」
說著遞上一塊二兩左右的碎銀,說著又在錢袋裡拿出一塊遞上去,說道:「至於這位老伯,幾位大哥也是不願意為難他的,畢竟縣衙就是這麼指派下來的,誰也沒辦法。不過這麼大歲數,一旦進了班房,惹出一身病,幾位難免落下埋怨。我看就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了,他的過橋費就算在我這裡吧。」
那幾位差役一見張樂天,書生打扮,膚白面淨,舉手投足之間頗有一番自得,料想不是普通人家的公子,倒也不敢慢待,連忙推脫一番,最後還是將兩塊碎銀收下。
游任川這時出聲說道:「幾位,張兄弟方才替這位老伯給你們那塊的碎銀,可夠使用一段時間了吧?」
「那是,那是。今後這老畜……老頭下半年的橋費就免了。游爺您看怎麼樣?」其中一個差役說道。
游任川點了點頭,便扶起那個小男孩,讓他扶住一臉茫然的爺爺,示意他們可以回家了。
但張樂天看他們爺孫二人,感激的望了自己一眼,又一臉悽苦的望著地上被踩的亂七八糟的菜葉子,似有不甘。他又拿出一塊將近五兩的銀子塞進張石頭的手裡說道:「張老伯,地上的青菜我買了,當然並不是這些,剩下的青菜您送到『瑞祥客棧』就行了。順便告訴那裡的夥計一聲,我過幾天還要回去的。」
張石頭剛要推脫,聽到張樂天這樣一說,便不再推辭,只是這麼大一塊銀子,不知道要換多少銅錢,他可是一輩子也沒見到過這麼多錢啊!恐怕這下半年的菜都送到瑞祥客棧還不夠。
那到底要送多少啊?張石頭千恩萬謝之後,拿起挑子領著孫子,一邊慢慢往回走一邊心裡合計。
此時橋面上也已經恢復了交通,張樂天幾人也不多話,過橋後便順著官道飛奔而去。
張樂天四人打馬狂奔,期間他自然少不了同別人換騎,在奔跑了一個多個時辰,人馬俱疲。
此時也已經到了未時,也就是下午三點左右。幾人便找了一片樹林,一邊休息一邊吃些乾糧,順便放馬去吃些草料。
張樂天一路對臨武縣爛收稅策有些好奇,這好像都是那個師爺的主意,難道這些事情不歸縣令管,而是歸那個侯師爺操心嗎?
趁休息的時間,他向游任川問道:「游大哥,那個侯師爺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還有,我聽說臨武縣堂堂縣令還做不得主。倒是這個侯師爺大事小情都拿主意。況且我看縣城裡的攤稅跟外面的過橋稅漲的這麼厲害,也都是這個侯師爺做的主。您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游仁川哈哈一笑,將原因敘說了一遍。
原來歸根結底就一個原因,錢!也是當下官場制度腐敗的問題。
因為連年戰爭、破壞,造成很多官職的缺失,而每屆科舉、武舉被選中的人也很多,再加上戰爭逃跑回來的大批官員,要想及時妥善安排這些人的職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會出現替補的情況。也就是說本著先來後到的原則,早排隊早上崗,當有一個地方的官員掛掉或是撤職,就由後面一大群排隊的人中,選靠前的人來替補。
這本來也沒什麼,但就是這麼一個制度卻大有文章。
有的人等不了一年半載就有了肥缺,有的人等了一二十年卻還是替補。這一切都是錢在中間起著作用。
後面的人想往前擠,前面人的想往油水大的地方去,無一不送錢的。沒錢的只能眼巴巴看著,恨自己沒有一個好老爹。
隨後哭訴說道:「這位老爺,小老兒是前面那個村子的,我叫張石頭。今天早上小老兒同我家孫子從自家地里挖了點菜去縣城賣,一早上賣得四十幾個銅板,便趁早趕回家去,又挖了一些,本來想再去縣城賣掉,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過橋稅早上突然漲了這麼多。我就是把所有的菜賣了,這一來一回的也不夠啊!」
游任川深吸了一口氣:「老伯,我很同情你。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也明白民不與官斗的道理。但是老伯你交不起過橋稅,回去便是了,為什麼還要跟這些官差起衝突呢?」
這時候那張石頭的孫子,蹦起來一臉不忿的用手一指那些差役,怒目而視說道:「我和爺爺說了半天好話也不讓過去,就想回去來著,沒想到他們這些人不但不讓走,還……還把我們挖了好一會兒的菜摔到地上。是他……」
說著他突然指著其中一個人,吼道:「不但摔了,還在上面踩。我們想撿都不讓撿,還要抓我爺爺。」說著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張石頭趕緊摁住自己孫子的胳膊,叫他不要亂說,而被後者指著的差役,則是一副氣憤填膺的模樣,用手指著小男孩對著游任川說道:「游爺你可別聽這小鬼胡說八道,這分明就是他們自己碰倒的,才被人群胡亂踩到的……」。
但他知道,在這裡,這個世界上,他沒有能力,也沒有憑仗讓他這樣做。
他只是一個無根的浮萍,只能隨著歷史洪流,隨著社會發展滾滾向前。所以他面對這個幾千年都存在的問題無能為力。
衝動是魔鬼,他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儘快追上螭昧離。所以他要節省每一分鐘的時間。
沒辦法,張樂天嘆了一口氣,閃身來到那群差役近前,一抱拳,說道:「幾位大哥辛苦了,我看不如這樣,你們也是為了完成任務,這位老伯也是為了過橋多點收入,而我們呢,本來跟此事無關,但橋都被人和物品擋住了,我們一時半會還過不去。所以還請幾位大哥幫忙,疏通一下橋道,這點銀子就是我們的過橋費,剩下的,小子就孝敬幾位大哥喝杯茶,諸位看怎麼樣?」
說著遞上一塊二兩左右的碎銀,說著又在錢袋裡拿出一塊遞上去,說道:「至於這位老伯,幾位大哥也是不願意為難他的,畢竟縣衙就是這麼指派下來的,誰也沒辦法。不過這麼大歲數,一旦進了班房,惹出一身病,幾位難免落下埋怨。我看就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了,他的過橋費就算在我這裡吧。」
那幾位差役一見張樂天,書生打扮,膚白面淨,舉手投足之間頗有一番自得,料想不是普通人家的公子,倒也不敢慢待,連忙推脫一番,最後還是將兩塊碎銀收下。
游任川這時出聲說道:「幾位,張兄弟方才替這位老伯給你們那塊的碎銀,可夠使用一段時間了吧?」
「那是,那是。今後這老畜……老頭下半年的橋費就免了。游爺您看怎麼樣?」其中一個差役說道。
游任川點了點頭,便扶起那個小男孩,讓他扶住一臉茫然的爺爺,示意他們可以回家了。
但張樂天看他們爺孫二人,感激的望了自己一眼,又一臉悽苦的望著地上被踩的亂七八糟的菜葉子,似有不甘。他又拿出一塊將近五兩的銀子塞進張石頭的手裡說道:「張老伯,地上的青菜我買了,當然並不是這些,剩下的青菜您送到『瑞祥客棧』就行了。順便告訴那裡的夥計一聲,我過幾天還要回去的。」
張石頭剛要推脫,聽到張樂天這樣一說,便不再推辭,只是這麼大一塊銀子,不知道要換多少銅錢,他可是一輩子也沒見到過這麼多錢啊!恐怕這下半年的菜都送到瑞祥客棧還不夠。
那到底要送多少啊?張石頭千恩萬謝之後,拿起挑子領著孫子,一邊慢慢往回走一邊心裡合計。
此時橋面上也已經恢復了交通,張樂天幾人也不多話,過橋後便順著官道飛奔而去。
張樂天四人打馬狂奔,期間他自然少不了同別人換騎,在奔跑了一個多個時辰,人馬俱疲。
此時也已經到了未時,也就是下午三點左右。幾人便找了一片樹林,一邊休息一邊吃些乾糧,順便放馬去吃些草料。
張樂天一路對臨武縣爛收稅策有些好奇,這好像都是那個師爺的主意,難道這些事情不歸縣令管,而是歸那個侯師爺操心嗎?
趁休息的時間,他向游任川問道:「游大哥,那個侯師爺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還有,我聽說臨武縣堂堂縣令還做不得主。倒是這個侯師爺大事小情都拿主意。況且我看縣城裡的攤稅跟外面的過橋稅漲的這麼厲害,也都是這個侯師爺做的主。您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游仁川哈哈一笑,將原因敘說了一遍。
原來歸根結底就一個原因,錢!也是當下官場制度腐敗的問題。
因為連年戰爭、破壞,造成很多官職的缺失,而每屆科舉、武舉被選中的人也很多,再加上戰爭逃跑回來的大批官員,要想及時妥善安排這些人的職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會出現替補的情況。也就是說本著先來後到的原則,早排隊早上崗,當有一個地方的官員掛掉或是撤職,就由後面一大群排隊的人中,選靠前的人來替補。
這本來也沒什麼,但就是這麼一個制度卻大有文章。
有的人等不了一年半載就有了肥缺,有的人等了一二十年卻還是替補。這一切都是錢在中間起著作用。
後面的人想往前擠,前面人的想往油水大的地方去,無一不送錢的。沒錢的只能眼巴巴看著,恨自己沒有一個好老爹。